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牛萌萌事件,這部18年前的神劇《少年張三丰》又火了一把

2020-12-25 薛丁格的猹123

文/薛丁格的猹

這兩天,女明星牛小姐因為一些敏感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當然,這篇文章我要討論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因為牛小姐曾演過半部,如今又被帶上熱搜的一部18年前的神劇——《少年張三丰》

為什麼要說牛小姐只演了半部呢?因為這部劇分為了兩個版本:內地版的「冰心」一角是由牛小姐扮演,而港臺版的則是由林心如出演。

其實這樣的情形在早年的內地及港臺合拍劇裡也不少見。而在《少年張三丰》裡,由於廣電對合拍劇港臺演員比例有限制,所以製作方才在內地版裡把林心如換成了牛萌萌。

而作為一部當時流行的合拍武俠劇,《少年張三丰》這些年的評價一直也是褒貶不一

一方面,因為劇集的快節奏、輕鬆搞笑、腦洞大開,以及矛盾衝突鮮明、人物性格討喜等因素,取得了收視佳績。

但另一方面,這部劇同樣也有許多那個年代合拍劇普遍存在的缺點:比如因演員檔期、拍攝進度限制等問題,從而造成劇本完成度低,劇情邊拍邊改,前後矛盾銜接不上等缺點....

但瑕不掩瑜,這些缺點並沒有阻礙這部劇的流行。如今快二十年過去了,作為一部老劇,《少年張三丰》在各大視頻網站依舊保持了較高的播放量及討論度,豆瓣評分(7.4)分也是一路上漲。

《少年張三丰》能在多年後依舊被觀眾津津樂道,顯然並非純粹因為「年代濾鏡」。通過該劇,我們能從中看出那個年代合拍劇的許多特點及成功要素,可以說對於當下的電視劇來說依然有許多借鑑作用。

01、大環境上:恰逢合拍劇紅利期以及"武俠熱」

世紀之交,可以說是合拍影視劇的黃金期,其中在電視劇領域,便是廣電對內地和港臺合拍劇的審查、播出標準進行放寬,可以享受同等於內地劇的待遇。

也是在這幾年,隨著港臺影視業衰落,內地市場崛起,更多港臺演職人員開始北上,參與合拍劇的製作。

某種程度上,內地廣闊的市場、優良的取景及拍攝環境,外加港臺先進的製作技術及理念形成了一種「優勢互補」。

但廣電對於港臺人員的引進也並非完全沒有限制,首先就體現在對於主演比例有一定要求。所以才會出現牛萌萌和林心如分飾不同版本的現象。

另一方面,隨著華人娛樂業市場中心的轉移,港臺本土也幾乎不再拍攝作為熱門類型劇種的「武俠劇」,而是紛紛來到內地,以合拍劇的形式重新翻拍金庸、古龍等武俠經典作品。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少年張三丰》的「幕後推手」,正是一年後蘇有朋主演的03版《倚天屠龍記》的製片人邊曉軍和張璋。而這兩位製片人在這之前的代表作品是《鐵齒銅牙紀曉嵐》,在歷史劇方面已經有著豐富經驗,此番和港臺班底進行合作,顯然也是想在武俠劇市場有所開拓。

也就是說,《少年張三丰》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蹭《倚天屠龍記》和張三丰等「武俠IP」熱度的「半同人劇」,以及作為03版《倚天屠龍記》之前的「試水之作」。

02、突出明星效應,讓IP和角色為明星服務

有了合拍劇紅利期以及「武俠IP熱」的大環境作為先決條件,那接下來這部劇成功的關鍵因素便在於選角了。

而在《少年張三丰》這部劇的選角上。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與其說是用蹭《倚天》和張三丰的熱度來捧紅演員,不如說是用這部劇來為明星主演服務。

其中,最大的看點便是在於男主張衛健了。

從TVB版《西遊記》到《少年方世玉》、《機靈小不懂》、《小寶與康熙》等合拍劇,張衛健屢屢創下收視神話,紅遍兩岸三地,被譽為「電視奇人」,「電視界的周星馳」,可以說張衛健在那個年代,就是收視率的保障。

曾經,王晶在拍攝《小寶與康熙》之前,就放言韋小寶一角「非張衛健莫屬」,甚至為了遷就他的檔期推遲拍攝日程。

而《少年張三丰》同樣如此。與其說張衛健是在扮演張三丰,不如說是張衛健又一次在「扮演自己」,在張三丰身上,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方世玉、不懂老師,以及後來的小魚兒"等張衛健其他角色的影子。

