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21:24: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
新冠肺炎康復者的恢復期血漿正在成為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希望,武漢市民劉冬被解除隔離的第二天就來到血站獻血。
劉冬:我隔離了16天,解除隔離之後回到家裡,回到家裡我就聽新聞報導說這個血漿,對重症患者有幫助,所以說我2月19日我就過來獻這個血漿。
董倩:為什麼一從隔離點出來就要到這兒來獻血漿?按說可能你是最需要養身體的時候,讓自己恢復的時候,為什麼反而要給呢?要拿出來?
劉冬:因為我得過這個病,那個痛苦煎熬我深有體會。然後我看到那麼多人還需要幫助,我就心裏面急,就是說能夠幫助他們,那我肯定是義不容辭的,哪怕是提前一分鐘,別人就有可能提前一分鐘結束那個痛苦。
董倩:那你著的是什麼急呢?
劉冬:因為從這次走過來,我就感覺到生命非常非常可貴,但是也非常非常脆弱,希望能就是說讓他減少痛苦,挽回生命這個最好了。
工作人員:上一次沒有號,然後這次我們排著了,這是他們這次的獻血證,上面是新冠肺炎康復血漿。
董倩:您告訴我這個血漿,對於患者的恢復有什麼幫助 ?
陳涵薇:因為他自己產生的抗體把他體內的病毒給打敗了,然後他康復了以後呢,他體內的抗體還很多的,而且他體內的抗體濃度還很高。那麼病人為什麼病的那麼重呢?就是新型的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這種病毒,人自身沒有這樣的抵抗力,自己的免疫力也不是那麼好,所以病毒在體內泛濫。
董倩:那現在用康復者血漿是一種治療的辦法?
陳涵薇:對。
董倩:那他這一袋400毫升的血漿可以救多少人?
陳涵薇:他因為抗體比較高,1比640,可以救兩到三位,他的濃度比較高。
董倩:所以劉冬你知道,你的血漿能治兩到三位?
劉冬:當時知道了我很高興。當時知道陳主任說的,她說這個比例很高,我說那真好。因為濃度比較高,它的那個抗體,就像一個部隊一樣的,實力雄厚,去打敗敵人輕而易舉。
董倩:那就是說,如果他時間久了,他病好的時間久了,這個濃度也會低,現在是600,也許過段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陳涵薇:對,相對以後就慢慢就往下走了。
董倩:所以我能理解為什麼您急著讓他們來。
董倩:真的,謝謝劉冬。
劉冬:我應該的,我覺得能夠幫助他們真的很高興,很高興。
被治癒的患者越來越多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康復者
加入到捐獻血漿的行列
陳涵薇:是的,那小夥子也是兩次了。你看他夫人,兩次都陪他來。
陳念的愛人黃冬妮:我自己都是醫護人員,他能救病人也是幫助我啊。
董倩:您在哪個醫院?
陳念的愛人黃冬妮:我是在同濟醫院。
董倩:按說自己的丈夫得這個病,好不容易好了,應該養著他才對,你怎麼可能讓他再費勁到這來?而且不是一次是兩次。
陳念的愛人黃冬妮:他在生病的期間一直都是我在照顧他,那個時候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焦慮,每天都睡不好覺很擔心他。那個時候的痛苦我們是最清楚的,所以(他)好了之後,就希望跟我們一樣痛苦的這些人,能夠早日脫離這些痛苦。
陳念:上次第一次獻完血後,我就一直問她,我還問她第二次我什麼時候可以獻?
董倩:你覺得她心狠不狠,她讓你一而再再而三來。
陳念:這不狠。我這邊獻了血,如果能救患者的話,她那邊醫護人員的工作,她就會輕鬆。
董倩:你覺得這是在幫她。
陳念的愛人黃冬妮:對。
陳念:整個武漢恢復了,她自己壓力就小了。
陳念的愛人黃冬妮:能夠早點回家。
董倩:你挺棒的。
陳念的愛人黃冬妮:沒有,我們都是做一些很小的事情了。
董倩:會不會累?我總覺得看上去有點蔫呢?
陳念:因為我昨天晚上沒睡好,最近一直在家裡待著沒什麼事,作息時間就很容易出現問題,不像平常上班的時候。
董倩:兩次,2月17日,3月4日,保重身體,還是要注意,畢竟是得了一場大病,又不斷地獻血漿,還是要保重身體,劉冬也是,謝謝!謝謝!
劉冬: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