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史書的人都知道,本劇很多情節跟史實不符,但已經很好了。1為何不下雪?天怒人怨。嘉靖垂簾聽政後說:練得身形似鶴形。欽天監的話有擾朝政,嘉靖怕影響不好,就給他二十廷杖。明朝要靠出口瓷器茶葉絲綢增加財政收入?倭寇的存在,影響了出口之路。2 武官:置之死地而後生。文官:思危、思退、思變。嘉靖一句「改稻田為桑田」的話,讓浙江的老百姓遭殃。貴人一天之內換四套衣服。嘉靖一個拍腦袋做出的決定,難為了好多人。論人論事都要設身處地。3小嬰兒不肯戴帽,大人就先戴帽給他看,然後小嬰兒就肯了。百姓沒田種,活不下去,就會造反,胡宗憲看得很清楚。為了逼農民種桑樹,故意放水淹田,哎。用人跳進河去抗洪搶險。嚴嵩父子讓正直的人很難過。4嚴嵩父子支持改稻為桑,是為了從中漁利。各方利益博弈。出了事,就讓太監和無辜的人頂罪。胡宗憲犧牲了無辜的人,也可以讓朝廷改變不切實際的政策。太監們也到各地各官府去當官。嚴嵩也是為了國庫,為了出口創收的事憂心忡忡?小閣老竟然替胡宗憲擬引咎辭職書。5科甲正途的知縣。朕知道你們難,朕也難。我們就這樣勉為其難吧。嘉靖容忍嚴嵩父子侵吞國庫,因為要靠他們辦事。但他也懂得均衡,也要保住嚴嵩的對立派。宮中需求無厭,嚴嵩父子又層層貪剝,所以財政大虧空。王妃參議,說不可主動去讓百姓受苦,而是要盡力減輕他們的苦。6正直的人都很討厭嚴嵩,卻沒辦法。民失其田則國失其民,則大亂。在南平當教諭的海瑞,是海南瓊州人,非常孝順。可是他中了舉人,卻中不了進士。浙江交的賦稅是全國的七分之一。張太嶽。自有人賞識海瑞,讓他去當淳安知縣。海瑞那麼孝順老母,是有戀母情結?這卻是眾人讚賞的。地方豪強要兼併土地,不管百姓死活。朝廷裡的忠臣自己不去爭,不敢跟嚴嵩明鬥,卻派剛強稜角銳利的海瑞去,真是會利用人啊。海瑞一家信奉明教,燃燒自己溫暖他人。胡宗憲給新的杭州知府高翰文指明出路。官場上無朋友。7若要人治,必然貪腐,因為辦事的人久了就想撈取好處,自以為有功勞。織造局的織造是太監來當。賤也得做。變態的沈老闆,在官員面前總是穿布衣喝白開水。海瑞當了淳安知縣,還堅持穿布衣,稱是海南天熱,沒人穿長綢,習慣而已。沈一石用人的弱點來突破官員。以音律女色腐化高翰文,讓他改口。蘇南人進則理學,退則風月?《廣陵散》只能一個人彈一個人聽,多一人便多一分雜音。她學了詩書琴藝,心養高了,不願嫁人,都二十了。浙江的官員不許百姓買糧食自救,把他們當做賊,額。8胡宗憲看出改稻為桑是一步死棋,於是金蟬脫殼,讓他人去處理。如果嚴嵩父子搞不到絲綢出口的錢,國庫虧空,嘉靖就會讓他們下臺,這是裕王想看到的。下面生產的絲綢棉布,很多都被朝廷免費調用了,額。蘇東坡因為「滅高人不祥」一句話而保命。水很深啊。讓災民向倭寇買糧食,然後給與通倭的罪名,讓海瑞不得不殺這些災民,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四個無賴太監,是 要色誘高大人嗎?哈哈。高翰文被下了套,說不出口,哎。9憂讒畏譏。李時珍還參與了胡宗憲為百姓借糧的事,扯啊。水災之後有瘟疫,還得採藥救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浙江一亂,倭寇必犯。朝廷兩派的人都不希望江蘇借糧食給胡宗憲給浙江。嘉靖經常練道,嚴嵩閣老乾了二十年,卻不能退休。都是父母對子女親,很少有子女對父母親的,哎。有時候最親的不是父子,而是師徒。兒子將父母之恩視為當然,弟子將師傅之恩視為報答。嚴嵩雖老,卻很清楚浙江的情況。他讓徐閣老指示江蘇借糧給浙江百姓。10鄭泌昌、何茂才真是噁心啊。他們讓下面打著織造局(代表皇宮太監)的燈籠去買田。借不到糧食,你就趕緊帶著家人逃走吧。內憂必招外患。高翰文被下了套,被認為跟太監對食女有染,仿佛被廢了一般,形如太監,說不得話,由人擺布。所以原則還是很重要啊,不該做的就堅決不碰。11楊公公很懂得維護嘉靖臉面,不讓別人給他潑髒水。呂公公先哭泣了一下,然後藉機把楊公公的信給嘉靖看。冰塊可以在地窖裡存放到夏天?尚書雲,三年豐,三年歉,六年一小災,十二年一大災。所以平時要儲備糧食。太監自稱奴婢,額。縣衙向大戶人家借糧食賑災。海瑞是裕王看中的人,有裕王這個後臺,其他人不敢亂動他。徐千戶竟然打算讓手下假扮成倭寇殺海瑞。大明律法,文官可以節制武將。用柱子撞牢門。海瑞坐等援兵。有了楊公公的支持,高翰文有了底氣。12胡宗憲給海瑞調兵公文,可以調遣兵馬辦事。嘉靖對嚴嵩父子說:為了替你們補虧空,我才同意改稻為桑。嘉靖很聰明,壞事都讓嚴嵩父子去做,自己保留清名。嘉靖呼風喚雨,嚴嵩替他遮風擋雨。