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形式比拼

2021-01-12 電子發燒友
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形式比拼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6 14:26:08

談及世界工業機器人,就繞不開以發那科、庫卡、ABB、安川電機為代表的四大家族,在亞洲市場,它們同樣舉足輕重,更佔據有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那麼,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產品都有哪些各自的特點,優劣勢分別是什麼?

四大家族在各個技術領域內各有所長,ABB 的核心領域在控制系統,KUKA 在於系統集成應用與本體製造,發那科在於數控系統,安川在於伺服電機與運動控制器領域。

瑞士ABB

ABB總部坐落於瑞士蘇黎世。業務涵蓋電力產品、離散自動化、運動控制、過程自動化、低壓產品五大領域,以電力和自動化技術最為著名。ABB強調機器人本身的整體性,以其六軸機器人來說,單軸速度並不是最快的,但六軸一起聯合運作以後的精準度是很高的。

核心領域

ABB的核心技術是運動控制系統,這也是對於機器人自身來說最大的難點。掌握了運動控制技術的ABB可以輕易實現循徑精度、運動速度、周期時間、可程序設計等機器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生產的質量、效率以及可靠性。

技術:算法最好,但略貴

ABB最早是從變頻器開始起家,在中國,大部分的電力站和變頻站都是ABB做的。對於機器人自身來說,最大的難點在於運動控制系統,而ABB的核心優勢就是運動控制。可以說,ABB的機器人算法是四大主力品牌中最好的,不僅僅有全面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產品使用技術文檔也相當專業和具體。

據悉,ABB的控制櫃隨機附帶Robot Studio軟體,可進行3D運行模擬以及聯機功能。與外部設備的連接支持多種通用的工業總線接口,也可通過標註輸入輸出接口實現與各種品牌焊接電源、切割電源、PLC等的通訊。此外,ABB的控制櫃還可以自由設定起弧、加熱、焊接、收弧段的電流、電壓、速度、擺動等參數,可自行設置實現各種複雜的擺動軌跡。

ABB還講究機器人的整體特性,在重視品質的同時也講究機器人的設計,但眾所周知的是,配備高標準控制系統的ABB機器人價格都很貴。此外,有不少的企業反應在四大主力品牌中,ABB的交貨期是最長的。

國內市場分析

ABB在國內實行高舉高打的策略,注重與中國大客戶的合作。華為、長虹、拓斯達分別是3C家電行業應用端和集成商的領頭羊,在行業內具有風向標的作用,可以看出ABB對3C行業重視程度很高。其未來的產品將更多融合智能化、互聯化、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本體企業開始走向應用端,與系統集成商的關係將會更加密切;同時,本體企業自身也開始注重集成應用的開發。

德國庫卡(KUKA)

德國庫卡於1898年在德國奧格斯堡建立,最初主要專注於室內及城市照明,不久後開始涉足其他領域。庫卡公司主要客戶來自汽車製造領域,同時也專注於向工業生產過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更涉足於醫院的腦外科及放射造影。

核心領域

庫卡機器人可用於物料搬運、加工、點焊和弧焊,涉及到自動化、金屬加工、食品和塑料等產業。

技術:操作簡單,但故障率較高

美的收購庫卡的事件可謂讓庫卡火了一把。如果說ABB是汽車中的奔馳,那麼庫卡就是汽車中的寶馬,雖說同是高端汽車,但是寶馬的返修率要高於奔馳。

據悉,相對於ABB、發那科等機器人,庫卡機器人的返修率是較高的。有知情人士反應,曾使用過庫卡的機器人,幾乎每天都有一臺機器人出故障。

庫卡在國內銷售的優勢在於二次開發做的好 ,就算是完全沒有技術基礎的小白一天之內就可以上手操作;在人機界面上,為了迎合中國人的習慣,庫卡做得很簡單,就像玩遊戲機一樣好用,相比較之下,日系品牌的機器人的控制系統鍵盤很多,操作略顯複雜。

值得一提的是,庫卡在重負載機器人領域做的比較好,在120KG以上的機器人中,庫卡和ABB的市場佔有量居多,而在重載的400KG和600KG的機器人中,庫卡的銷量是最多的。

國內市場分析

KUKA目前正在加快布局中國市場本土化服務,開拓西南新領地,未來在汽車裝備領域將持續發力。而美的收購KUKA事件已被載入史冊,對兩大品牌的影響力及市場反應度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未來美的+KUKA產生的聯合效應同樣值得期待。

