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人先探索新路——福州市晉安區全方位推動福興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超越
2020-10-23 17:51:30 來源:
福州新聞網摘要:福興投資區(2007年更名為福興經濟開發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創辦的全省首家民辦投資區。30年來,福州市晉安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推動開發區走產城融合、改革創新的新路,率先轉型建設晉安湖「三創園」,致力打造三創產業「示範園」、現代產業「生態圈」、產城融合「新樣板」,全方位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超越。
福興投資區(2007年更名為福興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8月,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創辦的全省首家民辦投資區。1995年12月,習近平同志親自題字「創民辦之舉,譜改革新篇」,既充分肯定投資區發展成效,也對投資區未來改革發展寄予了殷切期望。三十年來,晉安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持改革探索、先行先試,推動開發區走產城融合、改革創新的新路,率先轉型打造晉安湖「三創園」,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2019年,開發區內企業生產總值784.73億元,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46家。至2021年,區內企業營業收入有望突破11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預計達100家。
一、立足先行區定位,打造三創產業「示範園」。1991年3月,習近平同志在福興投資區現場辦公會上,指出「福興投資區是福州市加大改革分量的先行試點區」,強調「要大膽進行改革的探索和試驗」。三十年來,投資區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發展,緊抓改革機遇,敢於打破常規,探索出投資區創新發展的新路徑。一是先行試點都市化轉型發展模式。隨著郊區到中心城區的蛻變,晉安區不斷推動園區從城郊型向現代都市型轉型,特別是今年,大力響應「創新、創業、創造」的發展理念,以福興經濟開發區為基底,高起點規劃建設晉安湖「三創園」,近期將打造晉安湖東側210畝商務總部重點建設示範區,中遠期規劃建設787畝綜合服務創新區和4380畝產業核心承載區,預計新建產業用房180萬平方米,逐步推動開發區功能定位、產業內涵、空間品質、綜合服務、土地效益全面提升,致力形成都市新興產業、創新型產業、智能製造業集聚發展的高品質產業園。二是不斷探索多元化空間拓展路徑。為有效破解中心城區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難題,晉安區多管齊下拓寬發展空間。一方面,結合開發區控規調整,增加都市型產業用地開發強度,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另一方面,加快實施「優二進三」發展戰略,通過收儲不符合產業發展定位的原鋼材市場及周邊地塊等,實施園區內紅光村、湖塘村連片城中村改造,騰出產業用地約800畝。三是持續推動專業化管理運營改革。在管理體制上放棄了「大政府」模式,成立精簡高效、服務便捷周到的投資區(開發區)管委會。同時,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晉安區加快開發區管委會機構改革,組建「三創園」建設指揮部,細化規劃、建設、招商、運營職能分工,實行扁平化管理,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創新「管委會+運營公司」組織體系,成立開發區資產運營開發有限公司,堅持市場化運作,統籌策劃、統一招商,提高運營實效。
二、堅持高質量理念,打造現代產業「生態圈」。習近平同志關心重視福興投資區開發建設,福興投資區成立一周年之際,他親自在《福州晚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出了「從田野走向世界」的目標期許。晉安區牢記囑託,對標世界一流,加強產業前瞻布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一是做好「嫁接升級」文章。通過先進理念、高新技術、數字經濟賦能,推動園區企業「嫁接」新動能,「長」出新優勢。比如,助力紮根園區20餘年的高意集團成功收購美國菲尼薩公司,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光電子器件供應商;推動20世紀初就入駐園區的麥克賽爾數字映像公司投產新生產基地,引入全球領先車載視像技術;扶持本地企業茶花家居、海峽環保不斷技術革新,逐步發展壯大,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二是做好「騰籠換鳥」文章。立足高質量發展需求,清退落後產能,盤活存量空間,推廣標準化廠房建設,精準招引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釋放創新集聚效應。比如,改造10萬平方米的順大運動用品公司工業園,建設福州首個數字內容產業園,導入騰訊系企業,打造數字產業生態集群;收儲佔地64畝的鴻福紡織印染企業地塊,落地全國首個宜家綜合體,今年12月正式開業;利用原鋼材市場部分地塊,新建4.2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引入量子中金國產電腦生產基地、全省最大汽車租賃服務企業喜相逢等優質項目入駐;改造福州茶廠舊廠房,建設中莉創新加速產業園,引進全國首家丹麥格蘭富水環境綜合治理數位化體驗中心等項目。三是做好「催化帶動」文章。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統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四鏈融合」,加快開發區綜合服務創新區建設,依託創新綜合服務中心、創智共享中心,發揮科技研發創意、科研孵化等作用,引進阿里巴巴(螞蟻集團)福建總部、國內首個西門子軌道交通信號創新研發中心等引領性項目,輻射帶動配套產業鏈的企業落地,實現集聚發展、協同發展,打造形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創新生態為基礎的現代產業生態圈。
三、聚焦全方位發展,打造產城融合「新樣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城市建設發展工作做了大量的重要論述,尤其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對產城融合聯動、建設和諧宜居城市等領域,形成了一系列豐富的思想觀點,強調「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晉安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統籌生產、生活、生態,集聚各類要素資源,全方位打造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晉安樣板」。一是建立全要素保障體系。夯實硬體保障,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升級,完成化工路、福馬路等路網改造,貫通地鐵2號線、4號線,完成全國海綿城市試點鶴林片區改造,建成全市首條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主城區面積最大、生態最豐富的晉安公園,打造高品質宜居宜業環境。做優軟體保障,引入省兒童醫院、福州三中晉安校區、市教院二附小等優質民生資源,新建市科技館、市少兒圖書館、市群藝館,配套建成全市首家投用的市級人才公寓,成立全市首家政府主導的「智匯晉安」人才驛站,打造全省首家人才主題小學,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二是拓展全業態融合深度。配套商貿服務、現代金融、商務辦公、智慧物流、夜色經濟等多種業態,構建「一站式」業態聯動體系。依託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的東二環泰禾廣場,加快建設智慧商圈、夜色經濟體驗示範街區,打造集五星級酒店、5A甲級寫字樓、高層SOHO等高端服務業為一體的全省體量最大的商業綜合體。全力打造物流集聚區,以全國民營物流企業50強盛輝物流、盛豐物流為龍頭,加快打造「智慧雲倉」等物流服務平臺,推動大平臺、大市場、大流通融合發展。三是優化全流程政務服務。為更好地服務園區企業,在東二環片區設立全省首家縣區級市民服務中心,在開發區管委會大樓內設立區級行政服務中心,全省首推「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全市首推「證照聯辦」套餐、「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政務大數據平臺」,創新建立入駐項目手續辦理「代辦制」,形成全流程服務閉環,審批提速30%以上,企業開辦時限壓縮至2個小時,讓企業辦事更加省心省力。
(福州市晉安區委深改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