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歌王的吉他手不是好廚師」。
想來想去對謝霆鋒現在在廚藝界的動作頻頻只能用這樣的一句話來解釋了。
曾經在舞臺上砸吉他,意氣風發的謝霆鋒如今也囿於柴米油鹽和廚房,其實想想未必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
謝霆鋒成名很早,幾乎是從2歲開始就出現在各大媒體的眼前了。
他的父親是香港人稱四哥的謝賢,他的母親是香港第一屆香港小姐選美比賽的冠軍。不管是家世還是其知名度,都使得他即便是還在母親的肚子中,都已經預約好了而後人生的八卦版面頭條。
所有港媒對謝霆鋒的第一印象就是「頭條」、「爆點」。所以在謝霆鋒十六歲出道之後,港媒對他的生活以及事業的探究就從未停止過。
我們聽過很多明星對狗仔不假辭色的新聞,但是在國內來說,或許真的是可以稱呼謝霆鋒一聲「敢王」。
他年紀很小,能量爆棚。
而與此同時因為其父母的名氣也使得他常年只能夠蜷縮在自己父母的陰影之下,被港媒調侃成是「吃家裡的米蟲」。
而在謝霆鋒的前半生,你幾乎是毫無意料的可以看到他那種妄圖對抗全世界的氣質以及豪情。
然而事實上,成年人世界中的計較是選擇如何讓自己精通世故,又或者是如何讓自己避世。
謝霆鋒兩種都沒選,他只是變得沉默並且可靠。
謝霆鋒的感情一直都是港媒們最在乎的話題。當年的鋒菲戀以及後來的鋒芝戀的愛恨糾葛都是港媒筆下最好的頭條話題。
謝霆鋒、王菲和張栢芝都是被港媒從小看到大的「天才」。他們的火固然是因為他們自己本身的才華橫溢,但是另外一種程度上卻著實是脫離不了港媒的塑造。
所以當港媒理所應當的覺得謝霆鋒理應配合自己卻遭到拒絕之後,他成為了毋庸置疑的眾矢之的。
年近不惑,謝霆鋒也已經學會不再天真,不再讓自己變成當年那個千瘡百孔的年輕人。
他將自己的生活全部都掩埋了起來,除了必要的出席某些活動之外,他幾乎將全身心都投入到如何打理自己的小菜園以及如何錘鍊自己的廚藝。
港媒以及網友都不相信他能做好菜,就像是當初不肯定他的音樂一樣。
但是最終他還是拿出了事實來說話。
他關心自己的菜園中的每一顆番茄以及每一根青椒,所以他的成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一步一步紮實的走到了現在。
他自己開創了「鋒味」品牌,開始全身心專注到一個明顯不會被媒體時時刻刻盯著的行業中。
時隔四年,謝霆鋒再次拿到了「米其林之友」的稱號。
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謝霆鋒居然真的憑藉著自己對料理的喜好做到了業餘中的最好。
他發文感謝米其林:謝謝老朋友米其林,再一次肯定了我最鍾意的事之一,做飯!
或許有一定的明星成分,但是也確實是謝霆鋒的廚藝上的再一次精進。
但是網友們對此卻不是特別的買帳。
有網友表示此前千裡迢迢跑到香港地區謝霆鋒和某家麵館合作的餐食很是失望。
麵條看著像是普通的速食麵,一點湯配合上幾根青菜和一份火腿蛋就要價上千元完全不可理喻。
這種實物和想像對不上的感覺也是讓人無所適從。
但是歸根結底,謝霆鋒只是業餘廚師,不可能真的比米其林三星主廚來得專業。
他的成功始終離不開明星效應和自身的光環。
但是全盤接受自己,也未嘗不是一種成長呢?
總之,祝福謝霆鋒時隔四年再次拿到「米其林之友」稱號。
【圖片來源自網絡】
【文案編輯】丹波虞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