日本發那科(FANUC)

FANUC公司創建於1956年,三年後首次推出了電液步進電機,進入70年代,得利於微電子技術、功率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技術飛速發展,FANUC公司毅然捨棄了使其發家的電液步進電機數控產品而開始轉型。1976年FANUC公司研製成功數控系統,隨後又與西門子公司聯合研製了具高水平的數控系統,逐漸成為當今世界上數控系統、設計、製造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核心領域

FANUC是全球專業的數控系統生產廠,工業機器人與其他企業相比獨特之處在於:工藝控制更加便捷、同類型機器人底座尺寸更小、更擁有獨有的手臂設計。

技術:精度非常高,但過載不行

發那科關於數控系統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56年,具備前瞻性的日本技術專家預見到3C時代的到來,並組建了科研隊伍。而將在數控系統的優勢用於機器人身上,發那科的工業機器人精度也很高,據悉,發那科的多功能六軸小型機器人的重複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正負0.02mm。此外,發那科工業機器人與其他企業相比獨特之處在於:工藝控制更加便捷,同類型機器人底座尺寸更小、更擁有獨有的手臂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發那科更將數控工具機精加工的刀片補償功能應用在機器人身上,從算法上植入了刀片補償的功能,這使得機器人在精加工切割的過程中可以實現一圈一圈往裡邊走,而安川的機器人本體本身不具備這個功能,要實現這一功能只能通過二次開發進行功能補償,而這也是很有些客戶反映安川機器人不太方便的地方。

但是發那科在機器人的穩定性上,做得還不是最好,在滿負載運行的過程中,當速度達到80%的時候,發那科的機器人就會報警,這也說明了發那科機器人的過載能力並不是很好。所以發那科的優勢在於輕負載、高精度的應用場合,這也是發那科的小型化機器人(24KG以下的)暢銷的原因。

國內市場分析

FANUC的策略與其他家略有不同,其策略為尋找並進入需求量較大的市場,瞄準增長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發那科銷售額的55%工業機器人應用於一般製造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家電、物流和電子電氣行業。FANUC是目前市場總銷量最大的機器人品牌,不依託大客戶的銷量,採用的是開放性的市場策略。

安川電機( YASKAWA )

創立於1915年,是日本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公司,總部位在福岡縣的北九州島市。1977年,安川電機運用自己的運動控制技術開發生產出了日本第一臺全電氣化的工業用機器人,此後相繼開發了焊接、裝配、噴漆、搬運等各種各樣的自動化作用機器人,並一直引領著全球產業用機器人市場。

核心領域

安川電機主要生產的伺服和運動控制器都是製造機器人的關鍵零件,相繼開發了焊接、裝配、噴塗、搬運等各種各樣的自動化作業機器人,其核心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包括:點焊和弧焊機器人、油漆和處理機器人、LCD 玻璃板傳輸機器人和半導體晶片傳輸機器人等,是將工業機器人應用到半導體生產領域最早的廠商之一。

技術:穩定性好,但精度略差

近百年的電氣電機技術傳承,安川的AC伺服和變頻器市場份額穩居世界第一,早在1977年,安川就研發出日本首臺全電氣式產業用機器人。

安川是從電機開始做起的,因此它可以把電機的慣量做到最大化,所以安川的機器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負載大,穩定性高,在滿負載滿速度運行的過程中不會報警,甚至能夠過載運行。因此安川在重負載的的機器人應用領域,比如汽車行業,市場是相對較大的。

相比較發那科的機器人來說,安川機器人的精度沒有那麼高,在同等價格的基礎上,如果客戶要求精度高的話,往往會選擇發那科的機器人。但是安川機器人價格優勢明顯,可以說是四大品牌中價格最低,性價比較高的,安川的焊接機器人包括焊接包,報價才13/14萬,與松下的焊接機器人相比較,安川走的是批量化的道路。

國內市場分析

安川近年來在國內市場大動作頻繁:建立新的機器人中心、加大工廠投資、與美的建立合資公司等,意在加快實現本土化服務。中國是需求方市場,美的也是家電巨頭,機器人需求量巨大,可以幫助安川實現銷量提升。

安川在服務機器人方面一直有研究,特別是在醫療機器人領域,但在日本市場進展不順利,在國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可能帶來新的增長點。目前各大機器人本體企業都傾向於尋求與較大的應用型企業合作,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未來此類戰略合作將會更加頻繁。

