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看港劇,
經常能聽到一句臺詞:
「吶,做人呢,最重要就是開心吶。」
曾經只當這是一句空洞的臺詞,
最近兩年,愈發覺得這句話格外在理。
年齡大了,更成熟了,
想的多了,煩惱多了,
快樂就少了。
以前無處不在的快樂,
現在要費好大勁兒才能擁有,
這時候忽然發現,
做人啊,最重要的真的就是「開心」,
為人處世,不能只想著別人,
也要學會哄自己開心。
01
寬容他人,愉悅自己
前幾天,朋友打電話跟我倒苦水,
她說給小學女兒報了兩門補習班,
每天晚上陪女兒做作業,
期中考試還是只考了80多分,
她氣的不行,老公卻無動於衷,
還笑嘻嘻的陪女兒看動畫片。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快樂,
都來源於對他人不滿。
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對他人苛刻,其實也是對自己苛刻。
若是只盯著他人的缺陷,
自己也不會好過。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和尚打掃禪房,
不小心打碎了禪師心愛的一盆蘭花,
禪師聞聲趕來,看到一地碎片,
沒有苛責,只是問小和尚
「可有傷到手?」
小和尚搖搖頭,怯生生的問了一句
「師父,你不生氣嗎?」
禪師微微一笑:
「養花為了修身養性,
不是為了生氣。」
佛學裡把這個世界叫作「娑婆世界」
意思就是能容納許多缺陷的世界。
人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對他人寬容一些,
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02
人生,不是活成別人喜歡的模樣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寫道:
人們頭腦中大多數的看法和見解都是虛假、離譜、不分是非的。所以,我們完全不必在意這些看法
很多時候,
我們總是把別人的眼光看得太重,
仿佛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做給別人看,
這相當於將自己快樂交給別人定奪。
但真正的快樂,只有自己懂得。
有一種花,叫夜來香,
它只在夜晚盛開,
白天開放的花,可以得到人們的讚美,
而夜來香,在夜晚悄然綻放,
只為取悅自己。
網絡上有個問題:
為別人改變自己值得嗎?
其中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回答者是一名剛參加工作的女孩,
工作中認識了男友,
男友總是有意無意的暗示她,
希望她瘦一點,學學化妝打扮。
最開始女孩照做了,
喜歡運動裝的她穿上了小裙子,
塗了口紅,打了耳洞。
很多人都說她漂亮了,
可她並不開心。
穿裙子,她總是擔心走光,
塗了口紅,要時刻注意補妝,
新打的耳洞,久久不能癒合.
她終於意識到,這是男朋友喜歡的自己,
卻不是自己喜歡的自己。
最終,她選擇分手,
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穿回運動服的那一瞬間,
她發自內心的笑了,
原來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就是最開心的事情。
有時放下別人的目光,
做一朵為自己綻放的夜來香,
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
03
懂得取悅自己,生活才有品質
做自己想做的事,
讓別人說去吧!
河南大媽蘇敏,
忍受了30年不幸婚姻,
終於在56歲那年逃離家庭和過往所有的身份,
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自駕遊。
出發那天,
蘇敏坐在屬於自己的小車上,
發布了自駕遊的第一支短視頻,
她笑容滿面:
「朋友們,我要出發了,一直往南開!」
網友對她的行為議論紛紛,
蘇敏可不在乎,
哪有什麼事情,
比自己開心更重要?
活得好不好,
並不是別人說了算,
一生那麼短,
一定要學會為自己而活,
不虧欠別人,不委屈自己。
喜歡旅行就四處走走,
喜歡打扮就去買衣服,
條條框框不重要,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少一點遺憾,
才不枉此生。
04
餘生,願我們都能成為快樂的人
也許以前的你,
總是眼巴巴地盼著別人來愛自己,
自己卻停留在原地。
但現在的你,請一定要記得,
討自己開心,
也是一種必備的能力。
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跟其他任何人都無關。
《善惡的彼岸》中說:
如果情緒總是處於失控狀態,就會被感情牽著鼻子走,喪失自由。
少攀比,少計較,
專注過好自己的生活,
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哄自己開心是一種能力,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選擇。
悅人者眾,悅己者王,
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世界,
而是為了取悅自己,
餘生,學會哄自己開心,
這才是該有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