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日本最佳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你如何學會生活?

2021-02-18 新周刊

無論在怎樣的時代,人類都一樣,都是笑著、哭著、高興著、悲傷著,一生懸命地活下去。

文/庫索

本文轉載自一覽扶桑(微信號:sjcff2016)

在坊間比官方電影節更具公信力的「旬報十佳」,最近將2016年的最佳日本電影評給了名為《在這世界的角落》的動畫,同時還將最佳導演頒發給拍攝這部動畫的片淵須直。這有點令人意外——日本動畫電影拿下旬報評選第一名,上一次還是1988年宮崎駿的《龍貓》。

2016年最火的日本動畫是《你的名字》,去年11月《在這世界的角落》公映時,場面相比有些冷清:前者有超過300家影院排片,後者僅在全國63家電影院上映,無論網絡、電視還是街頭均不見宣傳廣告,據說是因為沒錢。它唯一一次成為新聞,還是在上映之前,通過眾籌網站得到了4000萬日元,對於拍攝一部電影來說,這根本算不上什麼錢。

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年末才上映,幾周後突然成為熱議話題。某天早上看電視新聞,主播和嘉賓專門空出幾分鐘給它,相互交換觀影感受。若是為了宣傳的場面話也就罷了,偏偏一個個情真意切,其中某位說:「世界觀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看這部電影之前的,另一種則是在看這部電影之後的。」無論是誰,定會因這樣賣力的吆喝買下這份安利的吧? 

大阪,一家電影院直至2017年2月仍在上映《在這世界的角落》

《在這世界的角落》是一部漫改電影,原作是女性漫畫家河野史代於2007年至2009年期間在雙葉社《漫畫Action》上的連載作品。主角是二戰中一個名叫「鈴」的廣島市女孩,18歲那年嫁到隔壁的吳市,從女孩變成女人的人生轉變中,也正是在美軍的不斷空襲下,戰時經濟最艱難的一段。

大多數人聽到這樣的故事設定,先入為主便會帶上「反戰電影」的標籤去看待它,事實上,2011年日本電視臺曾將漫畫改編為真人版,由北川景子主編,劇名前綴正是「終戰電影特別篇」。動畫和電視劇立場完全不同,與其說它是一部反戰悲劇,不如說是一出日常小品,比起「政治理念」,它更多是「生活實感」,完全不同於高畑勳在同題材的《螢火蟲之墓》以揭傷口的方式來表達悲慘,《在這世界的角落》會讓人在硝煙瀰漫中亦有感受到「啊,生活美好」的一瞬。

這個名叫「鈴」的女主角,是那個時代普通人中最普通的一個,大概是有點天然呆吧,從未聽到她對戰爭的控訴,只是努力地經營著普通的生活。以戰爭和原爆為背景,卻只是專注刻畫生活,在頻繁的空襲中,洗衣做飯的每一天,全家人一起挖防空洞,把和服剪開縫成勞作用衣褲,傍晚坐在山丘上看軍港的戰艦冒出濃煙……空中投下的炸彈和不能飽腹的物資是艱難的人生之一,但只要努力活下去,常會看到他們重展笑顏,令人恍然大悟:那時的人們應該全都是這樣生活的,無論在怎樣的時代,人類都一樣,都是笑著、哭著、高興著、悲傷著,一生懸命地活下去。

姑且稱之為「戰爭的日常」,這部電影的主角不是戰爭,而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導演片淵須直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及:「你如何在電影裡塑造戰爭與和平?」他回答說:「『和平是什麼?』『和平的反面是什麼?』這一類問題,很容易用語言進行理念上的闡釋。但它內在的東西,真正作為實體的存在,卻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我想,只是普通地吃飯這件事,只是普通地繼續著吃飯這件事,不就是和平嗎?也就是說,只是能夠普通地將普通的東西繼續下去,就是和平本身。」

 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的留言本,據說迄今已經寫了1000多本,每本有600-700人留言。我在這本子上看到了最多的「和平」和「反戰」,看到了「世界一」和「地球人」 

電影剛開始時,確實持續了一段時間平和的日常。即便到了1941年冬天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這種平和也尚未被打破。1943年12月,鈴的父母替她進行了相親,次年2月她從廣島市嫁到隔壁的吳市,市內穿行的燒碳巴士,因為參軍未能出席婚禮的哥哥,才稍微有了點戰爭滲透的實感。

