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30
中考第一場語文考試結束
11:30,武漢二中廣雅中學考點,中考首門考試結束的鈴聲敲響,考生們從各個考場有序退場通訊員黃小安 記者向潔 攝
今年的中考作文題也出爐啦
2020年中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7歲的小睿在小區騎車時撞倒了一個3歲的小朋友,既沒有道歉,也沒有留下聯繫方式。媽媽了解情況後認為:小睿應該正視錯誤,承擔過失;父母也應該擔起責任,加強教育。於是他們寫了一份特殊的「尋人啟事」尋找被撞的孩子及其家長。啟事上,媽媽寫下了一段文字表達歉意,表示願意支付檢查和治療的全部費用;小睿也親手寫下了道歉的話。小睿剛上小學,有些不會寫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媽媽也沒有代筆。
擔當,無論年齡;擔當,不分身份。事無巨細都顯擔當,大事難事更須擔當。
勇於擔當,才能有所作為。
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敘述生活經歷,或論述其中道理,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於600字。文中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在語文試卷中
還有一道與疫情相關的題目
口語交際第二題:
在疫情中人們的生活方式
有沒有什麼不同
再來一起回顧下
歷年武漢中考作文題
2019
▼
葉嘉瑩說,寫一首好詩,不是為了把漂亮的詩句照搬過來,而是為了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詩是這樣,規劃人生也是這樣。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體裁不限(詩歌除外),不少於600字。
2018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有德的人有夥伴,有德的家庭有芳鄰,有德的國家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會孤單,他們一定會有親近的朋友。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於600字。文中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2017
▼
一條小魚很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於是和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長大後變成了青蛙,來到地面看到了大千世界,然後回來告訴了小魚兒。小魚兒開始想像外面的世界,但它想像的事物都是魚的形狀:人是用魚尾巴走路的魚,鳥是長翅膀的魚,其實,人何嘗不是如此。人們在認識新事物時,總是受到已有經驗的限制。所以要想獲取新知識,必須拓寬視野,豐富知識。
根據上面材料,寫一篇600字的作文。
2016
▼
人生如登山,或許因為太在意登上山頂,我們往往沒有慎重選擇路徑就匆匆出發。於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進小路,有人奔向捷徑,有人闖入險途。有的路,平坦而通暢,帶給你的是安穩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嶇而險峻,帶給你的是精彩或者傷害。選擇的路合適,你會順利登上山頂;選擇的路不合適,即使登上山頂,也會遍體鱗傷,決定人生狀態的不是山頂,而是你選擇的通向山頂的那條路。
請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2015
▼
初春,街心公園的樹爭先恐後地長滿了綠芽,有一棵樹卻遲遲沒有動靜。一段時間後,別的樹的葉子都已張開,這棵樹才剛剛冒出嫩芽。一開始就比別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讓人擔憂。不過這棵樹並不著急,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不緊不慢地生長著。不經意間夏天來臨,抬頭望去,這棵樹與別的樹已無區別,濃濃的綠色在夏日的酷暑裡同樣可以遮陰納涼。此時,誰又在意它當初的滯後?
人的成長何嘗不是這樣?
請根據對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根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於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用化名代替。
2014
▼
在陳全忠的《大地上的讀書人》一文裡,一個貧窮的孩子為什麼在山路上讀著借來的書而不覺其苦?一群面帶菜色的學者為什麼埋首於卷冊間卻能自得其樂?因為他們找到了蘊藏其間的趣味。
其實,生活中做許多事情都是如此。發現趣味,就是發現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發現了趣味,艱苦的生活就有了快樂。
依據以上材料,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13
▼
看山水,如何看見生命的靈性?
看人間,如何看見世事的真相?
看史傳,如何看見人性的善惡?
看生活,如何看見人情的冷暖?
看,需要眼睛;看見,需要頭腦和靈魂。
請以「看見」為題,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2012
▼
今年年初,《咬文嚼字》雜誌社邀請讀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驚訝地發現,一些市場意識很強、人氣很旺的名人,在撰寫博客時,頻頻出現語言運用方面的「低級錯誤」,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話。即使到了網絡時代,我們閱讀優秀作品時也總能感受到作者嚴肅恭敬的寫作態度。
以《敬畏文字》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來源:北青網綜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