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塗松巖、張晞臨等共同出演的劇集《以家人之名》即將收官,劇中,李海潮(塗松巖飾)、凌和平(張晞臨飾)兩位單親爸爸,一個開麵館一個當警察。平時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後來又一起搭夥過日子,把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三個孩子撫養成人。李爸和凌爸之間生活化的日常互動成為該劇的一大亮點,演員塗松巖和張晞臨對兩位爸爸的刻畫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李海潮與凌和平
他們是如何與劇中的李海潮和凌和平結緣,又是怎樣商量著演繹了這兩位性格迥異的單親爸爸?現實生活中他們分別跟李海潮、凌和平有什麼相似和不同,又是怎樣看待對方的?新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塗松巖、張晞臨。
角色
李海潮難在「好」,凌和平難在「平」
《以家人之名》播出之後,「海潮麵館」掌柜的,喜歡圍著鍋臺和孩子轉的「李爸」李海潮備受觀眾的喜愛。甚至有不少網友評論說,也想要一個這樣的爸爸。事實上,塗松巖差點與李海潮擦肩而過。他看了劇本的前幾集,覺得很喜歡,特別想出演,劇方也認為他很合適,但當時因為有演出任務,擔心時間上排不開,怕完成不好。「那時候想,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遺憾放棄了。但是經過各方面的努力最後終於成行,我覺得這是一次非常奇妙的緣分,好事多磨。」
李海潮和賀子秋
在塗松巖看來,李海潮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很好,劇中有很多人,包括賀子秋的親媽賀梅,都曾形容他是一個老好人。而「好」正是這個角色最難把握的一個點。「從演員的角度來看,我更希望塑造一些有『瑕疵』的角色,所謂的『瑕疵』是長在角色身上的一些『毛茬兒』。有了這些東西,角色會很豐富,塑造起來空間感會很大。但如何把一個老好人兒塑造得讓人相信,是挺有挑戰的事情。」塗松巖說,他一定要把深藏在李海潮內心中的不足,以及他認為的自己的缺點,都給演繹出來,這些東西才能讓角色更加立體和豐富。
老好人李海潮照顧家庭的時間多,孩子們有什麼心思也願意跟他傾訴。賀子秋想追求李尖尖,會提前來問李爸的意見;凌霄跟李尖尖處對象了,也第一時間告訴李爸。而凌霄的親爸凌和平還是從李海潮那得知的消息,內心高興極了,發微信祝賀兒子時卻寫得很官方。在張晞臨看來,凌和平在人物設置和劇本結構上,都不是「特別討巧」的角色。他是忠於職守的派出所民警,工作非常認真,但不是一個無微不至的父親。
張晞臨形容凌和平「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他就是這樣子的一個人」。凌和平更像是一個中國傳統的父親,對孩子疏於照顧關心,也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情感,人物比較平不討巧。要讓觀眾對他產生共情,就需要展現他鮮活的一面。「就是他好玩的一面,讓大家看了覺得特別親切,包括他跟李海潮在日常生活裡互相鬥來鬥去,很溫情的生活細節等,這些都是對凌和平這個人物的加工。」
兩個爸爸互動自然。
場面
印象最深的戲都是「子秋過生日」
《以家人之名》對親情的呈現頗為感人。對於塗松巖和張晞臨而言,他們印象最深的戲,都跟賀子秋有關。「有幾場父子交心的戲、子秋過生日、打算送子秋去留學、子秋九年後回到家第一次碰面,這些都是讓我印象深刻、需要演員極大投入去完成的戲。」塗松巖透露,這幾場戲拍之前他會跟導演等主創反覆研究走位、臺詞、臺詞的節奏、動作等各方面。「這種大情緒的戲演不了幾條。我記得其中有一條演完之後,休息了半個小時才緩過來繼續拍的。」
《以家人之名》劇照
