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留下的都是回憶

2020-11-17 騰訊網

2003年4月1日,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一名男性從二十四樓墜下。

而後在去往醫院途中搶救無效身亡,年僅46歲。

他的過世在當時造成了多大的轟動: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先後報導,就連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也報導了其去世的消息。

2009年,《辭海》將他的名字作為詞條編入其中,這在中國尚屬首次。

這個人,就是永遠的哥哥一張國榮。

01年少成名 音源霸榜

1977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張國榮。

憑藉一曲《American pie)一舉奪得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並由此進入歌壇。

想想二十一歲的我們,大都還在大學裡讀著書,刷著劇,過著平凡瑣碎的普通人生活。

而張國榮已經在香港的樂壇開始展露頭角。

1982年,張國榮跟隨師傅黎小田轉而投奔華星唱片,並由此認識了他後來的經紀人陳淑芬。

了解香港娛樂圈的人都知道,這兩位在香港絕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黎小田是音樂世家之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製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

張國榮的人生摯友梅豔芳"也是他一手捧紅。

陳淑芬,人送外號陳太",做過許多香港知名藝人的經紀人,諸如,張學友,梅豔芳,周華健,草蜢,利智。

「慧眼識英才」,千裡馬就這樣和伯樂聚在了一起。

而後便開啟了張國榮人生的一段黃金時代:

「我勸你早點歸去,你說你不想歸去,只叫我抱著你,悠悠海風經輕吹冷卻了野火堆。」

1983年,一經推出的《風繼續吹》便迅速躥紅全港。

低語婉轉的律動,加之張國榮平淡悠然的演繹,使得整首歌在淡淡的哀愁中行進,曲有盡而意無窮。

張國榮之所以能如此生動的演繹,與他之前的一段經歷不無關係。

在《風繼續吹》同名專輯發表前,其實張國榮已經發行了兩張唱片。

但就如湖面微微泛起的漣漪般,並沒有激起商業市場多少水花。

可以想見,彼時的張國榮是有多憤懣和抑鬱的。

古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幾年的等待與積澱,使得鬱都不得志的張國榮和如出一轍的(風繼續吹》一拍即合。

那些艱難的黑夜終將過去,迎來的是屬於自己的黎明的曙光。

此後,人們只要一想起「哥哥」張國榮,就繞不過《風繼續吹》,它也成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4年,張國榮又發行了專輯《leslie》,其中歌曲《Monica》不僅是香港流行音樂的代表作之一,它還奠定了張國榮在歌壇的地位。

最終,香港歌壇出現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當然,張國榮音樂上的影響力不止於此。

1987年,在韓國。

張國榮發行個人專銷《愛慕》,創下超20萬張的銷量,隨即得到了韓國唱片商的注意。

之後,專輯《The greatest hits of leslie cheung》和《寵愛》先後獲得30萬和超50萬的驚人銷售量。

就連在「韓流」大行其道的今天,韓國也有不少他的忠實擁躉:

韓圖KBS電視會評選的「韓國人最難忘的六大影視金曲」,張國榮的《當年情》赫然在列。

韓國MBC的Musie Broadcasting Best 100評選中,張國榮的歌曲依舊上榜。

宋仲基在亞洲音樂大獎上深情演唱《當年情》,向哥哥致敬。

韓國的國民MC劉在石還多次在綜藝節目上,表示自己是他的狂粉。

張口就能唱他的歌。

張國榮在韓國的影響力可見一斑,上至明星藝人,下至普羅大眾,都被他的魅力深深吸引。

當然,他的魅力還遠不止於此……

02 影視豐收 名聲大噪

1980年,張國榮出演由蔡繼光執導的電影《喝採》。

雖然電影中張國榮只有短短的十幾個片段,出場時間加起來也就十幾分鐘。

不過,這一切都難以蓋住他的光芒。

他和作為主演的陳百強的對手戲,亦深刻的讓人記住了這個電影「新人」。

而電影的出演並非偶然,乃是自身的努力和口碑換來的。

早在出演《喝採》前,他就出演過幾部電視劇。

1979年《浣花洗劍錄》裡的方寶玉。

次年更是憑藉電視短劇《我家的女人》獲獎。

主演的電視劇《浮生六劫》在新加坡播出後收視率表現亮眼。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正是這些積累為他在演員這個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他後來的成功顯然是可以預見的。

