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貓咪看起來好寂寞,要多養一隻貓陪它嗎?小心越多越糟糕
現代社會隨著收入的增加,有的家庭開始飼養寵物緩解工作中帶來的壓力,養一隻高冷又能自我管理的貓,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有的飼主卻會產生,白天我去上班,要不要再養一隻貓來陪伴它的想法。想法雖然好,小心越多越糟糕。
小編的朋友家裡養了一隻橘貓叫茶寶,是家裡唯一的貓咪,雖然已經有些年紀了,身上亮麗的毛色絲毫不減,讓人看不出年紀來。茶寶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目送飼主出門上班,在跑到窗邊看著樹上的鳥兒,並在家裡稍作巡邏。到了下午,茶寶習慣在睡午覺前,先跑到主人的魚缸旁東瞧瞧、西瞧瞧,再跳上衣櫃的頂端呼呼大睡。直到傍晚,飼主開啟家門時,茶寶會第一時間衝到門口,開心地迎接飼主回來。
不久,小編的朋友帶了一隻體態壯碩,充滿活力的年輕貓咪回家,原本是希望茶寶在家裡有個伴。雖然新來的貓咪並麼有對茶寶露出任何攻擊或是威嚇的行為,但茶寶的行為模式卻漸漸開始改變。
例如茶寶開始長時間躲在房間內,不喜歡出來閒逛,也不再翻肚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原先茶寶喜歡的衣櫃頂端,也成為了另外一隻貓咪的休息場所。此外,茶寶只要沒人注意,就會反覆舔自己的毛髮,甚至將肚皮及大腿舔到光禿禿,看起來狼狽邋遢,好像在短時間內衰老了許多。
這就是所謂的以貓治貓。原本飼主的意思是擔心貓咪太孤單,而自己白天都在外面工作,只有晚上才能回來,有的時候還不能陪伴貓咪。為了避免貓咪太無聊,於是又帶了新貓回來。從人類的角度而言,自己一個人太孤單,如果有人陪伴就不會無聊。自然而然地也會認為貓咪會這麼想,實際上卻犯了一個重大錯誤,在沒有確定貓咪能否接受新成員的情況下,就把新貓帶回家。
實際上,增加一隻貓對於家庭而言沒有太大影響,但之前飼養的貓咪卻不一定會這麼認為。貓咪是一種可以自我管理,也可以和其它貓咪生活的小動物。但並不是所有的貓咪都樂意接受新貓咪。
飼主需要注意一點,我們的出發點是出於好意,但對於貓咪而言卻不一定那麼友好。貓咪的想法很單純,有沒有夥伴都無所謂,只要不侵犯我的地盤,佔用我的東西就好。小編朋友帶回的新貓恰好就佔用了茶寶的地盤和東西。
由於茶寶已經上了一定年齡,沒有和新來的貓咪發生衝突,採取退避的態度。但自己的地盤和東西都被新來的貓咪佔用,這就給茶寶帶來極大的壓力。躲在房間裡是壓力的標準體現,舔毛舔到肚子和大腿毛都光禿禿,這證明茶寶的壓力已經達到極限,開始採用自殘的方式緩解壓力。
最後小編建議只養一隻貓,看是要繼續養茶寶,還是新來的貓,最後這位朋友把新來的貓咪送給另外一位養貓的朋友,茶寶終於慢慢恢復原狀。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貓咪都會接受新夥伴,特別是針對茶寶這樣有一定年齡的貓咪而言。有了一定年紀的貓咪並不喜歡自己的生活中出現新夥伴,這會讓這種類型的貓感覺受到威脅,特別是覺得自己無法挑戰新來貓咪的情況下,會造成壓力逐步增加,行為出現異常。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同樣不適合增加新貓,那就是剛剛失去同伴的貓咪,同樣也不歡迎新夥伴。如果這時候增加新貓,就會造成貓咪焦慮、壓力大增的情況,還會出現亂排洩等問題。
因此飼主需要注意,以貓治貓的風險極高,需要慎重評估家裡的貓是否可以接受新貓。如果你養的貓沒有異常行為,也沒有過度肥胖,那證明貓咪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很健康,這種情況下再考慮增加貓咪,否則還是一隻貓咪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