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嘉靖也不敢輕易動他們。嚴世蕃沒嚴嵩那麼厲害,所以嘉靖在等嚴嵩老去。你的腦袋是不是讓錢給塞住了?當年嘉靖賞了商人沈一石六品官員的功名冠帶。畫面突然變黑白是何用意?13鄭大人學到了一項新技能,動不動就暈倒。四個欽差大臣像俠客。皇上是好的,太子也是好的。海瑞熟讀大明律法以保命。海瑞45歲才當上知縣。海瑞看穿了何大人的詭計。14幾個貧民買糧食,怎麼能抵擋得住大戶人家買糧。邏輯有問題。最後海瑞還是推行嘉靖的愚蠢國策。譚綸私下把海瑞的家人接到淳安,有點越界?簡在帝心。嘉靖的政策不好,但清官也積極幫忙推行,額。李時珍反對嘉靖搞方術。他能讓海瑞生個兒子。海瑞自己按照《千金方》來抓藥給百姓,防控疫情。李時珍看出藥方的錯誤。把兼併土地的人物設定安排給絲綢商人,而不是地主豪強大戶人家,呵呵。嘉靖:天底下最難的是父親。朕的命苦啊。總管太監被人稱呼為老祖宗。嘉靖語錄:各人的兒子各人管好咯,各人的算盤各人打好,各人的債各人去還。15為了應付官員的盤剝,商人也是很不容易啊。海瑞也不過是裕王的一個棋子。楊公公的紅蓋頭。織造局的絲綢,官員分走了一百萬匹。 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16日本人從明朝開始就進犯中國了。都是利益的博弈,抄家商人,拿不到錢,就讓平時貪汙的官員出錢當軍餉,好去抗倭。胡宗憲:聖人的書是拿來給別人看的,拿來辦事是百無一用。胡宗憲能預料到朝廷一個月內就要在浙江掀起大案,誤國誤民的人一個也跑不掉。沈一石給芸娘和高翰文留了後路,覺得他們比較般配。當場安排難民男女婚配,抓鬮決定,真是緣分天註定。但有個女生要決定自己的命運,她站出來自己挑選夫君。胡宗憲語錄:百姓並不知道什麼是朝廷,在他們眼裡,朝廷就是我們這些當官的。胡宗憲隨隨便便把一把劍送給人?17整頓朝綱,從內廷開始。嘉靖幾十年不上朝,卻在關注著全國的財政收支。十幾個太監忙著撥打算盤,如同低速計算機。官場貪墨。嘉靖一語指出胡宗憲的弱點:太圓滑,不肯得罪人,放任屬下跟宮裡的人貪墨,視若不見,導致打仗沒有軍餉。嘉靖語錄:做人難?做官難?都不難。不做小人,做個好官,這才難。胡宗憲說,現在國內事多,天災多,兵事多,正是用人之時,不適合查處官員,等平息災難禍亂再查處。公忠體國。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呂公公說胡宗憲就像個媳婦,辛苦命,兩頭不討好。你真是會當媳婦兩頭瞞啊。嚴嵩雖然壞,但起用了胡宗憲這個賢才。18護犢子。賣東西的時候買主最大,看病的時候郎中最大。海瑞母親有潔癖,進門必須脫鞋。李時珍見了海瑞母親還得跪拜。火體,極陽之體,冬天不怕熱,腳還出汗,是由於歷代勞作,家貧無衣鞋禦寒,傳之數代,體內便陽氣積盛,陰氣消退,漸成抗寒之體。所以這不是病,而是大有福氣。好好哄妻子,才能生兒子。海瑞有戀母情結,幾乎夜夜侍母,如同丫鬟,年過四十仍臥於母塌之側,侍奉茶水便溺,額。李時珍教海瑞夫妻談戀愛、四目傳情並笑,哈哈。夫妻關係不好怎麼辦?讓丈夫慢慢開導妻子。19說個底,讓大家放心。李時珍語錄:夫妻不同房,怎麼會有兒子?如何增進夫妻感情?妻子給丈夫洗臉,然後關門造人。20嘉靖、裕王想讓嚴嵩下臺,先讓小官員海瑞等人去審嚴嵩派系的小官。如何審?王官員說:小事不糊塗,大事要糊塗。——到底燙不燙?——好像有些燙。——換個人摸摸。我不審你,朝廷不審你,上天也要收你。21楊公公很害怕海瑞審判,審判到宮裡、皇上。諸神呵護的楊公公瘋了。孔子曰,交友無不如己者。官做大了便沒有書生一事。海瑞剛直,但他只是知縣,無法深入徹查。22洪武十一年,倭寇開始侵犯海南。海瑞之父死在倭寇之手。賭他們今夜會不會上床,額。胡宗憲給海瑞念唐詩。高適的詩: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你真是個好婆娘啊。神遊八極坐。太監學喜鵲叫。嘉靖即位20年後開始不上朝二十年,大概是厭倦了官員的面孔。太監很渴望愛情,自己得不到,卻也希望別人能擁有。四個欽差大臣穿著黑色披風,很像四個冷峻的武林高手。23嘉靖自稱四季常服不過八套。趙貞吉說:查案不能牽扯到皇上。鄭大人說,一年的俸祿才一百多兩,根本吃不飽啊。趙貞吉嫌屋外烏鴉吵,令人拆了烏鴉的窩,額。有官員上奏說嚴嵩的壞,嚴嵩就說這個涉及毀謗聖上,打壓下去。24海瑞指出,親王貴族、皇室宗親的供奉太多,福利太好,佔用了很多國有資產。皇室宗親、宮中宦官、各級官吏,所兼併之田莊佔天下之半皆不納賦,小民百姓能耕之田不及天下之半卻要納天下之稅,卻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嘉靖喜聞洗腳木桶的松香味,每次都換新木桶。