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舉報同人網站:「這次撕的是命運共同體」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杜夢薇 GQ報導

二月末,明星肖戰的粉絲舉報同人作者、同人交流平臺(Lofter、AO3等)在社交網絡引發廣泛關注,多個亞文化圈層參與其中,最終成為聲勢浩大的輿論事件。

作為流行文化的研究樣本,其背後涉及網際網路資本入場文創產業、媒介變革、粉圈組織形態演變等背景,也涉及諸多亞文化概念,我們邀請學者林西解讀事件的形成和發酵過程,以及近兩年粉圈的某些行為為何頻繁引發大眾情緒的集中爆發。

林西(化名)任職於某學術機構,研究粉絲與耽美文化。下面是我們和她的對話。

···············

肖戰是中國第一個「純血」流量,走紅過程徵用了亞文化的資本

GQ報導:相比以往粉圈引發的爭議,肖戰粉絲舉報事件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大聲勢的輿論事件?

林西:這個故事非常非常長。粉絲為偶像爭取利益是粉圈最基本的訴求,這也不是肖戰粉絲第一次舉報了,但關於這次動靜特別大,我先下一個基本判斷:肖戰是網際網路資本入場後,中國第一個「純血」流量。舉報事件影響到了肖戰流量的基本盤,傷筋動骨,損害的是他紅起來的根本原因。

具體需要解釋兩個邏輯。

邏輯一,「流量」這個概念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網際網路資本進入文創產業。2012年,騰訊提出」泛娛樂產業鏈「的概念,意思是遊戲、文學、動漫、影視等文創產業的每一環節我們都要參與,然後梳理、打通上下流,把它整合成一個大的模塊。

像2015年整合盛大文學成立閱文集團,2018年收購新麗傳媒,都是打造泛娛樂產業鏈的具體步驟。這會造成什麼樣的變化呢?以前你拍一個電視劇,經紀公司是一塊,投資方是一塊,發行是一塊,播放平臺是一塊,所有環節都是散的。但當網際網路資本進入,你會發現所有環節,究其根本都是網際網路資本在操刀,而流量明星,就是這個產業鏈裡最光彩的一環。

肖戰之前的流量明星,比如鹿晗、吳亦凡,其實他們最早的成名機制和網際網路資本沒有關係,只是網際網路資本把他們的人氣、熱度、話題識別為了流量。但肖戰不一樣,你往前捋,他的履歷和資源的背後幾乎都有騰訊,這和打造」泛娛樂產業鏈「的過程是同步的,是一開始就部署好的。他的流量完全是網際網路資本給的,是純血流量,這是一個基本邏輯。

邏輯二,網際網路資本進入文創產業後所產生的最大的逆轉,就是挖掘年輕人的喜好,從他們身上解讀出大數據的流向和流行趨勢,徵用背後的購買力。那徵用來的具體是什麼呢?就是亞文化,就是粉圈,而且是幾乎敲骨吸髓地徵用了這些亞文化的資本。

所以你會發現,婆媳劇、抗戰劇立刻就變成了網文改編的玄幻、宮鬥、宅鬥劇,這一兩年還有很多非常火的耽美改編劇,最著名的就是肖戰主演的《陳情令》。

所以歸根結底,肖戰現有的流量有很大一部分是網際網路資本從亞文化圈子裡攫取之後,再轉移到他身上的。

《陳情令》劇照

在這兩個邏輯之下,你就能理解為什麼之前肖戰粉絲舉報顏寧教授、舉報王一博沒有發展到這種程度,因為那時候沒有動到他粉絲的基本盤,大家都覺得這是對「外人」,但「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損傷的就是他紅起來的根本原因。

據我觀察,很多肖戰粉絲都非常痛苦,因為他們本身也是這些亞文化圈子的粉絲,這次撕的是命運共同體。

GQ報導:這次還有一個特點,是多個圈層都參與其中。

林西:這是因為,一是使用了非常規的手段,威力太大,殃及無辜;二是小眾的亞文化社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三是同人作者背後站的更廣大的創作者人群,引發的是創作自由的討論,是壓抑的大反彈,人同此情,誰不知道這裡面的痛苦呢。

微博相關超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它傷害的不僅是作為創作者的利益,而是這些亞文化人群的生活方式,他們真的靠這個活著,你可以認為同人創作是他們的抗抑鬱藥,所以這種痛苦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粉圈的黨同伐異:從貼身肉搏到召喚「核彈」

GQ報導:在粉圈,為什麼」撕「這種情緒和動作會如此劇烈?

