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混亂加上情懷分,最多給三星。
長州線人設崩塌,情節拖拉,只有兩星。
———
我只看了四集,目前並不滿意,舅舅逢恩的對手戲與前六十集的銜接是相當不滿意!!
目前為止,劇裡人設崩塌,舅舅逢恩的人設,變化僵硬的沒得說。
有鋪墊,無銜接過程。
後十二集與前六十集的對接很迷——結局之前舅舅對逢恩還訓斥有加,在鶴唳華亭之中不停地在鋪墊「逢恩是怕舅舅」的:
——「你爹爹在的話,早把腿打斷了。」
——「我怕爹爹,逢恩怕舅舅。」
鋪墊了這麼久逢恩怕爹,但是鋪墊是為了啥?小細節鋪墊有啥作用?轉眼間父子倆變成了兄弟。中間銜接最起碼得有個過渡吧。
還有,在鶴唳華亭中表哥一聲聲還喚李明安世伯,還收李明安的香呢,中間發生了啥,直接就跟李明安有仇了?
再多說兩句,前期舅舅逢恩的人設已經崩了,該鋪墊的沒有鋪墊上,該過渡的也沒有過渡,後面的轉折能好到哪去???長州線戲份本身不多,既然過審了,為什麼不全把長州線放出來?對長州線進行一個二次閹割。
——沒有前面的鋪墊準備,後面呈現再精彩轉折也會顯得僵硬。
以及我想看的那段【為父不用此法你這輩子不打算見為父了嗎?】也沒見到。
第二,敘事混亂,生拼硬湊的敷衍之作,賣弄情懷,不會好好講故事了,鏡頭拼湊削弱故事性,為放出來沒能過審的鏡頭而放出來鏡頭,哪裡還管情節,哪裡管故事性不連貫,再順帶薅對鶴唳華亭的情懷羊毛。
為了把各個鏡頭拼湊在一起,才把各個人物敘述一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從一個角度串接人物講一個回憶小故事不行,非得每個人物都來一個介紹小傳。許昌平視覺切入講各個人物,但是各個人物線之間都是散開的,到許昌平回憶結束也沒有匯聚到一條線上。講得人看過跟沒看過似的。相對於之前鶴唳華亭中一筆帶過的講述並迅速地進入劇情,回憶的有點拖拉,一會這邊一個人物一會又講另一個人物,串接人物沒有形成完整成性的故事,生硬的轉場,我實在代入不進劇情裡。
理解為過審的不易,但無論劇本還是臺詞與鶴唳華亭有了太大的差距。而且,逢恩戲份其他刪減部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沒能放出來——【我想吃肉,你只給我聞腥兒,所以,我給不了情懷分】
當然,我希望的可待,是像鶴唳華亭一樣精心的可待,但四集看下來,服化道依然精緻,卻失去了吸引力——
沒有唯美鏡頭的鶴,沒有典雅的臺詞的鶴,沒有精心考究情節布局的鶴,這並非我心目中的鶴唳華亭。
鶴唳華亭縱有不足之處,但案件串聯是環環相扣、情緒層層遞進上升,鏡頭唯美,臺詞典雅。這個劇集不長,卻盡顯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