有了處女作電影的試水,一切好像都邁上了正軌。

1982年,憑藉《烈火青春》獲得第二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6年、1987年先後出演了《英雄本色》系列,其中《英雄本色2》又使他再一次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8年,由他主演的電影《胭脂扣》,在金像獎上再獲提名,這一次又只是最佳男主角提名。

命運的大手好像在有意的操弄這一切。

在音樂路上是這樣,在影視路上又是這樣。

然而,哪有什麼造化弄人,有的只不過是千錘百鍊。

張國榮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成功都是努力的堆砌。

就這樣,「歷盡千帆」的張國榮迎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幾部電影:

時間進入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張國榮出演了當時在香港影壇已頗有名氣的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

正是憑藉影片中塑造的桀驁孤逆的銀幕形象,張國榮終於捧杯了他「三提而不得」的金像獎,而且這一次是最佳男主角!

當然,真正使張國榮名聲大噪蜚聲世界影壇的還不是這部電影。

1993年,《霸王別姬》橫空出世便獲得了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國內電影。

在其它全球知名的電影節上,這部電影也成為了座上客。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霸王別姬》在韓國、新加坡等地上映。

在東京,更是創造了連續放映43周的記錄。

張國榮就這樣通過程蝶衣這一複雜且又悲劇的人物影像,一步步走上了國際影壇,成為一代人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03抑鬱成疾 失控自殺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這是張國榮《我》裡面的一席歌詞,更是哥哥自己的自白。

直言道出了我就是我自己,不必帶上偽裝的面具,

去卑躬屈膝,去逢迎微笑。

娛樂圈裡的浮浮沉沉,真真假假,孰是孰非從來沒有中斷過。

對於在成名之初就結識的人生摯友——唐鶴德。

他亦相濡以沫,兩人一同度過了生活裡柴米油鹽,榮耀輝煌。

當年面對媒體採訪時,哥哥這樣說,只要我開心,外界無權過問,我只做回張國榮。

可是,即使那麼想做自己的張國榮也無法解脫。

最終,選擇了縱身一躍的方式了結了自己的年華,留下的,都是滿滿的回憶。

根據張國榮姐姐的描述,他在逝世前一兩年都處於極度的痛苦之中。

但媒體的無中生有使他感到苦惱。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在做著喜歡的工作,為什麼卻會的這種奇怪的病。

他積極配合醫生尋找治癒的方法,但都無果。

我們可以想見,在多少個人們酣睡的夜晚,這個男人躺在床上,無助而又絕望地看著天花板……

正如在他在遺書裡寫的那樣: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沒錯,生命猶如延宕的波浪。

有高峰、有低谷。

我們需要的是泰然處之的態度。

你可以去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你身邊有你愛的人和真誠愛著你的人;

你無需在深夜驚醒而垂然嘆息;

更不必因流言蜚語而作繭自縛;

