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核潛艇反應堆帶不動航母,那為啥不用在驅逐艦上?

2020-12-23 裝備資料庫

潛艇採用核動力容易理解,水下潛航時間,核動力潛艇比常規動力潛艇的優勢要遠遠超過核動力航母比常規動力航母的優勢。也就是說,核動力應用在潛艇上的意義大於應用在航母上的意義。

航母採用核動力雖然具備無限續航能力,但航母不是一個人去衝鋒陷陣,而是帶領一群保鏢去打群架,其它的軍艦都是常規動力,需要燃油補給,人員吃喝也要補給,這樣航母即便是核動力也不能任意去跑,必須要照顧護航艦船的續航能力,等於是被護航艦船拖了後腿。例如,美國的核動力航母雖然可以連續航行,但補給艦依然是航母戰鬥群中的不可或缺的保障艦船,而且需要往返採購物資。那麼軍艦可否也要採取核動力呢?答案是肯定的,那為什麼不採用呢?下面說說這個問題。

軍艦不採用核動力有以下幾點因素:一個是軍艦屬於消耗品,需要考慮使用和建造成本問題,前文兔哥說了,核動力的成本費用要高,使用費用也高,退役處理費用也高,武器裝備的裝備原則是用得起,核動力雖然好,可以無限航行,但也要考慮兜裡的錢,武器裝備能用、好用、用得起是一個定律。任何武器裝備都屬於消耗品,平時沒問題,一旦打起來需要批量建造,這就要考慮到一個成本問題。從歷次大的戰爭來看,取的優勢的沒有一個是靠幾款武器的先進性獲勝的,而是能夠大批量建造的武器裝備,以質取勝適合於局部戰爭,但未必就適合大規模的戰爭。大規模戰爭狀態下誰能夠持續建造出夠用的艦船誰就是勝者,縱觀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戰,失敗一方都是敗在戰時生產能力跟不上。

第二個因素是沒必要,這是建立在第一個因素上的。軍艦目前最大排水量不過一萬噸以上,這個噸位依靠常規動力推動完全夠用了,各種成本又低於核動力,使用經驗成熟,既然如此又何必安裝價格昂貴的核動力呢?而且維護保養,人員培訓,使用成本也高很多,所以,沒必要。這也符合武器裝備追求能用、管用、用得起的原則,而不追求過於先進性,更何況核動力並不代表先進,只不過是在某一項方面有先進性而已。

第三個因素是作戰中的考慮,核動力有一個巨大的缺點——核汙染,這是必須要考慮的。潛艇在水下,使用核動力是本身作戰能力的要求,採用核動力的潛艇能長期隱蔽在水下,這是關係潛艇作戰優勢的重要指標,是必須要追求的。軍艦則不然,即便採用核動力對於作戰能力沒有本質的提高,只不過是續航能力強大,而續航能力並不等於戰鬥力,關鍵看你的武器裝備如何,而且軍艦被擊沉的風險要遠高於潛艇和航母,它本身就是衝鋒陷陣的,軍艦體積有限,很難做到有效的保護核反應堆,因此結構難度超過了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做到,這也是一個原因。未來隨著技術發展,核動力設備更加小型化,不排除軍艦使用核動力的可能性,而且很可能是一個潮流。

綜合而言,潛艇使用核動力能夠顯著提升戰鬥能力,而且是有本質的改變,航母使用核動力對於作戰能力的提升不如潛艇好,航母核動力的續航能力目前來說並沒有本質的提高,主要是受限於其它艦船的續航能力。彈射起飛的核動力航母的電能需要,蒸氣需要優於常規動力航母,這是一個優勢。作為國之重器,儘管很費錢,但也值得,而且核動力與常規動力的航母已經超過了本身的意義,是一個臉面的問題,是代表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航母本身就是一種戰略威懾武器,核動力也屬於這個戰略威懾能力的一個體現,儘管動力不會殺人,但核動力無疑比燒鍋爐聽起來更讓人怕怕。

至於軍艦,說一千到一萬,還是使用成本問題,作為一艘水面艦船,動力已經不是問題了,也就沒必要在動力上過分追求高大上了。美國、俄羅斯都曾經搞過核動力的巡洋艦,最後都不搞了,就是這個東西太費錢了,用不起。而且維護保養太費工費時了,這還不算,人員素質要求也高,需要一批專家級別的人物做保障,而且並不能因為是核動力就不挨打了,照打不誤,這樣一來就不划算了。如果未來能研製出適合軍艦上使用的核動力肯定會用,這是鐵定的,目前不行。

