Travel
澳大利亞我在2013年的時候就去過一次,但只是零星的在雪梨待了幾天,就從雪梨港坐船去環紐西蘭了(遊記到現在還沒整理出來,慚愧啊),在雪梨的感受就是,英語再爛你也能生活得好好的,畢竟遍地都是中國人,甚至過個紅綠燈你都能在身邊聽到中文對話。
和幾個閨蜜計劃這次出行籌備了10個月之久,按我的性格,是覺得沒必要那麼早的,不過她們都說因為是十一假期,所以一切都要早計劃早準備,想想也有道理。於是早早的就把行程規劃出來了,我們要先去雪梨,和在雪梨定居的閨蜜匯合,然後再一起去墨爾本自駕遊,最後去凱恩斯滿足一下他們的度假願望。我旅行的風格就是暴走+拍拍拍+喝咖啡,很難見到我窩在酒店裡泡上個幾天,我非瘋掉不可。
送上組圖:
機 票
提前好幾個月在網上盯著機票價格,找到比較合適的才下手的,當然,這任務我是完成不了,交給團隊中一個金牛座和一個射手座的閨蜜,最終5000的價格拿下,還是很超值的。
從北京飛雪梨是要13個小時的,選了在南京經停的一個+1的東方航空的飛機,因為便宜。
出發是T2,然後到南京要下來出關,再飛雪梨。
酒 店
我是陸續在Booking上面都訂好了,為此我還在招行申請了一個Booking的信用卡,刷Booking卡能有些折扣呢。一共訂了6家酒店,也是夠折騰的。
籤 證
籤證是提前了四個月申請的,因為我過後要頻繁出差,怕證件寄出去短時間拿不回來,所以就提前些弄好。需要提交什麼資料就不多說了,我是在某寶上找中青旅辦的,需要提交什麼頁面上寫的非常清楚。澳洲籤證是電子籤,提交資料上去,3-4天就下來了,特別快,是一年多次,可停留90天。
駕 照
中國駕照+翻譯認證件,澳大利亞是可以用中國駕照和翻譯件開車的,所以租車和被交警查都沒問題(當然我沒遇到過),翻譯件在你租車的APP上就可以直接預訂,他們會把翻譯件的小白本寄給你,拿到手貼個自己的照片就Ok了。
租 車
關於租車,我們幾個人的意見不統一,好一頓糾結,考慮到要拖著行李跑,至少有5個行李箱,恐怕一個MPV放不下,最終決定租兩輛中型SUV,大家坐著會舒服些。
出行前一個月就在租租車上面預定了,只能是租一個類別,比如中型SUV,具體是什麼車要到車行後看庫存,費用是人民幣1191元/2天/1輛,裡面包含了全險,一定要買全險,否則一旦出現剮蹭會面臨高額賠償。如果是兩輛車兩個司機就一定都要帶自己的信用卡,他們是一輛車刷一個人的。
其實我覺得可以到門店之後再買保險,因為租租車算是第三方,買的保險是租租車的保險,而並非你提車的租車行的,比如我們從租租車上租的Hertz的車,到了車行人家跟我們說應該在店裡買,這樣的話出事故他們可以直賠,但如果是第三方,他們也是會按照規定罰錢,好像是AUD1200,然後我們自己再去找租租車索賠。這個手續就繁瑣了,可能還會有扯皮的事兒發生。
最好租個中文GPS,因為大洋路上雖然都有信號,但如果繞到了山裡好多地方還是沒有信號的,手機到時候就只能當表用。不過,那邊的路線很單一好認,挺難走錯的。
準備工作
[ 拍攝器材 ]
Canon EOS 5D3, EF 24-70mm f/2.8L,EF35mm f/1.4L,思銳ND1.8減光鏡,思銳GND1.5軟漸變,華為P9,小米5s,GoPro,浮力棒,LC-A+,捷信GT2545T碳纖維三腳架,國家地理澳大利亞系列背包NG AU 5350。
[ 服裝及用品 ]
1. 帶四季服裝。澳大利亞這時候是春天,雪梨比較正常,24-27度的樣子,早晚溫差會大一些,中午太陽當頭可以穿短袖,晚上就必須要穿外套了。墨爾本會比雪梨冷一些,加上大洋路的風會更大,因為受印度洋冷風影響,所以也有一天四季的說法,穿羽絨服一點兒不過分,還要帶防風的衣服,因為大洋路風太大了。而凱恩斯地處熱帶,就是完全的夏天了。
