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偽裝者》,這部劇開播於2015年的秋天,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話題。
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明家三姐弟在抗戰時期為國家效力,以及國,共,日之間三方殊死較量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劇中的明家大哥,明樓。
明樓是上海明氏家族二公子,城府深厚。明樓擁有者多重身份。表面上為汪偽政府的經濟司首席財經顧問,也是軍統特工,代號「毒蛇」。
在這之前,他在替國民黨工作。後假意背叛而歸向汪偽政府。事實上明樓並沒有反水,其實他是國民黨軍統上海站情報科上校科長。
然而他還有著第三重身份,也就是他的真實身份。
他最終的真實身份則是中共地下黨上海情報組組長,代號「眼鏡蛇」。
在這期間,明樓不斷與各方勢力周旋,潛伏在各個勢力之前刺探情報,為中共勝利付出了極大的貢獻。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有種很奇幻的感覺。一個人居然有三種身份,而且神奇的是並沒有被發現。
有人可能回想,這是編劇虛構的人物,為了凸顯明樓的強大而編造的劇情身份。
但其實歷史上是真實存在「明樓」這個人的,也就是明樓的原型。
他的故事更加曲折離奇,更加不可思議。
他就是袁殊。
袁殊,本名袁學易,化名曾達齋,是中共情報史上五重間諜。
他身兼中共、中統、軍統、日偽、青紅幫五重身份。在抗戰期間,為中共提供了重要的情報資源。提供過德、蘇開戰部署及日軍二戰期間的準確戰略情報。
袁殊可是影視劇中的常客,他不只是電視劇《偽裝者》中明樓的原型,還是電視劇《記憶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也是《隱形守護者》中肖途的原型。
袁殊於1911年3月29日出生於湖北蘄春蘄州鎮。其父親是老同盟會會員。
袁殊從小和母親以及祖父母生活,祖父母去世後,袁殊母親帶著子女投奔袁殊父親。
袁殊父親這時有了姘頭,不再理會袁殊等人。故袁殊母親帶著他們在社區以教工人認字為生,日子過得極為艱苦,因此袁殊的童年過得非常貧苦。
袁殊最早的身份是國民黨,他在1927年以16歲的年紀加入國民黨。這年,袁殊參加北伐軍,受到父親之友胡報一的提攜從而加入國民黨。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被清黨,回到上海。
1929年袁殊留學日本,專攻新聞學,接觸了一些進步思想,他學習了不少了左翼派思想,回國後在上海也積極參加各種左翼文藝活動。
1931年10月,年僅20歲的袁殊經潘漢年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他的第二個身份。後來他又被轉入特科,參加中共情報系統的工作,也就是我們所俗稱的特工。在此期間,他不斷的為中共工作,也漸漸褪去左派的色彩,變成了灰色人物。
參加工作不久,他便收到了地下黨負責人指示臥底在中統搜集情報。1932年春,袁殊經由表兄賈伯濤的介紹,見到了中統頭子吳醒亞,於是成功打入中統內部。
1933年,袁殊被吳醒亞任命為「幹社」情報股股長。後來他由吳醒亞介紹,成為新聲通訊社的記者,袁殊利用記者身份經常出席政府的記者會,了解與結識許多人並且認識了日本駐滬領事館的副領事巖井英一,成功打入日方情報機構。
在當時,中日正在談判,涉及到貨幣兌換率與關稅問題。所以當時的新聞頭條往往都與這些新聞有關。
袁殊因為與巖井英一相識,有著特殊渠道。所以經常能提前報導到熱門新聞。一下子,袁殊成了紅人。連吳醒亞都對他刮目想看,佩服其社交能力。
過了一段時間,巖井英一開始每月給袁殊200元的「交際費」,他以此來向袁殊購買中方的隱秘情報。就這樣,他也成了日方的情報人物。這是他的第三重身份。
當然,在幹這個之前,他得到了中共地下黨負責人的批准。
不久後,馮雪峰與他聯繫上。馮雪峰建議他以青幫身份「找杜月笙幫忙」,以此袁殊創辦了時事刊行社。
1935年,袁殊因「怪西人案」入獄,中共身份暴露。在審訊中,袁殊叛變自首,他除了稱自己參加「中統」的內情外其餘一概不說。由於沒有審出有價值的東西。又害怕得罪日本人,國民黨便通過法院判了袁殊兩年零六個月。
出獄後,馮雪峰決定派他去日本,袁殊於是再次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歷史系留學一年。當時,郭沫若也在日本,兩人不時會在一起交流,袁殊則會向郭沫若學習甲骨文。與此同時繼續與巖井保持關係,並接受日本外務省的情報津貼。
1937年4月,情報資源有所堵塞,為了開拓情報來源,袁殊加入了青洪幫,打拼不久後便成為可以和杜月笙、黃金榮平起平坐的「通」字輩師兄弟。
這是他的第四重身份。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戴笠要找一熟悉日本問題、又有相當的日本關係的人。杜月笙向他推薦了袁殊。
袁殊向上級請示,上級表示這是個好機會不能錯過。
於是,袁殊搖身一變又成了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主要成員,不久便因「工作出色」升任情報組組長、第三站站長。
這是他的第五重身份。
袁殊一生為中共付出了極大的貢獻,在全人類反法西斯的偉大戰爭中,他也算為自己立下了豐碑。
1987年,11月26日,袁殊病逝於北京。
就此,一代奇人就此遠去,他的故事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