林西:在粉圈,恨比愛長久多了。黨同伐異是一個極其常見的手段。

「我要保護我的idol,我idol只有我一個人了,我一定要搞死對家,我idol才會好好的。」粉絲會不斷強化這種認同感,所以就是儘可能的用力。再加上這波粉絲普遍年紀小,不佔有社會資源,也沒有錢,「我能為偶像做什麼呢?」,只能給自己樹立一個必須打到的敵人,然後藉以打倒TA,完成一種「我為哥哥做了事」的心滿意足感。

另外,從一個組織學的角度,操作粉群或者說凝聚粉群的一個經典方式,就是「大粉」(擁躉眾多、在粉圈有話語權的粉絲)樹立一個敵人。要知道,一個粉群內部的矛盾也是非常劇烈的,內撕並不比外撕少,你對我不滿,我對你不滿,大家好像互相要撕起來了,但是在這個時候,突然之間一個共同的敵人出現了,那所有人立刻放下成見,共同對外,在敵人面前重新凝聚成一團。

當然所有粉群裡都有那種默默為偶像做數據就很開心的粉絲,但不能控制的是,一個群體當中也一定會有極端的粉絲,他的快感是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實現。

GQ報導:為什麼舉報成為了「黨同伐異」中最常規的手段?

林西:過去撕的方式是」貼身肉搏「,我去罵你,你罵回來,對應的手段是站內舉報,舉報的是具體某條博文或某個博主,但現在是升級到了去權力部門舉報,這確實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現象。

這樣的胃口和戰鬥欲是被微博的舉報機制慢慢養大的。我今天用刀捅你了,我明天想用原子彈炸你,這個閾值是一點點往上升的。耽美圈這一兩年發生的最大的事,證明了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如果有一個人跟我的意見不一致,那我就可以舉報他。

我看到舉報的粉絲非常委屈地說我們沒有舉報平臺啊,姑且不討論他們是否真的這麼想,但這首先是非常愚蠢的說法,一個核彈落下來怎麼可能只砸死一個人呢。

GQ報導:粉圈組織的內部結構這些年發生了什麼變化?

林西:2005年,因政治事件,韓國娛樂工業不得不暫時撤離當時最大的海外市場日本,將目光轉向中國,他們滲透進旗下藝人貼吧的管理層,引入韓國成熟的粉絲管理經驗,這是中國最早一批職粉(跟經紀公司存在實際僱傭關係的粉絲)的誕生。

也是在2005年,《超女》選秀產生的粉圈結構有一點變化,某種意義上有一點民主選舉的意思,粉圈有一定的「自治」能力,當然也不排除有經紀公司安插職粉。但在我印象當中,李宇春至今都沒有官方後援會。在貼吧時代,粉絲組織形式主要是籤到和爆吧。

到了2014年前後,網際網路資本入場,大數據算法成熟引起媒介變革,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粉圈了。一個頂流出來了,一堆粉絲冒出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從上一個頂流過來的。他們的主要組織形式實際上是要成為為idol生產新媒體數據的工具,或者說是數碼勞工,最核心的部門是數據組和反黑組。

GQ報導:有一種觀點是說,這個事件其實是大眾對粉圈情緒的一個集中爆發。可以注意到,近兩年社交網絡上的普通網友,苦粉圈久矣。

林西:社交網絡的機制助長了這種情緒。

微博有一個東西叫「廣場」,你搜索一個人,出來一個頁面,這就是廣場。「廣場」被粉絲認為是外界了解我idol、我了解我idol信息的一個重要的平臺,所以他們非常痴迷於去維護「廣場」的乾淨,希望上面全都是誇我idol的,一旦有一點點負面的東西,他們就要去反黑。

