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以家人之名》兩個爸爸最難忘的戲都和誰有關?

2020-09-05 新京報Fun娛樂

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塗松巖、張晞臨等共同出演的劇集《以家人之名》即將收官,劇中,李海潮(塗松巖飾)、凌和平(張晞臨飾)兩位單親爸爸,一個開麵館一個當警察。平時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後來又一起搭夥過日子,把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三個孩子撫養成人。李爸和凌爸之間生活化的日常互動成為該劇的一大亮點,演員塗松巖和張晞臨對兩位爸爸的刻畫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李海潮與凌和平

他們是如何與劇中的李海潮和凌和平結緣,又是怎樣商量著演繹了這兩位性格迥異的單親爸爸?現實生活中他們分別跟李海潮、凌和平有什麼相似和不同,又是怎樣看待對方的?新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塗松巖、張晞臨。

角色

李海潮難在「好」,凌和平難在「平」

《以家人之名》播出之後,「海潮麵館」掌柜的,喜歡圍著鍋臺和孩子轉的「李爸」李海潮備受觀眾的喜愛。甚至有不少網友評論說,也想要一個這樣的爸爸。事實上,塗松巖差點與李海潮擦肩而過。他看了劇本的前幾集,覺得很喜歡,特別想出演,劇方也認為他很合適,但當時因為有演出任務,擔心時間上排不開,怕完成不好。「那時候想,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遺憾放棄了。但是經過各方面的努力最後終於成行,我覺得這是一次非常奇妙的緣分,好事多磨。」

李海潮和賀子秋

在塗松巖看來,李海潮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很好,劇中有很多人,包括賀子秋的親媽賀梅,都曾形容他是一個老好人。而「好」正是這個角色最難把握的一個點。「從演員的角度來看,我更希望塑造一些有『瑕疵』的角色,所謂的『瑕疵』是長在角色身上的一些『毛茬兒』。有了這些東西,角色會很豐富,塑造起來空間感會很大。但如何把一個老好人兒塑造得讓人相信,是挺有挑戰的事情。」塗松巖說,他一定要把深藏在李海潮內心中的不足,以及他認為的自己的缺點,都給演繹出來,這些東西才能讓角色更加立體和豐富。

老好人李海潮照顧家庭的時間多,孩子們有什麼心思也願意跟他傾訴。賀子秋想追求李尖尖,會提前來問李爸的意見;凌霄跟李尖尖處對象了,也第一時間告訴李爸。而凌霄的親爸凌和平還是從李海潮那得知的消息,內心高興極了,發微信祝賀兒子時卻寫得很官方。在張晞臨看來,凌和平在人物設置和劇本結構上,都不是「特別討巧」的角色。他是忠於職守的派出所民警,工作非常認真,但不是一個無微不至的父親。

張晞臨形容凌和平「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他就是這樣子的一個人」。凌和平更像是一個中國傳統的父親,對孩子疏於照顧關心,也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情感,人物比較平不討巧。要讓觀眾對他產生共情,就需要展現他鮮活的一面。「就是他好玩的一面,讓大家看了覺得特別親切,包括他跟李海潮在日常生活裡互相鬥來鬥去,很溫情的生活細節等,這些都是對凌和平這個人物的加工。」

兩個爸爸互動自然。

場面

印象最深的戲都是「子秋過生日」

《以家人之名》對親情的呈現頗為感人。對於塗松巖和張晞臨而言,他們印象最深的戲,都跟賀子秋有關。「有幾場父子交心的戲、子秋過生日、打算送子秋去留學、子秋九年後回到家第一次碰面,這些都是讓我印象深刻、需要演員極大投入去完成的戲。」塗松巖透露,這幾場戲拍之前他會跟導演等主創反覆研究走位、臺詞、臺詞的節奏、動作等各方面。「這種大情緒的戲演不了幾條。我記得其中有一條演完之後,休息了半個小時才緩過來繼續拍的。」

《以家人之名》劇照

塗松巖提到的「子秋過生日」的戲,指的是劇中賀子秋二姨來家裡給他過生日,把子秋拉到房間叮囑他平時多幹活,要記住自己寄人籬下的身份。李海潮無意中聽到,非常難受。他把子秋當成親兒子,不解為什麼總有人提醒子秋不是他親生的,當天他心情抑鬱喝醉了,也哭了。這同樣也是張晞臨印象最深的一場戲,他甚至形容為最吸引他的一場戲。「這場戲的臺詞寫得特別棒,塗松巖也演得特別棒。當初我看劇本看到這裡,就尤其喜歡這一段。」

