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日記|隔離病房前,大家穿著防護服唱生日快樂歌

2020-12-2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20年春節,寒風凜冽,病毒肆虐。

萬家燈火團圓之際,有一群人他們「逆行」向前,放棄假期,放下家庭,堅守在臨床第一線。

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早日戰勝疫情,守衛人民健康。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

2月23日,支援湖北第三十天,武漢,晴天。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來漢滿月了。在武漢,我們從刺骨的冬天進入了溫暖的春天。我們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從陌生到熟悉,已經成為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今天一早的大群裡,放了一段視頻,這是今天凌晨00:00-4:00這一班的內圍護士,在換好衣服進隔離病房前,6個姑娘圍站在一起,中間一個姑娘端坐著,唱著生日快樂歌。這是一個來自隔離病房的生日祝福,大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出誰是誰,但從歌聲裡能聽到大家的滿滿祝福和團隊的愛心。看樣子今天又有誰生日了,是誰這麼幸運在我們到達武漢的「滿月」過生日?

中午隊長助理張明明老師在大群裡留言,今晚7點,將在酒店樓下的武漢餐廳,為來自奉賢區中心醫院的一位姑娘過生日,也隆重慶祝我們到武漢「滿月」,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奮鬥。可惜今天我們將夜班,無緣看到這場特殊的「滿月酒」兼「生日會」了。

我們的後勤總管,來自新華醫院的劉老師在群裡呼喚,明天二月初二「龍抬頭」,有志願者理髮師Tony老師來為大家服務,我們的Tony老師看樣子任務艱巨啊。

說起劉老師,我們暱稱「劉老闆」,劉老闆是我們的大內總管,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是我們這支隊伍因為出發倉促,稱得上是「兵馬先行,糧草後動」。

所以,對志願者小分隊來說,「劉老闆」幹的活是又苦又累的活,而且壓力也大。我們醫護在病房裡作戰,「劉老闆」在後方為我們「保駕護航」,管我們吃飽穿暖。分發物資,大家來不及領的,「劉老闆」會帶著志願者小分隊把東西放到每一個房間門口;隊員有防護物資或生活物資捐贈途徑,找的也是「劉老闆」。

我曾看他兩個手機左右開工不停地接著電話,也曾看他凌晨四點出發去武昌火車站領取物資,還曾看他晚上十點半推著車送防護物資到醫院,更多的時候是他在酒店門口管理和分發物資......忙碌的身影,感覺他的活最難幹、也最累。

可是,「劉老闆」苦中做樂,把去火車站搬運行李看做是放風,並在車上拍幾張圖讓我們這些天天兩點一線的志願者見識一下武漢的風景。沒辦法,一個月的武漢生活,只見識了金銀潭醫院周邊一個角的風景,看劉老闆照片「望梅止渴」啊。

昨天,我們仁濟醫療隊在雷神山醫院開工了,在到達武漢的兩天裡,他們似乎除了穿脫防護衣和消毒隔離的培訓外,更多的是在參與雷神山的建設中,頗有白手起家的感覺,還需要規劃布局,運送物資。同事在朋友群發圖,笑稱:欲作白衣戰士,先做白領民工。聽說他們普通病房已經收病人了,今晚ICU也即將迎入第一批病人,你們辛苦了。

