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如果寶寶出現喜歡用手抓飯或者會主動去添勺子上的飯的現象,媽媽就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吃飯了。
有的媽媽習慣餵孩子吃飯,甚至一餵就餵到了兩歲。餵飯的過程是辛苦的,媽媽困擾,寶寶也難受,所以寶寶經常會表現出反抗或拒食的情況。
另外,經常餵飯,不僅不利於寶寶自主就餐良好習慣的養成,也不利於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與大腦發育,甚至會對寶寶生活能力的培養和自尊心的建立產生危害。
所以,停止餵飯,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吧!具體怎麼做?一起來看看吧!
一、父母要耐心
大概一歲左右,寶寶對飯勺產生興趣,喜歡搶大人餵飯的勺子。但是寶寶現在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抓握勺子,在寶寶自己吃的過程中,因為不能順利的把飯菜餵到嘴巴裡,所以經常會弄的家裡到處都是。
這種情況下,媽媽們不要因為怕麻煩就中止孩子自己吃飯的練習過程,家長應該要耐心一點,只有在一次次的鍛鍊中,寶寶才能慢慢學會吃飯技巧,不論怎樣,家長應該都應該予以表揚鼓勵。
有的聰明的媽媽很擔心寶寶自己吃會吃不飽,這種情況下媽媽可以準備兩把勺子,一把給寶寶,另一把自己拿著,既可以讓他練習用勺子,又可以把他餵飽。
二、準備專屬餐具
當寶寶擁有專屬於自己的餐具後,總是能勾起吃飯就餐的積極性。所以建議家長可以給寶寶買一些專屬於寶寶的吃飯小碗,小勺子,那些帶有卡通圖案的,亮色的餐具可以引起寶寶吃吃飯的欲望,也能引起寶寶旺盛的食慾。
三、別阻止寶寶「手抓飯」
寶寶剛學吃飯,時常喜歡用手抓,大部分家長對此都會制止!但其實,在保證衛生的情況下,這樣用手抓飯也有好處哦,因為只有自己親手接觸食物,才能了解食物,有利於培養寶寶對於食物的興趣。
其次寶寶用手拿、用手抓,從而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感官印象,還能幫助寶寶自己掌握食物的特性。
有的孩子長大挑食,影響發育,媽媽很苦惱,其實從科學角度而言,根本就沒有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只是在於接觸次數的頻繁與否。而只有這樣反覆「親手」接觸,孩子長大後才不容易挑食。
四、備上兒童餐桌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購買兒童餐桌,家長不用擔心寶寶吃飯時會到處跑,還能從小培養寶寶的餐桌禮儀,讓寶寶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家長也能省點心。
當家長把孩子放在屬於他們自己的餐桌上,給孩子準備好食物和餐具,寶寶大腦意識到要吃飯了,所以就會開始自己動手。
本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責任編輯: 劉淑芬_NQ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