劇中,李尖尖是李海潮的親閨女,凌霄是凌和平的親兒子,賀子秋跟兩位爸爸沒有血緣關係。三個孩子,跟每位爸爸在血緣上的親疏都不一樣,如何拿捏表演的尺度?塗松巖表示,從李海潮角度出發,他想一碗水端平,但實際上對待男孩、女孩,以及有親生父親的凌霄,他確實會有一點差別。他舉例說,有一場「小尖」和「小子秋」打架回來的戲。把鄰居送走之後,李海潮讓「小尖」帶著「小子秋」去洗手,「小尖」經過他的時候,他舉起手做了一個假裝要打的姿勢;但「小子秋」要過去的時候,他又是另外一種眼神。

李海潮和「小尖」、「小子秋」。

張晞臨也表示,凌和平對待三個孩子是一樣的心,感覺誰處境差一點就會更關心那一個。這樣的情感不止在劇中,甚至還延伸到了戲外。前幾天劇集播到李尖尖和凌霄處對象談戀愛了,張晞臨想在社交平臺上發一條內容,祝賀凌霄和尖尖在一起。但他馬上又會想到:「哎呀,要怎麼安慰一下新成(張新成飾賀子秋)呢?我也很期待他早日找到喜歡的媳婦兒。」

李尖尖和凌霄

賀子秋

表演

摘豆拌嘴細節互相商量著來

《以家人之名》裡李爸和凌爸有趣又默契的日常鬥嘴成為了劇集的一大亮點,不少觀眾稱自己就是衝著看老哥倆鬥嘴來追劇的。事實上,能把瑣碎的生活化細節演繹得有趣又接地氣,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

觀眾很喜歡兩個爸爸的日常。

塗松巖表示,他只是在極其微小的細節上對李海潮這個人物進行了豐富。「表演過程中需要設計屬於角色的細節,但生活戲中設計這些細節,分寸感不太好把握。因為生活戲太貼近生活了,稍微掌握不好設計的分寸,就容易被觀眾看出破綻,覺得你演得假。所以在李海潮身上,我更多的是在極其微小的細節上進行豐富:比如歲數大了,微信打字會慢很多;戴老花鏡看字時,表現出一些距離感;還包括貼膏藥的位置等。」

至於李爸和凌爸日常聊天鬥嘴的戲,劇本裡不會寫那麼詳細,很多都是塗松巖、張晞臨在現場跟導演一起商量設計出來的。張晞臨透露:「我跟李海潮很多對手戲的細節都是現場碰撞出來的,比如摘豆、縫衣服、揉肩、貼膏藥,包括相互的拌嘴等。劇本上沒有這麼細,但劇嘛,就是要靠細節堆積起來,才能展現給觀眾說,這家人已經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了,才能體現兩人這種相濡以沫和生活中的默契。」

劇中,李爸和凌爸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兩人日常互動你來我往默契十足,有觀眾開玩笑說真像一對老夫老妻。張晞臨聽到這樣的評論後哈哈大笑:「就讓大家腦洞全開,挺好玩的!我們拍的時候完全沒這種感受,觀眾能喜歡凌爸李爸兩個角色,就特別開心了。」事實上,這是塗松巖和張晞臨的第一次合作。塗松巖說,跟張晞臨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並稱讚對方是「敏感度非常高的演員」。張晞臨透露,他和塗松巖以前彼此互相知道但不熟悉,通過這次合作,兩人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會約著見面吃飯聊天那種。

名氣

演員紅是偶然,角色紅更重要

塗松巖和張晞臨都是科班出身、入行多年的實力派中年演員。過往參演的作品裡,他們較少擔綱主角,觀眾往往能記住他們塑造的角色,卻不一定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就像塗松巖演的《雙面膠》裡的李亞平,《雙城生活》裡的徐嘉惠;張晞臨演的《人民的名義》中的蔡成功,《破冰行動》中的馬雲波。《以家人之名》中,他們把李海潮、凌和平這兩位爸爸塑造得很鮮活,但該劇的主線故事是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三個孩子的成長,李爸和凌爸依然是配角。

《以家人之名》

做演員難免會面臨紅與不紅的拷問,塗松巖覺得,作為職業演員來說,演員的紅與不紅更等同於角色的紅與不紅,跟演員個人的關係不是那麼的大。「我希望大家關注片子中不同的角色形象和人物命運。思考如何從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走出來、從原生家庭的溫暖中獲得力量。」張晞臨則是在很早入行時就清楚知道,幹演員這個行業,出名是偶然,不出名是必然的。「但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幹這行?是喜歡還是為了什麼?」

