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事關國計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國糧食產後損失嚴重,大力推動稻米減損加工,將有利於稻米加工產業良性發展,提高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為人民獲得更多福祉奠定堅實根基。
為傳播「適度加工」理念,推動中國優質糧油發展,在近日中糧集團舉行的福臨門大米新品全國首發儀式上,中國糧油學會發布了面向行業及消費者的《稻米營養減損加工與美味白皮書》,以進一步推動我國稻米加工方式的轉型升級。
適度加工 推進節糧減損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
針對我國糧食產後損失嚴重,糧食收穫、農戶儲糧、糧油加工和消費等環節損失率高的問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今年9月發布《關於創新舉措加大力度進一步做好節糧減損工作的通知》,指出通過科技創新,全面推廣節糧減損新技術,積極開展糧食儲藏、物流、加工等領域節糧減損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通過實現糧食加工的法治化、標準化,實現全鏈條節糧,助力節糧減損。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糧食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等環節,每年損失浪費700億斤以上,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糧食單產數據統計換算,大約相當於至少1億畝耕地的產量,其中加工環節損失糧食達150億斤以上,約佔21.4%。按我國年產稻穀兩億噸計算,由過度加工改為適度加工,可節約糧食近2000萬噸,相當於1.3億人一年口糧或4000萬畝稻田一年產量。
為規範企業生產,引導市場理性消費,切實達到大米生產和消費中「節糧減損、營養美味」的目標,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於2018年10月發布《大米》國家標準,並於去年5月開始實施。新國標在大米的加工精度方面做出了如下調整:加工精度由原來的按「一、二、三、四」等級劃分變成了「精碾」和「適碾」;對加工精度設置了上限,一級大米的加工精度由舊國標的90%以上調整為80%—90%。
近年來,國內推出一系列稻米加工技術規範,規定糙出白率控制在88%—91%以內,即碾減率控制在9%以內時(不同原料會有所差異),拋光增碎控制在1.5%(秈米)、0.75%(粳米)以內,為稻米的不過度加工提供了量化評價指標,更好地推動稻米加工產業良性發展。
適度加工 切合國人營養需求
如今,我國居民飲食已經開始逐步進入以健康美味為衡量標準的新階段,單一地按照產品加工等級來標註產品質量已不能滿足居民對於食品營養和美味的需求,需要形成適合我國不同人群的營養美味需求與消費需求的分析體系。
中糧糧谷營銷公司總經理盧其松表示,有不少消費者在選擇大米時刻意追求「精糧」,但他們卻不知道「精、細、白」的背後是營養的極度流失以及糧食的嚴重浪費。以稻米加工為例,只有在經歷多次拋光後,才能成為色澤晶亮的精米。但每次拋光都會增加一次對稻米的損耗。大量的維生素、α生育酚和礦質元素等營養物質均集中在大米皮層、糊粉層和亞糊粉層,過度加工不但會損失掉這些營養物質,還會因為破壞亞糊粉層造成口感品質下降。另外,長期食用加工過度的大米還會造成營養缺乏及失衡。
此次發布的白皮書顯示,糙米的胚和皮層中含有豐富的脂肪、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稻米在碾磨加工過程中,其營養成分逐漸流失。研究表明,隨著碾減率的增加,大米中的維生素B1、膳食纖維、煙酸、鉀、鈣、鎂和鋅各項營養成分的含量都隨之降低。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我國居民維生素B1的日攝入量為每天1.1毫克—1.3毫克,我國成人維生素B1的攝入量均值為每天0.9毫克—1.1毫克,現實生活中攝入不足比例達到80%以上。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過多追求精米白面,導致大量的維生素B1流失。研究表明,碾減率9.74%的大米的維生素B1含量較碾減率12%的大米高40%以上。
的
膳食纖維在腸癌、高膽固醇血症、冠心病、肥胖、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防治中有積極作用。然而,稻米的過度加工會導致膳食纖維的大量流失,碾減率9.74%的大米的膳食纖維含量較碾減率12%的大米高175%。此外,隨著碾減率的提高,稻米的外觀品質會逐漸提高,但當加工精度超過「適度」範圍後,不但米飯食味沒有提高,同時經濟指標也明顯下降。
日本對大米過度加工有嚴格控制,日本大米加工出品率高,糙米出米率90.5%—92%(比我國平均高1.5%—2%),低於90.5%即被判為過度加工。日本研究表明,亞糊粉層中含有大量與美味和營養相關的成分,過度加工會破壞亞糊粉層,導致產品品質下降。在日本的相關產品宣傳中,也將亞糊粉層稱為美味層。
中糧糧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華簡介紹,此次發布的福臨門自然香大米,開創性地採用了9%黃金碾磨技術,不僅充分保留了稻米原生味道,同時極大降低了無謂的加工耗損。黃金碾磨是保留大米原生美味層的稻米加工工藝,只碾磨到原米的9%,能夠同時滿足消費者對營養和口感的雙重需求。
(記者 周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