2. 防曬霜,高倍數的,必備!海邊的紫外線可不是鬧著玩的,真的會曬傷,這邊因為沒有汙染,皮膚癌的發病率非常高。也有方法就是捂嚴實了,不過我真的受不了,太熱。
3. 墨鏡,你要是不想拍照的時候睜不開眼面部猙獰就最好帶著,因為要開車所以帶了偏光的。
4. 雨傘雨衣,沿海城市沒譜,說下就下。怕佔手的就穿雨衣,像我拍照要拿相機還要背包,打傘就很不方便,所以帶了一次性雨衣,也帶了一件風衣一般的雨衣。
5. 洗漱用品和拖鞋,國外的酒店都不提供拖鞋。
6. 頸枕,長途飛行會讓你舒服很多的東西。
7. 腸胃藥,消炎藥,以防水土不服,來這邊肯定要吃海鮮的,雖然他們做的都很乾淨,但也要防止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拉肚子。過敏藥,反正這是我常備藥,我是過敏體制,水土不服就起疹子,暴曬也起疹子,海鮮也過敏,溼度大也會起疹子,你要是跟我一樣你就帶著。感冒藥,防止溫差太大的早晚導致身體不適。暈車藥,要坐船和長途車程。
[ 貨 幣 ]
AUD1 =RMB5.11。我換了AUD1500帶在身上,應該比較合適,大部分時候都可以刷卡,所以要帶著銀聯和Visa的信用卡或者借記卡,刷銀聯沒有手續費,直接換算成人民幣,但有的地方不能刷銀聯。
[ 電話卡 ]
買了Telstra的電話卡,覆蓋面積比Vodafone廣,考慮到自駕大洋路是郊區,所以買了信號強的,AUD40/3GB。也可用國內卡漫遊,聯通應該是有海外包日數據包RMB26 /天。租Wifi也是可以的,不過我討厭它會沒電這事兒,捉急。
[ 電 壓 ]
三扁頭。如果有兩插電器插頭,就要帶澳標轉換頭。電壓和中國是一樣的。
[ 其 他 ]
護照、澳洲籤證(列印了一份,手機裡存了份電子版),銀聯和Visa信用卡,儲蓄卡,澳幣現金,駕照+駕照翻譯件,列印好提車單,列印一日遊的訂單。
在手機裡下載Google地圖(出境還是Google地圖好用),有道翻譯官APP(要下離線包),把做好的行程計劃考到手機裡,可以隨時查看。
費 用
機票:RMB5000 /人,內陸機票:三程AUD 101+229+107
酒店:AUD423/人
玩:大堡礁一日遊RMB645,庫蘭達一日遊RMB945
租車:RMB1191/輛/2天
人均花銷:RMB18000
行 程
D1 9.29 北京-雪梨,海鮮市場,Darling港
D2 9.30 墨爾本,聖保羅大教堂,塗鴉街,DFO
D3 10.1 大洋路,Geelong,Anglesea,住Apollo Bay
D4 10.2 大洋路,Cape otway,十二使徒巖
D5 10.3 墨爾本,義大利美食區Carlton,飛凱恩斯
D6 10.4 凱恩斯,大堡礁一日遊
D7 10.5 凱恩斯,庫蘭達一日遊
D8 10.6 雪梨,海德公園,聖瑪麗大教堂
D9 10.7 雪梨,曼利海灘,CBD
D10 10.8 雪梨-北京
澳大利亞最美海岸之旅-雪梨 (D1)
在出發的前一天,我就在網上把座位預留了,這樣我們四個能坐在一起。一般都是提前倆小時去機場的,辦登機牌託運,還能有時間慢悠悠的吃個飯或者喝個下午茶,要是有免稅店還可以逛逛,不過很少走T2,不知道T2什麼狀況。後來到了T2,簡直了,吃的也沒什麼,星巴克也找不到,還免稅店?過了安檢啥都沒有了。
