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正義」的每一次遲到,都能有這樣的結果

2021-02-12 現代聊齋餘少鐳

現在一聽「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就特麼想爆粗。

這話最大的惡,就是讓人忽略了對「正義為什麼總會遲到」的追問。

就像這幾天,張志超被無罪釋放,又有人拿這話來說事。

熱點太多,張志超事件都被淹沒了。

簡單點說,就是2005年,山東臨沭二中發生了一起女生被姦殺案,該校高一24班班長張志超被當成最大嫌疑人,被逮捕審訊,並於第二年,即2006年被山東中院以強姦罪判處無期徒刑。

從被抓之日算起,張志超坐了15年牢,其母不斷申訴喊冤,引起媒體注意,2017年11月16日,最高院作出再審決定,認定張志超強姦致人死亡的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指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該案。

三天前,即2020年1月13日,山東高院對張志超強姦一案再審宣判,認為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改判張志超無罪,當庭釋放。

拿著無罪判決書的張志超和堅持不懈為他申訴的母親|網絡圖片

一個高一學生,為什麼會對自己沒有幹過的事認罪?

用腳趾頭都想得出來。

只說一點被媒體證實的:

案發時,張志超年僅16歲,但在四次訊問過程中,沒有家長、監護人或教師在場。在張志超訊問筆錄上簽字的兩位教師,後來面對山東省人民檢察院詢問時均承認,偵查人員詢問張志超時,二人均未在場,在訊問筆錄上的籤字,是偵查人員找他們在筆錄上補籤的。

冤獄多由刑訊逼供起,千百年來莫不如是。

自唐開始將「疑罪」寫入刑律,有罪推定在中國盛行千年,製造出無數冤獄。正史之外,散見於各種野史筆記的冤獄也有不少。

臨沭張志超冤案,讓我想起清代袁枚經手的「沭陽洪氏獄」。

臨沭—沭陽,地名上有同一個「沭」字,這不是巧合,而是,兩地都是沭河流經的地方,臨沭在上遊,沭陽在下遊。

同水同源,讓我們順流而下,再來看看兩百多年前的冤案。

乾隆九年(1744),淮安有一姓吳的秀才,在沭陽一戶洪姓人家當教書先生。洪氏是當地土豪,請家教還包食宿,吳秀才帶著老婆兒子就住在洪家的外院。

某日,洪土豪擺謝師宴,請吳秀才和他兒子吃飯。那時候女性地位低,不能赴飯局,吳妻就留在家裡。當天晚上二更時分,吳秀才父子倆回到家,進門就看到慘劇——吳妻被人殺了,牆外扔著一把刀,正是他家平時切菜用的刀。

當時的沭陽縣令正是袁枚。他接到報案,親自去驗屍,發現吳妻頸部被割了三刀,粥都流到喉嚨外。現場除了那把兇器,沒別的線索。袁枚仔細察看死者頸部傷口,左重右輕,經驗判斷,兇手應該是個左撇子。

訊問之下,得知洪土豪有一家奴叫洪安,正是左撇子,於是將他抓來進行刑訊。

洪安開始承認了「犯罪事實」,後來又指控是洪土豪的兒子——即吳秀才學生指使的,因為小洪同學見師娘優美,起了色心,強姦未遂,怕師娘告訴老師,便指使洪安將她殺了。

袁枚又將小洪抓來進行審問。但小洪矢口否認,說家奴洪安曾因犯錯被他鞭打,懷恨在心,所以故意誣陷他。

沒有證據,案子就這麼懸著。期間,袁枚被調任江寧,接替袁枚當沭陽縣令的人叫魏廷會,他一看案卷,認定洪安是兇手,並具結上呈。

時任江蘇按察司的翁藻在仔細查閱卷宗後,認為供詞、人證、物證皆不足,把嫌疑人都釋放了,繼續追查真兇。

但是,案子過了十一年,真兇依然抓不到。

乾隆廿一年(1756)六月,袁枚的堂弟袁鳳儀從沭陽到江寧看望他,對袁枚說,十二年前你經手的案子破了,但破案過程甚是離奇:

沭陽有個武生員洪某,去年病死,棺材尚未落葬,託夢給他的老婆說,某年某月姦殺吳秀才妻那事是我幹的,我逍遙法外這麼多年,死後被冤魂上訴到天帝那裡,明天中午,會有雷來劈我的棺材,你快將我的棺材藏起來,避過此劫。

洪某的老婆從夢中驚醒,趕緊跟家人商議怎麼藏棺材,正說著,晴天霹靂,一個大雷擊中洪某棺材,將棺中的屍骨燒為灰燼,而旁邊的草屋、木器等卻完好無損。

案情這麼真相大白,確實有夠「雷人」的。難道這也是為了彰顯「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遲到這麼久,跟「缺席」有啥不一樣?