無論是誇張的造型,似曾相識的人設,還是招牌式的POSE、走位,又或是時不時來一長串饒舌洗腦式的標誌性臺詞,張衛健版張三丰的人物形象總是似曾相識。

當然,這並非說張衛健的演技不好,也不全是他個人的問題。

歸根結底,這類合拍劇繼承了港臺武俠劇一貫的流水線製作模式,人物形象很容陷入同質、套路化。尤其是張衛健這樣一直走古裝喜劇路線的演員,問題更加明顯。

雖然這種人設及表演模式很難有什麼新意,但是也是最穩妥的「安全牌」。因為在當時,張衛健這種獨特的港式喜劇風格,在審美相對滯後的內地市場,還是非常超前和受用的。

尤其是65年出生的張衛健在拍攝該劇時已經年近40,就算一張娃娃臉本身就顯年輕,但畢竟歲月不饒人,強行演出少年時期的張三丰難免會有違和感。

因此在劇中張三丰的少年氣也有意識地被削弱,不管是事業線還是感情線,張三丰的人設都顯得更加成熟穩重,早在就顯露出了一代宗師的氣場。

更張衛健的另一大「特權」,便是體現在臺詞上。作為全劇唯一的香港演員,張衛健享受到全程用粵語說臺詞的待遇,所以在粵語版中,可以明顯聽到張衛健使用的是現場同期聲。而在如今,像佘詩曼這樣的香港藝人來內地拍戲,顯然已經沒有了這樣的待遇,為了對戲方便,不得不夾雜著普通話以便讓對戲演員能聽懂。

而在音樂上,作為多棲藝人的張衛健也親自演唱了片頭片尾曲,竊被他收錄進了專輯中。延續了他一貫讓劇集為自己「打歌」的模式。

而除了張衛健之外,李冰冰、蘇有朋、嚴寬、王豔等兩岸三地當紅流量明星的加盟,也是這部劇未播就先熱,獲得極大關注度的重要原因。

而該劇也充分利用了明星組合來進行造勢,製造話題:比如張衛健和李冰冰繼《機靈小不懂》之後「再續前緣」,而蘇有朋和林心如繼《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再度合作,還刷了把「如萍杜飛梗」。雖然這兩人的戲份都不多,只能算是客串性質,甚至林心如在內地版還被替換掉了,但是考慮到兩人的號召力,這部劇在前期宣傳時也是把蘇有朋當做重要賣點進行宣傳。而相比之下,原本作為男二號的嚴寬,因為不夠大牌,反而顯得存在感沒有那麼強了。

從這也可以看出,這部劇在製作過程中,人物設定幾乎完全是為明星演員服務,而不是反過來讓演員為角色服務。

03、讓傳統武俠「古偶化」吸引新一代年輕觀眾

這部劇和一年後同一班底打造的《倚天屠龍記》,又一個重大突破點,便是在於讓傳統武俠「古偶化」。

首先古偶化的最大目的,便是契合網絡時代的年輕一代觀眾。

而作為一部金庸同人劇,這部劇有意拋棄了金庸式傳統武俠沉重及較為嚴謹的歷史背景、家國情懷,反之用更喜歡快節奏、快餐化的劇情模式來吸引年輕觀眾。

其一,在於劇情前後邏輯被擺到次要位置,主打俊男靚女扮演的角色。

按照劇情設定,在開篇,少年張君寶因為無意間得到臨死前嶽飛的留下的疑似藏寶圖的遺物,遭到江湖追殺從而引出整個劇情。直到之後謎底解開——原來所謂的遺物並不是什麼藏寶圖,而是流落大漠的大宋公主的貼身衣物。嶽元帥希望能找到大宋公主,號召義軍北伐抗金。

從剛開始劇情設定來看,槽點就非常多:先不說宋室還有這麼多皇子,輪不輪得到一個大宋公主來抗金——姑且當是劇情需要。但是之後隨著劇情發展,公主這一條本應貫穿始終的線卻成為了雞肋。完全是為了引出王豔飾演的玉兒以及鄭佳欣飾演的「假公主」閃電兩位美女演員。

而本作為隱藏大BOSS的秦檜卻從始至終沒有現身,最終的大BOSS卻變成了逍遙王,但逍遙王作為一個江湖人士,又在朝堂上興風作浪,人設和秦檜又有所重合,可以有理由懷疑,在這種合拍劇邊拍邊改、集體創作的模式下,劇情前後也發生了較大調整,最後出現了許多前後不一致脫節之處。

