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足球,籃球上我國的選手表現並不是太好,但是在其他球類運動上,我國選手卻展現了恐怖的統治力,尤其是兵乒球,一直都是我們體育的王牌項目,從第一次出現在世界賽事上,到如今都已經幾十年,幾乎所有的團體和個人比賽的冠軍都被中國選手拿下,而且其中不乏出現了一大批被稱為「魔王」的選手,比如張怡寧,張繼科等等。
不過無論是再盛大的賽事,參賽的名額總是有限,尤其是在人才濟濟的中國桌球界,就註定在有很多優秀的選手沒辦法參賽,而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部分選手就選擇了離開,不過在眾多出走的選手中,有一個人的爭議是最多,其他選手可能是因為隊伍內有比自己強的對手,為了能夠讓自己有參賽的機會才會出走,而何智麗卻不一樣,她一直都是中國隊培養的頂級選手,但是卻在巔峰期選擇移民日本。
論天賦而言,何智麗不比現在的那些頂級選手差,在18歲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全國女子單打的冠軍,20歲就成為亞洲賽的亞軍,21歲又得到世界賽的冠軍,一度成為了當時中國女桌球界的驕傲,但是這個人卻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服從安排,總希望自己是最耀眼的那一個。
在當時參加世錦賽的時候,為了能夠讓中國隊奪冠的機會更有把握,當時的教練組用起了謀略,這個時候就需要何智麗配合,但是何智麗卻拒絕了,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比賽,雖然最後中國隊還是有驚無險地贏得了冠軍,但是何智麗的這種做法卻引發了團隊的不滿,於是在之後的比賽中,參加比賽的次數被不減減少,甚至在世錦賽第二年的奧運會都沒有讓她參加。
實力再強的選手,如果沒有上場的機會也是白搭,面對這樣的情況,何智麗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在1989年的時候加入了日本籍,最後連名字都隨了日本丈夫的姓氏,何智麗變成了小山智麗,更讓當時的國人無法接受的是,僅僅才過了幾年,他就用小山智麗這個日本名字高調參加了亞運會,然後就當著很多中國球迷的面前擊敗了鄧亞萍。
真正讓中國球迷無法接受的是小山智麗每贏鄧亞萍一球,她都會高喊著「呦西」,不過她的命運並沒有變得一帆風順,雖然當時幫助日本奪冠被日本媒體稱讚,但是後來卻因為小三的插足而離婚,如今更是只能在日本的一家桌球館當教練,甚至一度表示想回來,不過因為當時在賽場上高喊「呦西」的影響力太大,直到現在都不被國人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