嘉靖整天打坐冥想,修仙練道。張真人活了一百二十歲。嘉靖練習鶴的姿態,如同在撲蚊子。25司禮監陳洪太監替皇上審批公文,額。嚴嵩說:大明朝離不開我。我用對了人,國家需要這些人。有胡宗憲在,嚴嵩就不會被扳倒。因為朝廷需要胡宗憲抗倭。26嘉靖不滿意海瑞第一次審判鄭何二人的供詞,要求重審。27欽差大臣的帽子很像蝙蝠俠啊。不二之貞。嘉靖憤怒敲法器。我是廣陵散。楊金水上演沈一石的靈魂附體。藍神仙是誰?28嵇康從沒想過要做官,心在物外,身與神遊,這才有了廣陵散。嘉靖給太監戴上花環。嘉靖語錄:衣服穿舊了貼身,人用舊了貼心。當家,還得用老人,因為老的人不再年輕,不會有多的奢望,經歷的事多了,事君做事就謹慎,就老成,就不惹亂子。呂公公說嘉靖是上天下凡的神仙,為民操勞。老鼠年年打,年年打不盡。貪官朝朝殺,朝朝有貪官。嘉靖讓大臣們跟著戴花冠香草,祭拜上天。虔誠的宗教信仰啊。29嘉靖燒了海瑞的第二份書信,是不想暴露真相。因為真相太赤裸裸太可怕,讓人太難堪。素絲無染。中年太監跟老年太監互毆。他是我最鐵的把子。贓官。每一種收稅手段,嚴嵩父子都要從中漁利一番。海瑞:為了軍需,那麼多贓款不去查收,卻要讓百姓再苦一苦。再利的劍握在你們手裡,不過是一把生鏽的刀。說話難聽,清多包涵。30有子萬事足,無官一身輕。每個朝代的開創者都儘量設計好制度以讓朝代儘量長久,但到後來都抵抗不了環境的變化。趙貞吉推行的前任的苛政,海瑞只好放棄辭官,繼續抗爭,能抗爭多少是多少,能幫助多少百姓就幫助多少百姓。不將父母接到家裡奉養,在明朝,這是一種罪。一戶人家一年的衣食銀子是五兩銀子,縣丞孝敬路過的胡宗憲的兒子卻花去了六百兩銀子。海瑞不讓官員向百姓討要生絲,是為百姓活命考慮,但之前說好給百姓借糧,讓百姓用生絲來還。海瑞這麼做是違反了契約精神?淳安被淹,百姓貧苦,海瑞上奏請求朝廷免去淳安百姓三年的賦稅,是為民著想啊。海瑞這樣的人很孤獨。31胡宗憲:沒有好官就沒有好百姓。請把你的尊褲撩起。官場無朋友,朝事無是非。說到底,海瑞也只是裕王的一顆棋子。爺,可想死我了。回浙江,找個老實人嫁了吧。——沒想到才隔幾個月,閣老老得這麼快。——說點高興的事情。崑曲水磨腔。32呂公公懂得丹藥傷身,把嘉靖給吃的丹藥吐了出來。鹽稅被嚴嵩父子盤剝很多,嘉靖也只能向他們討要銀子補充國庫。主子千萬不要傷了仙體。欽差磕一個頭,就把磚頭磕破了,蝙蝠俠的鐵頭功好厲害啊。嘉靖要兒子以後不要隨便向吏部推薦海瑞這樣的人,說江浙是賦稅重地,海瑞這樣的人不能再在浙江待了。讓他去江西興國縣,因為那裡的百姓很苦。不讓海瑞去嚴嵩的老家分宜,是怕捅出大亂子來。嘉靖還需要利用嚴嵩,所以暫時不查處他。為了表示自己不是同志 ,年邁的嚴嵩睡覺時讓兩個年輕女子給他暖腳。張三丰寫了兩部血經。道德經、南華經。茲事體大。33太上道君的三千言真經。奇蹟閃現,張三丰降世獻出經書,救了齊大柱和海瑞。高翰文住在菸袋斜街啊。嘉靖正月初一到十五都要清修冥想。憑你也敢查問我?34為了救高翰文,讓某人上奏,說他娶了妓女不妥,罷其官職,貶為庶民,立刻出京。這集很精彩,張居正為了救高翰文,跟嚴世蕃槓上了。嚴嵩一倒,朝廷官員為了表示誰是嚴黨誰不是嚴黨而扭打起來,亂作一團,真是斯文敗類。六必居醬菜的匾額是嚴嵩題寫的。原本是六心居,被嘉靖改為六必居。此時的明朝人口為六千萬。嘉靖大概還要利用嚴嵩一黨,所以沒有給他太大的懲罰。35海瑞被調到北京戶部當官,順便給六必做了注釋:產地必真,時令必合,瓜菜必鮮,甜醬必醇,盛器必潔,水泉必香。很多官員欠薪,額。抄了嚴嵩等人的家,才給官員發拖欠的工資。宮裡十萬張嘴要吃飯。 嘉靖:我大明朝有膽子的人不少,有良心的人不多。36馮保獻哈達給小皇孫?陳公公只是嘉靖的一顆棋子,用來制約裕王和呂公公,也是個悲劇人物曲。官員欠薪,向米行借糧,拖欠房租,賑災要錢,抗倭要錢,而嘉靖的皇宮建築、道觀的修建也要銀子,兩難。徐閣老讓人告訴海瑞: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雷雨將至,你我尤需冷靜。呂公公是嘉靖的媳婦,馮保是陳洪的媳婦,陳洪是呂公公家已經當家的媳婦。十步以內必有芳草。鎮撫司十三太保。海瑞給嘉靖的六必居做了註解,惹惱了嘉靖。37海瑞一年三十幾兩的工資。李時珍勸海瑞:雖說肉食者不能遠謀,可是你又能謀得了多少?盡忠朝廷,還是先從孝子做起吧。海瑞一進京城,朝廷就派很多錦衣衛盯著,守在門口,怕他亂說亂作擾亂了京城權貴、其他官員。這樣的海瑞還有什麼自由?好諷刺啊。海瑞也只是裕王的一顆棋子,大明朝腐敗嚴重,裕王需要他這一劑猛藥。海瑞這樣古板嚴苛的人各個朝代都有,就看當局者願不願意起用而已。