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來源
歡迎投稿:sunxingrui@ccitimes.com
聯繫電話:0532-80970505
QQ:172213327
◆ ◆ ◆
4月初,一組名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漫畫爆紅網絡,各種基於這個漫畫模板的「翻船體」鋪天蓋地,不少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都超過10萬次。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這些轉載、再創作,大都沒有註明出處,也沒有取得原作者授權。截至目前,只有19家公司付費使用這幅漫畫。「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對友情的風趣調侃,但「版權的小船」,就不能說翻就翻、說用就用。4月26日正值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我們經過梳理,看看侵權行為添了哪些新花樣,版權糾紛又多了哪些新煩惱。
在漫畫「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火遍全網之前,原創者「喃東尼」只是一名普通的繪本漫畫年輕作者:出過漫畫書、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安安靜靜地畫著兩隻胖企鵝。「朋友告訴我,很多微信公眾號都在用我的漫畫,這才發現自己的漫畫火了。」喃東尼說。
作品火了,他卻有些蒙。大部分廣為流傳的「翻船體」都屬於「二次創作」,抹去了原作文字,添上新東西,卻未署名或標明作品出處。「之前也曾遇到過類似情況」,喃東尼表示,漫畫紅了以後,他在微信和微博上收到不少求授權和請求付費使用的私信,完全無法一一回復,因此喃東尼發表了《關於全民創作「翻船體」以及商業使用的聲明》。
「最開始的時候也想過維權,但這次事件太大了,很多人不知道是我畫的也很正常。」溫和的「喃東尼」最後選擇「溫和地」解決這件事:「對於這次全民創作,我抱著感恩的態度,因為大家都用我的漫畫模板,我的小企鵝會讓更多的人看到。作品被看到,對於創作者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他也希望,往後大家能加強版權意識,「如果你想拿別人的東西進行商用,請想辦法得到作者的允許,不要隨意抹掉作者加上去的水印。」
類似的「二傳手」在網絡上並不少見。他們多是在原作基礎上進行刪減或篡改,相同的是,他們都沒有得到作者授權或許可。網絡知識社區「知乎」同樣飽受內容被隨意「搬運」的困擾。用戶名為「克裡斯蒂娜醬」的蔣誠十分熱衷於在知乎上解答各類難題。其中一個回答「女性年紀大了就不好嫁人嗎」被各微信公眾號和網絡平臺轉載了2000多次,大都沒有獲得授權和註明來源,甚至還有人隨意篡改扭曲原意。
據蔣誠觀察,在知乎上,凡是點讚數達到較高數量的回答,都或多或少有過被盜版的經歷。這些原創內容,大多會被盜版者加以包裝,偽裝成該公號或者網站的原創內容推出。
「如果去維權,有的公司壓根不理你,有的則是刪帖了事。」蔣誠說,這些微信號、微博號早已靠這些文章吸了粉漲了流量,刪得很痛快,至於賠償,可能性微乎其微。據了解,知乎目前已經與微信合作打擊侵權行為。4月26日,知乎發布了《針對侵犯知乎原創作者合法權益的微博營銷號的聲明》,宣布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持續協助知乎用戶維護其合法權利。
隨著網絡文學的繁榮,盜版行為也如附骨之疽,侵蝕著這個正在蓬勃發展的產業。
筆名「耳根」的劉勇,是閱文集團白金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代表作品有《仙逆》《我欲封天》等玄幻小說。但說起網絡盜版,他深感無力。「只要我的作品一發布,幾秒鐘後,通過一定的軟體手段,貼吧、盜版網站等立馬就能將文字『搬運』過去。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創作的文字,對方只需點幾下滑鼠通過程序自動抓取就能隨意複製傳播,心裡很不是滋味。」耳根說。
秒盜,如今成了原創者們的新苦惱。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絡文學的盜版行為也從「手打」(對照正版逐字敲出)發展為軟體轉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只需在百度上搜索書名,就會出現相應貼吧和盜版網站,點擊即可觀看。
大量侵權行為背後是經濟利益的驅動。一些盜版平臺通過盜版作品充實自己的網站內容,從而獲取點擊流量,吸引廣告主投放廣告,以此賺取收益。
耳根也曾經試著去維權,但收效甚微。「一些名氣較小的作者,更是由於侵權行為而導致收入較低,失去了創作的熱情和動力。」耳根說。
「閱文集團迄今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的投訴次數超過2000次,快眼看書、悠悠書盟等盜版網站相繼被關停,但在利益的驅動下,盜版行為依然猖獗。」閱文集團執行長吳文輝說。
在吳文輝看來,維權成本高、侵權成本低是盜版侵權行為蔓延的重要原因。
《鬼吹燈》系列小說作者天下霸唱最近很頭疼。
這部最初發表在天涯網上的小說收穫了許多粉絲。2007年1月,天下霸唱將其系列小說《鬼吹燈》(第一部和第二部,共八本)享有的全部著作財產權轉讓給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保留全部著作人身權。
2014年,上海玄霆授權夢想者影業改編拍攝電影《九層妖塔》。2015年12月,天下霸唱以侵犯作者的署名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為由,將陸川及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訴至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權、公開道歉並賠償人民幣100萬元。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中。
天下霸唱接受採訪時曾說:「離開中國玄學和傳統文化,《鬼吹燈》也就沒有靈魂了。」這也是本次糾紛的重點之一:電影裡的人物設定、主線情節等對作品的改動改編是否侵犯了原作者的保護作品完整權,另一個是電影裡未給原作作者署名是否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權。
「在現有法制環境下,對文字作品的侵權情況還是相對嚴重的,不少原創作者的權利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和保護,扼殺了文學創作的積極性。」北京市大器律師事務所王韻律師說,「只有加大對著作權整體的保護,才能使作者安心於作品的被改編和被使用。」
近幾年,IP(智慧財產權)概念大火,產業井噴,帶來了開發富礦,諸多問題也隨之而來。
根據《2015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IP已經從過去的單線授權、零星開發,走向貫通全娛樂產業的鏈狀甚至網狀新業態。除了難以有效實現IP資源的合理配置、作品同質化嚴重的現象外,由版權授權引發的糾紛也層出不窮,《羋月傳》《花千骨》等熱門IP先後出現編劇署名權、影視劇改編權等糾紛。這反映出中國IP市場的版權歸屬、交叉授權等方式混亂,造成企業之間的版權糾紛愈來愈多發,各種亂象亟待行業規範。
備受關注的電視劇《羋月傳》在開播之前,編劇與出品方就小說原作者蔣勝男與編劇王小平誰該署名「總編劇」、蔣是否違約、電視劇是否根據蔣小說改編等對簿公堂。
新現象帶來新問題,新發展帶來新機遇。正如《報告》中所說,網絡作品的使用方式和傳播路徑發生重大變革,創作主體的全民化及作品的海量化,導致著作權人與作品使用人之間產生了信息不對稱,很難達到點對點授權常態。一方面容易造成市場交易效率低下,不利於作品的傳播及作品最終價值的實現;另一方面也給成本低廉、隱蔽性強的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作品的行為提供可乘之機。亟待構建一個兼顧作品保護強度與作品傳播速度,平衡著作權人、作品使用人及社會公眾之間利益關係的科學授權體系。
來源:人民日報
·歡迎投稿·
微信公眾號: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網
官方微博:文化創意產業網
官方網站:www.ccitimes.com
投稿郵箱:service@ccitimes.com
本期編輯:徐張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