但是發帖人是在個人微博上發言的,只是寫了一條微博,提到了某個流量,上廣場並不是自願的。這就構成了路人和粉絲的基本矛盾,路人覺得我發什麼是我的自由,這是我的帳號,我的私有地。但粉絲會覺得你雖然是在你的私有地發言,但是你上了我的公共空間。

GQ報導:但國外的社交網絡也是這樣的設計機制。

林西:當然是,但國外藝人很多時候是「粉絲不要罵,我自己來」。中國idol這兩年有個很大的問題是,他們背負著資本巨大的期待,真的是壓力很大,他們不能做錯事、說錯話,不能有一點汙點,否則就會糊掉,付出巨大的代價。那怎麼辦呢,那我不說話了,你會看到現在大部分流量idol的微博已經AI化了。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idol不說話,idol不為自己辯護,這就反向激起了粉絲的保護欲和戰鬥欲,就是「我idol都不能說話了,那我要為了他罵遍你們所有人」。

GQ報導:肖戰需要發聲嗎?「粉絲行為,偶像買單」有類似的案例嗎?

林西:絕大部分idol不會出來說話,我指的是明確的表態。

在這次事件當中,肖戰將自己孤立於這個世界之外,變成一個面目模糊的、非常空洞的符號,沒有任何聲音,沒有任何動作,這很穩妥,但是也因此沒有什麼可稱道和可同情之處。如果他站出來明確表態,那很了不起,我甚至可以為他鼓掌,但此刻你不能苛責的原因就是過往沒有哪個流量明星會這樣做。但粉絲濫用舉報,無人出來制止,至少能證明經紀公司的無能。

GQ報導:現在到了一個觸底反彈的階段嗎?

林西:沒有,我覺得此刻是揚湯止沸。歸根結底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中國的文創產業還是網際網路資本在把持,這套生產機制不會變,粉圈的問題就不會變,但是可能會從這件事情裡吸取一點教訓,有所收斂。

夏日限定組CP,絕無可能和平分手

GQ報導:之前你有文章提到,偶像產業的核心是向粉絲提供一種想像性的親密關係,比如媽媽粉、女友粉等等,那CP粉的特殊性在哪裡?

林西:一般情況是這樣,兩個藝人要以某種方式組成CP了,通常和他們個人意願無關,只是實際上的同事關係。他們整個合作期被稱為「蜜月期」,這樣的CP被稱為夏日限定,因為這類劇通常趁學生暑假的時候進行宣傳、播放。當夏天結束了之後,大家分道揚鑣。

這必然要經歷捆綁、解綁的過程。先作為利益共同體活動一段時間,吸引了一批所謂的CP粉之後,由於背後要對不同的經紀團隊和資本負責,兩個人肯定要分開。這個解綁過程絕無可能是和平的、悄無聲息的,絕無可能是默默走到盡頭,自然而然分手的,通常情況下都是以粉圈大撕裂的方式進行,CP粉和兩邊的唯粉劃清界限,撕破臉皮,才能往下一步走。

組CP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美劇《星際迷航》的粉絲圈,最開始是粉絲圈的自發行為,後來逐漸被資本察覺與徵用,現在迪士尼和漫威就這麼幹。

漫威系列作品是同人創作的重要基地

我想說的是,國內這幾年把這個過程漸漸地流程化了,因為大家嘗到了甜頭,這個流水線這麼好收割韭菜,投資也不高,成了就賺大了。而最後必然伴隨的粉圈的爭鬥,也最明晰地呈現在了社交網絡上。

我預告一下,下一個夏日限定是陳飛宇和羅雲熙。一兩年之後你看一看,他們會像素級地複製「博君一肖」這個CP的整個過程。

GQ報導:這是最快的走紅方式嗎?