沒看好海瑞,齊大柱被杖四十,齊大柱的上司被杖八十。看來錦衣衛的頭頭都是身經百打才能升上去的,被打得多了,耐受能力也提高。太監管很多朝政、經濟、監察的事,也管官員,成了嘉靖的利用工具。這是人治社會的一大體現。太監全憑嘉靖旨意辦事,沒有獨立人格可言。呂公公變得仁慈,所以嘉靖不用他,改用嚴苛的陳公公。說到底,嘉靖也不過是大明朝的一顆大棋子。為了給嘉靖修建宮殿和道觀,大臣們只能削減兵部的開支,讓戚繼光今年暫不進攻倭寇。這種事情古已有之。嘉靖自稱萬壽帝君。38瘋掉了的楊金水像小孩子一樣純真。為了活命,楊金水裝瘋三年。剋扣京城官員的俸祿,只為了把錢給嘉靖修建宮殿,額。海瑞的妻子是禁慾系的。李時珍可以醫人,海瑞可以醫國,但嘉靖都不喜歡這兩劑藥,他們只好遠離京城。踏雪可以去心火?39嘉靖並不是要閉關鎖國,他也希望去除廣東福建的倭寇,然後絲綢茶葉瓷器就可以賣到西洋賺錢,補充國庫虧空。嘉靖知道陳洪太監不好,為何還讓他繼續當差?他知道有馮保將來可以制約陳洪,從而保護自己的孫子。嘉靖還得利用陳洪的狠對付難纏的討薪官員。之前有嚴嵩父子在,官員們也不敢上奏。嚴嵩倒了,嘉靖只能利用陳洪。嘉靖:我不過是蓋了幾座房子想養老。百官不滿嘉靖,在萬壽宮建好後不上賀表,他們有這個自由啊。海瑞窮得只有一床被子,當官當成這樣,他的妻子也很辛苦啊。海瑞幾天幾夜沒吃飯,天氣又冷,所以病倒了。一個戶部主事,竟然要挨餓。因為說了幾句話,就被扣除半年工資,額。被子不夠,李時珍和王大人脫了自己的外套給海瑞禦寒。40上奏的百官被陳洪派錦衣衛毒打,裕王過來道歉,說君父(嘉靖)沒錯,錯在他,錯在內閣。裕王當老好人,讓清流百官們寫賀表恭祝嘉靖有了新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這一集很精彩,論述很到位。海瑞說大明朝的病根是:視國為家,一人獨治,予取予奪,置百官如虛設,置天下蒼生於不顧。紂王視百姓如草芥,頃刻而亡。天生孔子,教仁者愛人。孟子道出了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萬古不變的至理。秦朝不尊孔孟,三世而亡。到了漢文帝才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他恭行簡約,君臣共治,以民為本,因此出現了文景之治。唐太宗效之,與群臣共治,因此有了貞觀之治。凡是君臣共治以民為本,便天下太平,凡一君獨治,棄用賢臣,不顧民生,便衰世而亡。朱元璋把孟子牌位從孔廟搬出,厲行一君獨治,置內閣如同僕人,設百官,視同仇寇,說打就打,要殺便殺,授權柄於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將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視同朱姓一家之私產。海瑞說嘉靖二十餘年不上朝,名為玄修,暗操獨治,外用嚴黨,內用宦奴,一意搜刮天下民財。皇室太貪,逢迎的官員小貪,苦了天下百姓。大興很多饑民死於大雪之中,遍地都是。嘉靖善用權謀,讓幾個太監互相制約。小皇孫對馮保公公很有感情啊。41百官為了討嘉靖帝歡喜,紛紛上賀表,只有海瑞上了奏疏。歷史上海瑞跟李時珍並不認識?海瑞:嘉靖,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東廠、錦衣衛是情報機構,監控著每個官員每日的言行,額。明朝的官員見了嘉靖得跪著,沒有尊嚴。趙貞吉說自己是進士,是天子的門生,天子是他的恩師,額。宦官幹預朝政,陳洪公公說趙貞吉大奸似忠,說要抓了海瑞以及跟他相關的人。配的西方古典樂挺有趣。陳洪公公讓官員們寫辯狀,寫是否跟海瑞有關係,額,這種做法古已有之啊。42陳洪也是用心良苦,他說皇上看了海瑞的《治安疏》大怒,天子一怒流血千裡。所以要讓皇上消氣,就要先消去他的疑心,先徹查海瑞,才不會牽連他人。嘉靖還是欣賞海瑞的愛國精神,下令群臣看他的奏疏。其實嘉靖也很清楚大明朝的弊病在哪裡,但他無可奈可,身在其位,他也只能維持帝制統治。有德有典。裕王記憶力超好,他默寫了海瑞的《治安疏》給張居正看。大明律法,官員沒定罪之前,不能上鐐銬。海瑞:這大殿的一根棟梁,從雲南、貴州深山運到北京,耗費五萬兩,沿途死傷人命不下百餘民工。嘉靖:不要讓內閣跟三法司審海瑞了,鬥不過他。讓都察院、翰林院、國子監那些飽讀聖人之書的廢物們去審他。嘉靖生氣的時候便狂敲法器。43 審判前攤牌,嘉靖只是要海瑞服軟,否則海瑞的親朋都要受牽連,都得死。大明朝中期積弊眾多,病根在哪,海瑞很清楚,嘉靖更清楚,但是身處其中,牽涉眾多人的既得利益者,嘉靖難以超脫。海瑞說百官都不敢進言,他敢,否則嘉靖將來會留罵名於千秋萬代。