我們貌似被轟到一個邊角的登機口,過安檢的時候,那地勤就說:你們要是吃飯就在外面解決,進去可沒有吃飯的地方。我心想,沒餐廳沒事兒,反正我們都吃過中午飯了,裡面好歹會有便利店或者咖啡店吧。結果進去我就傻眼了,這個登機口確實是被封閉的,這裡只有一個登機口,整個候機廳一眼能望到頭,是的,就是圖片裡那麼大,什麼便利店什麼咖啡店,統統沒有,只有一個廁所一個飲水機,找半天才看到一臺自助飲料機,早知如此就不過安檢了,給T2差評,以後買機票要看好,絕不買T2的。
我真的是個特別能睡的人,從上了飛機甚至還沒有起飛就開始睡,就能一直睡到下飛機,睡得昏天黑地,不管多少小時,所以長途飛行對於我來說也並不難熬。出發前我還特意下了不少美劇等著飛機上看,還拿了本書,結果這兩樣我基本上是怎麼拿出來怎麼裝回去的。
2013年我去澳洲的時候入境廳會有中國公民通道,直接分流出去寫入境單,然後一個個的經過海關問話再通關,要排長隊,現在澳洲入境都在實施SmartGate,這是一種自助通關系統,2015年開始,中國公民持有新版電子護照的都可以使用SmartGate通關。過關的路上就可以看到Kisok自助終端機,把新版護照放上去讀取,核對屏幕上的信息,終端機會吐出一張票,留好這個票通關使用。按照指示牌走SmartGate通道,到達通關門前,把剛才的票塞進去,面對前方攝像頭保持住,等待門打開就可以過了,非常快速。出去就可以提取行李了。我們那天遭遇了雪梨機場罷工,於是雖然通關省時間了,但是出去費了不少時間。
雪梨的閨蜜預定了車子來機場接我們,時間剛剛好,然後直奔我們預定的酒店—Central Station Hotel,我們預定了一個雙人間,一個三人間,進屋我們就傻眼了,這和網站上看到的圖片完全不是一個樣子嘛,房間小得簡直了,我們只要兩個人的行李箱打開,就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就這麼小,一張床配一個床頭櫃,其他設施也很簡陋,估計跟國內的快捷酒店差不多,誰讓我們預算有限,又趕上國慶大假期出遊,什麼都貴,酒店不僅貴還難訂,所以錢不少花還住不了等值的酒店,所幸床品睡起來還算舒服。
現在是雪梨時間上午10:30,簡單收拾一下行李就出去逛逛,然後去吃中午飯。雪梨的初春就是這樣子,有人怕冷會穿的多一些,甚至有人穿羽絨服,但是不怕冷的穿短袖也行,亂穿衣的季節。早晚溫差大,中午穿短袖是完全沒問題的。
舟車勞頓,應該喝一杯咖啡解解乏,路過星巴克一定要進去,等咖啡的時候就看到一群小學生跑來買咖啡喝,家長估計也不會說他們的,從小就喝,這真是文化啊。在國內,怎麼可能呢。其實,12歲以前的還是不要喝的好,畢竟咖啡因會影響中樞神經,12歲以上基本腦部都已經發育完全,咖啡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接下來就要去慰勞我們的胃了,決定去雪梨魚市吃海鮮,一說到吃海鮮幾個人眼睛都冒光,都是純吃貨啊。地鐵做到中央車站,換乘輕軌直達魚市。
雪梨魚市(Sydney Fish Market)不僅是雪梨最大的,也是澳大利亞乃至南半球最大的海鮮市場,各種海鮮都可以吃到,建議不要自己買海鮮再找店家加工,最好就是在一家買好,否則可能找不到座位也可能加工完沒人端過來。我們在進門左手邊這家吃的,香港人開的,可以中文對話,聽說他家的味道也是最好的。
