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團隊 第十一診室
圖片: Dribbble | 設計: Jordan Jenkins | 責任編輯: 鈴蘭
導言
老實說,經常有人在後臺問我們關於體檢的事兒:
-醫生,體檢都查些什麼?
-想給老公做體檢,應該選哪些項目?
-醫生,我想帶父母去體檢,應該怎麼選?
-是去醫院還是去體檢中心體檢?
......
既然是大家都在關心的話題,那就一定是我們要寫的選題了。
我在臨床上也確實遇到過很多因為體檢,在疾病的早期就得以發現,從而只花了很少的錢最終治癒的案例。這不僅僅對減輕一個家庭的經濟負擔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對很多重症來說,早期發現的治療效果要遠遠優於晚期。
以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乳腺癌為例,如果發生遠處轉移,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25%;而如果是早期原位癌的話,五年生存率卻高達98%。
由此可知,體檢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和大家聊一聊體檢的那些事兒~
常見的體檢項目有哪些?
▲圖片來源:Dribbble | 設計: Rwds
體格檢查,簡稱體檢,也稱做身體檢查、理學檢查或健康檢查,是醫生運用自己的感官、檢查器具、實驗室設備等來直接或間接檢查患者身體狀況的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患者有關健康的客觀資料,及早發現疾病隱患。
一般來講,一次普通的體檢包括的項目有:身高、體重、視力、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腎功能、肺功能檢測、血壓血糖血脂、十二導聯心電圖、腹部彩超等檢查項目。
如果這些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那麼基本上我們可以說你的身體狀況比較健康。如果有異常,則需要根據異常的項目,做進一步檢查。
女性應該增加的體檢項目
▲圖片來源:Dribbble | 設計: Cami
除了普通體檢的項目之外,針對女性的特殊性,還應該增加一些體檢項目。
婦科彩超
看看子宮和雙側附件有沒有佔位性病變或異常結構。
乳腺彩超
了解乳腺有無增生或結節,可以作為乳腺癌的基礎篩查手段之一。
宮頸TCT
通過刷取宮頸脫落的細胞以及宮頸表面的分泌物來篩查宮頸有無炎症,以及宮頸癌前病變並能夠檢測出陰道內是否存在微生物的感染等。
人乳頭瘤病毒檢測(HPV)
檢查宮頸是否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比如HPV16、HPV18等分型與宮頸癌密切相關,而低危型HPV感染比如HPV6、HPV11等分型則與尖銳溼疣密切相關。
此外,女性的孕前檢查項目包括:一般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白帶常規檢查、宮頸TCT和HPV、血尿常規檢查、血型、肝腎功能檢查、B肝、愛滋病、梅毒、C肝等傳染性疾病的篩查、甲狀腺功能的檢測、心電圖。有條件的同志,還可以查一個TORCH。
男性應該增加的體檢項目
▲圖片來源:Dribbble | 設計: Filip Filipov
因為男性和女性在生理構造上有所不同,再加上生活習慣的差異,對於男性,有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檢查項目。
前列腺檢查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身上最常見的病症,現在常見的有直腸指診,可以觸摸到前列腺,初步判斷是否有異常增長,是否有腫瘤等。
通過前列腺特別抗原檢查可以測量隱藏在血液當中的蛋白質,如果檢查結果高於正常的範圍,那麼就有癌變的可能。
肺部檢查
男性抽菸率比較高,即便自己不抽菸也更加容易接觸到抽菸人群,因此可以通過CT檢查來了解肺部有沒有病變。而肺功能檢查是發現早期肺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途徑。
肝臟檢查
男性中喝酒的人也比較多。這就需要增加甲胎蛋白的檢查,因為甲胎蛋白屬於肝臟腫瘤的標記物,因此成人檢查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肝臟的癌變。
老人應該增加的體檢項目
▲圖片來源:Dribbble | 設計: Uran for RaDesign
對於一些重疾,尤其是部分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意外來說,發病率在50歲以後會快速上升。因此對於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來說,靠譜、安全並且經濟的體檢至關重要。如果我們帶著父母去體檢,以下幾個項目必不可少。
腫瘤標記物
人的年齡越大,接觸致癌物的機率越多,發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必要的腫瘤篩查很重要。
查眼底
不少疾病可通過眼底檢查而得以及時發現,如觀察視網膜動脈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動脈硬化及腦動脈硬化的程度。如果近期發生視物模糊並伴有頭痛,則更需檢查眼底。
骨密度
2003年至2006年一次全國性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以椎體和股骨頸骨密度值為基礎的)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 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明顯增高,女性尤為突出。因此老年人的骨密度檢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胃腸鏡
胃腸檢查一般用於診斷食管、胃及結腸等病症,中老年人的腸胃病症較多,食管癌、胃癌、大腸癌發病率排前五,因此可以做一次腸胃鏡,目前無痛腸胃鏡已經推廣,無痛便捷。
如果家裡的老人已經患有某些疾病了,則更要注意相關的檢查:
有心臟疾病的老人:增加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血粘度以及冠脈CTA等。
有高血壓的老人:可增加動態血壓、動脈血管彈性檢查等。
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人:增加肺功能檢查。
有糖尿病的老人:增加餐後血糖、胰島素測定、肌電圖、下肢血管B超等。
有甲狀腺疾病的老人:增加甲狀腺功能和抗體的測定。
選擇公立醫院還是私立機構?
目前體檢行業魚龍混雜,大多數機構是可以提供優質服務的,但是也有一些利用各種噱頭進行坑蒙拐騙的機構。
私立體檢機構可能服務態度好,給人的體驗好,但是體檢質量難以保證,後續治療、幹預、健康管理幾乎沒有跟得上的。
公立醫院人多,相對服務態度差,體驗不太好,但是畢竟人員和設備都是臨床的正規醫護人員和設備,檢查的質量不會差,如果查出重大疾病隱患,後續的就診住院也都能跟上,健康幹預和健康管理也會有專職醫護人員來處理。
結論:如果是辦證體檢,入職體檢去私立,快。如果對自己身體負責去公立,穩。
當然啦,最終還是看個人選擇。
完
實際上,無論男女,無論哪個年齡段,無論存在哪種可能的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個原則都是通用的。
希望無論是你,還是你的伴侶,亦或者是家裡的老人,都最好可以每年去做一次體檢,早發現,早預防,有問題及時治療,沒問題也可以安心。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7)[J]. 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2017,10(5):413-443.
[2] 吳銀花. 護理幹預對無痛腸胃鏡術後患者恢復的影響研究[J]. 保健文匯,2017,(6):157.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