張晞臨目前正在橫店拍古裝戲《浣溪沙》,這是他第一次演古裝戲。「每天讓化妝師在腦袋上塗滿酒精,穿的衣服質地很厚,橫店又熱,層層穿衣服的時候就感覺全身溼透了。但每天拍完戲再回想,我覺得一招一式都是全新的表演體驗,特別開心過癮,就把白天受的罪全忘了。比起職業帶給我們的樂趣,其他都不算什麼。」對於戲份多少,他也並不太在意。「哪個角色在他的這條人物線上,都是主角。你心裡不能對任何角色存在非分之心,不能說自己演的角色在整個戲的結構裡不是很重要,就不去認真演。」

就像《以家人之名》裡的凌和平,戲份並不算很多。但張晞臨看來,這是整個戲劇結構給這個角色的分工。他需要把分到的這些內容,演得讓觀眾喜歡、讓觀眾記憶猶新。「如果大家聊起來,說凌爸的戲好看,這就是對我們演員最大的褒獎。而看似越簡單的生活戲,越是對演技的考驗。你要從很平凡很淡的生活中挖掘出好看的細節,最終合適地展現出來讓觀眾記住,這就是我們做演員這行的樂趣。」

——塗松巖&張晞臨 同題問答——

Q:如果讓你自己選的話,你會更想演李海潮還是凌和平?

塗松巖:我想都演。不僅想演他們倆,我還想演劇中別的爸爸,包括齊明月的爸爸、唐燦的爸爸。每個原生家庭都有不同的問題,其實都可以深挖的。這些原生家庭的問題對孩子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很想把這幾個爸爸都演一遍。讓觀眾更深入地參與、討論和關注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張晞臨:劇組一開始就找我演凌和平,但我也喜歡李海潮這個角色。後來聽說塗老師好像時間有點問題,可能來不了。我問我能不能演(李海潮),劇組也考慮過,但製片人說不行,因為現在的五個人都是他們心目中的第一人選,實在太想讓我演凌和平了。到最後我還是演的凌和平,都是緣分,沒有什麼遺憾與不遺憾的。大家喜歡這個戲和戲裡的角色,現在就是最好的安排。

Q:現實生活身為人父,你本人更像李海潮還是凌和平?

塗松巖:現實生活中「凌爸」這種父親類型更加普遍一些——工作很忙,對於孩子的愛是含蓄而隱忍的,愛的表達方式是內向的。「李海潮」是開麵館的老闆,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生活中這種類型的父親也有,但是沒有「凌爸」那麼常見。我應該更像「李爸」吧,否則導演也不會選我演「李海潮」。

張晞臨:我覺得自己應該是李海潮、凌和平的綜合體。戲裡的凌和平,經常家裡有任何事,都是在上班,回不來。工作方面,我比較像凌和平。因為我們演員的工作常年在外頭,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一走倆月仨月回來,孩子又大一點,然後忽然間我家老大都要上學了。當然我也有李海潮的一面,巨蟹座男人嘛,很居家。

Q:如果有機會對劇中家裡的另一個爸爸說句話,最想對他說什麼?

