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9日訊 6月19日下午,濟寧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新近推出的身份證換領補領新舉措。針對在濟群眾特別是外來經商務工人員換領補領身份證不方便問題,濟寧市公安局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於6月11日出臺《濟寧市居民身份證異地申辦工作規範》,實現全國在濟群眾皆可自主選擇,就近換領補領身份證。
圍繞《規範》內容和涉及群眾辦理的有關注意事項,濟寧市公安局副局長宋昭君作了重點介紹。
全市通辦、就近申辦。在全市戶籍派出所設置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打破戶籍地、居住地限制。濟寧市行政區域範圍內中國公民,可自主選擇,就近到任一戶籍派出所申請異地辦理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
容缺申辦、承諾可辦。凡是可以證明群眾身份的有效身份證件(居民戶口簿、居住證、機動車駕駛證、護照等)均可作為申領憑證。確因特殊情況,無法提供的,由派出所民警現場比對本人照片、指紋等信息後,能夠明確認定申請人身份的,可在申請人書面承諾後,容缺辦理。
居住登記後置,即來即辦。變「登記—申領」為「申領—登記」,實行流動人口居住登記後置。待群眾異地身份證受理完成後,派出所民警再根據其就業、就學、居住情況,幫助指導申請人辦理居住登記,實現即來即辦、無憂申辦。
多樣繳費,便捷辦理。拓寬居民身份證工本費繳費渠道,開通身份證異地受理行動支付模式,申請人可通過掃描系統生成支付碼快速完成繳費。窗口同時提供代繳服務,在群眾監督下,由工作人員收取現金代為支付,滿足群眾不同需求。
規範配置,臨時居民身份證當場辦理。在全市所有派出所戶籍窗口配備臨時居民身份證製作設備。山東省內居民在我市戶籍窗口受理異地證後,可當場申領臨時身份證,派出所現場製作發放。外省居民如有需要,可當即為其辦理《臨時身份證明》,全力滿足群眾緊急用證需求。
警務導航,一線連通。在全市戶籍管理領域推行「1+6」服務模式,匯總全市戶籍窗口座機、手機、詳址等信息,通過「濟寧公安」「山東微警務」微信公眾號對外公布。群眾可關注「山東微警務」微信公眾號,通過「微警務地圖」迅速查找到最近的戶籍窗口,聯繫民警預約時間辦理,體驗公安戶政「一站式」全流程暖心服務。
另據了解,按照公安部規定,五種情形不予異地受理。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的;申領人提供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號碼、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省、自治區、直轄市內住址變更除外)與人口系統中信息不一致難以確認身份的;申請人相貌特徵發生較大變化,且居民身份證未登記指紋信息,難以確認身份的;有偽造、變造、買賣、冒領、騙領、冒用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和買賣、使用偽造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護照、駕駛證等國家機關證件行為的;屬於國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送的不良信用記錄人員的。
閃電新聞記者 李蕾 通訊員 馬超 高鑫 周亞猛 濟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