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3月,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第一次踏上了合芒夯島,他們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黃金、香料和聽話的傭人,人人欣喜若狂、擁抱而泣。
為了掠奪財富,麥哲倫帶著西班牙國王的水手、軍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徵服了這個島嶼周圍的許多部落,收穫不菲!
貪婪讓麥哲倫衝昏了頭腦,不顧兵疲人少,繼續向下一個島嶼推進!
馬克坦只是一個小島,方圓60多平方公裡,但這裡的人們十分有血性。
不願臣服的馬克坦國王動員周圍各島前來幫忙,第一個和麥哲倫帶領的白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雖然,馬克坦最終被打敗,但侵略者麥哲倫也死在了這場殖民戰中。
作為西班牙人,他們當時唯一的目標就是大肆掠奪東方的黃金、南方的黑傭。為了更好地控制這片島嶼,西班牙人帶來了天主教教義,強制當地土著信奉他們的宗教,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文化,並以西班牙菲利普親王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大片島嶼,這就是「菲律賓」的由來。
徵服了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極其興奮,因為,《馬可波羅遊記》遊記中的東方大國已經近在咫尺。
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呂宋島、蘇祿海周邊已經和中國頻繁接觸。幾百年來,很多華人也相繼來此定居,這裡儼然有了東西方貿易中心的雛形。
徵服了南部島嶼的西班牙人繼續向北部挺進,終於來到了呂宋島。
當西班牙人帶著他們的「無敵艦隊」來到呂宋島時,國王蘇萊曼嚴陣以待。可是,力量上的巨大懸殊讓蘇萊曼無力回天,不幸與1571年6月在海戰中陣亡。西班牙人,從此佔領了除蘇祿國之外的菲律賓全境,開始了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班牙人佔領呂宋島後不久,海盜林阿鳳曾試圖進攻呂宋島,但是被西班牙人聯合明朝海軍擊敗。而且,在隨後的幾年內,西班牙人多次擊敗倭寇,保全了呂宋島。這一史實說明,當時海盜和倭寇的勾結已密不可分,在對抗倭寇這個大前提下,西班牙人也曾和明朝站在同一陣營裡。
雖然佔領了菲律賓的大部分島嶼,西班牙人仍不甘心,他們開始謀劃佔領最後一個大島嶼-蘇祿島。但蘇祿島的國王和明朝、印度一直保持著親密的關係,這裡也聚集著大量的華人和印度人,乃至阿拉伯人。
此後的300年裡,西班牙人和蘇祿島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但始終沒有得逞。
直到1899年,新的宗主國-美國迫使蘇祿島國王籤訂了「巴特斯」協定,從此,美國成為蘇祿島的宗主國。
19世紀,美國人眼熱於西班牙的殖民地之廣袤,又切實受到古巴、波多黎各等地西班牙海軍的威脅,決心和西班牙展開一場世紀之戰,重新分配殖民經濟。於是,1898年2月15日,美國以其「緬因」號軍艦在古巴的哈瓦那港被西班牙爆炸為由,在國際上要求懲罰西班牙,隨後兩國開戰。
日落西山的西班牙根本不是新興帝國的對手,很快就認慫停戰,把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等殖民地割讓給美國。
從此,美國開始了對菲律賓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雖然菲律賓於1946年開始獨立,到直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還在菲獨裁者馬科斯的協助下對菲律賓實行軍管統治。
菲律賓本來是多部落的多個島嶼國家,麥哲倫帶領西班牙人入侵後,被強行捏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一統的殖民地。300多年的時間裡,古代中國、印度和阿拉伯人帶給這裡的影響早已被衝淡,天主教成了當地權貴的信仰首選,而西方制度和文化也滲入菲律賓人的血脈中。
隨著昔日宗主的沒落,美國人再次接管了這片疆域,成為新的宗主國。
雖然菲律賓最終得以獨立,但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和信仰早已深入當地人的骨髓。菲律賓成為東方世界裡比印度還要「西化」的亞洲國家,被美國稱讚為東方的「民主櫥窗」。
因此,菲律賓的國家制度也幾乎照搬西方模式,文化輸入也以西方為主,該國的姓「西」者遠遠多於其他人。
菲律賓的總統是一任6年制,再有2年任期就要結束的老杜儘管多次嚷著切割美菲,但事實上根本做不到。在卸任前,他會不會為未來自己的命運擔憂呢?
畢竟,菲律賓的親美勢力還是很強大的!
了解了菲律賓的歷史,知道了菲律賓如今到底姓啥,還有誰寄希望於地緣關係改變其立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