其二,便在於不惜讓歷史背景和時間線變得混亂,來為劇情的娛樂趣味性服務。

在這部劇中,本應出生於南宋末年的張君寶,卻提早一百多年,跟南宋初年的嶽飛有了交集。

同時,為了強行跟倚天屠龍記聯繫,又把活躍於元末明初時代的武當七俠放到了和師傅張三丰同齡人的位置——這前前後後等於差了兩百多年。最後更是頗為「大膽」的把假公主閃電變成了「殷素素」,強行承接倚天屠龍記,李冰冰扮演的秦思容最後還開創了峨眉派,跟郭襄融在了一起。但顯然,對於大多數年輕觀眾尤其青少年來說,並不會太深究這些細節,能讓教科書裡熟悉的嶽飛、秦檜等歷史人物跟金庸武俠小說「聯動」,顯然增加了這部劇的娛樂趣味性。

但忽略劇情邏輯上的一些硬傷,這部劇仍然是一部完成度比較高的作品。

除了全明星陣容本身的號召力之外,這部劇不管是對各種笑點、淚點等劇情節奏的把控,還是鏡頭語言、武打場面的設計,都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合拍武俠劇的頂級水平。

首先,這部劇也跟後來同一班底的03版《倚天屠龍記》一樣,愛情戲的比例被提高,從選角到劇情編排也變得更加青春偶像、浪漫化。

相比於同時期還在以「師奶」為主流受眾群體的港臺武俠劇(比如01TVB版倚天),這部劇顯然更加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也是這些年網絡評價不斷走高的主要原因。

其次,作為一部武俠劇,核心看點自然在於精彩的武打場面。而這部劇也在傳統武俠的基礎上,突破了硬馬硬橋的傳統套路,大量加入了網絡時代的新武俠、玄幻、仙俠元素,可以說開了這方面的先河。

比如劇中武林名門世家易家所掌控的名劍山莊,裡面就出現了御劍術等頗有《仙劍奇俠傳》之類仙俠IP才會出現的武打風格。而劇中同時大量運用電腦特技,出現了類似氣功大戰,以及大蛇等3D動物角色參與戰鬥,頗有當時流行的《風雲》等玄幻漫畫風格。

但另一方面,作為一部傳統武俠的衍生劇,《少年張三丰》也並非像如今的古偶仙俠劇一樣完全依賴電腦特技。傳統的動作場面依然是主流。劇中的武打場面,從刀、槍、劍、棍、扇等傳統兵器的運用,再到太極拳等傳統拳腳招式的巧妙設計,雖然不能跟李連杰的電影版相比,但在電視劇領域已屬翹楚。

04、輝煌不在的合拍武俠劇未來出路在哪?

隨著我們進入網絡時代多年,傳統武俠也已經式微,玄幻仙俠類IP成為主流。而昔日的合拍劇也隨著港臺影視劇一起衰落。

如今,金庸、古龍為代表的傳統武俠以及其衍生劇已不再是收視主流,也很難像當年的《少年張三丰》一樣,吸引到當下一線的明星藝人。

但這不代表傳統武俠在當下就完全沒了市場,比如17版《射鵰英雄傳》、19版《倚天屠龍記》都選用了新人主演+老戲骨的搭配模式。一方面主打情懷牌,吸引較為年長觀眾的細分市場。另一方面,沒了流量明星的天價片酬,也可以把更多資金用在製作的其他方面。

這也是新版射鵰和倚天已經在前作翻拍多次的情況下,依然能收穫一波好評的原因。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少年張三丰》的成功,顯然脫離不開當時傳統武俠以及合拍劇鼎盛的大環境。雖然傳統武俠的輝煌已經過去,但不代表就沒有了市場。而如何在主打情懷牌留住早一代觀眾的基礎上,更多融合當下流行的仙俠玄幻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一代觀眾,顯然是值得當下創作者研究和思考的。

(完)