因為溫柔的你終會被溫柔對待。

相關焦點

  • 2003年,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7年後向太一句話引人深思
    2003年4月1日晚上,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的某個房間裡,陽臺前一動不動地站著一個身影,初降的夜色襯著孤單的身影,連空氣都變得淡淡的憂鬱起來。在這個全世界都在過愚人節的日子裡,哥哥卻選擇給我們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
  • 17年前,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張栢芝自責痛哭:都是我的錯
    說起演員這個行業,大家都覺得演員們是賺錢最輕鬆的了,玩玩鬧鬧拍個戲就能把錢賺到手,其實這一行業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的輕鬆容易。演員們看似光鮮亮麗風光無限,其實背後付出的汗水與努力也是不少的。尤其是拍攝動作片,受傷都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演員這個職業也逐漸淪為」高危「職業。
  • 03年,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張栢芝痛哭:如果不是我,他不會死
    03年4月1號愚人節這一天,他從24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又光輝的一生。  噩耗傳來,大伙兒都不敢相信,惡作劇吧?這麼好的人,怎麼說沒就沒了?    張國榮是家裡第十子,由於兄妹過多,他並沒有獲得多少關心。  13歲時,獨自一人去異國他鄉求學。  由於在歌唱比賽中成績優異,得到了出道的機遇。  容貌極佳,又才華橫溢的他,迅速就風靡了東南亞地區。  唱而優則演,他開始接觸表演。  1991年,張國榮在拍攝《左右情緣》時,就邀請還是新人的張栢芝出任女主角。
  • 17年前,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張栢芝自責痛苦:都是我的錯
    0.11956年,張國榮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裁縫店的老闆。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張國榮從小就被父母給予厚望,希望張國榮有朝一日可以飛黃騰達。張國榮在初中畢業後就前往英國留學,張國榮專門在英國大學讀紡織專業。
  • 2003年白龍王拒見張國榮:氣數將盡,一月後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
    尤其是在香港的娛樂圈,他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信命運、拜大師、看風水像四川青城山道人「 陳伯」、氣功大師王林,都是人們口中的玄幻之人。而最經久不衰,成為一代傳奇的卻只有「白龍王」了。據說,他曾經2003年拒絕面見張國榮,並直言他的氣數將盡,在一月後張國榮果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難道他真的能預見?
  • 2003年,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是她一個舉動護住哥哥最後的尊嚴
    張國榮是參加唱歌比賽進入娛樂圈,但是進去娛樂圈了之後,他之後的發展並不好,演唱的歌曲沒有很好的反響,出演影視作品也只是一些小小的配角,這樣的情況也維持了幾年的時間。直到1981年的時候,張國榮遇到了他演繹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人陳淑芬,陳淑芬是一個經紀人,當時的他一眼就看中了張國榮,並把她籤在了自己手下。
  • 2003年,張國榮求見白龍王被拒,一個月後,他從酒店24樓一躍而下
    因為出生在上流社會家庭,在周圍氛圍和環境的影響下,張國榮自小就養成了一種溫文爾雅性格。但是也由於父親母親的家族生意實在太過繁忙,導致童年時候的他缺少人陪伴,所以相對來說張國榮還有點小小的自閉。張國榮很想擺脫這種心態對他的影響,恰逢當時的香港正是娛樂業最輝煌的時候。
  • 17年前拒見張國榮,1個月後他24樓一躍而下
    17年前拒見張國榮,1個月後從24樓一躍而下你會相信在這個平行時空中,會有一些人有特殊的功能嗎?2002年,香港著名導演劉偉強、麥兆輝邀請了一大波知名演員,籌拍電影《無間行者》。說來也是一件相當奇怪的事情,劇組剛成立不久,車子損壞演員受傷,甚至還有人說看見不乾淨的東西。
  • 2003年,張國榮24樓一躍而下,臨終致電向太:信不信我沒得抑鬱症
    尤其是張國榮跳樓自殺的消息傳出來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畢竟那天剛好是4月1號的愚人節,大家都以為是誰在開玩笑。但他的遺體擺在眼前,大家也只能接受這慘痛的事實。那一天晚上,經紀人準時到場,但張國榮卻一直沒有到,打電話詢問後,張國榮說路上堵車,讓她再耐心的等一會兒。此時的張國榮,已登上了東方酒店的24樓。張國榮撥通了向太陳嵐的電話,像往常一樣熱情地拉著家常,但在電話即將結束時,張國榮突然說了一句:「你相不相信,我其實沒有得抑鬱症。」