林西:是的,梳理這兩年突然爆紅的頂流,有兩條路徑:一條路是演瑪麗蘇劇,跟女idol組CP,這個女idol通常是楊紫;一條路是走耽改劇,和男idol組CP。第一條路是因為人口基數大,第二條路是因為購買力真的強。

這兩條路都有效,你看肖戰馬上就和楊紫拍《餘生,請多指教》了。

偶像工業的基本邏輯是,看錢和資源往哪走,就能看出這個偶像往哪走。

同人創作有可能圈地自萌嗎?性別觀是進步還是落後?

GQ報導:同人創作在CP文本裡是什麼樣的位置?

林西:核心位置。一個CP會官方發糖,即主動提供物料,比如共同出席一些活動,在演唱會上深情凝望等等,這都可以成為CP粉想像親密關係的素材,但這遠遠不夠,那就需要同人文,同人圖,同人視頻。

一個非常冷和小眾的CP圈,一個特別能寫同人的寫手走掉了,那這個CP圈可能就此涼了,就有這麼嚴重。

而且《陳情令》本來就是一個被挪用的亞文化文本,它的原著是一個包含性描寫的耽美小說,當在影像文本中把這種性張力刪除之後,它會有一個自然的補償機制,自然要在別的地方流動出來,那就是同人創作。

GQ報導:同人創作有可能圈地自萌嗎?有明確的界限嗎?

林西:很難,但是不管怎麼樣,大家都在努力。

同人創作者當然清楚這是不適合拿到公眾平臺上分享的,所以他們會設置各種各樣的障礙和門檻,比如發在一些小眾網站上,而且這些網站要設計重重標籤,使得圈外的人最大可能性地點不進來。AO3網站就是這樣,你首先要在幾百個標籤裡找到這篇文,然後這篇文上會註明預警,提示你文章會寫到什麼,你接受不了就離開。

AO3網站該文頁面

我覺得權利和義務的邊界總要分清楚,對同人作者而言,我之所以創作是因為我知道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有這種小眾癖好,我想找到我的同好,為了避免總會有人誤打誤撞進來,那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告訴你,這個東西不適合你,不要進來,不要進來,我覺得盡到義務了。

我雖然覺得該事件中粉絲把文章發到微博上這個動作確實是有可商榷之處,但是我不覺得特別不得體,是有預警的,是可以商量的,但現在失去了對話的空間和可能性。

GQ報導:那這樣的創作,構成對藝人的侵權嗎?

林西:如果藝人自己去告,還是能告得下來的。但問題是民不舉、官不究,千裡之外有人說了你幾句壞話,你不至於過去把他捅死。

現在最惡劣的情況是,你一方面拒絕承認這是正常的小眾生態,另一方面又敲骨吸髓地極力利用之,先從中攫取利益,又想把它砍得乾乾淨淨。

GQ報導:如何看待同人創作裡的性別觀呢?有時候覺得非常進步,有時候又覺得非常落後。這次的爭議之一就有」女化「偶像。

林西:我覺得是比較混雜,不能單以進步、落後二元論來講。如果單純地用女權主義來解讀,並且二元論來判斷,那就沒有認清楚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耽美文學裡,受是被凝視的對象,是欲望的客體。女性讀者的這種閱讀過程,讓她們能觀看男性作為性客體的形象成長,對她們來說就是一種自我性主體的建構。

泥塑粉(女化男性明星,幻想男明星是自己的女朋友)涉及的問題則是女性讀者的身份認同和身體認知的流動。「女化」的目的是從男偶像的形象氣質裡,解讀出類似耽美文學裡的「受」那樣被凝視的,性客體的特質。

當然你也不能說這就是性別意識的進步,事實上攻與受之間極度不平等的情況也非常常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總之不能用性別理論非黑即白地闡述同人文。

我想補充的是,論爭中有人認為涉及性描寫的同人創作是不好的,把那些消滅掉同人圈會更乾淨一些。但這個想法是很無知的,明星同人投射的是粉絲對明星的親密關係想像和欲望,它應當是一個連續的光譜,就如人的欲望一樣,截掉任何一段和整個禁止沒有差別。同人本來就要承擔商業耽美裡某些不可言說的功能,只寫柏拉圖的文學不是文學。

