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記載,神對亞當及夏娃說園中樹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知善惡樹」上的果實「不可吃、也不可摸」,最後夏娃和亞當禁不住誘惑,偷吃了這種禁果。上帝便把他們趕出伊甸園。
這則寓言實際上是在寓意我們所有的人類,有了分辯「是非、善惡、真假、美醜」二元對立的虛妄分別心之後,人類就落入了苦海。虛妄分別心是阻礙人類進入天堂的直接原因。
實際上古往今來,很多的開悟者都在留傳下來的經典顯要位置,記載了同樣的敘述,以此來喚醒世人。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即,天下人都有了從自我的立場偏好去看待分別事物美醜、善惡的習慣之後,這實在是天下的不幸呀。而有東方如來之稱的六祖惠能大師,更是再清楚不過的為眾生指明:「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時,那個是眾生的本來面目。
為什麼開悟者都強調不要有這種二元對立的分別之心呢?因為這個世界的實相是一體的。也就是說「善惡」一體,是中性的。但我們人類卻把本是中性的一個事物截然的劃分開來看待,把實相虛擬化了,也就是所謂的虛妄分別心。
這個世界是二元化的,即正反,是沒錯。但二元不是對立的,人類犯了極大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二元是對立的,實際上二元是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的一個整體,是合和的。二元也是不能分開的,一旦分開這件事物也就不復存在了。也就是說二元的兩面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平等的。下面舉個例子大家就容易明白了:
世人都認為蓮花是聖潔的、高雅的;而認為淤泥是骯髒的。所以人人都喜歡蓮花,而厭惡淤泥,鄙夷淤泥。但是要知道,沒有淤泥,蓮花是無法生存的。所以,我們要逐漸去認清楚,淤泥與蓮花本為一體,都是法界平等無二的神聖存在,無法可分。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眼裡,百姓與芻狗都是神聖的存在,平等無二。
那些自認為自己很聰明的人,內心世界裡如果這類似的分別越多,那麼你的生命將會像是失去淤泥濨養的蓮花,就枯萎得越嚴重,沒有生命力。也就是離《聖經》中的伊甸園越來越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