不久後戰爭進入白熱化,因為物資急劇減少,實行食料配給制,溫飽成了問題,做飯這件事也不能普通地繼續下去。如何用遠遠不足的食材做成家族餐桌上的一日三餐,女主角絞盡腦汁:研究用最少米煮出最多飯的小竅門,採摘各種野草作配菜,去黑市買高價食品……還要拼命做得很好吃。

無論是河野史代還是片淵須直,在此處呈現的關於做飯的細緻描寫,幾乎到了要用顯微鏡來看的地步。基調亦沒有悲劇性和絕望感,每每看著不擅長家務的女主角一臉困擾,不停犯錯又笑著做飯的樣子,總令人會心一笑。那是世界正在發生的悲劇的同時,在世界的角落裡作為個體的人們,笑著為了維繫「普通的生活」而努力的樣子。

廣島原爆紀念館,惟一一座保留了原子彈炸毀狀態的建築,1996年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電影中女主角的老家,就是在這一帶。

戰爭時代,一個家庭主婦可以施展的空間有多大呢?彼時,一個成年人每天的主食配給量約為2合2勺(330g)大米,基本不是磨好的白米或玄米,只是米糠的半成品,回家後若自行將之製作成精米,量還要減少一半。供米不足,還常會替換成紅薯、土豆、小麥粉、大豆、玉米和高粱等——因此每天出現在人們飯碗中,都是混合主食。

在電影中登場的吳市,1944年6月主食還以大豆為主,到了7月就有一半變成了高粱,據吃過的人們說,高粱含有和澀柿相同的丹寧酸,到了幾乎不能入口的地步,勉強吞咽下去,經常還會鬧肚子。就像鈴的苦惱那樣,當時的主婦們面對如何用它做飯這個問題,感到萬分為難。

在電影中登場的代表食譜,鈴曾經煮過一鍋「楠公飯」。這確實是戰時最流行的一道節米料理,原本是南北朝時期的武將楠木正成在籠城持久戰中為軍隊想出來的食譜,備受戰時日本政府推崇,做法很簡單:將玄米預先炒好,以1:3的比例在水中浸泡一夜,吸足水分之後,次日早上便能煮出驚人數量的米飯。鈴滿懷自信地照做了,得出了當時每個人都共有的結論:「難吃!」

其實彼時還有一種「國策炊飯法」,一升米搭配兩升水,直接將沒有洗過的米投入沸水中,再度沸騰後,將火調小繼續煮50分鐘。熱水能讓米膨脹,煮出比通常量多1/3的米飯來,是當時的外務次長西春彥也在《婦人之友》上也呼籲的煮飯方法。

1944年5月,鈴開始在住所附近採摘野草,為食糧配給太少的家族餐桌想辦法。關於野草的種類,河野史代在漫畫中有詳細描寫,是她在國會圖書館中查閱大量史料後得出的結論:蒲公英、繁縷、堇菜、問荊、酢漿草。

蒲公英和繁縷是如今在超市也能買到的食材,前者常做裝飾料理,後者是春天七草粥的一味,已成為栽培植物,還算常見,價格不便宜。堇菜只能在花店裡找到,作為觀賞性盆栽,食用性令人懷疑。問荊對現代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其實它就是傳說中的杉菜系植物,沒錯,就是流星花園裡那個「杉菜」,雜草中的雜草。至於酢漿草,如今仍是隨處可見的野草。

鈴用野草都做了些什麼料理呢?薩摩芋蒸熟搗碎,加入問荊和小麥粉捏成圓團,在平底鍋上將表面煎得微焦,是當時流行的問荊番薯餅;繁縷土豆粥,不僅能填飽肚子,味道也不差,營養豐富;白蘿蔔和酢漿草切絲,加上少許鹽,拌成小菜,味道酸酸的;挖出蒲公英的根,意外地肥大,用來和白蘿蔔皮做成醬油砂糖煮,便沒那麼苦澀,再加上些蒲公英花;一鍋清水加入梅幹,煮開後放進沙丁魚乾,不蓋蓋子,煮到湯汁幹竭,聽起來美味,魚乾吃起來卻是硬邦邦的;堇菜的葉子和花朵都有用,一同做成味噌湯。

電影中,正在製作繁縷土豆粥的女主角葵(圖片來自網絡)

