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釐米」?這裡探索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

2021-01-15 中國長安網

□周青莎朱志剛馬豪傑

「原來老百姓問個事需要跑好幾個地方,現在進了綜治中心這扇門,好些問題、難題都能在這兒得到解決,確實感到很方便!」近日,在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綜治中心採訪時,筆者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社會治理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近年來,地處豫魯冀三省交界的南樂縣主動作為,先行先試,聚焦人民群眾需求的增長點,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畫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圓,探索出一份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南樂處方」。該縣公眾安全感、政法機關執法滿意度位居濮陽市第一,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

全要素整合一中心全鏈條化解矛盾糾紛

12月9日,筆者走進南樂縣綜治中心,導引服務臺前,縣信訪局的工作人員正為來訪群眾做登記,大廳內,住建、人社、公安、法院等部門的服務窗口一字排開,秩序井然。

在群眾來訪接待室,當天負責接訪的是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魯法中,聽完群眾的陳述後,他說:「你們反映的這起工作人員作風粗暴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核實,請放心,一經查實絕不姑息。」

該縣整合政法、信訪等單位的矛盾化解資源,高標準建成縣綜治中心,目前有5家常駐單位、5家輪駐單位和若干個隨叫隨駐單位,形成集信訪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平臺、綜治信息平臺、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於一體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立「政法統籌、信訪打頭、調解為主、訴訟斷後」矛盾糾紛化解模式,讓老百姓遇到問題,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做到「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全鏈條解決」,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實現有機結合、良性互動,確保各類矛盾糾紛有人跟、有人管、有人調。

最近,南樂縣元村鎮的段大姐的一塊心病總算去掉了,說起這事兒她感觸頗深,「本以為我家宅基地的事要打官司才能解決,想不到在縣綜治中心很快調解成了。」

她家與鄰居為宅基地產生矛盾好多年,事情反映到縣綜治中心後,分配給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調解員來到村裡實地查看,現場調解,最終促使兩家人握手言和。

有群眾打趣說:「到了綜治中心反映問題就像到醫院看病,根據自己的問題『找科室』,效果不好,還有金、銀牌調解員『專家號』,提供一對一解決問題服務。」

不僅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南樂縣還創新領導接訪、下訪、約訪機制,分管領域信訪量較大的縣領導,集中力量解決重點疑難複雜的信訪案件;其他縣領導每月到分包鄉鎮開展約訪下訪,縣信訪局提前梳理、分類信訪案事件,有針對性地解決信訪積案,提高案件化解率。

今年11月份,南樂縣矛盾糾紛化解率同比提升24.58%,信訪量環比下降36%;全縣各級綜治中心受理各類矛盾糾紛421起,化解391起,調成率92.87%;縣法院訴訟案件減少16.2%,刑事、治安案件分別減少19.2%和23.5%。老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得到提升。

全科化網格「一網打盡」群眾煩心事

前不久,因為送石料的工程車壓壞了村道,還攪亂了村內安寧,西邵鄉蘇苑村及周邊村的村民意見很大,「走,大伙兒上路把那車攔下,非得討個說法。」蘇苑村網格員蘇雲增得到消息後,趕緊通過綜治網絡平臺把問題反饋到鄉裡。鄉幹部、村幹部和派出所民警迅速趕來,正好與打算上路攔車的村民們撞了個滿懷。經過一番溝通勸導,平復了村民們的激動情緒,大家願意坐下來,商量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場衝突就地得到化解。

「以前我們有事都找社區或民警,現在是直接找網格員和樓棟長,很多事情不出村就能解決。」君澤新村村民李大爺說,君澤新村推舉了樓棟長,小到車輛違停、垃圾桶亂擺亂放,大到鄰裡糾紛、徵地拆遷等矛盾糾紛,都被「一網打盡」。

「老張,事情是這樣的,他住2樓,我住1樓,他廚房防水沒做好,水漏下來把我家牆壁都泡變色了,你說我該不該找他賠錢?」

說這話的是南樂縣近德固鄉君澤村村民李師傅,他口中的老張叫張少昌,是這個村的網格員。老張每天都在村裡走訪排查,發現問題和糾紛,就馬上拍照上傳到濮陽市社會綜合治理平臺。今年6月份,老張在走訪中了解到李師傅和樓上鄰居因房屋滲水產生糾紛,兩家差點要「對簿公堂」,老張耐心地給他們做調解工作,當天,這起鄰裡糾紛就得到了妥善解決。

筆者在南樂縣網格化管理多網合一智慧信息平臺上看到,事件分類、訴求內容、上報時間、辦理狀態以及事件相似度分析,在平臺上實時跟蹤,一目了然。南樂縣圍繞「加強基層建設、優化基層服務、完善基層治理」這條主線,將政法、組織、環保等多個部門的網格資源整合為一個網格體系,探索建立了「全科化網格,雙線服務」機制,線上反映,線下辦理,由管理為主向精細化服務為主轉變,向基礎信息採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社會心理服務、政策法規宣傳、公共服務代辦等方面拓展,工作觸角延伸到所有街巷、樓宇、門店和住戶。