結語

工業機器人本體中最好的當屬歐洲產品,以庫卡最為頂級。而當四大家族進入亞洲市場後,ABB機器人國產化的質量有所下降,日本的安川、發那科與歐美產品相比則CP值較高,更加符合在華的客戶需求。

如今,機器人廠商通常更喜歡與知名品牌車廠進行合作綁定,如福斯汽車只用庫卡、通用主要用發那科、歐系品牌更鍾情於ABB等等,這與產業四大家族的策略調整息息相關。

四大家族的起家皆是從事機器人產業鏈相關的業務,如ABB和安川電機從事電力設備電機業務,發那科研究數控系統,庫卡最初從事焊接設備。最終他們能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型工業自動化企業,都是因為掌握了機器人本體及其核心零件的技術,並致力投入研究而最終實現了一體化發展。

不管是歷史原因還是文化理念的影響,從這四大主力的機器人企業的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在面對市場的變化而選擇的不同發展路徑,而誰能夠走得更遠,最終將會由市場決定。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工業機器人簡介
    1.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於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製造功能。
  • 北京:中小學生比拼機器人「火星探索」
    當日,2020 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總決賽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在以「火星探索」為主題的比賽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支中小學生隊伍比拼機器人完成跨區域行動、碎片收集、閥門開啟等任務。經過層層淘汰晉級,最終來自河南的盧星皓、江宸宇獲得小學組冠軍,來自廣東的凌深傑、陳天澤獲得初中組冠軍。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 喜課機器人智庫:一文縱覽德國工業機器人概況
    關注喜課機器人智庫,掌握國內外機器人科技前沿熱點,建立中國製造2025、美國工業網際網路、歐洲工業4.0人才智庫,培育培訓工業機器人高端人才!德國是工業機器人領域不可忽視的國家之一,它之所以能夠成為歐洲工業機器人強國,政府在其發展的初級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上世紀70年代的「改善勞動計劃」,還是本世紀以「智能工廠」為重心的「工業4.0」戰略,都為工業機器人在德國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基礎。因此,雖然德國引入工業機器人的時間略晚於日本,但依舊將工業機器人技術發揚光大。
  • 機器人發展高潮迭起 細數行業年度十大關鍵詞
    熱詞四: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機器人模式是一種針對工業機器人營銷模式的創新,此模式旨在改變工業機器人領域原有的以集成商為中心的銷售形式,轉變為以最終用戶為中心的銷售形式。減少產業鏈上的環節,降低用戶的採購成本,提高對用戶服務的質量。
  • 工業機器人結構原理!詳細解析機器人手臂!
    工業機器人(機械手,機械臂,機械手臂)-隨著自動化和工業4.0的普及發展,機器人機械手在各個行業都有使用,它是自動化改造常用的機器設備,今天海智機器人就講講工業機器人結構和動作原理,詳細解析機器人手臂組成和配件。
  • 使用小型工業機器人提升任何工廠的生產力
    主流製造商已長期使用專屬的工業機器人,以提升生產線的效率和產量,因而擁有其他小型企業無法匹敵的成本優勢。但是,工業機器人已經不再是大規模生產作業專屬的工具。現在也有較小型的一般用途機器人,可幫助多種企業提升生產力,能在最小僅兩平方英尺的工作場所中與操作人員互相合作。
  • EeIE智博會 |工業自動化、機器人產業精英匯聚,優質展商提前來看!
    >工業機器人近年來的大放異彩,工業機器人目前市場上的產品按用途分類主要可以分為焊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搬運機器人、雷射加工機器人和移動機器人等。國內80%的機器人企業都集中在系統集成領域,系統集成商主要圍繞工業機器人做整線集成。雖然機器人設備和電氣原件等價格逐年下降。但在政府補貼政策的刺激下,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擴展迅速。汽車製造產業是機器人應用體量最大的行業,隨著汽車行業增速放緩,衝壓、焊裝、塗裝等系統集成應用逐漸普及,汽車集成系統已經逐漸走向紅海市場。
  • 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
    ,具有工業機器人設備操作、組裝、調試、維護、檢修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現代裝備製造行業,主要從事自動生產線和工業機器人設備的操作、產品工藝設計、安裝與調試、維護維修、售後服務及相關工作領域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 民國四大家族
    即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陳果夫、陳立夫四大家族,是國民黨官僚資產階級的代表。抗戰開始以後,四大家族利用戰爭時期的新情況,極力加強官僚資本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壟斷地位,大發國難財,使官僚資本迅速膨脹。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迅速膨脹和壟斷地位的加強。是依靠政治特權和經濟掠奪來實現的。它掠奪的對象不只有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而且有民族資產階級和中小地主階級。
  • 工業機器人界的SUPER DANCER
    大家是否還記得前幾篇推文(機器人的"跨界"之旅)中,小編介紹了來自紐西蘭的音樂家Nigel Stanford與多臺KUKA機器人完成音樂專輯和同名MV的新聞。將舞蹈藝術和機械工程科學融合在一起,黃翊與KUKA(已編程的概念機器人)進行了一場人機舞二重奏 - 由約書亞·羅曼(Joshua Roman)演奏大提琴。《黃翊與庫卡》KUKA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其機器人廣泛應用於汽車、航天、物流、食品、醫藥等多方領域。
