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多中,遊戲行業的許多媒體和機構都評選出了屬於自己的「最佳作品」。然而,如今的評判方法已是上個世紀的遺留產物,整體標準早已落入窠臼。因此我們決定放寬視角,考察了2017~2018年十項知名的遊戲大獎。我們試圖從某些特殊的角度切入,挖掘一些沒人留意的有趣數據,並製作了這份「混個臉熟」排行榜。
該榜單包括陪跑遊戲、幕後公司、年度遊戲、遊戲藝術、劇情故事、遊戲音樂六個類別。排名主要依據相關遊戲、公司在國際大獎中被提名和得獎的次數(臉熟程度)而定。
參考獎項:
遊戲大獎(TGA)、金搖杆獎(Golden Joystick Awards)、D.I.C.E.、遊戲開發者選擇獎(GDCA)、英國學院遊戲獎(BAFTA)、西南偏南(SWSX)、NAVGTR、美國編劇工會獎(WGA)、E3大獎(Game Critics Awards)、日本遊戲大賞。
對於廠商們來說,當旗下作品多次被提名「年度遊戲」而又最終顆粒無收時——這種微妙的感覺,應該和足球運動員單刀時射偏相似。
地平線:零之曙光——7次提名
女神異聞錄5——4次提名
絕地求生——4次提名
刺客信條:起源——3次提名
尼爾:機械紀元——3次提名
生化危機7——2次提名
命運2——1次提名
恥辱2——1次提名
紀念碑谷2——1次提名
茶杯頭——1次提名
地獄之刃——1次提名
艾迪芬奇的記憶——1次提名
馬裡奧+瘋兔 王國之戰——1次提名
中土世界 戰爭之影——1次提名
德軍總部2:新巨人——1次提名
守望先鋒——1次提名
仁王——1次提名
最後的守護者——1次提名
最終幻想15——1次提名
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1次提名
怪物獵人XX——1次提名
數據來源於各獎項的年度遊戲、展會最佳類別,共有21款遊戲上榜,《地平線:零之曙光》成了去年實至名歸的陪跑王。
當評判一家遊戲公司的綜合實力時,有時還需要考慮到它們旗下產品的整體素質。縱觀這些居於幕後的開發/發行團隊,它們的作品又在「年度遊戲」評選中出現了幾次呢?
任天堂——17次提名(8次獲獎)
索尼——8次提名
Squre Enix——5次提名
藍洞——5次提名
Atlus——4次提名
育碧——4次提名
Capcom——3次提名
貝塞斯達——2次提名
華納——1次提名
暴雪——1次提名
光榮特庫摩——1次提名
Bungie——1次提名
Ustwo——1次提名
StudioMDHR——1次提名
Ninja Theory——1次提名
Giant Sparrow——1次提名
數據來源於各獎項的年度遊戲、展會最佳類別,共有16家公司上榜。
出色的藝術作品不一定要有細緻入微的畫面,它們暗藏著無法言明的活力,無論是氣質還是風韻,談吐之間一不小心就彰顯了逼格。
茶杯頭——6次提名(5次獲獎)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5次提名
地平線:零之曙光——4次提名
女神異聞錄5——4次提名
地獄之刃——3次提名
神秘海域:失落遺產——2次提名
小小噩夢——2次提名
畫中世界——2次提名
尼爾 機械軍團——1次提名
林中之夜——1次提名
數據來源於各獎項的最佳藝術指導、最佳美術、藝術成就、動畫藝術、最佳藝術類,共有10款遊戲上榜。
與電影、小說不同,遊戲的互動性為敘事拓展了更多可能。排除那些花哨的表面,一款好作品的背後,通常都有著能夠打動人的美妙詩篇。
地平線:零之曙光——7次提名(3次獲獎)
艾迪芬奇的記憶——6次提名(3次獲獎)
女神異聞錄5——3次提名(1次獲獎)
地獄之刃——6次提名
林中之夜——5次提名
德軍總部2:新巨人——4次提名
掠食——2次提名
塔科馬——2次提名
葬火——1次提名
苦難:遺器之潮——1次提名
神秘海域:失落遺產——1次提名
奇異人生 暴風前夕——1次提名
恥辱:界外魔之死——1次提名
飛出個未來:明日世界——1次提名
麥登橄欖球18:遠射——1次提名
數據來源於各獎項的最佳敘事、最佳故事、最佳劇本類別,共有15款遊戲上榜,《地平線:零之曙光》和《艾迪芬奇的記憶》的競爭相當激烈。
音樂是調動情感的絕佳指針,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如果你的原聲做得夠好,賣曲包賺錢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4次提名(2次獲獎)
尼爾 機械軍團——3次提名(2次獲獎)
茶杯頭——4次提名(1次獲獎)
地平線:零之曙光——4次提名
女神異聞錄5 ——3次提名
命運2——3次提名
地獄之刃——3次提名
超級馬裡奧 奧德賽——2次提名
Rime——2次提名
使命召喚:二戰——2次提名
賽車計劃2——1次提名
奇異人生 風暴前夕——1次提名
小小噩夢——1次提名
葬火——1次提名
狙擊精英4——1次提名
塔科馬——1次提名
德軍總部2:新巨人——1次提名
星球大戰:前線2——1次提名
神秘海域:失落遺產——1次提名
數據來源於各獎項的最佳配樂、最佳音效、原創音樂傑出成就、音效成就類別,共有19款遊戲上榜。
不少玩家可能更關心「年度遊戲」的評選情況,但你大致也能猜得到最終結果——任天堂確實是去年最大的贏家。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8次提名(6次獲獎)
超級馬裡奧 奧德賽——8次提名(2次獲獎)
地平線:零之曙光——7次提名
女神異聞錄5——4次提名
絕地求生——4次提名
刺客信條:起源——3次提名
尼爾:機械紀元——3次提名
生化危機7——2次提名
命運2——1次提名
恥辱2——1次提名
紀念碑谷2——1次提名
茶杯頭——1次提名
地獄之刃——1次提名
艾迪芬奇的記憶——1次提名
馬裡奧+瘋兔 王國之戰——1次提名
中土世界 戰爭之影——1次提名
德軍總部2:新巨人——1次提名
守望先鋒——1次提名
仁王——1次提名
最後的守護者——1次提名
最終幻想15——1次提名
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1次提名
怪物獵人XX——1次提名
數據來源於各獎項的年度遊戲、展會最佳類別,共有23款遊戲上榜。
需要注意的是,在該榜單所參考的遊戲大獎中,有些並不能找到對應類別,美國編劇工會獎只有遊戲劇本相關的獎項,而BAFTA目前僅公布了提名,實際上還未正式開獎。
通過這些榜單你或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跡象和趨勢,儘管任天堂的營收相比索尼、動視暴雪和EA還略遜一籌,但它們的作品在整個行業中卻獲得了極大讚譽。僅從製作遊戲這一點來看,該公司的實力確實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如果從藝術、音樂、故事的層面來看,人們似乎也不再迷信3A作品,《茶杯頭》《地獄之刃》《林中之夜》等獨立遊戲同樣湧現出鮮活的生命力。隨著整個行業持續發展,遊戲的種類、玩法和構架或許還會變得更為多元化。
《黑暗之魂Ⅲ 官方藝術設定集》簡體中文版預售開啟!四月初,傳火繼續……
預訂請訪問 UCG商城
複製這條信息,¥MAUF0LcWoN8¥ ,打開【手機淘寶】即可查看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關注「遊戲時光VGtime」
長按圖片下載遊戲時光App,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