理性看待這事,如果真有雷劈棺材,那也是巧合,真相可能是這樣的:真兇姦殺了吳妻,逍遙法外過十年,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老婆告白。他老婆怕受牽連或遭報應,才編了這麼一個「雷人」的情節。否則,外人怎麼知道?

再說,如果真有報應,吳妻的冤魂為什麼要等真兇病死才向天帝上訴?而懲善罰惡的萬能天帝,是否也秉承「不告不理」的原則?

這些反問並不多餘,袁枚自己對所謂「正義」的遲到或缺席也有疑問,講完這個案子後,他如是說:

餘方愧身為縣令,婦冤不能雪,又加刑於無罪之人,深為作吏之累。然天報必遲至十年後,又不於其身,而於其無知之骸骨何耶?此等兇徒,其身已死,其鬼不靈,何以尚存精爽於夢寐,而又自惜其軀殼者,何耶?

首先表示慚愧,因為身為縣令,不能捉拿真兇,還「加刑於無罪之人」。但是,代表「正義」的「天報」,遲到超過十年,還不報應在真兇身上,而是劈了他那「無知之骸骨」,這樣的「不會缺席」有個屁用?

《子不語》畢竟是筆記集,不是正史,但從袁枚的懺悔來看,此案應該是真實發生過的。他將自己「加刑於無罪之人」歸為「作吏之累」,倒是道出了清代刑吏的一些無奈之處。

按大清律例,命案從接報到審結,限期很短:

直省尋常命案限六閱月,盜劫及情重命案、掘墳一切雜案俱定限四閱月。其限六月者,州縣三月解府州,府州一月解司,司一月解督撫,督撫一月諮題。其限四月者,州縣兩月解府州,府州二十日解司,司二十日解督撫,督撫二十日諮題。(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四)

命案必破,且限期只有六個月,超期,當然是罰俸、降級了。

如此規定,哪個刑吏不想早日結案?再加上刑訊逼供是被允許的,連袁枚這樣所謂的「好官」,也難免「加刑於無罪之人」了(據說袁枚離任沭陽時,百姓夾道送行,攀車餞酒,灑淚話別)。

至於刑訊逼供的手段,「滿清十大酷刑」真不是吹的,《官場現形記》作者李伯元寫過另一本書《活地獄》,記載了當時的一些酷刑,神經大條的可找來看看。

袁枚是怎麼「加刑於無罪之人」的,他自己應該不好意思說,但從洪安一被審就承認殺人來看,若不是酷刑難熬,一般人斷不會只是為了誣陷他人就把自己的命搭上的。

讓人頗感意外的,倒是另一個官員——時任江蘇按察使翁藻。

按袁枚的說法,他的繼任者魏廷會將案子「具結上呈」之後,正是翁藻以供詞有矛盾為由,將洪安釋放了的。

按察使主管一省刑法,還兼管紀律檢查、行政監察等,相當於現在的省政法委書記兼紀檢書記。翁藻此人,史載不多,只知道他是杭州人,雍正三年進士,乾隆元年任上海道臺,乾隆十年任江蘇按察使,任上極重教育,「治獄多平反」。

從這些記載來看,翁藻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官員,還是有點正氣的,所以他才敢將證據不足的嫌犯給放了。雖然到最後也抓不到真兇,畢竟沒冤死好人,頗為難得。

白白坐了十幾年牢的張志超,如果知道發生於清代的這個故事,不知作何感想。

沒有證據顯示翁藻在是否有受西方律法的影響,但他不自覺採用了「疑罪從無」原則,比清末法學家伍廷芳在修律時正式將此原則列入,要早250年以上。

可見,只有「疑罪從無」原則,才能保證正義的不缺席

相比沭陽洪氏獄,浙江一個無名的「六指人」就沒這麼幸運了。

「六指人冤獄」,先見於清末外交家薛福成的《庸盦筆記》,後被收入《清朝野史大觀·卷三》。

嘉慶年間,浙江某地有人娶妻,洞房之夜,新郎外出如廁,半夜才回。天亮,家人見洞房門開著,問新娘,新娘說新郎一早出門去了。過了幾日,新郎仍不見回,家人慌了,四處尋找,最後竟然在廁所的柴堆下發現了新郎的屍體。

