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裡有人問:
「影視圈裡有哪些是真正把一手爛牌打成王炸的演員?」
男演員的提名五花八門,但是被網友推舉最多的女演員卻只有一個,她就是年近60卻包攬金像獎影后、金馬獎影后、TVB 2019萬千星輝頒獎典禮視後的大滿貫女星——惠英紅。
惠英紅的人生經歷可以用傳奇來形容:
幼年貧苦,3歲上街,行乞十年,
17歲被挖掘進入演藝圈,
22歲即成為金像獎的首位影后
八十年代紅透亞洲,被稱為第一武打女星
人到中年跌落谷底、身患抑鬱自殺未遂
45歲涅槃復出,五次金像、2次金馬,拿獎拿到手軟
60歲仍是TVB力捧的大女主......
(更多惠英紅的人生故事詳見從乞丐到影后,60歲仍紅到發紫|章子怡:在我心中她就是神!)
就連董卿在《朗讀者》中傾聽惠英紅的緩緩講述時,數度落淚。
主持人李靜更是感慨:「你的一生,簡直就是我們的十輩子。」
章子怡更是把她奉為心目中「神一樣」存在。
在提到這些別人看起來無法想像的身世遭遇時,惠英紅她總是笑著淡淡回應,眼裡早已雲淡風輕。
可每每提到她人生裡的三件遺憾,她總是眼紅落淚,無法釋懷。
01從皇族後裔到乞討小妹,大滿貫影后的辛酸童年
惠英紅祖籍山東,滿洲正黃旗後裔,父親是山東惠家莊的少莊主,家境優渥,富甲一方。
後來全家搬到香港居住,據說當時光金條就帶了好幾箱,在香港更是一擲千金,買下好幾條街的產業。
誰知好景不長,由於父親的不諳世事和生性懦弱,房產家業被騙光,從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
惠英紅出生的時候,一家人已經窮到居無定所,棲身路邊樓梯下,每天要去飯店討客人吃剩的東西的地步。
惠英紅三歲的時候,三個姐姐一個哥哥已經被賣去了戲院學戲,自己則要帶著更小的妹妹上街乞討維持家裡的生計。
灣仔是當時香港最底層和最混亂的紅燈區,在灣仔乞討的十年,是一家人最為困苦卑微的十年。
由於父親一貫養尊處優,如今卻窮困潦倒,受不了巨大打擊和心理落差,將所有的家庭重擔都丟給了媽媽和孩子,鬱鬱寡歡,逃避現實。
一家人寄人籬下,飽受欺凌不公,嘗盡世間辛酸。
02時運不濟拖垮全家,父女情深徒留遺憾
曾有主持人好奇地問惠英紅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童年的,她笑答,我從來都沒有過童年。
每天從下午五點乞討到晚上11點,連去玩耍都是奢侈,有一次實在想去玩,就早點收工跑去蕩鞦韆,結果被母親發現,被吊在房梁上狠狠打。
當被問到你恨不恨父親時,惠英紅紅了眼睛,一度哽咽。
她說,流淚不是因為恨意,是因為遺憾。
其實她跟父親的關係最好,挨打的時候,父親會擋在前面護著著自己,可能他最能懂自己的不容易吧。
在惠英紅的眼裡,父親其實是一個很有文化和修養的人,知識淵博。也非常愛孩子,顧念孩子的身體生長,就算家裡再窮,每天早上自己不吃飯也要給孩子人每人衝一碗雞蛋湯補充營養。
沒錢送孩子去上學,父親就在家裡自己教他們讀書識字下棋,要不然一天都沒有上過學的她,看劇本都會成問題。
看到家人被別人欺負自己卻無能為力,父親也經常默默地流淚。
終究,父親還是很愛他們的。
惠英紅開始從影時家裡人都反對,只有父親無條件地鼓勵她支持她去做。
22歲那年,惠英紅憑藉《長輩》一片的出色武打表演,榮膺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可就在這個片子上映前的幾天,父親就因為癌症不幸離世。
最終,還是沒能看到自己的女兒年少成名的風光。
這成為惠英紅心中永遠的遺憾。
惠英紅說,自己從來都沒有恨過父親,父親一生坎坷起伏、鬱鬱寡歡,是跟他自己的局限有關,因為性格懦弱,但也有大環境的影響,因為命運不濟。
在那樣一個動蕩時代大背景下,像父親這樣的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掙扎困苦即是人間常態。
而正是在那樣的殘酷的生活環境裡,她小時候看到的生死無常、社會陰暗比別人一輩子還要多。
所以她更懂得,人應該珍惜自己的羽毛,這一輩子只有走正路才是唯一的選擇。
03困苦半生母女相伴,舐犢之情只剩枉然
惠英紅說起自己的母親總是用「命苦」這兩字來形容。
惠英紅的母親比父親小了整整三十歲,從小是被當做童養媳賣進惠家的。出身貧農,沒有文化,跟父親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是就是這個大字不識的農家女,在全家在香港落魄的時候毅然扛起了家裡所有的責任。
在惠英紅的印象中,母親樸實卻魯莽,脾氣火爆卻活得真實。
雖然對生活的有諸多的抱怨,但是抱怨之後依然會毅然出去頂風扛雨。
惠英紅曾經有一次因為在街上乞討,被警察帶進了警察局,母親知道後不明就裡,生怕女兒受苦,竟然闖進了警察局要人,甚至膽大到搶了警察的配槍。
惠英紅說,母親是太擔心自己,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傷害,所以才會莽撞到完全不計後果。
所以雖然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狠心帶著女兒出去乞討謀生,看似無情,但是對於子女的愛絲毫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她的愛有時候不善於表達,單是一直盡力保護自己的孩子。
