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
婚姻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事情,相愛的男女結為夫妻,從此互相扶持,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在結婚之前,擇偶標準是父母和孩子必然會聊到的一個話題。
之前是包辦婚姻,雙方父母基本都了解對方的家庭情況,直接讓兩個孩子結婚就可以。早年間的擇偶標準也是對方看著老實與否,家裡田地多不多,人是不是勤快,差不多能定義這個人是否優秀了。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崇尚自由戀愛的今天,擇偶標準也在一直變化,面對未來的婚姻,不能只把目光放在結婚當事人身上,而是多放在對方父母身上。所以孩子們在談婚論嫁的階段,也亮出了自己的「擇偶新標準」——三無父母不能嫁。
擇偶標準更新了,選「三無父母」家庭的孩子作為結婚對象要三思
結婚之後,兩個孩子也不能「關著門過日子」,和對方父母打交道是必然要經歷的事情,婚前多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也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一無:對孩子「無微不至」,什麼都要插一腳
這類父母總覺得孩子總是長不大,什麼事情都要跟孩子操心,比如:衣服有沒有收好?吃早飯了嗎?我給你把衣服洗好了,記得收。這種家長對孩子的掌控欲很強,什麼事情都擔心孩子做不好,只要自己做了才放心。
這類父母就算在孩子結婚之後,也要管新婚夫妻的家事,這樣就很沒有界限感。麗麗的婆婆就是,進兒子房間從來不敲門,也不管幾點,抬腳就進,還說是為兒子收拾東西,麗麗就覺得很苦惱。
第二無:無生活保障,總是要求孩子養育自己
這類父母通常在年輕的時候很辛苦,工作也都沒有退休金,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將來成才,能給自己養老送終。
好不容易孩子成家立業了,父母可算能輕鬆一些了,就打算在孩子家「頤養天年」,好不容易養大的孩子,不就應該給自己養老嗎?於是住進孩子家裡,經常跟孩子伸手要錢。
第三無:無新思想,不能與時俱進
老一輩人和年輕人在一起思想總會碰撞出一些火花,父母可能會要求孩子「早點生孩子,生男孩好」、「受委屈了忍一忍,別沒事就回娘家」等等,尤其是對現在有丁克思想的年輕人,父母就直接氣得和孩子斷絕關係了。
這樣的父母在生活的各種小細節上都不能和年輕人合得來,所以家裡總是爭吵不斷,鬧得一家人雞飛狗跳的。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小打小鬧,而是兩家人變成三家人的大事
結婚可是終身大事,兩個人組建一個新家庭要一起生活一輩的,所以更要好好考慮是否結婚,婚後怎麼做才能維繫家庭的和諧。
丈夫要做好「潤滑劑」,把愛護妻子放在首位
婆媳關係是個大問題,如果兒媳和婆婆發生爭吵,丈夫在其中的動作至關重要,如何安撫好妻子,又能哄好自己的母親是一門藝術。不能偏袒妻子太多,也不能偏袒母親太多,不然就是「兩面夾擊」。
而身為姑爺,不存在姑爺和嶽父相處不好的時候,很多的娘家人都怕女兒受委屈,都恨不得把姑爺捧在手心上,好讓姑爺更疼愛女兒。所以在嶽父家中,丈夫表現出對老人的尊敬和對妻子的愛護就好了。
妻子要學會「顧全大局」,和丈夫一條心
在婆媳關係上,妻子面對婆婆不需要太過「奉承」,也不需要太過「倨傲」,應該面對婆婆保持距離,卻依舊尊重婆婆。婆媳關係中,大部分婆婆是覺得兒子被「搶走」了才會對兒媳多加苛待,所以兒媳對丈夫好,婆婆才能對兒媳好。
如果不想和婆婆一起住就儘早提出來,住在一起低頭不見抬頭見更容易發生矛盾,所以分開住也能促進家庭和諧。
擴展閱讀:「三無父母」不能嫁,「三無女」也不能娶
繼「伏弟魔」女孩被列入婚嫁黑名單之後,「三無女」的缺點也逐漸被大眾熟知。
無生活技能的女性,不能娶:生活技能包括簡單的做飯、收拾家務,沒有打掃意識的女孩,吃飯東西隨手放、房間從來不打掃、垃圾裡面都髒得生蟑螂。這樣的女性,娶回家就是娶了個無情的「乾飯機器」,只知道吃,什麼都不會做。
無正確自我認知的女性,不能娶:許多女孩自己一窮二白,但是要求男方有房有車有存款,這樣的女孩眼光很高,總是好高騖遠,但是不能認清自己的條件,即使嫁人了,也是眼高手低,在男方家頤氣指使的。
無責任心,一心向著娘家的女性,不能娶:什麼東西都往娘家搬,丈夫的工資用來補貼娘家,如果這個女孩有個弟弟,就是標準的「伏弟魔」,不把心放在自己的小家上,日子是早晚要散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