  • 懷念張國榮:當他從24樓縱身躍下,留下的只有他那絕代芳華
    據林青霞回憶,她和張國榮見面的那段時間,正是香港SARS最鼎盛的時候,所以一時間就將這件事情給擱置了。沒想到,從此以後,除了在夢中就再也沒有見到過張國榮。在張國榮最後那段人生中的時間裡,不論是張國榮自己,還是他的大姐張綠萍,又或者是張曼玉、林青霞和沈殿霞這些最親密的朋友,他們都想要幫助張國榮走出抑鬱症的陰影。但或者是擦肩而過,又或者是有心無力,她們一直陪伴著張國榮,卻最終都沒能真正地走進張國榮的心裡。
  • 17年前,張國榮一躍而下只帶走自己,被留下的摯愛唐鶴德今怎樣了?
    終於,等到結束之後,男人帶著歡快的腳步走下樓去,可一到樓下,他反而不著急了,在慢悠悠的晃著,就好似整個香港的人都在想著張國榮和唐鶴德到底的什麼關係。但是,張國榮還是放不下自己喜愛的工作,1995年唐鶴德陪著張國榮再次回到香港。
  • 18年前,陳寶蓮剛生下孩子從24樓一躍而下,成了梁家輝一生的痛
    說起陳寶蓮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她是誰,她曾經參加亞洲小姐的選拔大賽落選,但卻吸引了著名的香港大佬「黃任中」看中。之後二人成為某種意義上的乾親,18年前,陳寶蓮剛剩下孩子,便從24樓一躍而下,領走之前,留給自己母親一封遺書:媽咪請替我打電話給少爺,告訴他,寶蓮去了,要好好保重身體!她嘴裡少爺就是乾爹黃任中,她這一跳卻留下了一個生父不明的兒子,和梁家輝一生的痛。很多人納悶為何會成為梁家輝一生的痛,這事還要從陳寶蓮和黃任中說起。
  • 18年前,陳寶蓮從24樓一躍而下,留下的男嬰已長成「少爺」模樣
    王晶導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很多人都說王晶拍攝的是"爛片"。 況且,被她捧紅的女星,有著很多都是我們熟悉的女神級別的人物。 像當年邱淑貞,就是被王晶捧紅的。邱淑貞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例子,當年被王晶保護得很好,算是一個例外。
  • 17年前拒見張國榮, 1個月後從24樓一躍而下
    16年前拒見張國榮哥哥張國榮其實在出道之後不久,就患上了抑鬱症。這一點他的經紀人以及身邊的一些親密好友都知道。剛開始的時候是靠著藥物進行維持,還能勉強好好地睡覺和生活。在16年前出事的一個月之前,張國榮終於在經紀人的說服下,同意去個白龍王攀談,而且當初都已經約好時間了。真正到了那天的時候,本來不會遲到的卻遲遲都沒有現身。
  • 2003年,張國榮一躍而下,陳淑芬用衣服保全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2003年,張國榮一躍而下,陳淑芬用衣服保全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死亡從來不是解脫,而是對於苦痛的逃避。  張國榮的離開,令無數人嘆息,只徒留下遺憾。  心生悔意的,恐怕只有陳淑芬一個人。
  • 他爬上14樓,沒有留戀一躍而下,留下了被砸壞的汽車和周迅的眼淚
    娛樂圈也許就是這樣,堂皇富麗的背後也有一顆脆弱的生命,有人說像他們這種有了財富還會為什麼而煩惱呢,但如果每個人都很堅強,都把事情看得很淡,或者能夠抵抗住各種壓力,或許他們真的可以堂皇富麗一輩子,以前會擔心被別人奪去生命,現在有很多人自己都不在意生命了。
  • 2010年,賈宏聲從14樓一躍而下,留下被砸壞的轎車和周迅的眼淚
    2010年,賈宏聲從14樓一躍而下,留下被砸壞的轎車和周迅的眼淚屬於賈宏聲的時代已經過去。和張國榮不同,賈宏聲的離去像是一陣煙,飄著飄著就散了。在大眾的記憶中,他的存在幾乎被抹去。只留下那輛被砸壞的轎車,和周迅一生的痛。
  • 29歲港星陳寶蓮,從24樓一躍而下,留下的男嬰已長成少年模樣
    說起陳寶蓮,大家都還記得她當初在上海24樓一躍而下的那件事嗎?距離現在,已經過去18年了。一代豔星陳寶蓮,這一輩子,卻只有短短的29年。她,到底經歷了什麼?母親見狀,順勢替她又籤下10部影視作品。陳寶蓮,就這樣被母親賣了。
  • 陳寶蓮從24樓一躍而下,撇下男嬰生父成謎,今長成「少爺」模樣
    但是如果這個美女為了這個男人都從24樓一躍而下,除了承認她真的對那個男人有愛情,還能有什麼原因呢?這位美女就是香港女星陳寶蓮,而這個醜男就是被稱為臺灣三大醜男之首的黃任中。說到他們兩人的故事,至今依舊讓人百感交集。
  • 18年前,陳寶蓮從24樓一躍而下,留下砸壞的汽車和襁褓中的兒子
    不顧電話那頭女人的瘋狂呼叫,她掛掉了電話,看了看床上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她嘆了一口氣,接著,她打開公寓的窗戶,從24樓一躍而下,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002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