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馨怡,預備黨員,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盟,現為機化學院2018級工業設計班學生、區青馬班學員。曾任機化學院學生會副主席、班級幹部等,現任機械與化工學院黨委大學生黨建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2015年獲全國舞蹈家協會舞蹈十級證書,在2019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中獲「優秀個人」,曾獲校級二等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幹部等獎項、在黨建服務管理中心兩次榮獲「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多次參加我校交通勸導志願服務活動。在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堅持工作一個月,獲阿拉善盟大潤志願者協會「抗擊疫情優秀志願者」,阿拉善左旗志願者證書等。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湧現出很多抗疫英雄,根據評選表彰工作部署黨中央確定1500人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這批表彰對象中,有醫療衛生戰線、社區工作者、基層幹部、志願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有快遞小哥和環衛工人。夏天,室外揮汗如雨;冬天,戶外滴水成冰,他們是環衛工人、停車收費員、建築工人、消防隊員、公交車修理工……身為戶外工作者的他們,為城市文明建設奉獻出不可缺少的力量。這群可愛的人頂著烈陽、冒著寒風堅守在大街小巷,為城市的美麗默默地付出著汗水和辛勤。
一杯水的價值是有限的,積極參加由高校帶領學生參與的「一杯水·一段情·一座城」活動就賦予了這杯水溫暖、和諧、關懷的含義。為基層服務人員送上一杯水,因為這杯水延續一段似曾相識的情,讓這段情散播在整座城市。
1月15日-17日,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我的主要工作是調研收集基層服務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信息、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薪水平等並將其製作成PPT,隨後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數據圖表準備講解詞。緊接著通過微信聯繫到母校的老師,和他溝通後確定進入學校宣講的宣傳時間。
18日下午15:00,我來到教室,在簡短的自我介紹後從以下四點展開對本次活動內容的宣傳:
(1)探討高校學生對基層服務工作人員的看法與了解情況。
(2)為高校學生講解基層服務工作人員的基本狀況,與大家共同感受基層服務工作人員的不易。
(3)與高校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基層服務人員,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當代青年在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4)積極鼓勵高校學生報名參加「一杯水·一段情·一座城」社會實踐活動並組隊為基層服務人員送上熱水。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於外表,更體現在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溫度!城市如此之大,一個不起眼的舉動,卻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每位同學爭先恐後報名參加活動,他們明白服務於市民日常生活的戶外工作者們也應當受到溫暖關懷。完成組隊後我將大家召集到一起重點強調了安全問題與活動注意事項。準備一次性紙杯、熱水等物品後便正式開啟了本次「一杯水·一段情·一座城」活動。
我們在高校門口集合,行走至3公裡。行走途中遇到外賣小哥、停車收費員、建築工人、環衛工人、修鞋匠、街邊擺攤人員等都為他們送上一杯熱水。同學們也漸漸地大膽起來,一改之前的羞澀,開始為他們遞上水 ,並以溫暖的話語來溫暖他們的心,如「阿姨先休息一會吧,到我這邊喝杯熱水」、「美團小哥你辛苦了,請你喝水」。隨後詢問他們的工作情況與困難,盡己所能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楊馨怡帶領同學們前去送溫暖
在此過程中,我們遇見了一位特別的愛心市民。簡單交談後了解到他是一名環衛工人。他說:「因為本身就是一個環衛工,所以更能理解那種艱辛。其實我們很容易滿足、感動。有時候行人只要多走幾步,把手裡的垃圾扔到垃圾桶裡或者垃圾車裡,我們都會很感動。」在這個充滿溫暖的城市,每個人都因為一段段情聯繫起來,因此我們更要溫柔以待他們,獻出當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意識的關愛,展現走進基層、關愛基層的精神風貌。
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應該帶動身邊人感知社情、了解國情,通過社會實踐「受教育、增才幹、作貢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社會實踐在學校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更應關注基層服務人員工作狀態,發揮大學生深入基層調研的好作風,帶領高校學生奉獻社會、增長才幹、錘鍊作風、首當先鋒為他們送上一杯熱水、帶去新時代溫暖!
圖片:應樂
文字:楊馨怡
編輯:黃棉
校對:曹麗沅 盧嘉慧 唐曉欣
責編:李光先 秦偉
主編:李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