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的歌,還沒李志燒過的CD多

2021-02-14 老搖滾

1964年,The Who樂隊的首次巡演中,吉他手Peter Townshend在演奏中意外損壞了吉他,索性把樂器砸向天花板和音箱,直至那把吉他被砸得粉碎。

這是搖滾樂歷史上第一次有人摔吉他。

1967年,吉他之神Jimi Hendrix在演出中把吉他放在地上,自己雙膝跪地,擠出燃燒液點燃了吉他,然後撿起來摔來摔去。

如果說第一次有人摔吉他還是無意為之,Jimi Hendrix精心準備的「燒吉他」就是預先準備的一場行為藝術了。這也成為搖滾樂歷史上最經典的即興表演之一。

後來,搖滾樂和類似的「行為藝術」沒有分過家。有人強調搖滾樂只是一種音樂風格,但不能否認,除了音樂本身,從手勢到肢體動作、到「態度」,都是搖滾樂身上最有煽動性的組成部分。外國的老搖滾如此,中國搖滾亦然。

///

雖然崔健說自己1986年唱《一無所有》時候一高一低的褲腿是無意為之,但他踏的步子確實是從西方搖滾樂錄像帶裡學來的。還有人說,在那場「百名歌星演唱會」的合唱中,崔健跳了一段太空步。

但這不是崔健自己的發明。他真正創造的對於國人的會心一擊,是那一塊紅布。

1988年,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人民日報》文藝部舉辦了「新時期10年金曲和1988年金星評選」活動。《一無所有》入選了十年金曲,崔健也位列優秀歌手。隨後,12月3日,「新時期10年金曲回顧」演唱會在北京舉行,崔健也在演出陣容當中。

崔健原定是要獻唱《一無所有》的,但他卻把歌換成了剛剛創作的《一塊紅布》。當追光打到他身上時,觀眾發現,他用一塊紅布蒙著雙眼。

這是中國搖滾第一次獨創出行為藝術。

從此,紅色和崔健聯繫在了一起,《一塊紅布》從最開始的蒙上雙眼,到現在蒙上整個舞臺,再到永遠不摘的紅星帽一樣,成為中國搖滾最經典的標誌。不論崔健的音樂風格再怎麼變,這項紅色標籤從未改變。

///

有了中國特色的搖滾標誌,崔健並不需要摔吉他這樣的傳統方式在印證「搖滾」。

不過隨著中國搖滾逐漸脫胎,逐漸和世界接軌,摔吉他之類的習氣還是會傳染開來——比如曾有「中國搖滾新教父」稱號的現場之王謝天笑。

雖然被大家發現整場演出用的是好琴,到最後砸的那把是國產山寨的,不過這和國產搖滾的「土」味正好搭配。

漸漸的,砸吉他成為謝天笑的招牌,這個本來適用於所有搖滾樂手的基本功,變成了一個人的專屬標籤。可能,人們已經不熱衷與砸吉他這種被商業表演用爛了的舞臺動作了,而只有真正掌握搖滾原始憤怒感的人,才能不尷不尬的駕馭它。

///

有人說李志跟搖滾沒關係。但李志好歹給Ian Curtis上過墳,在荷蘭飛過葉子,請崔健來過演唱會。

而且你聽過的歌,可能還沒李志燒過的CD多。

……雖然燒的是自己的CD,自己出的CD。

2011年情人節後,做唱片賠了不少錢的李志,拖著幾大箱自己的唱片到荒郊野外,付之一炬,下決心下張專輯不做實體。——其實那些唱片都有不俗的反響,但銷量非常慘澹。他用齊秦的《把夢燒光》作為背景音樂,把燒唱片的過程記錄了下來,傳到網上。

鏡頭裡李志抽著煙望著曠野,還把自己的唱片擺成「全是SB」的形狀……這看上去是一個格外悲情的炒作故事,但對於一個揭不開鍋的獨立音樂人來說,炒作可能談不上了,「行為藝術」還是可以沾點邊。

包括他胸前中國地圖的紋身在內,這些音樂之外的東西,是他在年輕人中拿到「逼哥」名號的資本。

放棄實體唱片後專心和音樂網站版權死磕、微博上以嚴密邏輯掀起一陣陣罵戰……生長於livehouse成名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李志,後來的一系列「行為藝術」,都是在網際網路上展開的,他是適應了這個時代的裝逼大師。