塗松巖對凌爸:注意身體,抽時間多陪陪孩子。

張晞臨對李爸:再學點新菜,十年二十年老是那麼做,增加一些新的口味嘛。(笑著問記者)要求還挺高是吧?估計李海潮會說:「你跟別人搭夥去吧,我不伺候了,還想吃新菜呢! 」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家人之名》中的兩個爸爸各談相見恨晚
    角色 李海潮難在好」凌和平難在平」 以家人之名》播出之後,海潮麵館」掌柜的喜歡圍著鍋臺和孩子轉的李爸」李海潮備受觀眾的喜愛。甚至有不少網友評論說,也想要一個這樣的爸爸。 事實上,塗松巖差點與李海潮擦肩而過。
  • 為什麼《以家人之名》有兩個爸爸?兩個爸爸太像老夫妻了!
    為什麼《以家人之名》有兩個爸爸?這部作品前期憑藉片花獲寵是因它擁有當下相對缺少的現實親情基調,但,國劇一向熱衷「戀愛至上」,披著類型片外衣的狗血偶像劇很泛濫。不過,從《以家人之名》當下播出的內容來看,這一隱患已被拆除,同時,本劇也在傳統親情格局上,也延伸出了一些有趣的看點。愛情仍是大方向,但基本脫離狗血作為國劇最依賴的故事取向,言情仍舊是《以家人之名》的核心內容之一,早前的片花也隱約暗示三兄妹中會出現「偽骨科CP」。
  • 看了《以家人之名》,誰不想擁有兩個這樣的哥哥
    《以家人之名》有多火?開播以來,天天上熱搜,在「三十歲的姐姐」充斥我們生活的這個夏天,成功以「家人之間的感情」,殺出一條血路。》,誰不想擁有賀子秋和凌霄這樣的哥哥呢?長大之後,為了減輕養父的負擔,忍辱負重認回親生父親,離開了自己最愛的妹妹和爸爸。
  • 《以家人之名》:兩個爸爸的日常太圈粉,三角戀雷區已基本拆除
    不過,從《以家人之名》當下播出的內容來看,這一隱患已被拆除,同時,本劇也在傳統親情格局上,也延伸出了一些有趣的看點。愛情仍是大方向,但基本脫離狗血作為國劇最依賴的故事取向,言情仍舊是《以家人之名》的核心內容之一,早前的片花也隱約暗示三兄妹中會出現「偽骨科CP」。
  • 《以家人之名》:兩個爸爸的日常太圈粉,三角戀雷區已基本拆除
    《以家人之名》成績喜人,首播收視實力破3,引爆多個劇情話題。愛情仍是大方向,但基本脫離狗血作為國劇最依賴的故事取向,言情仍舊是《以家人之名》的核心內容之一,早前的片花也隱約暗示三兄妹中會出現「偽骨科CP」。
  • 以家人之名:兩個爸爸和三個孩子的共享家庭,故事超級感人
    前幾天剛剛追完電視劇《三十而已》,跟朋友聊天感覺自己負能量慢慢,於是朋友推薦了一步稍微治癒系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剛開始聽說講述的是兩個爸爸和三個孩子的家庭生活,我還有點疑惑:什麼時候國內這麼開放了?原來不是我想像的那樣,算是一個幸福的共享家庭。
  • 《以家人之名》:兩個爸爸組成的家庭,也可以很有愛!
    昨天,小編的朋友圈、微博、抖音,被這個剛開播的新劇《以家人之名》刷屏了。一萬五千多人打出了8.6的高分,這一評分無疑成為2020年上星劇中開播最高評分了。在「三小隻」年幼的時候,兩個爸爸就決定,一起撫養和照顧這三個孩子長大。三個孩子分別親切的叫兩個爸爸「李爸」和「凌爸」。一家人吃一鍋飯,吃一鍋飯就是一家人。
  • 以家人之名:不管戲裡戲外都一樣有愛才是最溫暖啊
    最近《以家人之名》正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黃金檔熱播。這部劇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共同出演,講述著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的酸甜苦辣生活。前幾集的小時候小演員們演得特別可愛,完全貼合角色的性格,讓很多觀眾都覺得小時候這麼可愛還沒看夠呢,這麼快就到長大後了。
  • 我也有兩個爸爸,和《以家人之名》不同的是我們在一個戶口本上!
    最近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的熱播著實觸動了我的心弦。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兄妹三人兩個爸爸,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不是親兄妹勝似親兄妹,共同的戶口本在大家的心裡,那是最珍貴的地方。我們是一家人吃一鍋飯「我和大家一樣,一樣羨慕李尖尖有兩個哥哥寵著,開心快樂都有他們陪著,有人一起分享。」一起看這部電視劇的小婉如是說給我。
  • 張新成和孫銥對戲,每一幀都是看點,《以家人之名》處處是細節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雖然有一個「家」字,但是主演都是90後,並沒有任何一位家長成為主演。這部劇在近期開播後,也是好評如潮,在開播不久的時間裡,就迎來了四萬多影評愛好者的打分,在絕大多數劇都過不了6.0及格分的情況下,《以家人之名》斬獲了8.6分,雖然這個評分後續肯定會掉,但至少7分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而能夠擁有7分,也算是半隻腳踏入經典之列了!