從2012年至2015年期間,片渕須直召集團隊舉辦了5次「鈴的餐桌」活動,親手製作了動畫裡出現過的這些料理。「用野草來製作料理的體驗雖然不錯,但因為擔心如果只是這樣會太無趣,在這之後又舉行了BBQ大會這件事,說不定是失敗之舉呢。因為非常好吃啊。本來只是為了體會貧乏時代的主婦掏空心思製作料理的場面,卻意識到如今大家已經被大量食肉的飽食記憶填滿了。」片淵須直說。

戰爭隱藏在日常的細節裡。鈴家的屋子在山丘上,做飯的時候,偶爾會瞥見停在山下港口的大河戰艦。鈴第一次看到空襲,天空中卻是五顏六色,像煙花一樣綻放,她為之驚嘆:「如果此刻有顏料該多好啊。」隨後空襲越來越多,她的笑容隨著驚嘆一起消失,哥哥和友人先後戰死,自己也失去了右手……最後,老家廣島市落下原子彈。在失去了笑容的每一天,還是要吃飯,數著時間流逝,思考為何要繼續生存下去……我最愛看時過境遷後,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的情景,人人面容平靜。

廣島和平紀念博物館內,重現原子彈落下的模型

「在那樣貧乏的生活中,也要維持井井有條,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千方百計地想盡辦法,儘可能幸福地生活下去,大概就是這部作品想表現的」,這是河野史代心中的《在這世界的角落》。「一直以來,我都很想把普通日常發出光輝的瞬間那種魅力變成電影,那時與原作相遇了。即便是微薄的光線,在戰爭的影子之下,也會讓日常發出巨大的光芒來。」這是片淵須直心中的《在這世界的角落》。

如果不懂得普通日常的光輝,我們又將用什麼去對抗時代的悲劇呢?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內

以生活時尚和料理製作為主的《生活手帖》,曾製作過一期與它們定位不太相符的特集:《戰爭中的生活記錄》,出版於1969年8月15日。那是終戰的第24年,日本反戰運動盛行,處處能看到關於戰爭的出版物,但《生活手帖》卻有另有初衷:

「關於這場戰爭的經過和領導者,關於那些大型戰役的前因後果,無論過去多久,依然會殘留下詳細而準確的記錄。但是在這場戰爭中,那些只是沉默咬牙活著的庶民,他們為什麼受著苦,吃著什麼,穿著什麼,以什麼樣的方式生活,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又以什麼樣的方式繼續活下去……關於這些具體的現實,無論哪個時代的哪場戰爭,幾乎都沒有留下記錄。」

《生活手帖》雜誌社再版的《戰爭中的生活記錄》,每年夏天都會熱銷

出現在這期雜誌中的,都是經歷過戰爭的人,從四十歲、五十歲到六十歲,其中很多人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提筆寫文章。《生活手帖》在徵稿時提出了幾點要求:5張原稿用紙;不要特別的事件或人物,請寫下實際發生在平凡日常中,那些你現在能清楚記起的事情。最終收到了1736篇投稿,原本計劃只用100篇,也擴大到126篇。

在《戰爭中的生活記錄》中,你能看到很多鈴的影子。其中有有位名叫勝矢武男的,寄來一冊繪本日記,主角是每天的食料和做飯的妻子:一粒米也沒有的日子,終於等到配給所送來的南瓜和茄子。清湯豆腐鍋和燒竹輪卷輪,為什麼那麼好吃呢?好不容易入手了鹽鮭魚卻沒有米飯,真是一籌莫展啊。坐在地上給坐墊繡花妻子背影,坐在地上為兒子縫製防空頭巾的妻子背影。一幕一幕,全都用五顏六色的畫筆描繪,標題竟然很愉悅的樣子:《日日的歌》。

《日日的歌》

出現在《日日的歌》中的楠公飯(右上)

刊登的最後一頁是在5月27日東京空襲後,他寫道:

「妻子啊,今天我們也無事生還了,在空襲之後。從今往後我們的命運會變成什麼樣呢?妻子啊,我並不相信這場戰爭的前景會得到天佑,但是我相信我們將得到天佑。所以,到能夠活著的最後,到最後一天為止,活下去吧。」