///

而更接地氣的行為藝術,發生在那個老搖滾和先鋒藝術混搭的年代裡。無業游民就是行為藝術家、行為藝術家就是畫家、畫家就是搖滾青年、搖滾青年就是無業游民。

被顏峻稱為「中國搖滾樂向獨立音樂進化的標本,中國最純粹的行為藝術團體」的美好藥店樂隊,曾經和夥伴們留下了不少光輝事跡。

比如,他們曾經和行為藝術家楓翎、韓冰一同策劃了《療》綜合藝術展;網上有記載著木推瓜和美好藥店同場時的盛況:全裸的小河用排洩物畫了一幅作品;宋雨喆在演出《悲劇的誕生》時被壯漢拿皮帶抽得皮開肉綻……

而在大眾視野裡更有名頭的,是左小祖咒。在《為無名山增高一米》裡,左小祖咒和一群來自北京「東村」的藝術家脫光了疊羅漢,造就了一場頗有名氣的行為藝術。

雖然左小只是參與者,但他後來《你知道東方在哪一邊》的封面顯然更有知名度。——這幅圖是2007年左小戲仿《為無名山增高一米》,做了一次《我也愛當代藝術》,主角從人換成了豬。

小河和左小一直活躍著,宋雨喆也把「木推瓜」重組了,這些人曾經在地下搖滾失去光彩的日子裡被隱藏,現在又在逐漸有了市場的新環境下找回生機。

小河最近的項目是「音樂肖像2015」,有合作的平臺方,有12位不同口味的音樂人參與,更像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正經活動,不同於往日地下演出裡的血和髒。

///

即使是年歲不長的中國搖滾,身上也累積了大量的符號和意義,也寄託了來往人們的激情衝動熱愛。除了音樂本身,包塊紅布、砸個吉他、燒張唱片、裸個奔……都是附加在「中國搖滾」身上的優點和頑疾。 

