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不負韶華的 上海閔行法院
文字來源
行政及執行裁判庭 周露露
2014年進入法院工作,從一名初學乍練的「職場小白」成長為一名「輕車熟路」的法官助理,各方歷練後,如今的周露露儼然是一位遊刃有餘的「熟手巧匠」。「老練」背後,是對細節的「較真」,是對難題的「較勁」,是和時間在「賽跑」。
作為一名法院工作者要有「三心」:
一要始終用心
二要沉穩細心
三要堅守初心
這是法官助理初任培訓時,前輩送給我的一句話,轉眼間六年過去了,這句話已然成為我的工作座右銘。
法官助理
是法院工作的一個崗位
是法官的助手
是案件的輔助
但助理工作
遠不止於輔助
它更是成長為合格法官的
「修煉場」
始終用心
做好法官的「助理」
做一個工作中的有心人,把握每一次學習機會。在庭審中學:收到案件材料後,分析訴爭內容,對專業術語事先查閱資料,做好開庭準備;一次精彩的庭審就像一場頭腦風暴,在庭審記錄之餘,我會在原、被告訴辯的針鋒相對中思忖爭議焦點,在法官的發問和總結中體會如何對案件抽絲剝繭;庭後,我也會找承辦法官請教開庭中一些不懂的事項。在日常事務中學:在法官與當事人接打電話時,我認真傾聽,學習如何安撫當事人的焦慮情緒;外出調查時,我仔細觀察法官怎樣勘察現場,怎樣有的放矢,還原案件真相。在文書中學:除了收集平時看到的優秀案例,揣摩審判思路,我也會認真研究每一個我參與的案件上訴後的二審裁判文書,學習怎樣更好的釋法說理。只有通過不斷學習,錘鍊自己的能力,才能與法官更有默契,做好法官的「助理」。
行政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行政糾紛的範圍包羅萬象,一些行政管理領域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面對新案件時,主動查找、研究相關法律規定,多討教、多思考,是法官助理的必備技能。
案件的裁判結果固然講法律重證據,但不論結果如何,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輔助法官及時做好釋明工作,秉持公平公正,消除當事人疑慮,爭取實質解決行政爭議,也是法官助理一項重要的任務。
沉穩細心
做好案件的「助理」
案件信息可視化。每年年初,設計好案件信息表,準備好表頭,接下來這一年中,每個案件從收案開始,我會及時記錄包括發送材料、開庭日期、宣判日期、裁判結果等每一個步驟和相應日期,以及一些案件還存在評估鑑定、上訴的情形,對每個案件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工作節點可視化。我的桌面上有一個紙質日曆,它不僅是我的時間參考,也是我的工作「備忘錄」。我習慣隨手把開庭信息和待辦事項記在日曆上,做完一件就打個勾,這樣每周、每月的工作安排都能瞭然於胸,逐項推進。
參考資料可視化。我會把平時研讀到的優秀裁判文書和上訴回來的二審裁判文書收錄在一個專門的文件夾裡,做好備註方便隨時翻閱。對於自己撰寫過的裁判文書,我也會設置包括擬稿、定稿、範本的三個子文件夾,並在裁判文書的標題中簡單寫明案號、案由、裁判結果(如駁回訴訟請求、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撤銷行政行為、裁定駁回起訴等),方便日後檢索。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不忽視任何一個程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途徑。
堅守初心
做好自己的「助理」
作為法官助理,撰寫好裁判文書是一種「終極考驗」,也是學以致用,守護公平的必由之路。從裁判文書的校對者,到裁判文書的起草者;從對案件的「偷偷」思考,到轉化成組織好的語言寫進「本院認為」。這些質的轉變背後是不放過任何一次練筆的機會。2019年,我一共起草了行政裁判文書162篇。
在開始撰寫文書前,我會把案件卷宗再仔細閱看兩遍以上,重點結合證據材料、庭審筆錄等內容,注重梳理事實、法律爭點,逐項列明展開說理。遇到沒把握的問題,我會及時向承辦法官討教,遇到一些疑難複雜或者新類型的案件,我也會通過C2J平臺、中國裁判文書網等知識庫,開闊思路,同時在說理論證過程中還會翻閱相關法學著作,提升論理的厚度。
判決書寫好後,我習慣做三遍以上調整,第一遍針對文字、數字等基本信息做一次校對調整;第二遍針對「本院認為」部分,反思是否已經把問題說清楚,能否在說理上更充分、表達上更流暢;第三遍會在結合法官意見的基礎上,尋找自己的差距和問題所在,及時總結。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平凡的堅守是對初心的投射,夢想的徵程仍在繼續,祝福法官助理們在各自的「修煉場」上不斷精進,早日實現職業理想。
原標題:《法官助理|輔助日拱一卒,精進日進一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