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自出道12年,他的多部作品見證著他從青澀演員走向表演藝術家的道路。
胡歌從小就是個熱愛文藝的少年。上幼兒園時考入小熒星藝術團,14歲成為教育電視臺《陽光少年》欄目主持人。高中畢業後,胡歌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的導演系,專業成績是全國第二名。後因父母不想他離開上海,隨後他去上戲表演系面試,考了第三名。並在大學期間接拍了他的成名作——在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中飾演李逍遙。之後,他接連出演了《聊齋志異之小倩》、《天外飛仙》、《少年楊家將》、《射鵰英雄傳》等多部古裝劇。
《仙劍奇俠傳》——李逍遙
《天外飛仙》——董永
直到2010年演完《神話》,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陷入了瓶頸。所以《神話》後,他開始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辛亥革命》中的林覺民、《四十九日·祭》中的陸軍少尉、《生活啟示錄》中的鮑家明……甚至於他還蟄伏話劇圈一年,就為了演好《如夢之夢》中的五號病人。
《神話》——易小川
《辛亥革命》——林覺民
《如夢之夢》——五號病人
直到2014年,他接拍《琅琊榜》。劇中梅長蘇帶著羸弱身軀和神秘與哀傷,為胡歌迎來了一場「重生」。因為臺詞量巨大,剛進劇組的前三天,胡歌焦慮得整晚睡不著覺。為了背臺詞,他以飢餓法虐自己,「一旦吃得太飽血液都會跑到胃裡,大腦就會缺氧。」
《琅琊榜》——梅長蘇
期間,胡歌的敬業也得到了合作團隊的尊重及認可,侯鴻亮陸續和他合作了《偽裝者》《琅琊榜》兩部大劇,編劇王麗萍也是在《生活啟示錄》後再次與他合作了《大好時光》。而這一次,胡歌扮演的鄭秋冬同樣得到了《獵場》導演姜偉的稱讚。
《偽裝者》——明臺
23歲一炮而紅的胡歌,第一次遭遇到了人生重創,他在拍攝《射鵰英雄傳》乘車從橫店回上海的路上,遭遇車禍,助理不幸離世,而他雖然撿回了一條命,遺憾的是容貌被毀了。
《射鵰英雄傳》——郭靖
他曾在一篇專欄中這麼回憶車禍後的狀態:「兩個月前,鏡子把一個迷茫、恐懼的男人丟在我的面前,他滿臉傷痕,渾身血垢。他臉上布滿針線,就像剛從裁縫鋪出來一樣……我心想,要是自己變成那個樣子就慘咯。」而正是這一次死裡逃生,他的生活突然間慢下來了。
「這場車禍就像上天的恩賜,讓一直無法靜下心思考學習的我忽然有時間去充電。」而他所說的充電便是讀書。一邊看一邊自省,胡歌用閱讀渡過劫難,到達了自己的新高度,還把自己閱讀的心情匯集成一本書——《幸福的拾荒者》。
胡歌很早就喜歡上了攝影,技術自然不俗,不僅拍照的姿勢有範,備也是極其專業。胡歌自己曾說:「感覺背著相機比抱著籃球更有範兒。」
在某次頒獎禮上,主持人梅婷曾經爆料,胡歌私下其實是攝影狂人,作品大師範十足!在上海舉辦的「家·園」城市影像藝術展現場,胡歌的《霧中的上海之巔》和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同列一堂。
《霧中的上海之巔》
不僅如此,胡歌還參加了許多公益活動,投捐小學,資助學生,不光走得遠,還影響和改變著很多的人。他曾在2005年參與明星登山隊,成功登頂海拔6206米的西藏啟孜峰,也曾遠赴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出任「2013守護斑頭雁」公益行動代言人。
「2013守護斑頭雁」公益行動
胡歌始終信奉《金剛經》裡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論世間萬物多麼繁華耀眼,他都視其為過眼煙雲,不為所動,只關注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他堅信唯有不忘初心,尋找一處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