這些都和搖滾有關係,都是搖滾的足跡。

【2017.04.09| No.97】


【長按上圖識別關注 / 微信號:rocktheold】

相關焦點

  • 沒聽過這8首歌,你的2017算白過了
    沒人知道他在崩塌後的日子是如何走過來的,只有他自己清楚接下來該往何處去。所以他又一次選擇了音樂,這是他最後和最初的選擇。 正如霸滿屏幕的期待是那麼多,宋冬野寫的歌其實也有很多,空港曲、莉莉安、斑馬斑馬、六層樓、董小姐、鴿子、關憶北、郭源潮……是啊,11月北京的「而今」,他有太久沒唱了,他也有太多歌想唱了。語言的解釋總是片面,唯有音樂能最接近他真實的樣子。
  • 沒想像那麼牛?李志坦言害怕被封殺 李志侵權事件回顧
    燒的是自己的 CD,自己出的 CD。 這個滿臉油膩的傻子一把火燒了自己的專輯還不省事,還把這煙火繚繞的場面拍下來上傳到網上,並配上了一首意味深長的《把夢燒光》作為背景音樂。他們說感覺這個男人身上有著不一樣的故事,吸引你慢慢愛上他那油膩的逼樣,喜歡上這個糙漢子的歌。
  • 摔吉他、燒CD、裸個奔,哪個搖滾樂隊沒有點行為藝術!
    這是中國搖滾第一次獨創出行為藝術。///有人說李志跟搖滾沒關係。但李志好歹給Ian Curtis上過墳,在荷蘭飛過葉子,請崔健來過演唱會。而且你聽過的歌,可能還沒李志燒過的CD多。……雖然燒的是自己的CD,自己出的CD。
  • 【送票】在黃驊的秋天,來見唐朝、李志、陳粒……
    不知道李志的人會說「他長得又醜,聲音又啞,有什麼好聽的啊?」        了解李志的人會說「有種民謠叫做逼哥。」       百度百科的介紹裡說,1999年夏天,李志從東南大學退學到北京,遊蕩於琴行和酒吧,但由於不適應北京的環境,沒過多久他又回到了南京。
  • 李志的《忽然》這首歌讓你有什麼感觸?
    他先循環這首歌,現在是我。流著眼淚,在廣州,這個你經常來的城市。我努力的找回憶,微博,音樂,聊天記錄,但是真的只剩下一點點了,零星的閃爍著。我想你。南京又下雪了 這個勃起的早晨, 我對著陽臺卻依舊找不到你。一年前的今天認識了你,當時你給我唱了這首歌,評論說聽李志是想的那個人是不會和你在一起的,我想大概是的吧。
  • 李志與《海盜電臺》
    李志被封殺的幾天後,我奇巧地打開了硬碟裡存了近一個月的電影《海盜電臺》。用巧這個字眼是因為如果沒有李志被封殺的背景,這部電影予我的感覺遠不會這般真切、震撼,進而熱血上湧;同時,如果不是電影《海盜電臺》,我不會認識到李志還是一個搖滾歌手。至少在我看完電影後對搖滾的認知裡,他比絕大多數所謂的搖滾歌手更搖滾。 電影故事開頭,因吸毒被學校勸退的卡爾被母親送上了「海盜之船」。
  • 李志最能打動你的是哪首歌?
    剛剛下班回到家,雖然很晚了,一看到我的百家指數, 唉,今天還得說點什麼才行啊!李志事件能稱為事件來說嗎?就在我敲擊鍵盤時,還在想:李志這個名字現在是不是一個敏感的詞彙,會不會不過審?要不要用其他字符代替……我第一次了解李志老師是在好聲音舞臺,蔣敦豪唱的那首天空之城。我一查,哦,原來就是唱關於鄭州的那個人。特意找了下他其他的歌,我發現還挺有趣。不像其他那些民謠的代表,趙雷、宋冬野一樣,特性都比較強!進一步搜索發現他玩民謠比趙雷他們還早,他早期的現場比趙雷他們好像還更熱鬧。可我到現在都不能把他跟民謠聯繫在一起,可能他的歌曲與眾不同吧?
  • 浮塵不枉有金曲——李志
    ——雷蒙德·錢德勒    寫城市記憶專欄時,音樂正轉到李志的《鼠說》。        李志曾在數年前寫過一首《鴕鳥》,一句「別把我和他們扯在一起,我沒有他們那麼崇高,也沒有他們那麼裝逼,別管我,我只是一隻發黑的蘋果。
  • 李志《黑色信封》 買不到票了?冷靜!我們也沒票...
    那該多快樂他說這世界不該是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不該有的我可是個男人為什麼打不起精神曾經有段時間,李志以為他會自殺,便一直膽戰心驚地等待這個消息的傳來。由此看來,這個叫吳治國的人應該已經不在了,而他令李志留在這首歌裡的念想應該就是,我們無需為了取悅他人而活著。雖然在下面的講解視頻裡,逼哥沒聊到這件事,或許這只是個「傳說」,但我們聽來難免會有些難受。以前大家聽李志的歌可能會覺得比較消極,但時間總是會考驗著我們,也在打磨著我們。
  • 120首禁歌你聽過幾首?99%的人一首都沒聽過!!
    曾經對黃立行的印象還沉浸在《杜拉拉升職記》裡呢!而他的歌如今卻上了黑榜!還有許嵩,曾經小潮菌的室友還特意跑去聽他的演唱會呢!床頭還貼著他的大畫像呢!熙熙攘攘人海白雲真的好白超多烏鴉吶喊快樂開始甩賣...小潮菌看著,歌詞挺文藝的呀!雖然上面的歌小潮菌沒聽過兩首,可是無所不在的網民聽過啊!
