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魅夜
張大大質疑《演員請就位》的規則上了微博熱搜。在節目中,張大大認為節目組規則不公,致使他無法拿到好劇本,從而影響了自己的發揮。
張大大的觀點一出,立馬遭到郭敬明駁斥:「真實演藝圈競爭更殘酷,S級演員就是有優先選擇權,而B級甚至更差的演員可能連導演的面都沒見就被pass了。」
張大大的質疑為何遭到嚴厲的駁斥?生活中,不想就此認命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做?
有這樣一句老話:「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一個人想要成功,想要走的更長遠就要把自己變強大了,只要有了實力,靠山才會一直在。
然而,《演員請就位》中張大大似乎並不明白這個道理。在飾演角色失敗,被爾冬陞導演批評的時候,張大大就開始賣慘說自己是能力弱,但為了這個角色是怎樣的掉頭髮、失眠等等,而導演根本不吃這套,直接反駁他這是在賣慘博同情。
張大大賣慘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次節目不順,主持失敗,張大大就習慣性的賣慘。之前和楊冪做採訪的時候,張大大就說自己不容易、辛苦,楊冪直接反駁他:每個人都很辛苦,憑什麼要別人了解你的辛苦。
同樣在娛樂圈,楊冪就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小時代》中有一場戲,她飾演的角色在雪地上奔跑,當時她已經懷了小糯米,但是為了把這個電影拍完就沒有聲明,硬是堅持把這場跑戲拍完。正是這樣極致的努力,才有了後來《三生三世》中獨一無二的白淺,因為楊冪,白淺擁有了靈魂與溫度。
演員應該通過高超的演技來徵服觀眾,給觀眾帶來深刻的體驗。依靠賣慘來博取觀眾的同情心,藉此獲得更高的關注度,這樣的路終究走不遠。
老人們常說:「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總是投機取巧的人,最後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事實上,真正博學和優秀的人從不去炫耀自己的能力,而那些學業有限還處於一知半解狀態的人總喜歡通過賣弄,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博取大眾的讚美和同情。
與其向他人訴苦,不如強大自身,憑藉真才實學贏的大家真實的讚譽。活在別人的同情中,只會讓你變得更加弱小和平庸。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和選擇,既然是自己認定的路,就應該堅持,為此付出一切努力和辛苦,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路才更硬實,更長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有一句話直戳人心:「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現實中,我們似乎遇到過這樣的人:因為貧困,得到旁人的同情和關照,時間久了,就成了理所當然,不再想去奮鬥,反而享受著他人的勞動成果。覺得旁人虧欠他,覺得自己困難,得到照顧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窮和弱不是錯,也並不可怕,真正可怕得是人窮志也窮,並把它當做強迫別人幫助自己的理由。
還記得幾年前,知名演員孫儷因拒絕繼續幫助貧困生向海清,而被媒體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的事情嗎?
向海清原本是個差點上不了大學的貧困學生,孫儷在新聞上了解到他的情況後,對他伸出援手,才使他能夠有機會考上大學,開啟了新生活。
在我們看來,向海清是非常幸運的,也一定會珍惜這樣的機會,刻苦學習,學成報答孫儷。而事實正好相反,得到幫助的向海清,不但沒有感恩孫儷的資助,反而覺得,明星掙錢容易,開始大手大腳花錢,學業也是直線下滑。孫儷知道後,決定停止對向海清的幫助,希望他能夠珍惜機會,堅強獨立起來。而失去資助的向海清,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還發文怨憤起孫儷引怒眾多知情網友,紛紛喊話:「這樣的『白眼狼』就不該幫!」
向海清沒有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反而覺得自己窮,孫儷有錢,幫助他理所當然,並肆意用資助的錢上網吧、交女朋友,甚至連學業也荒廢了,失望至極的孫儷不想讓他形成依賴,便停止了對他的捐款。
向海清認為自己窮,別人幫助他是理所當然,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的。沒有人有義務一定要幫助你,我們更不能因為自己窮就強迫他人幫助。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選擇勇敢和困難作鬥爭,並對給予我們幫助之人心存感恩。
我們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應該毫無保留的對你好。人窮志不能短,受到別人的幫助要學會應當感恩,待自己日後有能力了,也應當積極回饋社會。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衛風·木瓜》
1991年,著名攝影師解海龍先生拍攝了一張「大眼睛女孩」圖片,一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圖片下面寫著標題——「我要讀書」。這雙大眼睛的主人就是蘇明媚。
照片一經刊出後,便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蘇明娟成了家喻戶曉的「大眼睛」女孩。社會愛心人士給蘇明娟送來了學習用品和錢,還有人寫信鼓勵她,努力學習,考取大學。
成為眾人關注焦點的蘇明娟沒有在這種熱度中迷失自己,也沒有理所當然地享受他人的幫助。相反,她更加發奮圖強、更加努力,並以優異成績考進了安徽大學金融系。
在校期間的蘇明娟勤工儉學,用賺來的錢幫助其他貧困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報社會的愛心。
畢業後,蘇明娟成為一名普通的銀行職員,但她在工作中一絲不苟、熱心善良,深得領導同事的一致好評。
有了穩定的收入後,蘇明娟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公益當中,不僅自己捐資幫助弱勢群體,還發動親朋好友一起做慈善做志願,這麼多年來,從未間斷。
蘇明娟的出名屬於偶然,很多人說她是幸運的,年少出名贏得了眾人的關注和資助,他們沒有看到,蘇明媚在工作之後的各種榮譽中仍能堅守初心、堅持慈善。
她靠著持續努力奮鬥,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並在有了能力之後又積極幫助他人、回饋社會。她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刻在心底,並持續付出行動。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只有努力強大自身,依靠自己的實力才能贏得幸運。因為有些苦,只有你自己才能熬過,有些痛也必須你自己去承受。正如《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五冊中所寫:「不要再改努力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拼一下,世界就是你的。」
窮,不是我們享受他人照顧的理由;弱,不是我們反駁世界不公平的理由。你可以擁有選擇權,也可以擁有自由瀟灑,而這一切的前提是靠自己的能力獲得。
當有一天,你真的變得強大起來了,回頭看自己拼搏的日子,你會發現,正是那些磨礪的日子,讓你成為更有實力,更美好的自己。
—全文完—
談談你對「弱者應該受到理所當然的照顧嗎?」這一觀點的理解。如果你不想認命,你會怎樣去做?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