家人驚痛之下,再詰問新娘,新娘說洞房之夜,新郎剛進房就出去上廁所,半夜才回來睡覺,「天快亮時,他問我有多少金銀首飾,都藏在哪,我一一告訴了他。他說他習慣早起,叫我繼續睡,然後又出去了。我剛才找了一下,發現首飾全沒了。」

家人再問那「新郎」長什麼樣,新娘說半夜燈暗看不清楚,只看到他右手長著六指——年輕人看到這裡可能有點納悶,怎麼新娘連新郎長啥樣都不知道?那時候都這樣,男女結婚前是不能見面的,婚禮時,新娘也蒙著蓋頭。

案發過程基本明朗,肯定是新郎去上廁所時,剛好有賊躲在廁所裡伺機行竊,被新郎發現,怕他喊叫,就將他勒死,然後穿上他的衣服再回洞房……第二天一早就騙了新娘的首飾逃走。

剛好村裡有一六指人,平時品行不端,家人認定此人就是兇手,便告官將六指人抓起來進行刑訊。

六指人受刑不過,招了,被判斬立決。新娘死了丈夫,自己又被賊人汙辱,沒臉再活,上吊死了;新郎的母親唯此一子,現在兒子兒媳都死了,活著也沒意義,也跟著上吊。

過了幾年,該地有商人到福建做生意,在旅店碰見一人,聽口音是老鄉。正聊著,那人忽然問,我們那兒幾年前有一新郎被殺,兇手後來抓到了嗎?商人說,案子早結了,兇手也伏法了。那人一聽,面有喜色,當時他正在洗臉,下意識地將右手藏起來。商人瞥見他右手長著六指,便不斷追問,說反正都有人替死了,事情都過去這麼多年了,把真相告訴我也沒什麼嘛。

那人才說,他跟被殺的新郎隔村,殺人後遠逃福建,現在遇到老鄉,才想探個究竟。商人答應不向外人透露,暗地裡派人向本地有司報案,一審就全招了。福建督撫將案子移交回浙江,將真兇定了死罪。

這個冤案,雖無具體地點、人名,但常識告訴我們,它的可信度比「沭陽洪氏獄」高。

值得一提的是,該案最後,不僅真兇伏法,涉案官員也受到懲處,原審知縣「以失入抵罪,自巡撫至知府皆照例議處」。

失入,即輕罪重判或無罪而判。也就是說,雖然是在盛行有罪推定、允許刑訊逼供的清代,製造冤獄的官員,一旦暴露,也還是要受法律制裁的。如果正義的每一次遲到,都能有這樣的結果,下一次「正義」又想遲到時,可能就得想一想吧。