塗松巖提到的「子秋過生日」的戲,指的是劇中賀子秋二姨來家裡給他過生日,把子秋拉到房間叮囑他平時多幹活,要記住自己寄人籬下的身份。李海潮無意中聽到,非常難受。他把子秋當成親兒子,不解為什麼總有人提醒子秋不是他親生的,當天他心情抑鬱喝醉了,也哭了。這同樣也是張晞臨印象最深的一場戲,他甚至形容為最吸引他的一場戲。「這場戲的臺詞寫得特別棒,塗松巖也演得特別棒。當初我看劇本看到這裡,就尤其喜歡這一段。」
劇中,李尖尖是李海潮的親閨女,凌霄是凌和平的親兒子,賀子秋跟兩位爸爸沒有血緣關係。三個孩子,跟每位爸爸在血緣上的親疏都不一樣,如何拿捏表演的尺度?塗松巖表示,從李海潮角度出發,他想一碗水端平,但實際上對待男孩、女孩,以及有親生父親的凌霄,他確實會有一點差別。他舉例說,有一場「小尖」和「小子秋」打架回來的戲。把鄰居送走之後,李海潮讓「小尖」帶著「小子秋」去洗手,「小尖」經過他的時候,他舉起手做了一個假裝要打的姿勢;但「小子秋」要過去的時候,他又是另外一種眼神。
李海潮和「小尖」、「小子秋」。
張晞臨也表示,凌和平對待三個孩子是一樣的心,感覺誰處境差一點就會更關心那一個。這樣的情感不止在劇中,甚至還延伸到了戲外。前幾天劇集播到李尖尖和凌霄處對象談戀愛了,張晞臨想在社交平臺上發一條內容,祝賀凌霄和尖尖在一起。但他馬上又會想到:「哎呀,要怎麼安慰一下新成(張新成飾賀子秋)呢?我也很期待他早日找到喜歡的媳婦兒。」
李尖尖和凌霄
賀子秋
表演
摘豆拌嘴細節互相商量著來
《以家人之名》裡李爸和凌爸有趣又默契的日常鬥嘴成為了劇集的一大亮點,不少觀眾稱自己就是衝著看老哥倆鬥嘴來追劇的。事實上,能把瑣碎的生活化細節演繹得有趣又接地氣,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
觀眾很喜歡兩個爸爸的日常。
塗松巖表示,他只是在極其微小的細節上對李海潮這個人物進行了豐富。「表演過程中需要設計屬於角色的細節,但生活戲中設計這些細節,分寸感不太好把握。因為生活戲太貼近生活了,稍微掌握不好設計的分寸,就容易被觀眾看出破綻,覺得你演得假。所以在李海潮身上,我更多的是在極其微小的細節上進行豐富:比如歲數大了,微信打字會慢很多;戴老花鏡看字時,表現出一些距離感;還包括貼膏藥的位置等。」
至於李爸和凌爸日常聊天鬥嘴的戲,劇本裡不會寫那麼詳細,很多都是塗松巖、張晞臨在現場跟導演一起商量設計出來的。張晞臨透露:「我跟李海潮很多對手戲的細節都是現場碰撞出來的,比如摘豆、縫衣服、揉肩、貼膏藥,包括相互的拌嘴等。劇本上沒有這麼細,但劇嘛,就是要靠細節堆積起來,才能展現給觀眾說,這家人已經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了,才能體現兩人這種相濡以沫和生活中的默契。」
劇中,李爸和凌爸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兩人日常互動你來我往默契十足,有觀眾開玩笑說真像一對老夫老妻。張晞臨聽到這樣的評論後哈哈大笑:「就讓大家腦洞全開,挺好玩的!我們拍的時候完全沒這種感受,觀眾能喜歡凌爸李爸兩個角色,就特別開心了。」事實上,這是塗松巖和張晞臨的第一次合作。塗松巖說,跟張晞臨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並稱讚對方是「敏感度非常高的演員」。張晞臨透露,他和塗松巖以前彼此互相知道但不熟悉,通過這次合作,兩人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會約著見面吃飯聊天那種。
名氣
演員紅是偶然,角色紅更重要
塗松巖和張晞臨都是科班出身、入行多年的實力派中年演員。過往參演的作品裡,他們較少擔綱主角,觀眾往往能記住他們塑造的角色,卻不一定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就像塗松巖演的《雙面膠》裡的李亞平,《雙城生活》裡的徐嘉惠;張晞臨演的《人民的名義》中的蔡成功,《破冰行動》中的馬雲波。《以家人之名》中,他們把李海潮、凌和平這兩位爸爸塑造得很鮮活,但該劇的主線故事是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三個孩子的成長,李爸和凌爸依然是配角。