2020年2月23日,武漢的夕陽。本文圖片及視頻均由查醫生拍攝

今天夜班,夕陽西下,映照在落日餘暉下的金銀潭醫院很美。經歷這一次磨難,全中國應該都知道它了吧。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整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隔離點特殊的生日——唱完生日歌、戰「疫」再繼續
    唱起生日祝福歌,這時5歲的兒子打電話說「媽媽祝你生日快樂,我也要像你一樣當英雄!」 往年,李芳芳在生日這天都會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過生日。但自從疫情爆發以來,作為我市的一名醫護人員,和其他到隔離點醫護人員一樣,他們接到醫院通知,第一時間就前往了我市隔離點,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在這段期間,我們要24小時密切觀察被隔離人員的生命體徵、心理問題和其他症狀。」李芳芳說。
  • 臨漳醫護人員與隔離男子同唱生日歌
    當地居民郭先生被隔離期間恰逢生日,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非常時期,醫護人員不僅送來了長壽麵,還與其同唱生日快樂歌。據了解,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郭先生被隔離在臨漳縣醫院感染科。2月4日早晨,醫生查房時意外發現對方情緒低落,一個人默默地躺在病床上發呆。
  • 一線醫護日記(55)「穿著畫有哆啦A夢的防護服,充滿無窮無盡的力量」
    https://flv1.gmw.cn/soby/sobey/20200303/1583227107706_High.mp4 【一線醫護日記
  • 援鄂醫護日記丨隊友們用橘子、巧克力、餅乾、雞蛋為我拼成了生日...
    得知,重慶市醫療隊使用的防護用品都是由雲夢縣醫院提供,按照防護要求,隊員們都是穿著一層隔離衣、一層防護服進病房。為了節約防護用品,他們本院的職工卻只穿一層防護服。在防護物資匱乏的艱難時期,雲夢人想的卻是犧牲自己,確保戰友的使用,他們的精神讓人欽佩。
  • 防護服寫字 祝兒子一周歲生日快樂
    防護服寫字 祝兒子一周歲生日快樂 作者: 2020-03-13 07:22   來源:遼瀋晚報   受訪者供圖  劉馨羽作為盛京醫院重症專科護士馳援武漢,在兒子一周歲生日那天,讓同事在防護服上寫上「郡郡生日快樂」,但拒絕錄小視頻發給孩子,「萬一我說著說著哭了怎麼辦,眼鏡口罩溼了就沒辦法幹活兒了!」
  • 前線日記|特殊的「滿月酒」和「生日會」我們已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圖說:幾位姑娘穿著隔離服唱生日歌 作者供圖2月23日,援鄂第三十天,武漢,晴天。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來漢滿月了。在武漢,我們從刺骨的冬天進入了溫暖的春天。我們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從陌生到熟悉,已經成為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今天一早的大群裡,放了一段視頻,這是上今天零點到四點班的內圍護士,在換好衣服進隔離病房前6個姑娘圍站在一起,中間一個姑娘端坐著,唱著生日快樂歌。這是一個來自隔離病房的生日祝福,大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出誰是誰,但從歌聲裡能聽到大家的滿滿祝福和團隊的愛心。
  • 「想吃生煎喝奶茶」 「兒子生日快樂」寫在防護服上的這些話,原來...
    華山醫院副院長、華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總指揮馬昕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990早新聞》播出的《武漢日記》中,分享了一個前線必需、又頻頻吸睛的物件——防護服。馬昕說,在武漢前線,為了更好地辨識,醫生和護士進入病房之前,要在防護服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和所屬單位。一開始,大家會在防護服上寫一些勵志文字,比如:「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直到最近,馬昕發現,防護服上的內容越來越生活化,醫生和護士們開始畫畫,寫上自己的所思所想。
  • 隔離病房醫護人員親訴:半小時不到全身大汗淋漓……
    「疫」線人員處於隔離病房中,更是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文山州人民醫院新平病區是文山市唯一的定點隔離病區,對於感染科的醫護人員們來說,每天進入病區之前,都要穿上悶熱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會起霧的護目鏡和口罩,整個流程非常繁瑣……與病毒「親密接觸」,就猶如在刀尖上跳舞,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中招」,所以儘管流程十分繁雜,但他們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都一絲不苟。
  • 「想吃烤山藥」,他把網絡熱詞寫在防護服上,一頭扎進隔離病房
    在負壓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連續作戰,黃康和所有一線人員一樣,儘量不喝水,不上廁所,一班下來幾乎全身溼透。尤其是在這種環境下進行有創治療,對於醫務人員來說更是一種挑戰和考驗。他們必須戴上防護鏡和笨重的正壓頭罩,做好三級防護,再精準地進行動靜脈置管、氣管插管及支氣管鏡等高風險操作。
  • 穿著紙尿褲上隔離病房,戰鬥8小時不上廁所!得知緣由那一刻淚崩了