目前,全縣設立328個單元網格,配備網格長、網格員1975名,每個網格明確政法信訪專職網格員,制訂16個部門的職責清單,實現了各類社會治理事項全覆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釐米」。

全方位治理防患於未然、治病於未病

「村民小事村裡辦,有理無理大家判,有事就找評理團。」在南樂縣谷金樓鎮六屯村有這樣一句順口溜。

順口溜裡提及的「評理團」,是指六屯村運用「三治融合」工作法創新推出的村級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機制,包括監督團、律師團、賢達團。通過設立「說事評理」,邀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威望高、為人公道且具有一定調解能力的村民擔任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政策「解說員」、綜治維穩「參謀員」。

婆媳或妯娌發生矛盾、兄弟因祖屋產權起爭執、鄰裡之間為宅基地鬧糾紛……在六屯村,村民遇到煩心事就喜歡找「評事團」說說,在「評事團」的調解下,一樁樁一件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群眾不跑腿,矛盾不上交。

「立新風、樹正氣、勤學法、嚴律己、禁惡習……」在六屯村黨群服務中心,牆上掛著村裡制定的「六屯之約」,從文明、文化到家庭、守法,涵蓋農村生活方方面面,語言通俗接地氣。村民們告訴筆者,三治融合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不光村容村貌變好了,村民們的素質也提高了,矛盾糾紛也越來越少。

「讓他三尺又何妨,古有『六尺巷』,今天就有我們安莊村『六尺路』!」梁村鄉安莊村支部書記王喜堂說。安莊村與河北省三馬村是搭界村,在道路硬化整修時,因為1米的路肩互不相讓,多次差點引發群體性衝突。通過召開「道德評審會」激活鄉賢資源,發揮鄉村精英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中的作用,多次奔波兩地,做到「以德論事」,雙方迅速達成協議。

今年年初,南樂縣印發《關於推進鄉村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工作方案》,在全縣推廣「黨建引領、三治融合」治村模式。要求各村堅持黨建引領主線,成立治安巡邏隊、五老調解隊兩支隊伍,組建人民監督團、法律服務團、道德評判團三個團隊。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面啟動」的工作思路,今年每個鄉鎮建立5個村級示範點。針對各村不同特點,堅持一個試點一張圖,一個村莊一方案,打造出了一村一品的亮點。

「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的『南樂處方』,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發生,實現民事民管、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最大限度激發鄉村治理活力,促進鄉村振興。」南樂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玉林說。

如今,「三治融合」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在南樂縣全面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全縣第一批60個試點村已全部建成,以黨建為統領,以自治激發民主活力,以法治推進現代治理,以德治滌蕩文明新風,實現了政府治理、社會參與、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湧現出了「精細治理」的「六屯模式」,「小馬扎」議出大民生的「後陳經驗」,「區域聯防、鄰裡守望」的「平邑樣本」,「村民說事」的「四坡實踐」,用小支點撬動社會治理大格局。

「兒子打來電話俺還覺著奇怪,他在天津打工,咋知道俺孫子從家裡跑出去了?原來他用手機就能看見。」梁村鄉申莊村村民劉喜梅說。

治理智能化是基層治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彌補鄉村監控盲區短板,南樂縣創新實施「平安鄉村」工程,在每個村背街小巷安裝高清攝像頭,讓群眾不管身處何地,都能通過手機隨時查看家門口情況。

平安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樸素的期盼,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不懈追求。南樂縣堅持打防建管一體化建設,將掃黑除惡重點村集中整治與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起來,防患於未然、治病於未病。今年以來,該縣組織公安局、法院等93個縣直單位,結合疫情期間「雙包雙控」責任劃分模式,在全縣開展大走訪,重點宣傳電信詐騙、文明交通秩序等,群眾安全防範意識大大增強,城區交通秩序明顯好轉。

「南樂縣要堅持政治統領,以理念、體制機制方式創新為動力,建好一個中心,抓實一個載體,織密一張網格,激活一個大腦,創新一套機制,不斷提升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探索具有南樂特色的社會治理之路。」南樂縣委書記劉冰說。

