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日,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一名男性從二十四樓墜下。
而後在去往醫院途中搶救無效身亡,年僅46歲。
他的過世在當時造成了多大的轟動: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先後報導,就連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也報導了其去世的消息。
2009年,《辭海》將他的名字作為詞條編入其中,這在中國尚屬首次。
這個人,就是永遠的哥哥一張國榮。
01年少成名 音源霸榜
1977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張國榮。
憑藉一曲《American pie)一舉奪得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並由此進入歌壇。
想想二十一歲的我們,大都還在大學裡讀著書,刷著劇,過著平凡瑣碎的普通人生活。
而張國榮已經在香港的樂壇開始展露頭角。
1982年,張國榮跟隨師傅黎小田轉而投奔華星唱片,並由此認識了他後來的經紀人陳淑芬。
了解香港娛樂圈的人都知道,這兩位在香港絕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黎小田是音樂世家之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製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
張國榮的人生摯友梅豔芳"也是他一手捧紅。
陳淑芬,人送外號陳太",做過許多香港知名藝人的經紀人,諸如,張學友,梅豔芳,周華健,草蜢,利智。
「慧眼識英才」,千裡馬就這樣和伯樂聚在了一起。
而後便開啟了張國榮人生的一段黃金時代:
「我勸你早點歸去,你說你不想歸去,只叫我抱著你,悠悠海風經輕吹冷卻了野火堆。」
1983年,一經推出的《風繼續吹》便迅速躥紅全港。
低語婉轉的律動,加之張國榮平淡悠然的演繹,使得整首歌在淡淡的哀愁中行進,曲有盡而意無窮。
張國榮之所以能如此生動的演繹,與他之前的一段經歷不無關係。
在《風繼續吹》同名專輯發表前,其實張國榮已經發行了兩張唱片。
但就如湖面微微泛起的漣漪般,並沒有激起商業市場多少水花。
可以想見,彼時的張國榮是有多憤懣和抑鬱的。
古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幾年的等待與積澱,使得鬱都不得志的張國榮和如出一轍的(風繼續吹》一拍即合。
那些艱難的黑夜終將過去,迎來的是屬於自己的黎明的曙光。
此後,人們只要一想起「哥哥」張國榮,就繞不過《風繼續吹》,它也成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4年,張國榮又發行了專輯《leslie》,其中歌曲《Monica》不僅是香港流行音樂的代表作之一,它還奠定了張國榮在歌壇的地位。
最終,香港歌壇出現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當然,張國榮音樂上的影響力不止於此。
1987年,在韓國。
張國榮發行個人專銷《愛慕》,創下超20萬張的銷量,隨即得到了韓國唱片商的注意。
之後,專輯《The greatest hits of leslie cheung》和《寵愛》先後獲得30萬和超50萬的驚人銷售量。
就連在「韓流」大行其道的今天,韓國也有不少他的忠實擁躉:
韓圖KBS電視會評選的「韓國人最難忘的六大影視金曲」,張國榮的《當年情》赫然在列。
韓國MBC的Musie Broadcasting Best 100評選中,張國榮的歌曲依舊上榜。
宋仲基在亞洲音樂大獎上深情演唱《當年情》,向哥哥致敬。
韓國的國民MC劉在石還多次在綜藝節目上,表示自己是他的狂粉。
張口就能唱他的歌。
張國榮在韓國的影響力可見一斑,上至明星藝人,下至普羅大眾,都被他的魅力深深吸引。
當然,他的魅力還遠不止於此……
02 影視豐收 名聲大噪
1980年,張國榮出演由蔡繼光執導的電影《喝採》。
雖然電影中張國榮只有短短的十幾個片段,出場時間加起來也就十幾分鐘。
不過,這一切都難以蓋住他的光芒。
他和作為主演的陳百強的對手戲,亦深刻的讓人記住了這個電影「新人」。
而電影的出演並非偶然,乃是自身的努力和口碑換來的。
早在出演《喝採》前,他就出演過幾部電視劇。
1979年《浣花洗劍錄》裡的方寶玉。
次年更是憑藉電視短劇《我家的女人》獲獎。
主演的電視劇《浮生六劫》在新加坡播出後收視率表現亮眼。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正是這些積累為他在演員這個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他後來的成功顯然是可以預見的。
有了處女作電影的試水,一切好像都邁上了正軌。
1982年,憑藉《烈火青春》獲得第二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6年、1987年先後出演了《英雄本色》系列,其中《英雄本色2》又使他再一次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8年,由他主演的電影《胭脂扣》,在金像獎上再獲提名,這一次又只是最佳男主角提名。
命運的大手好像在有意的操弄這一切。
在音樂路上是這樣,在影視路上又是這樣。
然而,哪有什麼造化弄人,有的只不過是千錘百鍊。
張國榮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成功都是努力的堆砌。
就這樣,「歷盡千帆」的張國榮迎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幾部電影:
時間進入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張國榮出演了當時在香港影壇已頗有名氣的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
正是憑藉影片中塑造的桀驁孤逆的銀幕形象,張國榮終於捧杯了他「三提而不得」的金像獎,而且這一次是最佳男主角!
當然,真正使張國榮名聲大噪蜚聲世界影壇的還不是這部電影。
1993年,《霸王別姬》橫空出世便獲得了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國內電影。
在其它全球知名的電影節上,這部電影也成為了座上客。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霸王別姬》在韓國、新加坡等地上映。
在東京,更是創造了連續放映43周的記錄。
張國榮就這樣通過程蝶衣這一複雜且又悲劇的人物影像,一步步走上了國際影壇,成為一代人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03抑鬱成疾 失控自殺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這是張國榮《我》裡面的一席歌詞,更是哥哥自己的自白。
直言道出了我就是我自己,不必帶上偽裝的面具,
去卑躬屈膝,去逢迎微笑。
娛樂圈裡的浮浮沉沉,真真假假,孰是孰非從來沒有中斷過。
對於在成名之初就結識的人生摯友——唐鶴德。
他亦相濡以沫,兩人一同度過了生活裡柴米油鹽,榮耀輝煌。
當年面對媒體採訪時,哥哥這樣說,只要我開心,外界無權過問,我只做回張國榮。
可是,即使那麼想做自己的張國榮也無法解脫。
最終,選擇了縱身一躍的方式了結了自己的年華,留下的,都是滿滿的回憶。
根據張國榮姐姐的描述,他在逝世前一兩年都處於極度的痛苦之中。
但媒體的無中生有使他感到苦惱。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在做著喜歡的工作,為什麼卻會的這種奇怪的病。
他積極配合醫生尋找治癒的方法,但都無果。
我們可以想見,在多少個人們酣睡的夜晚,這個男人躺在床上,無助而又絕望地看著天花板……
正如在他在遺書裡寫的那樣: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沒錯,生命猶如延宕的波浪。
有高峰、有低谷。
我們需要的是泰然處之的態度。
你可以去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你身邊有你愛的人和真誠愛著你的人;
你無需在深夜驚醒而垂然嘆息;
更不必因流言蜚語而作繭自縛;
因為溫柔的你終會被溫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