    隔離病房與清潔區的隔離門。醫護人員穿戴好防護設備後,穿過這道門,就要直面病魔。(健康報記者 曹政 攝)深夜五點多,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侯思遠戰鬥在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的隔離病房。我提前一個小時來到了我們遼寧省醫療隊馳援的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進行各種消毒處理,穿戴好防護設備,進入隔離病房。我們工作的隔離病房內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必須要穿好防護服。由於在隔離病房內工作了很長時間,防護服表面是有致病微生物的,要是想去清潔區,就得把這些東西統統脫掉,否則清潔區就會被汙染,這是不被允許的。
  • 隔離病區裡的生日祝福:「祝你生日快樂!我們繼續加油!」
    2月14日,在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隔離病房裡,患者餘女士不知道,一場專門為她準備的驚喜正在悄悄降臨。當值班醫護人員將鮮花送到她的病床前時,餘女士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連連向醫護人員道謝:「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還有人記得今天是我的生日!」
  • 支援鄂州的遵義護士過生日 患者為她唱起生日快樂歌
    3 月 7 日,在湖北鄂州抗疫一線的遵義籍護士王瑩迎來了自己的生日。特殊時期,病區裡的一對夫婦,在病房為她唱起了生日快樂歌。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王瑩是我省第六批援鄂醫療隊隊員。3 月 7 日這天是她的生日," 部分同事知道我今天生日,在我防護服上畫了個蛋糕,還伸出手,在手心分別寫下王瑩生日快樂幾個字。" 王瑩說。王瑩所負責病區的 37 床和 39 床是一對夫婦,二人同時因新冠肺炎入院。在治療時,女性患者莊某看到王瑩防護服上的蛋糕,得知當天是王瑩的生日後,拉著愛人的手,為她唱起生日快樂歌。
  • 我寫的歌我會唱,每句詞都來自病房
    那時候,她就立誓要在重症病房有所作為,「我學的就是這個專業,在重症病房能體現我的價值」。 2020年春節還沒到,需要體現她價值的時刻來了。 除夕前一天(1月23日)晚上,部門群突然彈出一則消息,號召願意支援武漢的護士報名。
  • 病房裡的生日歌是對女孩的祝福
    病房裡的生日歌。紅網時刻6月18日訊(通訊員 黃曉璐)15歲的李薇剛剛度過了她的生日,儘管是在病房裡點亮生日蠟燭,依舊充滿溫馨與快樂。少女驚人的堅毅,整個婦瘤科的醫護人員都為之詫異,也更加心疼,「她其實也對疾病充滿恐懼,但為了不讓人擔心,她每天展現的都是堅強樂觀的一面。」經過近一周充分的術前準備,由婦瘤科專家陳亦樂主刀為李薇進行了卵巢腫瘤細胞減滅術,並按照此前會診制訂的方案開展了第一個療程的化療。
  • 「我在重症病房,你在普通病房」,蘇州醫生夫妻同一醫院難相見
    處在隔離狀態的張華說:「只有這樣才能和家人保持聯繫,問問孩子和愛人,跟父母報個平安。」妻子沈潔說,從過年前的幾天開始,家裡人就再也沒有和張華見過面了,差不多有一周了。記者了解到,每每張華休息都會在醫院的指定地點,並不會回家,而沈潔經常一個人往返在家和醫院之間,夫妻倆明明在一個醫院卻只能通過手機來取得聯繫。
  • 打進隔離病房的電話,讓我淚溼眼眶
    我們醫療隊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戰鬥」感覺已經在奔向全面勝利了,大家都各司其職,高效地完成著救治工作。在這裡,每天都上演著很多感人故事,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在疫情期間的人情冷暖。雖在隔離病房,但從未隔離愛。   在3.8國際婦女節那天,我像往常一樣穿好防護用品,在隔離病房忙碌、工作,忙了一段時間,正準備坐下來歇一歇時,公用對外的電話鈴聲響起。
  • 我的戰疫故事丨我寫的歌我會唱,每句詞都來自病房
    動人的旋律,情真意切的歌詞,讓這裡的醫護人員和患者動容。歌曲詞作者孫蕾,不是歌手,而是一名從成都逆行武漢抗擊疫情的護士。自稱「並不擅長寫作」的她,在一個小時之內就寫好了這首歌,並由四川音樂學院電子音樂系青年教師蔡奕濱作曲、編曲、製作完成。是什麼樣的感觸,讓孫蕾選擇把記憶付諸音樂?
  • 踐行生命之諾 地震小卓瑪赴鄂進隔離病房
    啟程 現在輪到我幫助他們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得知醫院要開設隔離病房,焦祖惠第一時間請戰進隔離病房。後來又得知單位要組織人員赴湖北支援,焦祖惠再次主動報名上前線救助。「以前全國人民都來支援我們地震災區,現在輪到我幫助他們了。」
  • 探秘醫大一院、瀋陽六院隔離病房……令人淚目!
    臘月二十二是爸爸的生日,臥床不起的爸爸盼望著我去給他過餘生為數不多的生日,家人也正等著我吃團圓飯。剛要出門,接到院裡緊急籌備成立發熱門診的電話,將在最短的時間內開診。作為一名經歷過甲流、禽流感的傳染科護士長,我深深懂得任務的緊迫性,沒有猶豫,放下背包轉身便投入到籌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
  • 3名醫生因疫情延遲訂婚 探秘寧鄉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的「火神」小...
    在寧鄉市人民醫院的隔離病房裡,「火神」小分隊的隊長程瑗告訴記者,醫院感染科有兩層樓,他們在一樓,通過團隊的十多天的工作與努力,多名隔離病人在通過嚴格的觀察期後,轉出了隔離病房。大家儘量少喝水,減少上廁所的次數程瑗是該院感染科主治醫師,中共黨員,她衝鋒在前,成為第一例確診患者的管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