  • 《以家人之名》戲外的故事更心酸啊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播出到現在,儘管口碑呈兩極分化,但依舊是關注度滿格。而且,和劇中幾個年輕人的愛情糾葛相比起來,有關他們家庭的戲份似乎更吸引人一些。李尖尖,從小就失去了媽媽,和開麵館的爸爸相依為命。直到後來兩個哥哥和一個乾爸的加入才擁有了大家庭的熱鬧和溫暖。
  • 兩個男人組成的家庭,《以家人之名》充滿了溫情
    ,抱團取暖、相互治癒、共同成長的有關家庭倫理、青春情感的故事,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劇情來看,無論是演員表現、劇情節奏都具備了熱播劇的潛質。經常擊中你內心最深處的柔軟,猝不及防地感動到你的心靈為之一顫。兩個男人組成的家庭,竟然沒有一點違和感,這五口之家的日常竟然有種別樣的溫暖和喜感,看上去感覺特別美好。
  • 以家人之名:兩個哥哥附贈倆爸爸,解讀「家」的全新定義
    》,超高顏值的哥哥,《以家人之名》講的是一對父女,一對父子加上一個被拋棄的小男孩組成的五口之家,他們之間搞笑生活的故事。而這裡面的兩個哥哥,則是由宋威龍和張新成主演的,羨慕這個詞,不言而喻。張新成性格跳脫,經常和妹妹一起搞事,宋威龍則穩重細心一點,知道送妹妹一些爸爸不方便送的東西,就是貼心。
  • 《以家人之名》:被刪掉的一段戲,是埋得最早的伏筆
    《以家人之名》:被刪掉的一段戲,是埋得最早的伏筆一部電視劇的播出,最受關注的無疑是主角的感情戲,剛剛上映的暑期爆款劇《以家人之名》同樣也逃不開這個點。而3個孩子卻意外成了「三角戀」,當然在目前的劇情中,三個孩子之間還是單純的親情,但通過網上大量的劇透,以及片頭片尾的相關劇情片段,相信大家已經猜出來了,等孩子們長大後,凌霄會和李尖尖走到一起。
  •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最打動我的,是張新成的哭戲
    3月份,他和吳倩主演的《冰糖燉雪梨》在江蘇衛視熱播,收視率不錯,8月份,他和宋威龍、譚松韻主演的《以家人之名》在芒果臺熱播,話題討論度不斷。棠雪和黎語冰都是冰上運動員,他們為了祖國榮譽而戰的精神,也讓人感覺到了激情碰撞的夢想之旅。如果說《冰糖燉雪梨》的演技沒什麼難度挑戰的話,那麼《以家人為名》就是對張新成的最大挑戰。因為劇中他有很多哭戲。
  • 兩個爸爸,三個孩子,《以家人之名》不以血緣定義家庭
    兩個爸爸,三個孩子,很特別的五口之家。99年的宋威龍演大哥,95年的張新成演小哥,30歲的譚松韻飾演妹妹,如此「兄妹」組合竟然毫無違和感,顏值也太高了!親情劇《以家人之名》反套路為之,不以血緣定義家庭,聚焦原生家庭和親子教育,獲得不錯的口碑。
  • 無論劇情何去何從,《以家人之名》的真實、溫暖和厚重不可辜負
    溫暖治癒系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自開播以來就一直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這部戲從小處著眼,講述了離異獨自撫養兒子的基層民警凌和平,與喪偶獨自一人撫養女兒和養子的麵館老闆李海潮,這兩個人到中年的男人,為了相互有個照應,搭夥過日子,共同撫養這三個童年經歷過不幸的孩子,抱團取暖、相互治癒、共同成長的有關家庭倫理、青春情感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三個孩子兩個爸爸搭夥過日子 看似不幸卻非常的幸福
    以家人之名三個孩子兩個爸爸搭夥過日子三個毫無血緣關係孩子,以家人的名義生活在一起,在兩個善良溫暖的爸爸照顧下長大,這部電視劇裡有著最為美好的人情和愛。開麵館的李爸和做警察的凌爸,兩個爸爸開始帶著三個孩子一起過日子,越看越暖,越看越喜歡。兩個善良爸爸的組合很暖心李爸心思細膩,會過日子,經營好麵館又能做家庭煮夫,對三個孩子照顧的巨無事細,從物質到精神照顧得無微不至,全能爸爸。凌爸的粗枝大葉,不拘小節,兩個人的性格相互彌補,因為都了解和懂得對方的難處,相互理解和體諒,真的是非常好生活搭檔。
  • 《以家人之名》:戲內的李海潮,戲外的塗松巖,判若兩人
    作為一檔家庭治癒類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如火如荼地播放著,並且在首播時就獲得豆瓣8.6的高分,堪比隔壁電視劇《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中描述了三個破碎的家庭,李尖尖的家庭媽媽難產去世,凌霄的媽媽和爸爸經常吵架離婚,賀子秋的爸爸媽媽不知所蹤。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和誰甜蜜牽手?誰與女主更有cp感?
    《以家人之名》是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孫銥、何瑞賢、安戈等主演,張晞臨友情出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好看嗎講了什麼?以家人之名感情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家人之名好看嗎講了什麼?以家人之名感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