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鈴響起,信件到了,她的世界隨之崩塌了。由上海紐約大學藝術學副教授Aly Rose(羅紅玫)執導的時長14分鐘的舞蹈電影The Leaving Room,以「刻奇」(Kitsch)風格探究了一位女性如何向一段人生篇章揮手作別。
影片在上紐大校園及上海玻璃博物館拍攝。上紐大藝術助理教授陶思燁在影片中扮演遭遇丈夫背叛的妻子,另外幾名上紐大學生和員工也參演其中。截至目前,該影片已囊獲全球獨立電影節、實驗舞蹈及音樂電影節、亞洲人電影節、聖何塞國際電影節,以及拉斯維加斯電影節等多項國際電影節獎項。
「The Leaving Room講述了一名女子在遭受丈夫背叛後,被迫面對內心的震驚、憤怒及悲傷情緒,」Rose說道,「我希望中國的青年觀眾們能夠對女主角努力尋找自我的過程感同身受,並從中得到啟發。」
整部影片共有五幕:信件、花瓶、相冊、合同和舞會,分別對應「悲傷」的五個不同心理階段。之前曾上過Rose教授舞蹈課的2020屆學生Amelia Jin、賓雪和2019屆學生趙雪涵在影片中擔任舞者。上紐大信息技術部技術支持主管高雪聖在片中飾演闊綽而又不羈的丈夫,學術事務部副教務長John Robertson及學術事務部副主任Diane Geng在「合同」一幕中扮演雙方的律師。
Rose教授表示,演員們精彩的表演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大家不是專業演員,但都在準備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全身心投入其中,詮釋了自己的角色。飾演丈夫的高雪聖表示,對他來說最有難度的一幕是把離婚協議書甩在妻子(陶思燁飾演)臉上。由於擔心傷到搭檔,他在扔協議書時總是顯得力度不夠。最後,在幾次拍攝效果不佳後,導演Rose教授不得不介入其中,利用過肩鏡頭捕捉到了這一幕。
陶思燁表示,角色扮演是拍攝過程中的一大挑戰。「對我來說,舞蹈是當下情感的自然表達,無需『表演』。但在影片拍攝中,我得在事先設計好的情節下做出準確的反應,同時還要放大自己的情感。」
Rose教授也很感謝上海玻璃博物館對影片給予的支持,感謝他們提供「破碎BRKN」展覽的藝術裝置作為拍攝場景。「這部影片我看了很多遍,我很驚喜地看到舞蹈與展覽本身之間的交融與呼應,」上海玻璃博物館創始人、上海紐約大學長期合作夥伴張琳說,「音樂在『破碎BRKN』展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影片裡的舞蹈表演恰好與本次展覽凸顯音樂的這一特點相呼應。此外,舞蹈電影這一呈現方式,毫無疑問也為觀眾們欣賞藝術作品和展覽開闢了另一種途徑。」
Rose教授表示,她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觀眾欣賞到像The Leaving Room這樣的舞蹈電影,欣賞其中所傳達的可能性及蘊藏的力量。「我相信,電影中的舞蹈表演展現了許多細微的差別,讓觀眾們感受到轉瞬即逝的現場表演中常常丟失的細節,」她說,「在我看來,這部影片中的舞蹈不僅展現了人的身體之美,也給予觀眾思考的空間,引發大家重新審視對愛情、責任,以及女性為維持婚姻所做出的犧牲的先入之見。」
影片於12月10日(周四)在上紐大首映
👆點擊觀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