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Ralph Lauren Corp. (NYSE:RL)拉爾夫·勞倫集團宣布兩項新的任命,顯示該集團持續多年的混亂重組不知何時是個盡頭。
此前從Tom Ford International 離職的Tom Mendenhall 將擔任集團旗下Men’s Polo, Purple Label和 Double RL 品牌總裁,掌管所有男裝業務的設計和商務運營;Jonathan Bottomley則當然集團首席營銷官,負責集團全線品牌的全球營銷。
對於新的管理層調整,Ralph Lauren Corp. 拉爾夫·勞倫集團創始人、主席、代理執行長、首席創意官Ralph Lauren拉爾夫·勞倫表示,上述兩名新管理層的履歷讓人印象深刻,當集團進入下一篇章時,將繼續增添人才。
上述任命是集團本月初宣布執行長Stefan Larsson 將於5月1日下臺後的最新調整。
2月2日,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發布季報前宣布曾經被創始人熱捧的CEO下臺,令市場和行業愕然,華爾街對於近80歲高齡的Ralph Lauren拉爾夫·勞倫既不能帶領集團走出困境,又不願放權於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感到失望,並對該公司予以即時懲罰。
Stefan Larsson的下臺消息令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股價當日重挫12.32%,跌幅創一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亦隨之一日蒸發9億美元。
2015年9月29日Ralph Lauren和Stefan Larsson 在集團總部辦公室接見媒體
Ralph Lauren Corp. 拉爾夫·勞倫集團最新的兩項任命亦令人詫異。
首席營銷官Jonathan Bottomley 此前在媒體公司Vice Media 擔任首席策略官,再之前他服務於創意機構Bartle BogleHegarty 擔任相同職務,儘管有作為代理機構服務零售品牌的經營,但是Jonathan Bottomley本人毫無企業工作經驗。他將在4月3日正式加入後向Valérie Hermann 及集團創始人本人匯報工作。
相比Jonathan Bottomley 的「菜鳥」Tom Mendenhall 則非常資深,他服務Tom Ford International超過10年,在Tom Ford 集團擔任營運長職位,此前亦曾服務過Gucci 古馳及Abercrombie & Fitch兩大全球知名零售品牌。他將於3月29日上任,向Valérie Hermann 匯報。
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全球品牌總裁ValérieHermann
值得一提的是,Valérie Hermann 亦是2014年方加入公司,目前擔任全球品牌總裁。Valérie Hermann 曾任Dior女裝成衣總監及John Galliano總裁等職務,2005年-2011年間服務於Yves Saint Laurent 任執行長,隨後加入ReedKrakoff 擔任執行長。
Valérie Hermann亦是2015年Stefan Larsson 加入集團後少有的沒有被「精簡」掉的高級管理層。Valérie Hermann加入公司時職務為Ralph Lauren LuxuryCollections奢侈品部門總裁,公司未就其晉升為全球品牌總裁發布聲明。從周四的任命來看,Valérie Hermann可能是集團新CEO的潛在人選。
不過,在Stefan Larsson 宣布被「炒」時,集團表示他與集團同名創始人意見不合。市場認為,Stefan Larsson雷厲風行的精簡成本計劃與有50年歷史的老牌零售公司企業文化格格不入。
市場對該集團及集團同名創始人極度失望,認為Ralph Lauren 拉爾夫·勞倫誤導了投資者,因為一年多前他做出「放權」之勢,將StefanLarsson 奉為「真命天子」,並支持Stefan Larsson 進行雷厲風行的改革——大幅裁員(包括集團地位僅次於Stefan Larsson的兩位高管)、關店、精簡品牌、犧牲短期銷售和利潤。
Wells Fargo 分析師Ike Boruchow表示,Stefan Larsson 是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給投資者信心的關鍵來源,因此他的離職可能意味著該集團重組計劃無法按預期完成,具體可能出現業務改進和財務穩定時間將延遲、StefanLarsson 組建的團隊人員離職以及新CEO和創始人的關係以及執行力。
CFRA Research 則直接將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未來12月目標價由78美元大幅下調至32美元,評級亦下調至出售,以反映該集團的不確定性。
由Ralph Lauren 拉爾夫·勞倫一手創建的同名集團是美國最大的奢侈品集團,不過金融危機後,該集團陷入掙扎,尤其是沒有抓住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機遇,明顯品牌陷入老化狀態,僅憑藉其獨一無二的毛球標誌苟延殘喘。
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在發布CEO意外下臺的同時,毫不例外發布了銷售和利潤繼續雙雙下跌的三季度財報,該集團銷售已經連續七個季度下滑。
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三季度,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淨利潤暴跌37.4%至82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31億美元,每股收益同比暴跌36.4%,由上年同期的1.54美元跌至0.98美元,撇除重組費用三季度EPS錄得1.86美元,超出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和Thomson Reuters I/B/E/S的相同預期1.64美元,但仍較2016財年同期的2.27美元暴跌19.1%。三季度的Non-GAAP EPS是GAAPEPS的兩倍亦顯示集團重組費用之大。
Stefan Larsson 在財報中指出三季度集團減輕了23%的庫存、減少了2017春夏產品20%的SKU,上述行動都是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三季度期內,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錄得17.14億美元收入,較2016財年三季度19.46億歐元大跌11.9%,固定匯率計算跌幅11%。其中零售收入跌幅2.4%至10.88億美元,2016財年同期為11.13億美元,而零售渠道同店銷售錄得5%的跌幅,固定匯率計算跌幅4%;批發業務三季度錄得5.82億美元,較2016財年同期7.86億美元大跌26.0%,主要受北美市場去庫存影響,另外批發至歐洲市場的1800萬美元將在四季度計入。
按市場,2017財年三季度集團國際和北美市場銷售分別下跌6%和15%,固定匯率計算國際市場跌幅5%。
截止2016年12月31日2017財年三季度,Ralph Lauren Corp. 拉爾夫·勞倫集團錄得10.1%的毛利潤跌幅,由10.94億美元跌至9.83億美元,毛利率57.3%,經調整後58.2%同比有120個基點的改善。128/189
營業利潤期內錄得22.3%的跌幅,由1.89億美元跌至1.28億美元,營業利潤率7.5%,經調整後12.8%同比有90個基點的跌幅。
截止2016年底,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全球共運營485間直營門店,同比淨減少16間;特許經營門店634間,同比淨增45間;授權門店161間同比淨增15間;授權特許門店102間,淨減少2間。
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維持預期2017財年預期,預期全年收入有低雙位數跌幅,營業利潤率10%;預期四季度收入有中雙位數跌幅,營業利潤率6.0%-6.5%。
Ralph Lauren Corp. (NYSE:RL) 拉爾夫·勞倫集團周四收報78.47美元,跌0.88%。
(來源:無時尚中文網 作者: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