我們的目標就是澳龍,大頭澳龍簡直太大了,我們做了兩吃,蔥爆和生吃,真的是非常美味啊,生吃味道也很贊,這隻AUD 246.4,還有小鮑魚,生蠔AUD 74.5/5隻,要擠上檸檬汁,說實話我不喜歡吃生蠔,看著就不敢下嘴,但我還是一股腦塞嘴裡了。我手裡拿著那個當地人叫「大眼甜蝦」,因為它生吃真的是甜的,因此得名,它學名挪威海鰲蝦,也是龍蝦的一種,長得很好看,它就是這種顏色,而不是因為熟了才紅的,這是生吃的哦,肉是滑嫩的,鮮甜混合著海水的鹹味,對於口淡的我來說有點兒呴呢。焗扇貝是去別家買的,貝殼裡撒上厚厚的芝士碎,最上面放上扇貝肉,用噴火槍手工烤,等芝士全化掉,上面撒上海苔碎,鮭魚卵,超級好吃,這是我最喜歡吃的,AUD 22/3隻。我們5個人飽餐一頓,AUD 418,合RMB 2135,吃的太奢侈了,不過,既然到這裡了,偶爾奢一把還是應該的,去別地方吃不著的東西就得吃爽了。
這種鳥叫垃圾鳥,學名澳洲白䴉,在澳洲隨處可見,這種大型涉禽是唯一適應了人類城市生活的,以人類垃圾為食,你看,垃圾箱上它們的身影最多,真不愧對它們的俗稱。
雪梨魚市緊鄰布萊克沃特灣(Blackwattle Bay),這裡也有很多露天座位,可以一邊吃海鮮順便欣賞BlackwattleBay的美景,但是要看好你桌子上和手裡的海鮮,否則可能會被海鷗搶走。這裡雖然不允許貓狗進入,海鷗可是成群結隊的,它們不怕人,就落在你桌角上站著,伺機搶海鮮吃。
這裡的天氣真是小孩兒的臉啊,說變就變,大晴天就下雨了,我穿了件防水材質的風衣,好使。
魚市出來有個高架橋,找了個喜歡的角度,等著車經過,然後我舉起了我的手機……然後咖啡就撒身上了,啊啊啊,崩潰,我一拍照就什麼都扔腦後面了,連自己手裡拿著咖啡都忘了。
接下來我們坐車要去Darling港了,L標識的是輕軌。哦對了,我們之前都買了交通卡,充了10塊錢進去,真心不夠用,沒刷幾次就沒了,打車?打車那是天價好麼,澳洲交通費是真的高啊。
這樣的生態環境和市容,看看人家施工地外面圍擋都那麼用心,各種瓶蓋和小鏡片,拼成的應該是個俯瞰的平面圖,儼然藝術品。
Darling港,情人港,緊鄰China Town,這裡有碼頭,有綠地流水,還有奧林匹克會展中心,娛樂中心,水族館,國家海事博物館,IMAX影院,購物中心,好多咖啡館、酒吧。還有一個中式的誼園,顧名思義友誼之園,象徵中澳兩國友誼,廣州市和雪梨市結為姐妹城市,所以誼園由廣州園林局設計指導建造。進去參觀是要門票的,AUD 6元,我們沒進去。
Darling港也有一個超大的露天兒童娛樂場所,好多孩子聚集在這裡玩,這裡的設施設計的特別巧妙,孩子們在這裡能玩上一整天。
Darling港的風景是非常美的,海鷗仍舊滿天飛。沿岸全是咖啡店和酒吧,據說有一家巧克力特別棒,可是我們吃的好撐,就沒去買。
繼續往CBD溜達,能看到雪梨塔,高304.8米,是雪梨最高的建築,它和雪梨大橋、雪梨歌劇院並稱雪梨三大地標建築。上面是個旋轉餐廳,不過我來過兩次雪梨了,都沒上去過,總覺得沒有合適的契機。
然後我們又坐火車去購物,因為今天周四,是Shopping day,據說慣例上今天雪梨人發工資,所以商店都關門很晚,外國人是沒有攢錢習慣的,當天逛商場就都花掉了。
逛累了隨便吃點兒東西就又接著逛,再逛累了就買杯水喝坐會兒,第一天就開啟暴走模式了,小夥伴們都累P了,趕緊回酒店休息,明天一早還趕飛機去墨爾本呢。
Café | Photo | Life | Travel
微信號:時光盡頭的禮物 | timetotheend
作者:Pinky, 獨立攝影師,Canon合作攝影師,新浪微博籤約自媒體,2015新浪微博人氣攝影師,佳能感動大賽典藏南非獲獎攝影師。微博@攝影師Pinky
這裡是關於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美好,小資的咖啡館,生活裡的小情趣,旅行中的發現,都是Pinky親自體驗,用原創的美圖來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