相關焦點

  • 「遲到的正義非正義」,過於速成的正義也不一定就是正義
    是啊,「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為即將到來的正義感到欣慰,是非常樸素的表達。「正義」畢竟是實現了。如果說,「遲到的正義」是一種非正義,那麼受害者和整個社會苦苦「討個說法」的努力將可能失去意義。 而法學家陳瑞華在《看得見的正義》中,是這樣向讀者闡述「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的: 「遲到的正義之所以為非正義,倒不是因為實體結論發生了錯誤或者造成了實體上的不公正,而是由於實體結論的過遲產生造成了程序過程上的不公正。」
  • 《兇案現場》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
    看了這部劇,讓我覺得反派不一定是反派,正義如果遲到了就不叫正義。或許羅華錯了,他只是錯在殺了一個無辜的人。但是只有那一個是無辜的。有因才有果,十年前的案件如果能夠及時給他們一個正義 就不會出現十年後的一切。正是因為他不再相信警察能給他帶來正義,他才選擇自己報仇。所以不要說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
  • 《正義的慈悲》: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當所有人都認為我看起來像一個可以殺人的人時,一切都無關緊要了。在普立茲獎得主哈珀·李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中,主角阿提卡斯·芬奇律師說:「我想讓你們看到什麼是真正的勇氣,而不是認為勇氣就是一個人手裡拿著一把槍。它是這樣一種精神氣質:你在起步之前就知道自己已經被判定失敗,但你還是義無反顧踏上徵途,並不顧結果地跑完賽程。」
  • 《烈日灼心》:遲到的正義
    影片正邪對壘的結果早已註定,過程卻撲朔迷離,引人深思,遲到的正義終將來臨,但遲到的正義是真正的正義嗎「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這句話是對沉冤昭雪中正義的形容,這時的正義早已遲到,正義的來臨是在黑暗中點亮希望,在前行中堅定方向。「遲到的正義絕非正義」這是我們對遲到的抗爭而非正義,我們希望正義不會遲到,正義快一點來臨,因為黎明前最為黑暗。不論遲到與否,正義來臨終將是對的,人性最終選擇了善良。
  • 網友:遲到的正義,不算正義
    而對於華城一案,遲到的正義依舊令人心寒。找到兇手很重要,給受害者交代同樣重要。如何給受害者交代?除了補償之外,受害者最關注的莫過於對兇手的判決。像這類作為旁觀者的我們,都不能接受的結果,如何讓受害者接受?我們覺得憤怒,他們在憤怒之外,還將終身被痛苦糾纏。李春宰在獄中聽到和自己有關的新聞時,毫無情緒波動。死罪也好,活罪也罷,已經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幹擾。
  • 張紫妍事件公布最終調查結果,這次正義不僅遲到,還缺席了!
    美國大法官休尼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
  • 《沉默的真相》遲到的正義,不算正義。
    我媽媽做了點小房產,辛苦大半輩子跟人合夥搞了塊地皮開發了一排商住樓,哐當,被成都成華區一個叫劉道仙的刑警用了各種法子把產權搞到自己名下了,我媽一個沒背景沒權勢的離婚女人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搏鬥,最後央視的今日說法都播了我們的案子,還是沒能扳倒一個小小的刑警。律師找了一大堆,沒幾個不騙錢的。司法公正?不存在的。怎麼打官司怎麼輸,哪怕我們證據確鑿。
  • 「遲到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你認可這句話嗎,為什麼?
    因為人性惡,當然就會有「不義」的事情發生。那麼相對的,有了「正義」一詞的產生。我們該喜歡什麼,該學習什麼,該擯棄什麼,都要根據「正義」而定,換句話說,就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人生觀。正義是正確三觀的代表。
  • 卡卡西每一次集合都遲到,鳴人和小櫻看不下去了,卡卡西遭殃了
    動漫火影忍者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部動漫作品,這部動漫中除了那些熱血的劇情之外,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彩蛋,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彩蛋,發生在動漫第294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們都知道,卡卡西作為第七班的班主任,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每一次集合的時候,卡卡西都會遲到,這不,這次集合的時候,卡卡西又遲到了,鳴人和小櫻在等待的時候,也是滿腹的抱怨了。這個時候,鳴人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壞笑,看來這個調皮的搗蛋鬼肯定是又想到了什麼壞主意了,不過看樣子應該是要整蠱卡卡西了,但是鳴人和小櫻會用什麼辦法來整一下卡卡西呢?
  •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解了「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真正含義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句話是已經被我們國內「玩壞」的法諺,而它是源於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Justice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而這句話的真正翻譯是「遲到的正義絕非正義」,這是一句法律名言。