  • 李志 | 黑色信封
    一天晚上我的一個朋友悄悄的來看我他的眼睛像外面的月亮是憂鬱的抓起我桌上的那個蘋果輕輕的咬了一口從上衣的口袋裡掏出一個信封對我說 主歌1是一些片段式的信息,比如說李志有一個朋友,他可能不太高興;他咬了一口蘋果,但沒有說明目的——吃也應該具有目的;他又掏出一個信封,但沒人知道內容;他的動作是悄悄地,
  • 二次元歌姬:洛天依的歌多為神曲,但這首歌沒幾個人聽過
    二次元歌姬:洛天依的歌多為神曲,但這首歌沒幾個人聽過洛天依來到三次元已經7個年頭了,陪伴了我們7年,見證了我們的懵懂歲月。作為一名二次元歌姬,洛天依不僅深受宅男宅女的喜歡,還走到了音樂潮流的前沿,曾和周華健合唱過《let it go》,和薛之謙合唱《達拉崩吧》。
  • 現場 | 李志「臺北早上好」:此刻我在臺北的夜裡,想念著你越來越遠
    我身後的一對情侶還外帶了晚餐邊排邊吃,兩人疑惑:「大家都不吃飯就過來排隊嗎?」 或許是天氣原因,Legacy 在七點半左右開放觀眾進場。此時距離演出還有一個小時,入場等候的觀眾裡,已有人拍起了手,大聲喊著李志的綽號「逼哥」,更有男歌迷扯著粗狂的嗓子喊道「逼哥,我愛你!」引來其他歌迷莞爾一笑。 八點三十分,樂隊成員陸續上臺就位。
  • 大樂師為愛配樂主題曲沒聽過的歌在哪試聽 沒聽過的歌歌詞歌曲
    一首《沒聽過的歌》,改寫咗阿勇同子牧嘅命運......   大樂師為愛配樂主題曲沒聽過的歌在哪試聽 沒聽過的歌歌詞歌曲  沒聽過的歌 (《大樂師・為愛配樂》電影主題曲) - 鄭中基  詞:陳少琪  曲:金培達  編曲:褚鎮東  Opus One Music Ltd.
  • 時隔7年,李志終於又再次開口唱起《梵谷先生》,我們終將和這個世界和解…
    一位是他永遠的搭檔,永遠的演唱會嘉賓——校園民謠代表女歌手葉蓓;另一位則是「李志」,我要講關於李志的故事:李志作為嘉賓演唱了三首歌,《和你在一起》,《天空之城》,《梵谷先生》。你沒看錯,對,是《梵谷先生》。
  • 這些王菲的歌,你可能還沒聽過
    所以如果不巧你點開看了,發現這些歌你都聽過,那在心裡默默罵一句,就算了。在還是聽CD的年代,車裡放了兩張王菲的盜版精選集,兩張碟加起來大概有超過30首歌。天天跑來跑去都反反覆覆聽著王菲這些歌,很多是早年粵語專輯裡的,也有《寒武紀》和《香奈兒》。即使在更早的時候買過《寓言》的磁帶和《浮躁》的CD,但那段在車裡跟王菲一起度過的時光,才更加貼近。
  • 堯十三和李志什麼關係?堯十三和李志作品雷同是怎麼回事
    很多的人都比較好奇堯十三和李志認識嗎,好奇他們是不是朋友,因為兩個人的相似性太大了,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一起。那麼小編今天就來說說他們兩個人究竟認識嗎!  堯十三和李志認識嗎  有人說《他爸的》和李志的《鉛筆》副歌旋律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她們之間到底是心有靈犀還是有別的故事,我們不得而知。
  • 李志:再赴臺北演出,專輯臺灣首發
    最近李志在網上公布了這一消息。 這是李志第二次去臺灣演出,作為Legacy 2017「鐵漢柔情」- I AM YOUR MAN系列演唱會的第二位鐵漢。臺灣演出海報李志一直對臺灣有比較特殊的感情,他曾坦露自己的創作深受臺灣流行音樂的影響。並且,他的演唱會從不贈票,只有兩個人可以免票,其中一個便是羅大佑。
  • 「逼哥」李志:我們這個行業,都是什麼屌人啊!
    從另一方面看,這是李志為了追求一場毫無破綻的演出而選擇的一種方式。很多樂隊排練,一首歌兩三遍就過了,李志需要十遍、二十遍,直到達到他認可的程度。李志一直沒有一個穩定的樂隊陣容,在李志的樂隊,人情永遠排在最次要的位置,他告訴樂手:「如果哪一天崔健找你彈吉他或者打鼓,挺好,我歡迎,我親自送你們過去。同樣的,如果我發現一個樂手比你好,那你就走。」
  • 讓人驚豔好聽的古風歌,60%的外圈人都沒聽過,你聽過嗎?
    「池畔側影我一妝紅顏,怎奈何不入你眼」。讓人驚豔好聽的古風歌,80%的外圈人都沒聽過,你聽過嗎?大家好,我是古風小分隊的「古風燕兒」。古風圈有很多的古風歌,先不說歌詞生硬,就是旋律也不是很出彩卻被很多粉絲尬吹。不過作為一個有著5年經驗的古風愛好者,說道驚豔,我有10首好聽的歌想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