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裡,劉宇寧的「答卷」便返了回來,他的認真程度超乎筆者的想像,「作答」字數要比現在您看到的這篇文章還要多,字裡行間偶爾閃現出東北爺們兒特有的幽默和憨直,但給筆者留下更深印象的是他的坦誠與冷靜——絲毫沒有用程式化的應答來封鎖邊界,也不見一點點伴隨盛名而來的驕矜。對自己,看得那麼真切;對音樂,愛得那麼熱烈。
身為庫魯爾之王(King Krule),阿奇·馬歇爾(Archy Marshall)是個才華橫溢的城市頑童,他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奏出了融低音強拍(dubby)、爵士曲風和鋸齒般聽感於一體的獨特音符。現在的馬歇爾當上了爸爸,並從南倫敦遷居至維甘,最終看到地平線上的曙光。當他重返倫敦時,湯姆·多伊爾(Tom Doyle)在他的家鄉主場見到了他。
隨著2020的到來,2010年代宣告結束。過去十年的華語樂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時代的特色突破了音樂行業既有的傳統,音樂人們也適時地創造著屬於這個時代的音樂語言。「新王當立,老將不滅」,這是一個靠作品說話的年代。Q音樂獎始終秉持著表彰好音樂的理念和態度,並在2019年末帶領大家重溫經典好聲音,感受樂壇新聲代的創造力。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音樂人們無法站上真正的領獎臺,但在本期專題中八位獲獎音樂人發表了他們的獲獎感言。就讓我們來聽聽龔琳娜、Click#15、蔡旻佑、孫盛希、傻子與白痴、花粥、解憂邵帥、韓美娟有什麼想說的吧。
Q年度最受歡迎音樂人:花粥
Q年度最佳網絡表現:韓美娟
Q年度最具潛力音樂人:解憂邵帥
初出茅廬的音樂生涯就被外界的期望壓垮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本刊記者克裡斯·卡奇普爾(Chris Catchpole)為此而採訪了前高音喇叭樂隊(Klaxon)的鍵盤手詹姆斯·萊頓(James Righton)。雖然在2007年就已憑藉樂隊首專贏得了水星獎,但其實直到今天,他才剛剛重新在音樂圈裡憑技術站穩腳跟。在隨後的幾頁文字裡,我們還跟其他幾位優秀的「時代之星」聊了聊,在音樂的宇宙裡,為了探尋命運的何去何從,他們同樣短暫而又耀眼地燃燒過。
張尕慫生於甘肅白銀,現居雲南大理。雖然長年進行民歌的採集和創作,但他身上一點沒有民歌考古的歷史負擔,用他的話說:「我就是玩嘛。」但這個「玩」從他大學退學起一直堅持到現在。
她是《即刻電音》總決賽現場唯一的女將,也是戴著面具只求「讓我一個人待會兒」的小貓女。2020年初春,楚晴攜新曲《退燒》《MESS 》猛龍過江,她的首張中文專輯也漸漸完整了樣貌。
2、大大可否根據蘇志燮和趙恩靜的星盤來預測他們婚後的生活呢?3、求大大分析麗莎(Lisa)為什麼會這麼惹人愛?4、威肯(The Weekend)會在2020年收穫大滿貫嗎?7、音樂愛好者「老羅」的直播帶貨之路會越走越順嗎?
自2015年起,每天至少有一趟往返成都和舊金山的航班,乘客最快只需14個小時就能從大熊貓的故鄉位移到大洋彼岸沐浴熱辣的加州陽光。這一段路,謝宇傑(Melo)花了八年。
2020年的第一天,彭楚粵先在微博上預告了自己的新歌《SLOWING》,而後發布了第一期「粵來粵好玩」以官宣自己vlogger的新身份。出營這大半年裡,阿粵不斷地給粉絲製造驚喜。除了比過去更滿的工作安排外,他的生活瑣碎也幾乎全數分享在了社交平臺上。vlog、照片、文字.他認真地打理著自己的微博,就連排版也會斟酌幾番。
2017年,第一張創作專輯《神經志》的發行,讓蟄伏於幕後13年的R&B唱作人丁世光成為當年華語樂壇的一匹黑馬。專輯中,他用純熟的旋律創作和誠摯的情感表達,帶我們重溫了歷久彌新的經典節奏布魯斯的光彩,也讓人們看到了積聚在這位新人身上的才華和潛能。如今,在萬眾期待下,丁世光的第二張專輯《實況電影》如期「上映」。燈光熄滅,序曲響起,《Q》將與你一同進入他的音樂故事之中。
作為出演過《加冕街》和《心跳》的主流電視劇演員,基莉·福賽斯(Keeley Forsyth)過去總覺得自己戴著假面。現在,作為一個暢遊在先鋒派音景裡的歌手,她終於覺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藝術領域。維多利亞·西蓋爾(Victoria Segal)在呼嘯山莊的鄉間見到了她。
3月底,尼克·凱夫(Nick Cave)敞開了通往他心靈之殿的大門。畫作的彩色複製品、歌詞手稿、攝影作品.他將自己在生活與事業中創作的手作結集,並做了語境化的解釋。凡此種種,他用一場在哥本哈根的展覽與一同出版的書籍來呈現,展覽與書同名,叫作《仁慈的陌生人(Stranger Than Kindness)》。接下來的六頁裡,我們將摘錄書中精華。
尼爾·道爾蒂(Niall Doherty)採訪了展覽的發起人兼設計師克裡斯蒂娜·貝克(Christina Back),她還和凱夫一起完成了這本書。
摩西·桑姆尼(Moses Sumney)的音樂有蠱惑人心的魅力。他用那些遊走在太空放克(space funk)、暗黑敘事詩和先鋒流行(avant-pop)之間的作品,定義了自己獨有的分類。這也正是桑姆尼所希望的。正如他對本刊記者傑茲·門羅所說的那樣:「男性、黑人、美籍、非裔、加州人、美、醜……對我來說,任何標籤和分類都很無趣。」
敲擊樂隊(The Strokes):它們所營造出的氛圍是親密而低保真的:都是些你會在小房間裡放的小曲兒,而不是那種劍指音樂節主舞臺的大歌。
蘇慧倫:唱片封面上的投影儀,投射了你我對於蘇慧倫的不同想像,叛逆的、欲望的、卑微的、智慧的.究竟「畫面」中的哪一面,更讓你心儀?這個來自英格蘭西約克郡哈利法克斯的獨立音樂三人組,聊起了那些塑造過他們的唱片。這位生活在泰恩河畔的英格蘭唱作人在第四專裡要自己「愉快」起來。
《漆黑清晨》不是一本關於山羊皮樂隊(Suede)的書,而是一本關於布雷特·安德森(Brett Anderson)生命的書。字裡行間滿是典雅、憂鬱,以及隱含著不穩定性的自我探索。和這位傳奇樂隊主唱的舞臺形象相比,迷人處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