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
圖/劇照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9日,全國影院復工率已經達到71.34%,8月3日至9日的周票房報收2.12億元。諾蘭經典作品《星際穿越》、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多力特的奇幻冒險》仍然保持熱度,其中《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於8月7日突破1億元票房,成為影院復工後首部票房破億的新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奧斯卡頒獎禮已經過去了半年之後,因為疫情延期上映的奧斯卡獲獎影片《1917》終於在8月7日登陸內地院線。該片在中國內地同步發行IMAX、中國巨幕、CINITY三個版本,首周票房達到3686萬元,成為影院復工後首周票房最高的新片。
《1917》於今年1月在北美上映後,有人評價它是「為銀幕而生的電影」。該片採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讓觀眾仿佛置身戰場,與片中角色一同經歷槍林彈雨。正是憑藉高難度的「一鏡到底」,《1917》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奪得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響效果三個技術類獎項。
一鏡到底,難度達五倍
對影迷而言,「一鏡到底」並不是什麼陌生的概念。遠至希區柯克的《奪魂索》,近有2014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國產片中也有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和《路邊野餐》,都採用了長鏡頭拍攝。雖然《1917》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偽一鏡到底」——有影迷統計,這部電影共有22個剪輯點,但均以遮擋、黑幕等方式「遮蓋」,但銀幕上最終呈現的效果,是長達119分鐘、非常流暢的長鏡頭。
電影講述兩個普通士兵跨越戰場送信的故事。在畫面上,主角一路向前,全片的場景沒有重複。導演薩姆·門德斯和攝影羅傑·狄金斯均在不同的採訪中表示,「一鏡到底」不是為了炫技,而是希望營造「沉浸感」,帶領觀眾重回一戰的歷史性時刻。薩姆·門德斯說:「我想用真實的時間順序講述兩個角色的故事,並以一鏡到底呈現。」
跟普通的拍攝技術相比,一鏡到底的難度更高。薩姆·門德斯曾感慨,一鏡到底的難度是一般電影的5倍:從演員走位、說臺詞的時間、攝影機調度、自然光的捕捉,再到群演配合,錯一步就要推翻重來。成片中短短的幾分鐘,背後可能翻來覆去拍了幾十次。比如電影中有一個鏡頭,士兵布雷克(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飾)在農莊中被德國飛行員刺中腹部,門德斯透露,這段8分鐘的鏡頭共拍了50多次。
戰壕是片中的重要元素,普通電影只需要搭建50米,《1917》則足足挖了超過1600米。此外,由於鏡頭要圍繞演員進行360度拍攝,無法安放燈光設備,因此全片的外景拍攝都選擇陰天進行,雲朵、光線等元素必須在視覺上統一,「逼」得羅傑·狄金斯下載了6個天氣APP,拍攝時必須隨時查看。
臺前幕後,陣容超豪華
《1917》的製作班底堪稱「豪華」。導演薩姆·門德斯曾兩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憑藉處女作《美國麗人》橫掃第72屆奧斯卡,收穫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大獎。好萊塢「宗師級大神」羅傑·狄金斯擔任該片的攝影,他曾拍攝過《銀翼殺手2049》《肖申克的救贖》《老無所依》等影史經典作品,此次又憑藉《1917》斬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此外,剪輯李·史密斯、服裝傑奎琳·杜蘭都曾數次獲奧斯卡提名,配樂託馬斯·紐曼曾5次獲得格萊美最佳樂器編曲獎。
影片兩位普通英國士兵由年輕演員喬治·麥凱和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飾演,正好符合角色「無名小卒」的設定。而片中還出現了不少熟臉,科林·費斯飾演一開場給兩位小兵下任務的艾林摩爾將軍,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收信人麥肯錫上校,此外還有曾在《神探夏洛克》中飾演大反派莫裡亞蒂的安德魯·斯科特、在《權力的遊戲》裡飾演少狼主的理察·麥登……這些英國知名演員都甘願為影片做「綠葉」。
對演員而言,拍攝《1917》的過程同樣充滿「沉浸感」。在正式開拍前,喬治·麥凱與迪恩·查爾斯·查普曼已經在比利時和法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以貼近片中兩位主角的生活。
技術成功,情感稍單薄
《1917》的故事已經在導演薩姆·門德斯心中醞釀多年。他的祖父曾經親歷一戰前線,是一位穿梭於槍林彈雨的傳令兵。門德斯在祖父講述的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大量創作,便有了如今這部以「生死傳遞」為主線的電影:兩名士兵為了拯救1600名戰友,在24小時內穿越戰場……
影迷對《1917》的評價頗為兩極。《1917》最引以為傲的「一鏡到底」,也是爭議最大的部分。支持者認為,一鏡到底的形式不僅帶來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也是一次「關掉上帝視角」的嘗試。電影中,觀眾跟隨兩位士兵的腳步穿過戰場,轟鳴的炮彈聲、髒亂的戰壕、布滿屍體的無人區、熊熊燃燒的教堂、櫻花飄落的河流、恬靜美好的農莊……觀眾仿佛親身走過戰場,感受死亡的恐懼。有觀眾表示自己看完《1917》IMAX版之後被嚇到了:「經常有突如其來的地雷、炸彈,真的感受到戰爭的恐怖。」
門德斯曾在採訪中提到,《1917》一鏡到底的靈感源於戰爭類電子遊戲。影片在技術上無疑是成功的,但也有不少人批評該片故事單薄、缺乏力度。為了實現「一鏡到底」,電影裡大多採用中景和遠景鏡頭,極少展現角色的特寫。片中也缺乏對主角以外其他角色的刻畫,不少客串的大牌演員淪為「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