相關焦點

  • 18年前的《少年張三丰》隱藏了眾多美女,誰認出林心如了?
    導讀:18年前的《少年張三丰》隱藏了眾多美女,誰認出林心如了?
  • 15年前《少年張三丰》,陣容強顏值高,一線明星只在裡面打個醬油
    2002年,還在上小學的我,天天都在追一部劇,那就是張衛健主演的《少年張三丰》,裡面有許多我喜歡的藝人。
  • 求錘得錘 端午節前意外自爆的牛萌萌還演過啥
    牛萌萌吸毒事件在經歷反轉再反轉後終於板上釘釘以官方通報求錘得錘。>12分鐘後,事情出現了反轉,牛萌萌方火速否認,並且曬出自己5月份連續直播後臺記錄,言之鑿鑿,那是比竇娥還冤。2002年大製作電視劇張衛健版《少年張三丰》裡演過女二號,李冰冰是女一號。
  • 7年前《少年張三丰》竟隱藏這麼多明星,誰認出了當年的林心如?
    說起17年前的這部《少年張三丰》相信還是會有很多的朋友有印象的,在當年,這部劇也是很火的。
  • 少年張三丰:「張翠山」娶日本妻子,「趙玉兒」原是周芷若人選
    其實在張衛健主演的眾多電視劇裡,還有一部劇集也和金庸作品頗有關聯,許多內地觀眾對這部劇的熟悉度和喜愛程度絲毫不亞於《小寶與康熙》。那就是這次要聊的《少年張三丰》。自然是《倚天屠龍記》,由於兩部劇裡一些人物都能對上號,現在有的小夥伴甚至直接把《少年張三丰》當做前傳來看,比起早年追劇又多了一重樂趣。事實上,《少年張三丰》和蘇有朋主演的2003版《倚天屠龍記》還真是頗有淵源的。
  • 「小張曼玉」牛萌萌:15歲時收李晨的石頭,談戀愛與撒謊都厲害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能想起她長啥樣,但卻有著一個疑問:「她演過《少年張三丰》?」有此疑問並不奇怪,因為《少年張三丰》有兩個版本,大部分劇情和演員都一樣,但劇中「冰心」一角卻有兩個演員飾演,一個是林心如,另一個則是牛萌萌。
  • 長這麼大才知道,《少年張三丰》有兩個版本,更喜歡哪一個版本
    現在電視劇真的有點劇荒,不知道寫點什麼。前段時間剛把小時候看過的《少年張三丰》溫習了一遍,但是我是才知道《少年張三丰》竟然有「兩個」版本。「兩個」版本怎麼理解呢,《少年張三丰》是一部合拍劇,港臺版和內地版,演員各出一半,所以就出現了兩個版本。
  • 牛萌萌吸毒事件成了羅生門,是真是假?雙方各執一詞
    這兩天,演員牛萌萌以另一種方式又火了一把6月23日,新京報記者從知情人處獲悉,5月上旬,女演員牛萌萌和多名涉毒人員在順義區一寫字樓內被抓,牛萌萌當場承認吸毒事實,並表示會配合警方調查。牛萌萌近幾年以直播帶貨為主,不太接觸影視作品,大家可能對她不太熟悉。
  • ♬ 少年的心如波濤洶湧…還記得何家勁版的《少年張三丰》嗎?
    少年的眸總嚮往天空難解功名利天地我自任性願拿青春換盡世間寂寞解不開少年的情聚散豈能隨心浮世情仇悲歡離合我泣我飄零唱一曲澎湃的歌送我少年的心如波濤洶湧幾番風雪雨是非隨雲散去豈願羈絆在紅塵小愛裡某一日,忽然這首歌飄進腦海裡,於是查了一下,居然曲庫裡有,便迫不及待分享給大家。
  • 那些年吸過毒的明星:牛萌萌刪抖音,柯震東又有新電影
    就在牛萌萌事件左右翻轉時,上海警方公布了脫口秀演員卡姆吸毒案的詳情,笑果文化旗下藝人李國慶及陳揚也參與其中。回顧牛萌萌事件的始末,依然存在不少令人迷惑之處。6月23日晚,新京首先爆出了新聞,稱5月中上旬北京警方曾在一公寓查獲多名人員吸毒,其中有曾出演過《楊門虎將》、《五星大飯店 》等劇的女演員牛萌萌,本人對吸毒事實供認不諱。
  • 牛萌萌吸毒事件原委梳理#牛萌萌 吸毒後裝無辜#
    牛萌萌吸毒事件被大興公安實錘後,許多網友表示不明就裡,下面就為大家梳理一下事情的原委。事情的起因是新京報在6月23日發了一條微博直指女演員牛萌萌在5月中上旬聚眾吸毒被警方帶走調查。而且,在當晚的直播中言之鑿鑿撇清一切,事件第一次反轉。
  • 牛萌萌是誰?出演過《楊門虎將》,曾和張默鬧緋聞
