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是朝陽產業,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是一門藝術。用廢棄物製作藝術品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如何巧妙地利用廢棄物,在居民享受美同時提高環保觀念,啟發居民更多地關注垃圾分類,關注環境保護。。
2020年9月4日,三南裡社區在二樓活動室組織開展「巧手變廢為寶,倡導綠色環保——捕夢網手工製作活動。
活動伊始,老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以及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志願者了解到捕夢網的構成材料及美好寓意。接著老師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廢棄改造物品進行分享,闡釋舊物再利用的價值,進一步拓展居民思維開闊眼界。
製作過程中,老師分步講解、逐一指導。經過1個多小時的精心打造一個個精美的捕夢網,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一位社區居民阿姨表示:「雖然捕夢網製作的過程比較費時間,但是完成後的作品我非常喜歡,今天的活動幫我打開了環保的新思路,很多不用的東西,都可以重新改造,讓我學到了很多。
此次「變廢為寶」手工製作活動堅持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引導了廣大居民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促進社區垃圾分類全覆蓋,不斷強化廣大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將「垃圾分類」落到實處,共創生態優美的環境!
趕緊來看看有關捕夢網的歷史吧
捕夢網源自18世紀,是北美印第安奧吉布瓦人文化中的一種手工藝品,最早使用柳樹做框,中間編織著鬆散的蜘蛛網,可搭配羽毛、串珠等裝飾,印第安人用它來捕獲美麗的夢幻,讓惡夢隨清晨的陽光而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