有官如盜。海瑞說啊說,說到嘉靖流鼻血。論罪跟定罪不一樣。王用汲說:海瑞做事敢作敢當,不牽扯別人,有古君子之風。44嘉靖喜歡讓人猜字謎:明月、好雨。群臣們給海瑞定了個兒子辱罵父親的罪名,秋後處決。然後父親殺不殺兒子,就一句話可以改變。小杖受大杖走。會做媳婦兩頭難。陳洪以膝滑行的功夫一流。嘉靖不許陳洪有自己的人,要所有的人都聽嘉靖的,都受嘉靖的調遣。以他的為人,應該不會有什麼禍事。嘉靖不會隨便決斷別人的生死。45明朝給韃靼棉布,韃靼會給馬匹,兩方就不必打仗,可以省下軍費。因為韃靼目前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和戰鬥力打倒明朝,而明朝也沒有實力徵服韃靼。海瑞的妻子難產而亡,哎。嘉靖聽聞,讓人上三炷香。為了海瑞的事,嘉靖一夜頭白。徐階說自己是嘉靖的媳婦,只能中間做事兩頭瞞。嘉靖:海瑞一上疏,我才知道自己沒當好這個家,可惜已經晚了。人治社會的弊端與無奈。嘉靖讓徐階給他熬中藥。海瑞還是說了一句「皇上聖明」。漢文帝在位時放生了一隻烏龜,活到嘉靖年間,有1700多年了。徐階的家族在做棉布生意, 也是從中盤剝百姓,跟嚴嵩他們沒什麼區別。張居正:藩王、官紳不納稅,朝廷的賦稅全壓在平民百姓身上。再不改制就要改朝換代了。張居正知道嘉靖服用丹藥,喜怒無常,今天不殺海瑞,改天可能就殺了海瑞。張居正讓裕王保住海瑞,因為要利用這個「國之利器」讓官紳們退田地給農民,讓官紳們納稅。張居正打算讓海瑞去江南推行改制,雖然觸犯的是救了海瑞的徐階的家族的利益,但也能保住徐階家族。46——你為什麼哭了?——奴婢這是歡喜。君子抱孫不抱子。最後一集好感人啊,嘉靖的孫子給海瑞求情。海瑞:皇室是江山的山,群臣和百姓是江山的江。嘉靖背誦了一首劉禹錫的詩: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嘉靖: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海瑞:古代的賢王都還在,在史冊裡,在民心裡。任何人答應你的都不算數,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數。嘉靖說太汙濁的官員和太清流的官員都不利於統治,都得殺。三花聚頂本是幻,腳下騰雲亦非真。嘉靖:海瑞是大明朝的一把神劍,將來可以用來對付貪官汙吏,或者推行新制。海瑞建議以民為本、君臣共治。可惜海瑞也拯救不了大明朝最終的覆滅,因為天災人禍、內憂外患。掌握大局的嘉靖在交接給下一任時為他做好了準備,叮囑要用賢臣,還說沒有真正的賢臣,賢時便用,不賢便罷黜。嘉靖還告訴他三個賢臣的使用順序。無能、不能識人的隆慶問嘉靖:這三個賢臣使用之後,還有何人?海瑞還有一個好朋友可以幫忙給母親養老。海瑞太剛直,妻子兒子也保不住,哎。好的基因沒能流傳下來,是中華的不幸?為了讓王朝活下去,讓百姓不那麼苦,開始了十八年的隆萬大改革。人治社會的煩惱,在本片顯露得很影響了。ps:海瑞《治安疏》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1)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2):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3)。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4),將有所不稱其任(5)。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6),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7)。臣工盡言,而君道斯稱矣(8)。昔之務為容悅(9),阿諛(10)曲從,致使災禍隔絕、主上不聞者,無足言矣(11)。過為計者(12)則又曰:「君子危明主,憂治世(13)。」夫(14)世則治矣,以不治憂之;主則明矣,以不明危之:無乃使之反求眩瞀(15),莫知趨舍矣乎!非通論也(16)。臣受國厚恩(17)矣,請執有犯無隱(18)之義,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不為悅諛,不暇過計(19),謹披瀝肝膽為陛下(20)言之。漢賈誼(21)陳政事於文帝曰:「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22)。」夫文帝,漢賢君也,賈誼非苛責備也(23)。