《以家人之名》
做演員難免會面臨紅與不紅的拷問,塗松巖覺得,作為職業演員來說,演員的紅與不紅更等同於角色的紅與不紅,跟演員個人的關係不是那麼的大。「我希望大家關注片子中不同的角色形象和人物命運。思考如何從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走出來、從原生家庭的溫暖中獲得力量。」張晞臨則是在很早入行時就清楚知道,幹演員這個行業,出名是偶然,不出名是必然的。「但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幹這行?是喜歡還是為了什麼?」
張晞臨目前正在橫店拍古裝戲《浣溪沙》,這是他第一次演古裝戲。「每天讓化妝師在腦袋上塗滿酒精,穿的衣服質地很厚,橫店又熱,層層穿衣服的時候就感覺全身溼透了。但每天拍完戲再回想,我覺得一招一式都是全新的表演體驗,特別開心過癮,就把白天受的罪全忘了。比起職業帶給我們的樂趣,其他都不算什麼。」對於戲份多少,他也並不太在意。「哪個角色在他的這條人物線上,都是主角。你心裡不能對任何角色存在非分之心,不能說自己演的角色在整個戲的結構裡不是很重要,就不去認真演。」
就像《以家人之名》裡的凌和平,戲份並不算很多。但張晞臨看來,這是整個戲劇結構給這個角色的分工。他需要把分到的這些內容,演得讓觀眾喜歡、讓觀眾記憶猶新。「如果大家聊起來,說凌爸的戲好看,這就是對我們演員最大的褒獎。而看似越簡單的生活戲,越是對演技的考驗。你要從很平凡很淡的生活中挖掘出好看的細節,最終合適地展現出來讓觀眾記住,這就是我們做演員這行的樂趣。」
——塗松巖&張晞臨 同題問答——
Q:如果讓你自己選的話,你會更想演李海潮還是凌和平?
塗松巖:我想都演。不僅想演他們倆,我還想演劇中別的爸爸,包括齊明月的爸爸、唐燦的爸爸。每個原生家庭都有不同的問題,其實都可以深挖的。這些原生家庭的問題對孩子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很想把這幾個爸爸都演一遍。讓觀眾更深入地參與、討論和關注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張晞臨:劇組一開始就找我演凌和平,但我也喜歡李海潮這個角色。後來聽說塗老師好像時間有點問題,可能來不了。我問我能不能演(李海潮),劇組也考慮過,但製片人說不行,因為現在的五個人都是他們心目中的第一人選,實在太想讓我演凌和平了。到最後我還是演的凌和平,都是緣分,沒有什麼遺憾與不遺憾的。大家喜歡這個戲和戲裡的角色,現在就是最好的安排。
Q:現實生活身為人父,你本人更像李海潮還是凌和平?
塗松巖:現實生活中「凌爸」這種父親類型更加普遍一些——工作很忙,對於孩子的愛是含蓄而隱忍的,愛的表達方式是內向的。「李海潮」是開麵館的老闆,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生活中這種類型的父親也有,但是沒有「凌爸」那麼常見。我應該更像「李爸」吧,否則導演也不會選我演「李海潮」。
張晞臨:我覺得自己應該是李海潮、凌和平的綜合體。戲裡的凌和平,經常家裡有任何事,都是在上班,回不來。工作方面,我比較像凌和平。因為我們演員的工作常年在外頭,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一走倆月仨月回來,孩子又大一點,然後忽然間我家老大都要上學了。當然我也有李海潮的一面,巨蟹座男人嘛,很居家。
Q:如果有機會對劇中家裡的另一個爸爸說句話,最想對他說什麼?
塗松巖對凌爸:注意身體,抽時間多陪陪孩子。
張晞臨對李爸:再學點新菜,十年二十年老是那麼做,增加一些新的口味嘛。(笑著問記者)要求還挺高是吧?估計李海潮會說:「你跟別人搭夥去吧,我不伺候了,還想吃新菜呢! 」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