這本《戰爭中的生活記錄》是我心中《生活手帖》最偉大的一冊,它不再是一本雜誌,而是一部史料。在平凡人的生活中浮現上來的時代輪廓。你才會明白:到最後能夠完整重現時代的,只有生活本身而已。只有在那樣的時刻,那些像鈴一樣的人們,生活在世界角落裡的人們,失去了重要的人的人們,失去了青春的人們,無論白天夜晚都發著愁的人們,一邊挨著餓一邊努力活下去的人們,才會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眼前。

《生活手帖》的主編花森安治被認為是「改變了日本生活方式」的男人,他曾說:「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己的生活,世上就不會有戰爭了。」片淵須直在《在這世界的角落》裡做的也是同樣的事:描述戰爭的時候,不要描述槍火和爆彈,描述生活。因為只有知道了生活,才開始懂得戰爭。


2015年夏天,廣島街景。看起來和任何一個大都市並無二異,卻又處處能找到傷口的痕跡。

本文轉載自一覽扶桑

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除特別註明外,文中使用圖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攝。


相關焦點

  • 在這世界的角落,你如何學會生活
    聚會中每年都有朋友死去,我們一起去參加葬禮,回來就破天荒地看一部電影吧,犬童一心的《彩虹老人院》好不好?在坊間比官方電影節更具公信力的「旬報十佳」,最近將2016年的最佳日本電影評給了名為《在這世界的角落》的動畫,同時還將最佳導演頒發給拍攝這部動畫的片淵須直。這有點令人意外——日本動畫電影拿下旬報評選第一名,上一次還是1988年宮崎駿的《龍貓》。
  • 出資源啦丨2016日本年度最佳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
    日本電影旬報獎評選出 2016 年日本電影十佳之首的動畫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悄悄告訴你,這部電影在 A 站上線啦。之前 B 站也出現過,不過第二天就被和諧了。你在原畫人微信後臺回覆:在這世界的角落,即可獲取網盤連結。和票房大賣的《你的名字》相比,《在這世界的角落》在國內知道的人略少。
  • 「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這部動畫電影堪稱日本年度最佳!
    授轉自公眾號-木易電影(id:muyidd2015)日本動畫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最有力度的,當然是對時代的拷問以及對戰爭的反思。但我在看完之後,卻被其中小玲的命運所感動:因為從中看到了一個女人在生活中的諸多不易與樂觀堅強。《在這世界的角落》是由片淵須直執導的動畫電影。
  • 謝謝你,在這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
    是年度最佳,《在這世界的角落》是本世紀最佳。>最佳導演獎讀者選出日本電影十佳 第1名讀者選出最佳導演獎第71屆每日電影大獎優秀作品獎大藤信郎獎最佳配樂獎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動畫電影提名最佳女主角提名第59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
  • 感謝你,在這世界的角落中找到我.
    它在2016年力壓眾多強敵獲得日本電影旬報最佳(要知道上一次動畫電影拿到旬報最佳已經要追溯到1988年的《龍貓》)。還有人評價說:如果《你的名字》是2016年的年度最佳,那這一部動畫就是世紀最佳。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是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這世界的角落》。
  • 日本8.6分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起風了,努力生存
    是2016年的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在最近全新製作,推出了加長版,導演是宮崎駿的弟子片淵須直。配音:能年玲奈 / 細谷佳正 / 尾身美詞 / 稻葉菜月 / 巖井七世 / 小野大輔 《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入選了日本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旬報》評選的「2016年十佳電影」,並排在第一(即年度最佳),還拿到了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大獎。
  • 日本8.6分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起風了,努力生存
    年的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在最近全新製作,推出了加長版,導演是宮崎駿的弟子片淵須直。》入選了日本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旬報》評選的「2016年十佳電影」,並排在第一(即年度最佳),還拿到了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大獎。