  • 《梨泰院殺人事件》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梨泰院殺人事件曾被稱為韓國四大懸案,一名家境貧寒辛苦工作讀大學的男大學生,在上廁所的短短幾個時間意外身亡,而當時的作案人pear son稱自己不懂韓語,造成溝通不便,而aj父親又有較大背景能撼動整個審判的走向,最後的結果這名努力的大學生含冤身亡,而兩名被告沒有為這宗案件負上任何法律責任!在得知最終結果時,已故人母親嘶聲力竭的問"這兩人都是無罪的嗎,那我的兒子是誰殺的!
  • 豆瓣9.2分《沉默的真相》: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
    真相也許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但是,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豆瓣上9.2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沉默的真相》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長夜難明》,由廖凡,白宇等人主演。在追求正義的路上,為了自己的前途,吳愛可放棄了。為了新的生活,張靜放棄了。法醫陳明章看到了案件的複雜程度,也放棄了。丁檢吳檢這些位高權重的領導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險,連開始的勇氣都沒有。只有江陽和阿雪沒有放棄,懷著滿腔熱血,赤子之心,一定要把真相公開出來。
  •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孫楊禁賽8年裁決被撤銷!
    據新華社消息,孫楊瑞士律師團隊通過電子郵件通知孫楊方,他們已收到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結果,其判決結果為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此前對孫楊禁賽8年的裁決。孫楊禁賽事件從2018年9月4日發生,到今天已經2年多了,孫楊終於等來了一個公平正義的結果。但是孫楊要走的路還很長,留給孫楊的反思也很多。
  • "呼格案追責"輿情分析 網民如何看"遲到的正義"
    江蘇南京網民「童童售Q」說,自己「從來沒有象今天這麼期待」一個案子的公正結果。   1月5日起,呼格案疑似真兇趙志紅故意殺人、強姦、搶劫、盜竊案在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警方認定,從1996年4月至2005年7月的10年間,趙志紅搶劫、強姦、殺害女性27起,其中6起強姦後殺人未遂,有11名女性遭強姦殺害,最年幼者12歲。
  • 怎麼能感謝遲到的楊過
    傳承半世紀,這麼好的一個全真教,說完蛋就要完蛋了。 然而關鍵時刻小龍女出現了,就在叛徒趙志敬殺完三個寧死不屈的同門師兄弟、正要對尹志平下手的時候,她出現了。 沒錯,遲到的楊過緊趕慢趕,剛好趕到玫瑰花叢後面,正掏出望遠鏡想偵察敵情呢,就聽到咔咔、啪啪兩聲巨響,心想不好,別偵察了,趕緊飛出去吧; 等他飛到跟前,那個日思夜想的白色靚影,已經癱倒在地,只剩下遊絲般的一口氣。 楊過若是早到片刻,便能救得此厄。但天道不測,世事難言,一切豈能盡如人意?
  • 正義不會缺席,只會遲到,騙的是傻蛋,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哪句話是讓我最討厭的,那麼我只能說那就是「正義不會缺席,只會遲到」。為什麼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此疑問,認為我是再散發社會負能量,因為很多人都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因為這句話代表著我們對正義的信任,我們在遇到社會問題時對正義的需求。
  • 《七號房的禮物》遲到的正義
    剛剛看完韓國《七號房的禮物》這部電影,內心五味陳雜,這部電影細節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只能慢慢體會。作為一個不專業寫影評的人記錄一下個人的感受。 雖然結局女主為爸爸翻案成功,但失去爸爸的現實已經無法改變。正義的遲到,能換回被冤枉的人的名譽,那又有什麼用?
  •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男生反擊猥褻者被批捕申請撤案
    1月4日,河南焦作「17歲男生反擊猥褻少女者被批捕」事件有了新進展。從被批捕男生王勇(化名)委託的辯護人、北京富力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豔濤處獲悉,4日上午,他向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遞交了撤案申請書,要求對王勇涉嫌故意傷害一案進行撤銷案件處理。
  •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結果。正義會缺席嗎?
    說:「許可馨事件進展僵持:至今沒有結果,正義是否會缺席?」人們常說,正義也許會遲到,但它永遠不會缺席。你還記得那個在網上說壞話的許可馨嗎?這不禁讓人疑惑:到了2020年,資訊時代,查個人有那麼難嗎?對於這樣的事情,權威沒有人敢查,或者查不出來。我得說這背後的背景有多強大。2020年最大的甜瓜羅志祥事件甚至衝淡了人們打卡許可馨的熱情。我想這裡許可馨可能是一個時間管理大師,讓她放鬆。
  • 12.15已成立mark、羅馬專案組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簡評: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人生的路很長,難免起起伏伏,重要的是你跌倒了,要記住怎麼跌倒的,要是別人把你絆倒的,你就要爬起來,把絆倒你的人按進他挖的坑裡面。經過會員的努力,12.14警方給大家已經明確對mark和羅馬平臺進行回覆:大家可都聽一遍大致內容如下:江蘇警方及公安部非常重視且有專人在督辦且成立mark專項組及羅馬交易所專項組,一系列細節都是利好前期工作大家積極配合到底傳銷還是詐騙最終定性什麼還是等法院判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