相關焦點

  • 水中飛毛腿,大洋黃金魚——與美國航母賽跑的蘇聯661核潛艇傳奇
    當時的水面艦艇航速比潛艇快很多,沒有任何一艘已知潛艇能快速超越航母編隊,加速擺脫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專家們一臉懵逼也給不出答案……到底咋回事?多年後謎底終於揭開,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蘇聯真的造了一艘比航母還快的潛艇,它超過「薩拉託加」號航母時只用了一半動力。
  • 航母是一級艦艇:用行政省命名,不用擔心行政省不夠用
    現在,我海軍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即率先服役的由烏克蘭原瓦良格號重型載機巡洋艦改造而來舷號16的那艘,被命名為遼寧號;此後,國產第一艘航母,也是我海軍第二艘服役的航母,舷號17那艘,被命名為山東號。根據人民海軍中期發展規劃(未見網絡上有海軍長期發展規劃出臺),未來海軍將擁有包括核動力航母在內的6艘航母,屆時將保有6個航母作戰編隊。
  • 核潛艇跟蹤目標,護衛艦發射飛彈:「鋯石」成新一代「航母殺手」
    冷戰時代,蘇聯海軍並不具備與強大的美國海軍進行正面決戰的能力,其發展的主要反航母武器是各類超音速重型反艦飛彈,可以從水面戰艦、飛機和潛艇上發射,儘管這些威力強大的飛彈很多都被冠以「航母殺手」的名號,但實際上,要想擊沉一艘美國航母是十分困難的:這些「航母殺手」的平臺,包括水面戰艦、
  • 一艘現代驅逐艦能否幹掉二戰時的一個航母編隊?為什麼
    前提是雙方距離200海裡,但航母編隊知道驅逐艦的大致方位,而驅逐艦隻知道航母編隊的存在,但不知道會從哪裡來。實際上這就是一個作戰想定:航母編隊知道驅逐艦在哪,驅逐艦知道航母編隊的存在,但不知道航母編隊在哪。兩者實際距離200海裡,不到400公裡的樣子。看到題目,我最先想到的是二戰時的珊瑚海海戰。
  • 十幾個航母艦隊數十艘核潛艇,就問你怕不怕
    十幾個航母艦隊數十艘核潛艇,就問你怕不怕要說體現在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部隊,那可能就是美國海軍了,自從第2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海軍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目前美國海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全部加起來都沒有美國的多,這11支航母艦隊每一支都有影響一個地區平衡的能力,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中東地區看到美軍的航母,在其他國家門口耀武揚威,但是其他國家卻不敢反抗,美軍航母憑藉著艦載機可以在目標很遠的距離就發起攻擊
  • 我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怎樣編成?以現有艦艇,能否達到美海軍標準
    以目前「遼寧」號的噸位和載機量,雖然遠遠達不到美海軍「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水準,因此,如果要編成一支攻守兼備、實力強大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必須要有更多的水面艦艇和潛艇來助陣。,而組成以單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此後經過實戰和一系列優化,航母戰鬥群的概念被美國海軍首次提出,到1995年左右,美國海軍作戰部就作出正式規定,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由10艘艦艇組成,包括1艘航空母艦,6至8艘水面戰鬥艦,2艘攻擊核潛艇和1至2艘戰鬥支援艦。
  • 中國航母特混艦隊已組建,外媒:003航母開工,艦載機飛行員短缺
    而關於003型航母是否已經開工建造在國內的不少軍事論壇上都展開過談論,前段時間,美國軍事媒體《防務新聞》就發布一張衛星照片顯示位於上海長興島上的江南造船廠內3號船塢內正在建造一艘規模超過中國海軍現役所有艦艇規格的一艘大船,同時中船重工業在社交媒體上罕見表示,中國有能力設計和建造一艘現代化航母,所有外媒一致認為在江南造船廠船廠內建造新船就是中國的第二艘國產航母。
  • 法國核潛艇開赴南海周邊,與美日艦艇聯合演習,美驅逐艦趁機來南沙...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星條旗報》12月21日報導,美國海軍18日發布一份聲明,美海軍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與法國海軍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翡翠」號、支援艦「塞納河」號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號直升機航母,在菲律賓海舉行聯合反潛演習。
  • 韓國計劃研發核潛艇與航母,預備300萬億韓元軍費,到底夠不夠?
    包括:航母項目,即LPX-II項目,標準排水量約3萬噸,配備F-35B戰鬥機。以及建造新型KDDX,又稱:KDX-IV型中型驅逐艦和AOE-II項目的綜合補給艦。韓國在計劃中明確提到無核動力,可是誰也不會懷疑韓國發展核動力潛艇的意圖,外部環境不允許搞公開搞吧。
  • 大型水面戰艦,水下核潛艇統統安排上!
    說到中國海軍,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那在國際上是幾乎毫無地位可言的,規模小,連近海防禦都成問題。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家對於軍事強國的重視,我們再來看中國海軍裝備,真的已經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1000公裡外消滅美航母!核潛艇載30枚高超音速飛彈,俄海軍有一套
