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暖被機、暖腳墊、保暖面罩、日本發熱內衣……在「你在北方的室內穿著短袖,我在南方的被窩裡默默抖腿」的日子裡,頑強的南方小夥伴們恨不得加熱一切。12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南京各大商超,發現保暖「神器」佔據了櫃檯C位,銷量不斷攀升。纖維生熱、氧化發熱、插電加熱,賣點滿滿。這些暖心小物真的靠譜嗎?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
「科技獎」
自發熱內衣,搓一搓就能熱
冬天已至,既輕便又保暖的發熱內衣,成了眾多愛美人士的「過冬神器」。12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在新街口某大型商場裡看到,不少內衣店鋪已經把保暖衣、保暖褲放在最顯眼位置,打著大大的「溫暖過冬,不畏嚴寒」的招牌,還有很多品牌推出網紅髮熱內衣,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試穿、購買。
「這款內衣有啥神奇的,真的能自發熱?」在一個堆滿各種保暖內衣褲的貨架前,劉女士看花了眼。記者看到,在一塊展示著保暖內衣材料的試用板上,標著升溫圖樣,工作人員建議記者摸一摸這塊材料,只需短短幾秒,衣服就會隨著手掌的溫度變熱。他介紹:「這款發熱內衣主要是由一種特殊的纖維製成。一方面,纖維可以將身體蒸發的水蒸汽吸收並轉化為熱能,另一方面,纖維之間形成的空氣層能使熱量不易散失。」
記者還發現,今年還有一款高科技保暖內衣走俏線上、線下。「摸起來特別舒服,薄厚適中,穿起來也不緊繃,而且還挺暖和。」劉女士告訴記者,這兩年,她也穿過不同的保暖內衣褲,但今年這款「超細旦膨體發熱纖維」內衣褲真有點「不一樣」,手感特別好,價格也不貴,她一口氣買了兩套給父母。
「奇葩獎」
想直面寒風嗎?保暖面罩來一個
相信很多騎車上班的朋友,最討厭的就是冬天。現代快報記者最近在網上發現,一款保暖面罩正在熱賣。
現代快報記者在某購物平臺上看到,一家保暖面罩店鋪月銷量超10萬,該店鋪宣傳稱,保暖面罩集護耳、護臉、護頸於一身,能夠給人全面的保暖防護。很多購買過的網友表示效果很不錯。「這是我買的第二個了!用來擋風很好。」「既能擋耳朵,又能擋脖子,還能擋額頭,這就是我需要的保暖神器。」「雖然醜了點,但這都不重要,保暖才是第一位。」
但也有網友指出,保暖面罩雖然挺暖的,但有眼鏡的話,氣都跑到眼鏡上去了,完全看不見路。還有網友吐槽面罩「奇葩」的外形,「感覺就像個防毒面罩」「戴上雖然不冷了,但晚上還挺嚇人」。有網友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購買,還是先問問使用過的人的感受,再決定買不買。
最有「味道」獎
發熱腳墊、電暖鞋,腳暖了身體才能暖
想暖身先暖腳。現代快報記者發現,不少商家盯上了「腳部保暖」。線上,一家店鋪打著「穿鞋用,不尷尬」「無需彎腰,腳踩調溫」「碳晶發熱膜,5秒快速升溫」的廣告,鼓勵每個腳冷的寶寶趕緊「買它!」介紹頁面顯示,這款發熱腳墊在暖腳的同時,還能免去脫鞋的尷尬。「坐在辦公室,穿著鞋子直接踩在發熱腳墊上,就能感覺到暖意傳來,挺方便的。」一位用戶評價。
不僅有發熱腳墊,還有電暖鞋。在某電商平臺,能充電的電暖鞋也很受消費者歡迎。鞋子形狀如熊掌,有一個厚厚的絨兜,能夠容納兩隻腳放入。
評價裡,不少網友誇讚這款電暖鞋的「溫暖如春」,但也有網友嫌它用久了「有味道」,而且比較難清洗。「鞋子是很暖和,但如果很多人一起用,就會不乾淨,插電的設計,讓我只能在家裡的固定區域穿它,不好移動,有點不方便。」
「雞肋」獎
暖手蛋、暖宮貼.....這些和暖寶寶有區別?
出門凍手怎麼辦?你還缺個暖手蛋。在新街口某連鎖商店中,現代快報記者發現,新款暖手蛋擺滿了整整一個貨架。
打開塑料的圓形外殼,放入一片暖包,暖手蛋就可以使用了。不過記者發現,這個暖手蛋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雖然在產品說明中,該商品聲稱「最高溫度低於65 ℃,發熱可持續8小時以上」,但實際測試後發現,該產品溫度並不高。
曲女士購買的暖手蛋
而且經過了20分鐘,暖手蛋才開始發熱。用戶曲女士稱:「這個暖手蛋的保暖效果很一般,不如抱著一杯水或者用手套取暖來得直接,我覺得很雞肋。」除了暖手蛋,店內還售有暖宮貼、暖腳貼等多種「過冬神器」。不過,從氧化發熱的原理上來說,它們只不過是用在不同地方的暖寶寶而已。
提醒
冬天常用暖手寶,小心會長火激紅斑
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駱丹提醒,天冷取暖使用小太陽,被窩放熱水袋,筆記本電腦放在大腿上,躺在取暖躺椅或者電熱毯,靠近車載暖風設備,睡在燒炭的火坑上等行為,如果長期這樣(超一兩月),皮膚可能會長火激紅斑。原因就是由於皮膚長期處於低於燒傷溫度的環境,通常這種溫度在45攝氏度以下。
駱丹舉例,不少年輕人愛用暖水袋、暖寶寶來緩解腰疼或者肚子疼痛,因此腰骶部或肚子也出現火激紅斑。「火激紅斑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局限性的網狀紅斑,或者色素沉著,通常不疼不癢,大多數可以恢復,個別人有可能遺留永久性的色素沉著。」
如何科學使用取暖用品?駱丹表示,像保暖衣、圍巾、帽子等常規用品可以使用,但涉及到插電的產品要留心,尤其通電時不能使用,注意觀察有無異常。還有不能靠近取暖器,尤其不要讓電暖器的出風口直接對著身體的某個部位加熱,最好在皮膚表面墊一塊毛巾,以免燙傷。此外,取暖設備上不能覆蓋物品,以免引發火災。
在選購和使用前一定記得先看認證標誌
每到冬天,「小太陽」、電熱毯等保暖小家電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消費者到底該如何選擇?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了解到,在購買電熱毯等設備時,首先應該檢查該產品的標識、規格、型號和商標,並與說明書對照,看看是否一致,正規的電暖設備應有國家強制性認證標誌(即CCC標誌)、生產企業名稱、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執行標準代號等。
其次,消費者應檢查外觀裝配質量,開關、旋鈕應靈活可靠。在實體店購買時應現場通電使用,驗證其使用效果;在電商平臺購買時,收到貨後應先查看使用說明書,再進行通電使用,驗證其使用效果。
相關部門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品牌製造商一般生產規模較大,技術力量較強,質量控制嚴格,其產品質量比較安全可靠。對非知名品牌的產品,消費者要注意查看產品包裝是否牢靠,說明書是否齊備,產品的外觀質量如何,電源線質量是否可靠等。另外,根據使用環境、房間面積、使用場合等因素選擇加熱器的功率。由於家用插座的額定電流一般為10A,建議選擇功率在2000W以下的加熱器。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見習記者 陸雨瀟 江楠 盧河燕 記者 宋經緯 實習生 沈曉敏/文 陸雨瀟/攝
(編輯 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