文帝性頗仁柔,慈恕恭儉,雖有愛民之美,優遊退遜、尚多怠廢之政(24)。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當之,愚也(25)。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頌之,諛也(26)。陛下自視,於漢文帝何如(27)?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28),可為堯、舜(29),可為禹、湯、文、武(30),下之如漢宣之厲精(31),光武之大度(32),唐太宗之英武無敵(33),憲宗之志平僭亂(34),宋仁宗之仁恕(35),舉一節可取者,陛下優為之(36)。即位初年,剷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37)。舉其大概:箴敬一(38)以養心,定冠履(39)以定分,除聖賢土木之象(40),奪宦官內外之權,元世祖毀不與祀(41),祀孔子推及所生(42)。天下忻忻(43),以大有作為仰之(44)。識者謂輔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虛語也,高漢文帝遠甚(45)。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用愛人,呂祖謙(46)稱其能盡人之才力,誠是也。一時天下雖未可盡以治安予之,然貫朽(47)粟陳,民物康阜(48),三代後稱賢君焉(49)。陛下則銳精(50)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51)。反剛明而錯用之(52),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53)。富有四海(54)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55)。二十餘年不視朝(56),綱紀馳(57)矣。數行推廣事例(58),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59),人以為薄於父子(60)。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61)而不返宮,人以為薄於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62),盜賊滋熾(63)。自陛下登極(64)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65)。陛下破產禮佛(66)日甚,室如縣罄(67),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68)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69)。」邇者(70),嚴嵩罷相(71),世蕃極刑(72),差快人意(73)一時稱清時(74)焉。然嚴嵩罷相之後,猶之嚴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75)。不及漢文帝遠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76)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謂愚。《詩》去:「袞職(77)有闕,惟仲山甫補之(78)。」今日所賴以弼棐匡(79)救,格非(80)而歸之正,諸臣責也。夫聖人豈絕無過舉(81)哉?古者設官,亮採惠疇(82)足矣,不必責之以諫(83)。保氏(84)掌諫王惡,不必設也。木繩金礪(85),聖賢不必言之也(86),乃修齋建醮(87),相率(88)進香,天桃天藥(89),相率表賀(90)。建興宮室,工部(91)極力經營;取香覓寶,戶部差求四出(92)。陛下誤舉,諸臣誤順,無一人為陛下正言焉。都俞籲咈(93)之風,陳善閉邪(94)之義,邈無聞矣(95);諛之甚也。然愧心餒氣(96),退有後言(97),以從陛下;昧沒本心(98),以歌頌陛下,欺君之罪何如(99)?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內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責(100),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101)。