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這種樂器隨著近幾年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它不像鋼琴那樣昂貴動輒十幾萬,幾百上千便可買一把吉他,開始自彈自唱;也不像小提琴那樣需要極高專業素養;所以吉他成為了最親民的樂器之一。
雖然學吉他的人多,但是到最後成功的比例卻非常少,相信很多人都為之驚訝,吉他這種相對來說學習起來比較簡單的樂器成功的比例都非常少?但這卻是事實存在的。為什麼學吉他的人很多,但是成功的比例卻這麼低呢?
一、盲目莽撞的學習
這一類人大部分是被某個綜藝節目所輻射,或者是受到了自己"愛豆"的影響,在還沒有對自己是否可以一直堅持下去學習吉他考慮清楚的情況下,盲目的去學習吉他或其他樂器,類似盲目消費衝動學習。他們對吉他和樂器甚至都沒有一個具體概念,學習吉他只是被「愛豆」帶的一時興起,甚至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只是幻想著自己可以像某個人,在舞臺上盡情享受臺下觀眾的喝彩。這樣的人學習的激情十分熱烈,但是褪去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其實學習吉他,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知道自己在什麼階段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然後開始向下一個階段進發,一直不停地達成下去。再者自己真正喜歡才是學習的原生動力,如果這喜歡只是一時半會的,那麼結果可想而知,找不到可以堅持下去的動力,最後失敗也是自然。
二、想走捷徑的學習
在我們學習吉他的過程中,也許有一些甚至大部分人會告訴你,學習吉他並不難,每天練個半小時或者十幾分鐘就行,甚至還有速成的「捷徑」。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說法。不僅僅是吉他,想要學習好任何一種樂器都沒有捷徑和速成,特別是吉他這種樂器,入門門檻低,所以更加需要花時間去練琴。人在剛開始學習新事物的時候,熱情總是高漲的,飽滿的,所以剛開始非常勤快的練琴,但是越到後面,練琴的時間,隨著自己的熱情減少,也越來越少,導致了基礎不牢固,在想要進階的時候就會感到吃力了。怎麼按怎麼不對,怎麼按也按不對。從而進階失敗,想繼續學的還要回去重新開始練基本功花費更多的時間,不想繼續學的直接就放棄了。對於剛開始學吉他的人來說,每天長時間練琴是很日常的事情。而走捷徑的人,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去學習,怎麼可能學得好。不想付出怎麼會有回報?不想付出導致最後失敗也無可厚非。所以吉他初學者們要牢牢記住:學琴沒有捷徑,想要成為吉他高手,唯有練琴,練琴,還是練琴。
三、吃透自己的教學教材
每個吉他初學者都會有自己的教學教材,無論是自己買的,還是他人推薦的,都會有一本教材。但是對於那種零基礎或者沒有學習過樂理的人來說,要看懂一些專業圖譜,其實是不容易的,這就導致了沒學過樂理的初學者,只能按部就班的,跟著教材裡面的東西來學習。這時候有些初學者就會問:我只想學會彈吉他,曲子我按照曲譜來彈,按照曲譜去記,不想學那些樂理不行嗎?可以,當然可以,但是每新學一首曲子都要重新去記譜子嗎?學好樂理,讓你每次學新學曲子都不會那麼累。最後要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些人天生的樂感比較好,對於音樂的樂理基礎知識,也很容易掌握,所以學習樂理相對快一些。有些人對樂感比較遲鈍,那麼在學習樂理的過程中,就應該多和別人交流,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有鑽研性的學習精神,把教學教材吃透,在學習吉他的過程中才可以提高效率。
四、沒有目的練習
吉他初學者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會覺得很無聊和枯燥,這是正常的。每天的爬格子練習,和弦練習,都要花很長時間,而且還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還要加上單獨練左手和單獨練右手,天天這樣的練習當然很乏味了。主要是練習之後還不會彈幾首歌,就更打擊人的自信心了。建議是:練習完基本功之後,天天對著一首曲子練。練吉他時沒有準確的目的性,往往這首歌喜歡彈一下,那首歌火了也彈一下,到頭來感覺自己什麼歌都沒有學會。有了目的性學習吉他,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總結一下,學習吉他真的沒有捷徑可以走,如果想要從零基礎開始學習吉他,並且還是想要有一些小成績,那麼就需要把上面幾個問題慢慢全部克服。
希望大家既然入了吉他的「坑」,就拿出一份令自己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