  • 8.6分,年度最佳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加長版資源出爐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過的電影《在這世界的(還有更多的)角落》的資源新鮮出爐,這是2016年的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全新製作的加長版,作畫非常精良,導演是宮崎駿的弟子片淵須直配音:能年玲奈 / 細谷佳正 / 尾身美詞 / 稻葉菜月 / 巖井七世 / 小野大輔 《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入選了日本權威電影雜誌《
  • 2016日本最好看的10部電影,並沒有《你的名字.》
    作為目前日本最具權威性的電影獎項,每年這個獲獎名單都受到日本國內,甚至海外日本電影粉絲的密切關注。最終,進入電影頒獎季後好評如潮的片淵須直導演的動畫作品《在這世界的角落》收穫《電影旬報》年度最佳作品、最佳導演的殊榮,而在2016年掀起社會話題的大作《新哥斯拉》則獲得了年度第二名,庵野秀明收穫最佳編劇。創造諸多票房紀錄的現象級作品《你的名字。》則無緣前十。
  • 謝謝你,在這世界的角落裡發現了我
    日本動畫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最有力度的,當然是對時代的拷問以及對戰爭的反思。
  • 希望中國人一定要看的日本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
    提到2016年日本熱映的國產電影,或許首推《新哥斯拉》、《你的名字》和《在這個世界的角落》3部。
  • 劇情/動畫/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百度雲資源 1080P高清中字
    哈嘍,我是小藍♥今天分享的電影是2016年日本劇情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
  • 在這世界的角落:高分動畫電影
    🎬不得不說,很多動畫電影可以起到治癒的效果,引人思考。
  • 2016年最好的日本電影,竟然還不是《你的名字》
    ·關於《電影旬報》今天Vicky就來盤點一下《電影旬報》的年度六佳,今年大火的《你的名字》並未入選而另一部二戰溫情動畫《在這世界的角落》拿下了第一名來自《在這世界的角落》《電影旬報》是目前歷史最為悠久的日本電影雜誌,於1919年創刊,其前身為1909年由吉澤商店出版的《活動寫真》(當時電影的叫法)。
  • 周四電影資訊 ||《在這世界的角落》2017·9·14
    戰爭開始了,越來越多的戰鬥機飛過天空,刺耳的防空警報聲常常劃破夜晚的寧靜,戰爭的陰影一點一點的覆蓋著北條一家人的生活。在一場空襲中,晴美不幸遇難,小鈴亦失去了右手再也無法作畫,然而,在如此殘酷的時局下,一家人依然沒有放棄對生存的渴望。
  • 謝謝你,在這世界的角落裡找到我
    謝謝你,在這世界的角落裡找到我不得不說,很多動畫電影可以起到治癒的效果,引人思考。今天推薦的這部《在這世界的角落》上映於2016年,片長159分鐘,豆瓣評分7.6。影片以二戰時期的日本為背景,和以往的日本動畫電影一樣,採用的都是平和清新的基調,哪怕是有炸彈在天空中炸開,也畫成了油彩的樣子。鈴是本部影片的主角,溫柔善良,卻總有些迷迷糊糊的,總喜歡發呆,然後把自己的所見所想畫下來。
  • 恕我直言,這並不是反戰,這是反戰敗——《在這世界的角落》
    / 小山剛志 / 津田真澄類型: 劇情 / 動畫 / 戰爭官方網站: www.konosekai.jp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上映日期: 2016-11-12(日本)又名: 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反而是戰爭的認識,也反映了整個日本國民,在經歷了歲月的人,無論是新一代的日本國民的基本也不承認自己的侵略的歷史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的受害者的姿態,一種大家廣島和長崎的控訴忽視,我們在那兩個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了重創,我們也作為災難被侵略的國家,我們的災難比你們遭受了輕微的多少沒有人「我們這個世界的角落裡也」是災難,戰爭也一樣鼓吹的軍國主義思想,選擇了侵略別國的事實這是不被人接受了小玲們災難
  • 動畫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新版本展開製作
    動畫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新版本展開製作,加入新場景後細膩的呈現將更上一層樓!改編自河野史代的原作漫畫於2011年日本電視臺改編成同名終戰特別紀念劇,並在2016年以動畫電影形式呈現的《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この世界の片隅に) 》,不但原作獲得高度評價,為現代日本樹立了激勵人心的典範,其改編動畫電影的表現也同樣傑出,接連獲得了十餘個獎項的殊榮。
  • 資訊|第40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動畫作品」提名出爐
    第 40 屆日本電影金像獎各部門作品與優秀個人的名單近日已經公開,在長篇動畫領域,《你的名字》《在這世界的角落》《聲之形》
  • 在這世界的角落
    可能我生而平庸,可能生活讓我愚昧,但我還是想要幸福,努力地愛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堅強地生活在這世界的角落故事發生在二戰前後,以主角小玲的生活為時間線,記錄了從日本二戰前人們生活幸福到後來戰敗生活的悽慘,電影敘事平緩,以記錄小玲為代表的普通人的生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