    牛萌萌出生於1982年,素有「小張曼玉」之稱,當時19歲的她憑藉蘇有朋在康師傅綠茶廣告中出演女主角,憑藉清純甜美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並被稱為綠茶女孩(雖然現在是個貶義詞)。其實,早在1997年,牛萌萌15歲就參演了《十七歲不哭》,飾演嶽曉丹一角嶄露頭角,當時劇裡的搭檔是李晨,據傳言當初李晨瘋狂追求過牛萌萌,不過兩人剛剛出道,對感情也是懵懵懂懂,沒過多久就分手了。後來牛萌萌又參演了《少年張三丰》中「冰心」這個角色,劇中與蘇有朋是一對。於是牛萌萌也理所當然的和蘇有朋傳出了緋聞。
  • 用極端方式紀念愛情,深埋兩日謊言被揭穿後,牛萌萌還會被打臉多久
    此外,一些媒體還曝光了牛萌萌的照片,還透露出牛萌萌並不想接受採訪,狀態極為滄桑。牛萌萌的事件可謂是轟動了整個娛樂圈,因而她之前"浪蕩情史"的"遮羞布"也被網友們揭開。李晨相比牛萌萌的演藝經歷十分令人震撼,他剛剛進入到藝術學校,但並沒有接受到專業的培訓。但愣是憑藉自己出色的演技,在幾千名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這部劇的男主。牛萌萌則在劇中是一個女配的角色。
  • 《少年張三丰》真的是大咖如雲,顏值逆天的她們,統統都在演配角
    張三丰可以說是一個神人,有幾部影視劇都在講他的故事,雖然有的已經拍成了偶像劇,但大家都喜歡看啊。當年的張衛健飾演的少年張三丰,是許多90後童年的回憶,劇中的大咖很多,就連女配角們,個個也都是顏值逆天。這個角色扮演的是一個殺人狂,與男人的情感糾纏也特別多,但後來出了家,和男主也就各自安好了,不過君寶後來也去做道士,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張三丰。除她們外,還有林心如、李小璐等人出演,不過林心如扮演的冰心一直是個迷,畢竟有兩個版本,她演的是臺灣版,但大家看到的冰心是牛萌萌。
  • 明明坐實吸毒,還與新京報互撕的牛萌萌,真有這麼想火嗎?
    怎麼捧都不紅的巖女郎說起牛萌萌,也算是童星出身,年僅8歲的她就已經參演了電影《戰爭子午線》,合作的演員是影帝富大龍。這部片子雖然名氣不顯,但得的獎不少,其中最矚目的兩個獎項應該是中國金雞獎特別獎,以及東京兒童電影節評論家獎。
  • 同演《少年張三丰》,張三丰熱度不減,易天行當導演,而他已去世
    記得當年在《少年張三丰》剛播出時,真的是非常的轟動啊。男女主角先不談,光是有林心如和蘇有朋的出演,就能得到不少的關注度。時光匆匆,如今這部連續劇已經播出有19年了,不知劇中的演員們現在都過得怎麼樣了呢,跟著小編來了解了解吧。
  • 18年前的《少年張三丰》隱藏了眾多大腕,誰認出林心如了?
    少年張君寶自少給送往清風觀去跟隨道士無塵和尚了因撫養,卻無意中拜了世外高人聖僧為師,學會了跟鳥獸溝通之術。
  • 演員牛萌萌吸毒事件連續反轉,終於實錘
    還記得「羽·泉」組合的陳羽凡吸毒事件嗎?在媒體曝出他吸毒後,陳羽凡公關團隊闢謠,後來被官方光速打臉。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新京報》在6月23日報導了牛萌萌涉嫌吸毒被控制的新聞,引起吃瓜群眾的廣泛關注。
  • 牛萌萌事件「一波三折」引關注
    6月23日17時,北京市公安局禁毒總隊(北京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官方微博@北京禁毒轉發@新京報 報導牛萌萌吸毒相關消息,當日19時@牛萌萌 發文「闢謠」後,@北京禁毒 多次修改牛萌萌事件的博文查看權限。部分網民質疑@新京報 報導牛萌萌吸毒消息的真實性。6月23日19時,@新京報報導經多方證實演員牛萌萌吸毒系再犯,現被罰社區戒毒。
  • 牛萌萌居然和他在一起了?
    吸毒事件塵埃落定後,牛萌萌刪除了闢謠微博,從此也沒再更新過。記者去採訪了一次也被拒之門外。牛萌萌被新京報報導吸毒的同一天,葉靜還怒罵了無良媒體(當時看像是為了正義,現在看更像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牛萌萌上一段戀情起始於安慰吸毒被抓事業低谷的張默,難道這一次劇情轉換,葉靜扮演了牛萌萌在上一段戀情裡的角色?感覺有點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