相關焦點

  • 和為貴|「網格化+協商治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袁旭)任城區仙營街道依託「和為貴」社會服務中心建設,探索「網格化+協商治理」工作模式,有效推動居民訴求解決,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在任城區仙營街道仙北小區,兩排支架將各種電纜、電線嵌入其中,整齊劃一。
  • 濟寧任城「網格化+協商治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濟寧市任城區仙營街道依託「和為貴」社會服務中心建設,探索「網格化+協商治理」工作模式,有效推動居民訴求解決,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近日,在任城區仙營街道仙北小區,兩排支架將各種電纜、電線嵌入其中,整齊劃一。
  • ...貴陽以「五個一」為抓手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
    聚焦城市治理難點與痛點、聚焦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強化服務「不缺位」、保障「不缺失」、保護「不越位」、打擊「不手軟」;用「數治」推動社會治理由「各自為政」轉為「集成服務」…… 近年來,貴陽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平安建設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共建共治共享,著力構建「五個一」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
  • 【社會治理】固本強基護平安——固安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社會治理】固本強基護平安——固安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綜述 2020-12-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級聯網」打通社區治理「最後一百米」,看深圳如何出招?
    楊溢子攝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社會治理能夠將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在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深圳總結了許多可複製可推廣的鮮活經驗。在這裡,既有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社區治安防控和基層治理水平的平安服務驛站;有創新辦案執法流程、為治安防範、打擊刑事犯罪提供決策支持的政法跨部門網上協同辦案平臺;還有打通社區治理「最後一百米」,黨建引領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黨群服務中心,多措並舉保護非公經濟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社會治理
  • 富源法院打造「兩中心一走廊」黨建品牌助推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兩中心一走廊富源縣人民法院始終牢牢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社會社會治理的總要求,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工作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全面加強黨對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的領導,科學制定方案、創新治理模式、聚焦解決突出問題
  • 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美麗「三寶」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上海基層黨建網)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區委關於街鎮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總體要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以「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為踐行方向,以「試點+推廣」為工作路徑,首批選取儒林、三寶、通源3個居民區作為示範點,探索開展「靜·鄰一家」黨群服務站建設工程,逐步實現19個居民區及多個陣地雙站點全覆蓋
  • 臨沂投入16.5億元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實施「六微」共治成效...
    針對市域作為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如何發揮市級主體主責作用、統籌協調優勢的問題,臨沂市委政法委書記王行華介紹說,臨沂被批准確定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主要圍繞加強市域統籌,從五個方面入手推動社會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 「全周期管理」:探索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王昊魁李苑王璡靳昊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夏林茂:「全周期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把新鑰匙,特別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加強「全周期管理」,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閉環管理,可以激活社會各領域「神經末梢」,提升城市的應急能力和治理效能,更好地補齊城市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
  • 上海奉賢:打造「賢城法治」品牌 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
    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九個字,即緣於『賢』、基於『法』、重在『治』,是一種以『法』為基礎、以『治』為抓手、以『賢』為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在日前舉行的「賢城法治,我們在行動」溝通會上,奉賢區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顧軍告訴記者,希望通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探索適合奉賢地區實際、具有奉賢地域特色的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
  • 五長聯合、多元化解 兵團二師二十四團走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四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聚焦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團場特色的精細化網格管理、人文化法治建設、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 姜曉萍: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體制創新
    原標題: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體制創新 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的關鍵,是構建新型社會治理體系,促進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治理現代化視閾下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創新
    隨著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我國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加,對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構建更為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體系有著更高期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問題。黨的十八大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的目標。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通過社區「微改造」「微提升」,讓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最是「小事」顯擔當 昆明警方以實際行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釐米」
    近年來,昆明翠湖派出所認真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窗口,夯實「群眾事,無小事」的理念,不斷深化服務措施,延伸便民服務渠道,發揮社區警務工作實效,從小事入手,從小事做起,主動上門服務,貼心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探路「市域之治」——銅仁市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
    、政府和政法各部門大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工作,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銅仁樣板」。 逐漸完備的網絡體系,正推動銅仁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向縱深推進。探索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治理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治理是銅仁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又一個創新實踐。其中,玉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治理是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治理的一個代表。
  • 長沙市科協探索新模式打通科學傳播服務「最後一公裡」
    筆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長沙共建有社區科普e站47家、鄉村科普e站5家、校園科普e站2家,科學傳播的「最後一公裡」正逐步打通。一個共識是,作為滿足人們科技體驗需求和分享科普信息的活動中心,科普e站不僅要建好更要用好。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 廣元朝天:做好「一」字文章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實現1529項事項「最多跑一次」、可網辦事項1516項,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進一步優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和『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庫共享、一郵送達』的政務服務模式,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便利、更高效,『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再上新臺階。」今年,朝天區按下行政審批服務「快進鍵」,做實做好「一」字文章,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以改革創新實現縣域新治——河南蘭考縣域治理樣本觀察
    新華社鄭州5月13日電 題:以改革創新實現縣域新治——河南蘭考縣域治理樣本觀察  新華社記者顧立林、李亞楠、孫清清  「郡縣治,天下安」。近五年來,河南蘭考縣大膽改革創新,探索縣域新治,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交出了一份有示範價值的答卷。  做強產業集群 牽住強縣富民「牛鼻子」  今年清明假期,800多名旅客從蘭考火車站登上前往洛陽的K5393次旅遊臨客列車。
  • 服務為本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