粉圈語言體現了亞文化社群自我保護的本能

GQ報導:你怎麼看待粉圈的語言體系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

林西:所有的亞文化社群一定都有黑話,這是肯定的。目的是設置門檻,因為他們深知我的圈子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東西,或者是外人誤入後會很危險、引起麻煩的東西,那我當然要用重重黑話建築起語言的壁壘。這樣外人一來,看都看不懂,那我就不進來,不了解了。

這其實是一個亞文化社群自我保護的本能。

你之所以感受到這種語言無處不在,是因為粉圈語言在社交媒體上慢慢成為了主流話語。

但現在的問題是,年輕人被粉絲文化所規訓,耳濡目染學習了這套語言方式和情感勞動的模式,他們就會傾向於在所有行動的領域去實踐這套話語。

在公眾號後臺回復彩蛋,送你一個彩蛋

採訪、撰文:杜夢薇

編輯:靳錦

運營編輯:肖呱呱

相關焦點

  •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引圍攻_網易專題_手機網易網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引圍攻_網易專題_手機網易網 近日,因肖戰粉絲不滿自家偶像被寫CP同人文,聯合手撕寫手並將其舉報,導致大量內容下架和網站關閉,引發其他圈的網友圍攻。
  •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ao3平臺被禁 肖戰...
    同人文網站ao3平臺被禁因肖戰一些粉絲的舉報行為,導致同人文網站ao3平臺被禁,相關其他平臺的視頻內容也被刪,隨後肖戰的代言產品遭大批網友抵制。起因。就在剛剛,又有媒體曝光大批肖戰粉絲舉報B站和YY。肖戰的粉絲這次得罪的不僅僅是二次元圈,同時還波及同人圈、原耽圈、畫圈、電競圈、歐美圈、配音圈、cos圈、韓圈……如果肖戰再不出面阻止粉絲的不理智行為,後果可想而知。好多人對AO3充滿了疑問吧,簡單來說就是個同人文網站。那麼AO3和肖戰粉絲有什麼關係呢?憋急,慢慢看。
  • 肖戰被粉絲連累,而周深粉也曾舉報同人文網站,為何他安然無恙?
    近段時間,「肖戰粉絲舉報網站」成為全網最受關注的事情。因博君一肖cp粉在某海外知名平臺發布有關肖戰王一博的同人文,其中肖戰的人物設定為有性別障礙的髮廊妹子,文章講述的是高中生王一博與其的戀愛故事。
  • 【觀娛】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AO3始末 《檢察日報》發文定性:同人文不侵犯名譽權
    ▲製圖 / 素素肖戰粉絲舉報AO3風波發酵已半月有餘,網絡上依然爭議不斷。@巴南區小兔贊比 不斷明確立場,強調對《下墜》一文的舉報並不只是為肖戰粉絲團體奪取利益,而是為了廣大被寫進同人文的受害藝人發聲。她表示,肖戰粉絲無意於找AO3網站的麻煩,他們只在乎維護明星的名譽權。
  • 肖戰粉絲惡意舉報多家網站,B站躺槍,同人圈正式宣戰!
    事件的起因是因為肖戰粉絲在微博貼的一個連結,此連結的地址是AO3平臺(一個非盈利性的同人小說分享網站)一篇關於肖戰的CP同人文,此文讓肖戰的粉絲非常反感,便聯合起來舉報了這篇文章。但沒料到的是隨著舉報人員的不大擴大,禍及AO3平臺。導致AO3平臺被牆。
  •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惹爭議 | 一周大事記(2.24-3.1)
    肖戰的粉絲惹惱了其他次元圈子的粉絲,肖戰本人卻無辜地為這一切買單。當飯圈的種種亂象被揭露,人們的認識也開始回歸理性。人們的憤怒所指向的不只是肖戰的這群粉絲,而是他們所代表的那種動輒舉報、向權力撒嬌,以自己的好惡為標準斬斷他人自由選擇的舉動。
  • 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後,肖戰工作室道歉,連校長王思聰都在吃瓜
