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

2020-12-22 川北在線網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時間:2020-07-25 17:09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生於北宋年間,濟南章丘人。宋朝給我感覺就是透著一股弱者的氣息,儘管他的經濟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宋朝一個靖康之恥,加上南宋的不抵抗,猥瑣發育的路線,讓宋朝的國民也深受其難

  原標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生於北宋年間,濟南章丘人。宋朝給我感覺就是透著一股弱者的氣息,儘管他的經濟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宋朝一個靖康之恥,加上南宋的不抵抗,猥瑣發育的路線,讓宋朝的國民也深受其難。

 

  李清照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但她早年的家境還是比較的殷實。少年的李清照生長於深閨之中,深受其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小小年紀便可以吟詩作對,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才女。

 

  時間過得很快,李清照在自己十八歲那年,嫁給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宋代對於女性思想的束縛還是很嚴重的,但是李清照毅然決然衝出了束縛,與趙明誠走到了一起。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並沒有在婚後就被日常的瑣事羈絆住前進的腳步。

有時候不得不向時代低頭,時間來到了靖康年間,金人大舉入侵北宋,開封被金人攻陷,皇族男女被打包帶走。趙構領著一群大臣跑到了南京。而此刻趙明誠的母親在建康病故,奔喪的期間被任命為建康知府。在這亂世之後,哪有什麼安穩可言。趙明誠走馬上任不久之後,建康發生了叛亂,趙明誠拋棄了這一城的百姓,棄城而逃。李清照也被留在了城中,這件事對於李清照打擊很大,當逃到烏江的時候,李清照看到滾滾的烏江水,有感而發寫了一篇《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讓棄城而逃的趙明誠,顏面無光。自己在自己的愛人面前,都抬不起頭來,整日鬱鬱寡歡,不久之後,就一命嗚呼了。

趙明誠雖然在對家國社稷上,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但是其從根本上還是愛李清照的。趙明誠去世之後,李清照以寡居之身繼續生活著。要是說趙明誠是一個膽小鬼,那麼此刻闖入李清照生活的張汝舟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

張汝舟小李清照二十歲,接近她就是為了她手裡的畫,李清照陶醉於張汝舟的花言巧語中,她選擇再婚。在宋朝時期,作為一名女性,李清照算得上是一名自由奔放的先驅者,她為了愛情奮不顧身。但是這一段姐弟戀並沒有修成正果,張汝舟發現沒有得到應有的資源之後,便開始對這位大姐姐拳打腳踢。李清照果然報官,閃婚閃離,創造了又一古代女性典範。之後的李清照很再也沒有當初的風華正茂,詞風整個就是「悽悽慘慘戚戚」。

《殘花》,李清照隨筆的巔峰之作: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殘花》

號稱李清照最「懶」的作品,一個「花」字使用了十七次,但是卻藉助「花」將情感完全地表達了出來。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借用花開花落,暗指自己的感情生活,一次又一次,最終還是落下了帷幕。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當中既包含自然界的規律,又形象襯託了自己的想法,她就像一朵花一樣,不知道為誰而開,也不知道為誰而謝。一生都沒有遇到一個憐惜她的人,悲傷都不知道為何而悲。她一個女子,屢屢衝破時代的束縛,想讓自己的愛情不再卑微,但是時代給她開了一個玩笑。

趙明誠最終也被證實不是她內心的白馬王子,而她在有生之年仍在對愛情存在幻想,張汝舟則用自己的所作所為將李清照拉到現實中來,現實就是這麼的悽慘,亂世哪有什麼美好的愛情。李清照的晚年在一片悽涼中度過。一代才女,最終還是無法抵擋住現實的殘酷。

「花落,花謝,花悲,花哭」,聊聊數字,將李清照的悲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本詩中,花字一共出現了十七次,將李清照的情感表露無疑,能成為千古名作,除了運氣之外,還是李清照文學方面實力的彰顯。

