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2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天完成籤約130戶,這是開福區撈刀河街道白霞安置地項目的徵拆速度。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籤約209戶、倒房189戶,籤約率超98%,倒房率達90%。
據了解,白霞安置地項目位於撈刀河街道,含大星村長青路以西、大星村漢霞路以西、白霞村中星路以南,總佔地面積732畝,涉及撈刀河街道白霞村、大星片區共計224戶,是撈刀河街道體量最大、戶數最多的拆遷項目。
「自8月5日發布徵地二公告,項目正式啟動籤約,僅僅10天時間,完成籤約130戶,籤約率達60%。」撈刀河街道工委副書記、武裝部長易建威表示,黨員幹部主動帶頭、積極作為,把老百姓利益放心頭,是成就此次徵拆項目又好又快的關鍵。
大星片區是此次拆遷的重頭,不僅戶數多,而且外來人口較多。對此,羅漢莊黨委書記、大星黨總支書記範文其每天工作到凌晨,提前把功課做足,不但對轄區每家的情況如數家珍,還針對群眾擔心的問題一一上門解釋。
"期間,有家住戶生病住院了,範文其先後去醫院看望了他4次,在講解政策之餘,對他的病情關心備至,最終用真誠和耐心打動了住戶。"易建威介紹,除了用心耐心,把工作做細,消除群眾"怕吃虧"的顧慮,也是做好徵拆工作的法寶。
撈刀河街道城建辦主任周承萬是個樂於助人的熱心腸,有一天轄區居民浣志傑來到項目指揮部反映,由於入戶調查時自己不在家,家中妻子並不知道家裡還有個年代久遠並且已封閉的地下室,希望項目部能酌情處理。
為了既保障老百姓的利益,又保證拆遷政策的嚴肅性,周承萬當即趕到浣志傑家中,利用房屋排水溝找到了地下室的所在位置。在夏日炎炎的午後,他清空房屋化糞池,鑿開化糞池一側的牆壁,進入封閉的地下室內,完成了測量工作。
有人說,徵地拆遷是天下"第一難事",其實也是最大的民生實事。項目要順利推進,除了離不開徵拆幹部的積極作為,更加離不開徵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在發布徵地二公告的時候,白霞村的浣覺文正在醫院住院,了解徵拆項目情況後,他二話不說就在病房裡籤了字。
"我是黨員,我們一家三口都是黨員。此時黨員不帶頭,那什麼時候帶頭?"浣覺文說:"再說,這個項目也是為了撈刀河以後的發展,惠及千家萬戶和子孫後代,我們更要支持。"
正是群眾幹部一條心,此次白霞安置地項目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易建威表示,接下來,項目部將繼續推進該項目的掃尾工作,爭取早日清零。
猜你喜歡
來源│開福區融媒體中心 邱暘
編輯│劉可馨
一審│饒麗
二審│李香
三審│李亞雄
出品│開福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十天籤約130戶!撈刀河街道刷新「開福速度」!|決勝433項目建設大會戰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