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過於苛斷,是陛下情之偽也(102)。而謂陛下不顧其家,人情乎(103)?諸臣顧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敗,以贓敗,不事事(104)敗,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105)。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106),遂謂陛下為賤薄臣工(107)。諸臣正心之學微(108),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詳審,誠如胡寅(109)擾亂政事之說,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110)。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是己拒諫(111)。執陛下一二事不當之形跡,億(112)陛下千百事之盡然,陷陛下誤終不復,諸臣欺君之罪大矣(113)。《記》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114)。」今日之謂(115)也。為身家心(116)與懼心合,臣職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跡既為諸臣解之矣(117)。求長生心與惑心合,有辭於臣(118),君道不正,臣請再為陛下開之(119)。陛下之誤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長生也。自古聖賢止說修身立命,止說順受其正(120)。蓋天地賦予於人而為性命者,此盡之矣(121)。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聖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終(122)。下之,亦未見方外士(123)自漢、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訪其術者陶仲文(124),陛下以師呼之,仲文則既死矣(125)。仲文尚不能長生,而陛下獨何求之?至謂天賜仙桃藥丸,怪妄尤甚。伏羲氏(126)王天下,龍馬出河,因則其文(127)以畫八卦。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128),以成必疇(129)。河圖洛書實有此瑞物(130),以洩萬古不傳之秘。天不愛道而顯之聖人,借聖人以開示天下,猶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歷數成焉,非虛妄也。宋真宗獲天書於乾佑山(131),孫奭(132)諫曰:「天何言哉(133)?豈有書也?」桃必採而後得,藥由人工搗以成者也。茲無因而至,桃藥是有足而行耶?天賜之者,有手執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無所得。至今日,左右奸人逆(134)陛下玄修妄念,區區桃藥之長生,理之所無,而玄修之無益可知矣。陛下又將謂懸刑賞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無不可治,而玄修無害矣乎(135)?夫人(136)幼而學,既無致君澤民(137)異事之學,壯而行,亦無致君澤民殊用之心(138)。《太甲》曰:「有言逆於汝志,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139)。」言順者之未必為道也。即近事觀:嚴嵩有一不順陛下者乎?昔為貪竊,今為逆本(140)。梁材守道守官(141),陛下以為逆者也,歷任有聲,官戶部者以有守(142)稱之。雖近日嚴嵩抄沒、百官有惕心焉,無用於積賄求遷,稍自洗滌(143)。然嚴嵩罷相之後,猶嚴嵩未相之前而已。諸臣寧為嚴嵩之順,不為梁材之執(144)。今甚者貪求,未甚者挨日(145)。見稱於人者,亦廊廟山林交戰熱中(146),鶻突依違(147),苟舉故事(148)。潔己格物(149),任天下重,使社稷靈長(150)終必賴之者,未見其人焉(151)。