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廉潔成都微信
編輯/劉飛 陳艾
說劇《于成龍》
在前兩天的內容裡,小編帶大家通過電視劇《于成龍》了解到這位清朝名臣正直的品性與為民做官的志向。正因如此,于成龍在為官期間三次獲得「卓異」(政績卓越)嘉獎,並在年過花甲之際升任兩江總督,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
升任兩江總督的于成龍即將到任,當地官員在碼頭迎接。
兩江總督可是從一品的大員,但赴任路上僅僅有一艘小船,可見于成龍這一路可是輕車簡從啊。
而在迎接的人群中,有一個人叫赫裡,就是上圖這位。他是當時的江寧將軍,康熙皇帝親外甥。從他的表情就可以猜到,他對于成龍的到來不是很開心呀。
原來,于成龍力主推行「去火耗」的政令,但這影響了赫裡等官員的利益,這就讓赫裡私底下很不滿。再加上迎接過程中鋪張浪費的行為遭到于成龍的抵制,讓他覺得面子受損,所以便記恨在心。
在這裡,小編要給大家「科普」一下「去火耗」的意思。
話說當時朝廷將碎銀融化重新鑄造成銀兩的過程中會產生損耗,這就叫火耗。為了彌補這個損耗,官衙會向百姓收稅,如果收到的稅銀多過火耗造成的損失,這個差額是可以被官衙自己收入囊中,這便成為了當時官員們的一筆收入。
我們的主角為了減輕民眾的負擔,決定廢除這項規定,就叫「去火耗」。
剛剛就任兩江總督的于成龍得知赫裡等人在兩江地區禍害百姓,並且利用「火耗」政策收取重稅,同時,一個叫魚殼的當地黑惡勢力首領還和赫裡等人形成了利益輸送。於是,于成龍決定從魚殼入手,將其中的利益輸送斬斷。
被貼出告示通緝的魚殼找到了自己的靠山——赫裡,卻被于成龍派人跟蹤發現了他與赫裡之間的關係。一番打鬥後,魚殼被于成龍派出的捕頭雷翠亭捉住,赫裡為了自保,讓魚殼自殺並嫁禍給雷翠亭,還威脅車夫讓其指認兇手。
赫裡趁機要追究雷翠亭「殺死」魚殼的責任,在沒有證據證明清白之前,于成龍只能同意赫裡帶走雷翠亭,並關進大牢、打成重傷。
接著,赫裡打算殺車夫滅口,卻被于成龍的家人石玉蘭無意中發現。於是,石玉蘭苦心勸車夫說出魚殼自殺的實情才能自保,車夫同意,決定跟石玉蘭逃走。
但是,他們逃走的事情暴露,赫裡帶人追上石玉蘭。這時,于成龍的好友柳晉陽趕到,為了保護石玉蘭、車夫與赫裡一方打了起來,赫裡趁機殺了車夫和柳晉陽。
憤怒的于成龍決定親審赫裡,但是赫裡作為皇家外戚,不應由自己審理,其他官員也紛紛勸于成龍不要這麼做。不過,我們的主角一身正氣,毅然開審赫裡,猖狂的赫裡以為于成龍不敢對自己動刑,所以大方承認自己殺人的事實。
誰知于成龍無所畏懼,真就把赫裡處以極刑。
這事傳到了皇宮。康熙直言赫裡禍害百姓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于成龍一身正氣,勇氣可嘉,為民除害,他越權審理赫裡一事不再追究。
剷除了赫裡,于成龍繼續推行「去火耗」的政令,在宣讀完政策後,他累死在了大堂之上。一代名臣走完了自己二十三載的為官之路,康熙得知其死訊後痛心不已,在殿上再次褒揚于成龍,贊他為「天下第一廉吏」,讓朝臣上下都以于成龍為榜樣。
(完)
連續三天的時間裡,小編帶各位朋友通過電視劇《于成龍》簡要回顧了這位清代名臣的為官事跡。你知道嗎,于成龍還在四川有過任職經歷,曾在康熙六年升任四川合州知州,造福一方百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網絡完整觀看這部電視劇,更加細緻地了解于成龍的清廉一生。
回顧歷史,以史為鑑,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正如這部電視劇的導演吳子牛接受採訪時所說的——
這部戲非常「接地氣」,就是說它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于成龍身上折射出很多光芒,這種歷史正氣,穿越近四百年歷史,仍有很強的現實溫度。于成龍身上清廉擔當愛民的正氣,為百姓審視官員提供了一面鏡子,這就是這個片子觀照當下的意義。拍完《于成龍》,我深深佩服這個人,他太了不起了,我期待幹部隊伍充滿清廉擔當的正能量,也可匯成一句話:為官要學于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