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
廣州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學生
正式返校複課。
很多家長應該很想知道:
學生上體育課該如何戴口罩?
如何分批吃飯?
以下,我們帶你到現場來看看!
除了中學生,今天,廣州中醫藥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開始組織學生返校。其中,廣州中醫藥大學為學生準備了開學返校「健康生活愛心包」,很有學校特色哦!
中學篇
天河中學
由於天氣炎熱,天河中學高中部學生返校後的第一節體育課首先在學校室內體育館進行體能預熱訓練。
體育課設一個月「體能恢復期」
記者看到,上體育課前,學生們摘下口罩將其裝進提前準備好的塑膠袋裡,隨後開始了跑步前的熱身。整套熱身動作完畢,學生保持間距排隊進入操場跑步。
據了解,天河區要求各校設立一個月的「體能恢復期」,只開展低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按照各年齡段中等強度對應脈搏次數及監測方法,科學監控學生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安全有序推進體育教學工作。
天河中學,學生上體育課,摘了口罩放進口袋,學生先跑兩圈恢復體力。
午餐統一派發在教室用餐
到了中午午餐時間,學校飯堂提前將餐食打包按班級分好,由各班級派代表領取到課室派發。天河中學高中部負責餐食分發的老師介紹,「餐食菜單已提前一周發給家長,由家長在網上點餐系統上進行微信點餐。」天河中學高中部負責餐食分發的老師介紹道。
在課室,學生依次領餐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享用午餐。整個領餐、用餐過程學校主控中心都有視頻監控,一旦發現有學生靠得太近,大喇叭就會「喊話」注意間隔。一位學生笑侃道,「這在教室吃出了考試的感覺。」飯後,走讀生們在教室趴著午休,住校生則回宿舍午休。
廣州市第一中學
廣州市第一中學初三學生在課間圍著籃球場跑操,全程要跑5分鐘左右。學生摘下口罩放在密封袋裡,跑步時不戴口罩,前後保持距離。跑完後再慢走一陣,再戴上口罩,洗手消毒。期間,不斷有老師提醒保持距離,調整呼吸,擺起手臂,不要說話。
中午就餐時,廣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學生一半學生在課室吃飯,一半學生在寬敞的走廊吃飯。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
由於防疫防控仍在進行,所以目前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的大課間活動依然沒能如常進行,學生們唯一能到操場活動的就只有每周兩次的體育課時間。
據該校副校長張智賢介紹,由於疫情期間學生基本宅在家裡,運動體能皆有所下降,所以復學後兩周,學校均只會讓學生進行適應性為主的訓練,再慢慢過渡至針對學生的選項而進行練習,「體育課程中在安全的距離下,我們都讓學生脫下口罩進行,同時也讓他們帶了凳子一起到操場上課,用來放口罩水杯,進行到一段時間還能坐著休息一下。」
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
「隔空升旗禮」9:20,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舉行升旗禮,由於教育局要求師生暫未能到操場舉行集體活動,因此全體初中師生留在課室向前方國旗行注目禮,國旗班同學在操場升旗。校長馬新在操場做國旗下講話,同學們在教室裡通過廣播聆聽。開學第一天的國旗下講話和班會課主題是「疫情就是成長課程」,是一場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課程。
9:30是大課間時間,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初中三個年級分別從四個樓梯分批下樓。本次大課間主要是演練進場和退場順序,以及操場站立位置。教師從旁指導學生下樓和排隊都要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校長馬新介紹,自從初三作為第一批學生復學以來,學校已經做了多次防疫演練,僅有初三學生時還對各班指定樓層使用洗手間。「原本學校初中部就是採取小班上課模式,初一初二不超過36人,初三不超過30人。現在防疫期間,初三4個班還分成5個班,最少人數班僅18人。」
取消早午讀、眼保健操時間段
同時,根據防疫要求,目前初中部取消了早午讀、眼保健操時間段,保障了三個年級有一定時間分批進校。大課間暫時不做劇烈運動,但學生可以上體育課,只要保持1米以上距離,學生可以摘掉口罩開展運動。