2017年惠英紅憑藉《幸福是我》中飾演的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芬姨的精湛表現,捧得金馬獎和金像獎的雙影后,在頒獎禮上,她捧著獎盃泣不成聲:
「因為我拍這部戲是為了我媽,我媽有十幾年的老年痴呆症,我拍戲的時候她已經癱在床上,我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多一些人知道這個病症和陪伴的重要。」
在惠英紅成名後,仍把家人看得很重,所以這麼多年,她一直陪著母親一起住,照顧她。
可是,一直自認為很孝順的惠英紅,因為忙於自己的事業,竟然沒有發現母親早在50多歲的時候,就得了阿爾茲海默症,直到十幾年後,病情惡化,才發覺。
所以當她知道時,才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十幾年間母女相處並不是很融洽,突然明白了母親的這些年行為背後的原因,也終於知道母親究竟經歷了怎樣不堪承受的痛苦,所以她至今後悔不已,始終無法原諒自己。
當這部電影的導演找到她時,儘管她明白這種戲不會大賣,更沒有多少片酬,仍毫不猶豫的接下,就是為了對母親表達心中歉意,喚起更多的人來關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可就在金像獎的頒獎禮舉行的幾個月前,母親愴然離世,最終還是沒能看到這部女兒獻給自己的作品,這件事也成為惠英紅心中永遠不能彌補的遺憾。
04多年恩怨冰釋前嫌,兄妹情深天各一方
與惠英紅的苦盡甘來不同,親哥哥惠天賜則命運多舛。
幼時因為家貧被送去戲院學戲謀生,十五年都幾乎未曾跟家人生活在一起,感受家庭的溫暖。
之後已經在演藝圈立足的惠英紅把哥哥惠天賜也帶進了影視圈發展,加入了「邵氏」影業公司,成為一名武打演員。憑著自身出色的外形條件和紮實的戲劇基本功,很快在圈裡嶄露頭角。
惠天賜先後出演過《射鵰英雄傳》《陸小鳳之鳳舞九天》《楚留香之蝙蝠傳奇》等多部武打電影,其中在《陸小鳳之鳳舞九天》中塑造的西門吹雪一角色,一直被奉為武俠經典角色之一。
可是跟惠英紅當年陷入事業低谷一樣,90年代後武打電影風光不再,惠天賜的演藝事業也逐漸走低,風光不再。
因為惠天賜從小與家人的關係疏離,與家人和妹妹也時有矛盾。這些積累的矛盾終於在一次兄妹的激烈爭吵中爆發。
惠天賜細數了自己從小就被家庭拋棄,小時候在戲院過的無父無母的悽慘人生,受到毒打和虐待,只能自己獨自扛下,而妹妹則一直都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呵護,跟自己過著完全不一樣的溫暖生活。
惠英紅這時才將是自己從三歲就上街乞討賺錢養家的事實和盤託出,還告訴了哥哥,戲院後來發現惠家有乞討的收入,,而且每日上門來要債,變本加厲收到更多的學費才肯讓哥哥留在戲班裡的隱藏真相。
哥哥聽完之後,愣住半晌,悔恨交加,兄妹倆人抱頭痛哭,從此盡釋前嫌。
此後的幾年間,惠英紅已經成功復出,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好。可惜惠天賜時運不濟,經過多年沉浮,仍沒有太大的起色。
為了幫助哥哥東山再起,惠英紅建議他來內地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並利用自己的人脈為惠天賜爭取到了一個很好的電影男一號的角色,惠天賜非常珍惜。
2012年,惠天賜獨自一人來到北京,專心準備電影開拍。為了在鏡頭前有更好的狀態,此時已經年過半百的惠天賜,在一個月的時間竟然減肥50斤,惠英紅打電話給哥哥讓他還是多注意身體,不要太拼。其實這件事還是讓惠英紅隱隱感覺不安。
可是,悲劇來的太快了。就在電影開拍的前九天,惠天賜因心臟問題猝死了在北京的公寓裡,時年55歲。
這個打擊對於惠英紅來說是致命的,在她心裡,哥哥是因為她的建議才去到北京拍戲的,又因為她的疏忽而沒有及時阻止他的過度運動導致了身體虛弱,如果不是自己,哥哥很可能現在還活著。
以至於多年來,惠英紅都不太願意去北京拍戲,一直遠離這個傷心地。因為哥哥的死一直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她的心上,自己至今無法走出這個心結。
對於惠英紅來說,一生未婚算不上人生的遺憾,可唯有對於三位親人的離世,她始終無法釋懷。
人生不可能完美,命運總會留下印跡,有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正如她自己所說:
「人生如果沒有吃過苦,你真的不知道甜是什麼樣。」
如果沒有經歷這人生的潮起潮落,惠英紅又怎麼能在落英繽紛的年紀,仍開出這一樹的繁花似錦。
沒有失去,就沒有珍惜。
沒有遺憾,就沒有圓滿。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豆瓣9.2,這部年度神劇揭開的扎心事實:我們為什麼會自卑?
《俗女養成記》——「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我們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