我敬佩李清照的為人,雖然結局是不幸的,但是她衝破世俗的偏見,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一做法確實值得學習的。試問在宋那個年代,敢於提出分手,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敢於向現實鬥爭的女性,又有幾個呢?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約派女詞人,後世稱讚她為「千古第一才女」。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李清照的詞,不似雄性荷爾蒙旺盛的豪邁派,也不像纏綿悱惻的婉約派,她的詞清新質樸,像一股清流。《點絳唇·蹴罷鞦韆》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 詩詞丨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他晚年最擔心後繼無人,收了四個學生,即「蘇門後四學士」,其中一位叫做李格非。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
  • 李清照懶了,寫詩用了54個字,「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
    我想很多人都熟悉,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古詩詞哪怕到了現在也依舊被傳頌,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正如她的詩詞一般「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為豪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為孤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清新質樸,不過就是這麼有脾氣的李清照卻寫了一首「奇怪」詩詞,通篇54字,但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李清照最懶一首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如果一定要找幾個出來,估計宋朝的李清照一定會佔據一個名額吧! 李清照出生於1084年,她出生於貴族家庭,而且她的家族還非常顯赫——秦檜是她的親戚。不過她並不和秦檜對頭,她幾乎沒有去見過秦檜。李清照從小就非常的才華出眾,相傳的她寫的詩詞已經可以讓當時朝廷當中的大文豪讚嘆不絕了。
  • 古代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1個字有24個重複,卻成千古經典!
    古代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1個字有27個重複, 卻成千古經典!如果沿著中國詩歌的發展史溯源,其源頭一定會與《詩經》有關。《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所以,《詩經》又有個別名,叫《詩三百》。
  • 加題目56個字,18個花字,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卻成千古名作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李清照《殘花》
  • 是千古絕唱,卻也是她最「懶」的詩,一個「花」字就佔了三分之一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素有「史上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她的一生正如她的詩詞那般悽婉動人。受父親影響的李清照少年時便善寫詩詞,在東京長大的她得以划船嬉戲於藕花深處,在街頭巷尾觀賞奇巧的花燈和繁華的街景,也正是這樣豐富的精神生活,讓她在自然的描摹能力上技高一籌。寫下過許多千古絕唱式的詩詞。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詩,只是專門寫給夫君撒嬌,卻成了千古名作
    也許我國有「才女」之稱的女人不少,但是能擔得起一個千古才女之稱的,卻只有一個李清照。在她的詞中,有女子的細膩,也有不輸於男兒的霸氣和豪情,她給宋代詞壇帶來的驚喜不輸於任何一位男兒。李清照不僅才華甚高,而且容貌秀麗。她寫過很多首詩,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其中,有16歲時「知否,知否?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你們知道俏皮的李清照有多可愛嗎?新婚燕爾的李清照給她的丈夫出了一個難題,還寫成了一首詞,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眾說周知,中華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因此,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不缺才女,像魚玄機、薛濤等,都是史上有名的才女,但是,能被稱得上是「千古第一才女」的只有李清照,她已經不能拿來跟唐婉、朱淑真、花蕊夫人作比較了,因為從詩詞的角度而言,能跟李清照相比的是蘇東坡、辛棄疾、柳永。如果要拿歷史上的才女和李清照作比較,是沒有可比性的,毫無疑問,李清照可是「千古第一才女」。
  • 千古才女李清照
    她好賭好酒好色,但她又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古代第一才女",也是婉約詞"一代詞宗"。她出生不久,生母王氏因難產"早卒",於是幼年的李清照在老家跟隨祖父母一起生活。她一邊跟隨祖母以及鄉裡姐妹一起學做女紅,一邊隨著致仕返鄉的祖父或勤學苦讀的伯父染習詩書。這一些教育成為她學習生涯裡至關重要的啟蒙。十七歲,在汴京,她遇到了她這一生裡最重要的那個男人一趙明誠。初相見,相見歡。結為連理,佳偶天成。此後,兩人便共同致力於金石碑刻和文物字畫的尋索收藏的事宜。
  • 「懶」到極致!李清照一個「花」字重複使用,卻寫就出許多名詩!
    作為女性,李清照對於花的喜愛,自然遠遠勝過文壇的那些大老爺們兒。前有:《鷓鴣天·桂花》: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後有:《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各個都是廣為流傳之作,但是今天要說的這首詩,是「花」中集大成製作,全詩總共54字,「花」字卻重複了17次。對於普通人來說,似乎是在偷懶強湊字數,但在李清照筆下,卻成了又一首千古名詩。《殘花》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 李清照等幾位「千古才女」命運多舛嫁人多次
    但也有一些「千古才女」可謂「巾幗不讓鬚眉」,如李清照、卓文君、蔡文姬才華不亞於歷史上的那些男性大文豪。但又有一句話說,「自古紅顏多薄命」,這幾位才女命運多舛、造化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幾次嫁作他人婦。當然,不是說多嫁就不好,這也是特定的時代和人生背景下造成的。
  • 婉約詞宗李清照的「抄襲」路:每「抄襲」一首,便成一首千古名篇
    《武陵春·風往塵香花已盡》——宋·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中最後的千古名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就是由此而來。
  • 李清照最有特色的詩,全詩10句話卻有17個花字,不愧為千古才女
    他們都在歷史上為自己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李清照也是其中的一位。她雖然身為女子,卻一點不弱於男人,憑藉才華,她在北宋那個處處都是人才的時代站穩了跟腳,更是憑藉著她的諸多作品,留名千古,流芳百世。她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只不過風格前後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前期清麗,後期憂愁,完美的詮釋出了她的人生寫照。特別是後期留下的那些作品,更是每一首都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思。
  • 李清照悼念亡夫的詞,句句扣人心弦,感情真摯,不愧是千古才女
    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清照,「中國歷史上第一才女」。作為宋代著名的女詩人,她的作品表現了很多她自己的情感表達,她的很多文字都寫得很有感情。少女時代的她很有才華,雖然她只是一個女人,在當時的宋朝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但因為書香門第,李清照博覽群書,父親也給她創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所以她能夠成為一個著名的女詞人,寫出如此不朽的佳作。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給宋代文壇帶來的驚喜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文人。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
  • 知否,知否,應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邏輯不通、辭藻堆砌、不知所云、還不如喊麥」被這位網友瘋狂diss的主題曲也就是下面這首歌扎堆的宮鬥劇剛落下帷幕最近又流行起了宅鬥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著實讓李清照小姐姐的詩詞又火了一把知否,知否,應是「千古第一才女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