    據俄媒報導,"喀山"號核潛艇將於今年年底交付北方艦隊。這是俄羅斯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改進型,也是該國最新型的攻擊核潛艇,其可發射裝備核彈頭的遠程巡航飛彈,打擊範圍覆蓋整個歐洲;同時也可搭載俄羅斯新研製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對1000公裡外的水面目標進行打擊。
  • 蘇俄核潛艇特點,型號多,生命力強,撞美國核潛艇無壓力
    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為了抵消美國航母優勢,大力發展核潛艇,從1958年第一艘核潛艇服役,到2015年,蘇聯/俄羅斯一共建造了19個級別31個型號257艘核潛艇,其中包括92艘攻擊型核潛艇、94艘戰略飛彈核潛艇、66艘巡航飛彈核潛艇和5艘輔助型核潛艇。
  •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爆炸沉沒,足以毀滅海洋的3噸核原料去哪了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爆炸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世界,人們在為艇上118名海軍官兵感到擔憂的同時,一個讓專家更加擔憂的問題擺在面前,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爆炸沉沒,足以毀滅海洋的3噸核原料去哪了?眾所周知,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俄羅斯海軍的殺手鐧,這艘海底巨無霸是為打擊航母而建造,無論是噸位還是武器裝備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更令人佩服的是庫爾斯克號擁有兩座核動動力反應堆,3噸重的核原料鈾元素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讓這艘「航母殺手」能夠連續航行30萬海裡。
  • 航母艦隊突然改變行駛路線!核潛艇失蹤艦載機掛彈:這是要幹啥?
    剛剛駛入印度洋的美軍裡根號航母打擊群突然改變行駛路線掉頭重返西太水域,其詭異的舉動和反常的做事風格在美國海軍歷史上實屬少見!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10月13日報導,10月8日經由馬六甲海峽進入東印度洋的美國海軍「裡根」號航母艦隊12日突然掉頭回到西太,報導援引俄羅斯有關軍事專家的分析稱,美國海軍航母艦隊出現這樣的反常情況並不多見,也導致稍有平靜的西太水域可能又將「熱鬧」起來。
  • 驅逐艦和核潛艇同時發現對方,海戰結果究竟誰能最終勝出呢
    國外海軍曾進行了無數次近似實戰化條件下的反潛戰軍演,天上有反潛巡邏機和艦載反潛直升機投放聲吶浮標,搜索潛望境狀態下潛航的潛艇,水面有驅逐艦、護衛艦等艦種遂行搜攻潛任務。海戰並不一定在浩瀚無邊的大洋深處,許多時候是在離海岸200-300海裡的近海海域,那才是各國潛艇經常出沒的地方,才是反艦和反潛的主戰場。近海水深在數十米到數百米之間,一旦潛艇沉在數百米的海底,採取以逸待勞戰術,則任何先進的空中和水下探測設備,對其都是無能為力,因為探測不到潛艇的動靜。
  • 造價堪比航母的驅逐艦,滿載排水量16000噸,發現不對勁只買3艘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正式接收了「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它是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的首艦,美國海軍曾宣布它於2016年10月15日入役,但後期由於技術問題,導致該艦又返廠改進(除名)。因此理論上說,這應該算是「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第二次入役,雖不知道後期還會不會出現相同的技術問題,但目前可以肯定的說,美國為它花費45億美元(約合320億人民幣)完全是一場賠本的買賣!眾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國建造一艘中型航母的成本最多也不過50億美元左右,而美國打造一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就要花費45億美元。
  • 如何擊沉美國航母?俄國人數十年摸索,總結出以下經驗
    圖為兩艘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聯合演習。俄羅斯要反美國航母,主力就是核潛艇。俄羅斯海軍的核潛艇規模全球最大,性能也是全球最優。遠洋攔截則還是蘇聯時期的做法,組件搜索突擊群,由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提供防空掩護,光榮級和基洛夫級巡洋艦加入,再加上奧斯卡級巡航飛彈核潛艇,組成搜索突擊群,航母主要負責防空,其餘軍艦在防空飛彈掩護下,可以對美國海軍艦隊進行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飽和攻擊,還是有很大威脅的。圖為俄羅斯海軍無畏1型大型反潛艦,也叫驅逐艦。
  • 俄羅斯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經濟十分富裕,裝備頂尖核潛艇
    甚至連海軍部隊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維修資金都拿不出來,為此也讓外界認為俄羅斯經濟狀況可謂是捉襟見肘。  根據了解,這艘核潛艇由俄羅斯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最初要用這款潛艇替代941型戰略核潛艇,隨後在北方機械廠開工建造。
  • 反潛驅逐艦改裝成護衛艦,面對北約追殺,誰來保護俄羅斯核潛艇?
    即便是在最強大的時候,蘇聯海軍也沒有想過與美國海軍進行戰略決戰,一直到今天,蘇聯/俄羅斯海軍的主要任務依然是保護自己的戰略核潛艇,保護自己的戰略核潛艇不被對方反潛兵力追殺的同時,追殺對方的戰略核潛艇,了解這一點,就可以明白蘇聯/俄羅斯海軍的裝備和戰術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