得非有所牽制其心,未能純然精白使然乎(152)?陛下欲諸臣惟予行而莫違(153)也,而責之以效忠;付之以翼為明聽(154)也,又欲其順乎玄修土木之娛:是股肱耳目不為腹心(155)衛也,而自為視聽持行之用(156)。有臣如儀、衍(157)焉,可以成「得志與民由之(158)」之業,無是理也(159)。陛下誠知玄修無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安與不安、治與不治由之,幡然悟悔,日視正朝(160),與宰輔、九卿、侍從、言官(161)講求天下利害,洗數十年君道之誤,置其身於堯、舜、禹、湯、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數十年阿君之恥,置其身於皋陶、伊、傅(162)之列,相為後先,明良喜起(163),都俞籲咈。內之宦官宮妾,外之光祿寺(164)廚役,錦衣衛恩蔭(165),諸衙門帶俸(166),舉凡無事而官者亦多矣。上之內倉內庫,下之戶、工部,光祿寺諸廠,段(167)絹、糧料、珠定、器用、木材諸物,多而積於無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諸臣必有為陛下言者。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則在陛下一節省間而已(168)。京師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節省而國有餘用,民有蓋藏(169),不知其幾也(170)。而陛下何不為之?官有職掌,先年職守之正、職守之全而未行之(171)。今日職守之廢、職守之苟且因循,不認真、不盡法而自以為是(172)。敦本行(173)以端士習,止上納(174)以清仕途,久任吏將以責成功(175),練選軍士以免召募,驅緇黃遊食以歸四民(176),責府州縣兼舉富教(177)使成禮俗,復屯鹽本色(178)以裕邊儲,均田賦丁差以蘇(179)困敝,舉天下官之侵漁(180),將之怯懦,吏之為奸,刑之無少姑息(181)焉。必世之仁(182),博厚高明悠遠之業(183),諸臣必有陛下言者。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則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一振作而諸廢具舉,百弊鏟絕,唐、虞三代之治粲然(184)復興矣,而陛下何不行之?節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勞於陛下也。九卿總其綱,百職分其任,撫按科道(185)糾舉肅清之於其間,陛下持大綱、稽治要(186)而責成焉。勞於求賢,逸於任用(187)如天運於上,而四時六氣(188)各得其序,恭己無為(189)之道也。天地萬物為一體,固有之性也。民物熙洽(190),燻為太和(191),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樂矣。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192)。道與天通,命由我立(193),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壽矣。此理之所有者,可旋至(194)而立有效者也。若夫服食不終之藥(195),遙望輕舉(196),理之所無者也。理之所無,而切切然(197)散爵祿,竦(198)精神,玄修求之,懸思鑿想(199),繫風捕影,終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夫君道不正,臣職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於此不言,更復何言?大臣持祿(200)而外為諛,小臣畏罪而面為順,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201)竭忠,惓惓(202)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203)之間,而天下之治與不治,民物之安與不安決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204)幸甚,天下幸甚。臣不勝戰慄恐懼之至,為此具本親齎,謹具奏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