  • 2020年度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匯博杯」工業機器人系統應用...
    2020年度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匯博杯」工業機器人系統應用編程技術賽項在甘肅天水成功舉辦,12月13日,上午9點在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大賽閉幕式。匯博機器人副總裁崔曉輝代表承辦單位對大賽進行總結。本次大賽是對全國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學生們學習效果和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檢閱,也是對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和1+X標準實施成果的檢驗。
  • 智能工業機器人時代早已到來
    1959年,喬治·德沃爾和約瑟·英格柏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命名為Unimate(尤尼梅特),意思是「萬能自動」。1979年,日本不二越株式會社(Nachi)研製出第一臺電機驅動的機器人,智慧機器人進入技術發展階段。
  •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工業機器人技能大賽開鑼
    圖說:首屆上海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現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首屆上海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能應用大賽選拔賽決賽昨天開幕。初賽主要考察選手工業機器人編程調試、電氣維護、機械安裝與維護的水平。初賽成績合格者可獲得《工業機器人基本編程與維護》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決賽採用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競賽的方式重點考察參賽選手設計、安裝、調試和操控工業機器人完成指定任務的理論和技術水平。目前,經過激烈的初賽角逐,共有50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此次決賽。
  • 大眾停產波及工業機器人市場
    大眾的停產,受牽連的不止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也難逃一劫。從存量市場看,應用在汽車領域的工業機器人佔總量的37%,近幾年的每年銷量中,有超過一半的工業機器人進入汽車製造領域,汽車工業也成為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增長驅動力。
  • 中國機器人競賽20年:技術、教育與未來工程師
    20世紀60年代,美國研製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但因擔心發展機器人技術會造成更多人失業,沒有把工業機器人列入重點發展項目。反觀德國和日本,為解決二戰後勞動力不足問題,結合國內已有較好的國民技術基礎,利用汽車行業崛起機會,大力推動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形成了工業機器人、汽車製造業比翼雙飛的局面。
  • 焊接機器人2025年銷量或超40萬臺,四大家是否還能保據半壁江山?
    1、全球焊接機器人佔工業機器人比重可達50%自2010年以來,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的不斷創新,全球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已明顯加快。2012-2017年,全球機器人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約為19%,與以往相比,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從未如此大幅度地增加過。
  • 運用在工業機器人的六維力傳感器
    在工業打磨作業,傳統的工人打磨,存在工件一致性差、廢品率高、人工成本高,以及粉塵爆破危險等商場痛點。對此,機器人換人,已成為商場剛需。今日,必優傳感網小編便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六維力傳感器在工業打磨和設備機器人範疇的運用。一同來看看吧。六維力傳感器歸於力覺傳感器。
  • 梅卡曼德專訪:工業機器人智能化變遷下的厚積薄發
    一、工業機器人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使命變遷工業機器人一直被看作是自動化與數位化水平的標誌,從2013年開始,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每年工業機器人增長數量最高的國家,這也代表著中國在製造、供應鏈等環節的升級改造也在近10年進入快車道。
  • 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工業智能化,工業機器人行業受人關注
    打開APP 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工業智能化,工業機器人行業受人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表於 2020-12-25 16:26:45
  • 捐「機器人軟體系統」助力工業機器人發展!瀋陽慧陽科技暖心行動
    20世紀初,機器人還只是出現在科學幻想小說之中。到了21世紀,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12月9日上午,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瀋陽慧陽科技有限公司機器人軟體系統捐贈儀式在鄭州溫暖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