為了安全返校複課,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擁有「外來+內在」力量全面防疫。外在力量來自天河區在每所學校派駐了一名健康指導副校長和一名衛生健康指導員,公安還在學校上下學時間派駐社區民警到場協助。內在力量是該校原有的一名校醫和兩名心理健康教師。
該校衛生副校長和衛生健康指導員分別是棠下街和珠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其中衛生副校長楊高紅分管4個學校,衛生健康指導員李曉紅常駐學校,負責協助校醫隊對突發情況進行處理。如果發現發熱學生,衛生健康指導員將按照防疫處理流程,上報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知醫生來給學生採樣,指導學校通知家長把學生領回家。
據校方表示,返校複課兩周以來,偶爾有學生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衛生健康指導員李曉紅認為,大部分學生是出於不適應新模式的複課生活,對升學考的緊張心理,導致出現身體問題。
因此,校方在初三複課之後,還專門邀請了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給家長和學生開展網上直播講座,疏導家長和學生的情緒問題。校長馬新說:「對我們來說,返校複課第一件事就是做心理疏導,減少孩子們在家上網課和回校學習的心理落差。」
在教室原位上就餐
12:05,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上午放學。還沒下課,配餐企業已經把餐送到教室門口。學校沒有飯堂,每個班學生都在教室內原位就餐。有的班級是由值日生領餐分餐,避免大家蜂擁而上領餐。
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除了準備一定量口罩外,還要自備一個保鮮袋,以便吃飯時和體育活動時,裝起口罩。領到飯盒後,同學們小心翼翼地把口罩放到保鮮袋內,開始大快朵頤。
對於今天的飯菜,七年級的楊同學說:「還不錯,跟以前一樣。」她表示,每天配餐都不一樣。今天是羅非魚腩燜小豆泡、青蘿蔔炒肉絲、馬蹄玉米肉餅、大白菜和大米飯,每天按照「主食+副食+小吃+青菜+主食」的標準配備。
疫情期間,全力衝刺中考,更多信息,請掃碼進群:
高校篇
廣州中醫藥大學
學生返校後免費供應中藥防疫涼茶一周
5月11日,記者一早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學城校區,發現學校已經從學校東門專門設置了學生返校入園通道。入園通道僅用於學生返校,不與教職工進校園交叉使用。校門入口設立監測點,學生經過體溫監測、身份核實後,走專用行人步道進行行李消殺,來到國際樓G棟前報到。
作為中醫藥高等院校,廣州中醫藥大學發揮中醫藥「治未病」特色,在學生返校後免費供應中藥防疫涼茶一周,並為學生獻上開學返校「健康生活愛心包」:
包括中藥香囊、涼茶、口罩,以及兩本經典書籍《平凡的世界》和《四書章句集注》,還有豐富學生文體生活的毛筆字水寫布套裝、校園風景明信片、紙雕欣賞作品(廣東省中醫藥博物館)、跳繩、《心理調節操》練習指南等暖心物品,從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實力寵愛學生。
廣州醫科大學
5月11日起學生返校時應即時進行核酸檢測
今日起,廣州醫科大學畢業年級研究生返校(共 230 人);5 月 18 日,其他年級研究生返校(共 460 人)。校園實施封閉式管理,在校學生原則上不得離校外出。
返校師生需要接受核酸檢測,目前已組織有關附屬醫院在4月30日完成對學校1727名教職員工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5月11日起學生分批返校時也即時進行核酸檢測,取樣後學生回宿舍等候結果,待檢測結果出來且為陰性後,方可在校園自由活動。第一批返校學生,由有關附屬醫院負責對他們進行核酸檢測。
為減少學生返校後宿舍人員聚集的情況,改善疫情期間學生住宿和通風條件,學校已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安排兩校區對學生宿舍進行抽疏。其中番禺校區學生宿舍,原住四人的抽調走兩人,原住三人的抽調走一人;越秀校區學生宿舍由於床位緊張,原則上住宿人數減半,抽調人數不得少於原住宿人數的40%。
吃飯方面,食堂停止提供一次性飯盒,由學校出資購置一批不鏽鋼飯盒在疫情期間提供給師生使用,倡議就餐人員自帶餐具,儘可能帶回宿舍或辦公室用餐,減少堂食人數,促進學校垃圾分類和環保建設。
中午十一點,廣醫番禺校區飯堂內一、二樓各打飯窗口陸續開放,進入飯堂前需常規進行洗手、測體溫,並保持取餐、用餐間隔距離。
文圖:信息時報記者 黃綺媚,蔡曉素,丘敏華,徐珊珊,李丹,盧舒曼;信息時報攝影 陸明傑,陳文杰,葉偉報,梁鉅聰,胡瀛斌;通訊員 李勉聰
編輯:Am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