    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後,肖戰工作室道歉,連校長王思聰都在吃瓜如果說到如今人氣最高、熱度最大的明星藝人,那肖戰必定會榜上有名,他出道三年多時間,去年在憑藉主演的網絡劇《陳情令》瞬間爆紅,這部劇是改編自人氣小說,肖戰在劇中飾演魏無羨,有角色本身的人設魅力加持
  • 肖戰粉絲為什麼舉報ao3網站?肖戰227事件始末
    肖戰粉絲舉報ao3網站是什麼情況AO3是外國同人的創作網站,主要語言是英語,現在國人不少同人文也發表在AO3網站上。肖戰粉絲舉報ao3網站主要是因為上面有人發表了女化肖戰的同人文,肖戰粉絲看到後覺得這個文對肖戰形象不好,就向上舉報了。2月24日,同人文章《下墜》在知名同人創作網站AO3及LOFTER上發布了最新一章連載。
  • 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ao3被禁,如何看待肖戰為粉絲買單,被全網抵制
    近日,被肖戰粉絲舉報的Ao3和老福特兩大平臺未能修復,導致網友無法正常使用將事件推到了一個新高度。下面是關於「如何理性看待肖戰粉絲事件」問題的一位粉絲的回答:先表明粉籍,我是bxcpf。這件事情我覺得雙方都有錯,把老福特同人引流到wb這種公眾平臺的cp粉有錯,不理智的xxjncfxxjncf有錯,但是肖戰無辜,堪稱鍋從天降。227各圈狂歡的時候,肖戰給抗疫公益片《三十三》配旁白,沒人關心。也許你們不知道,肖戰也給lofter錄過視頻做過廣告。
  • 引發舉報的肖戰王一博同人圖曝光
    事件發酵後肖戰粉絲否認了舉報平臺的行為。但無論是不是因肖戰粉絲舉報而起,對於尋求情緒宣洩出口的同人圈愛好者和平臺用戶來說,肖戰都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自從同人群體陸續從lofter何隨緣居遷移到AO3,大家為了保護平臺鮮有公開宣傳這個網站,即便是發作品連結都只是低調用代稱,就這樣在偷偷摸摸、躲躲藏藏的狀態中,螞蟻搬家一般才慢慢把AO3建設成『大本營』。」另一位同人愛好者向虎嗅形容道。
  • 從學術圈到電競圈,哪個圈最扛得住粉絲跨界撕X?
    AO3之前,其他網站上的同人作者每天承受著「明天可能會被無故封號」的風險,而在AO3上面,她們受到保護。肖戰粉絲「撕過界」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前晚,網傳肖戰粉絲還差點撕了YY語音平臺。據說,有粉絲和劍網三玩家在YY上互罵,氣得部分玩家在遊戲的裡狂刷「你愛豆馬上糊」,後來傳出粉絲舉報YY的消息。
  • 肖戰唯粉舉報lofter引發同人圈眾怒?
    簡單來說:肖戰唯粉看見CP粉寫愛豆的大尺度同人文在微博上被大量傳播而心生不滿,開始大規模攻擊同人作者,繼而在2月27日通過舉報、給app store刷低分等方式攻擊同人文發布平臺LOFTER,引發平臺用戶甚至廣大同人圈粉絲的憤怒回擊。同人圈稱這件事為「227大團結」或者「227歷史時刻」,還開了個超話,目前1.3萬粉絲。
  • 同人文網站被禁事件後,部分肖戰粉絲無底線的應援方式讓人反感
    然而正當肖戰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因為肖戰粉絲不滿其偶像被網友寫成同人文,因此在肖戰大粉和站姐的號召下,肖戰粉絲開始瘋狂舉報各大同人文網站,肖戰粉絲的瘋狂舉動最終導致數個同人文網站被禁
  •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引發網絡論戰;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引發網絡論戰;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貸款可延至6月末不罰息;優信二手車部分員工停工待崗...14.代言遭遇集體抵制,肖戰會「成也粉絲敗也粉絲」嗎?2月26日,不少肖戰粉絲由於不滿「博君一肖(王一博&肖戰)」CP粉在微博上傳播一篇設定較為「邊緣」的同人文,便選擇通過@網信辦、電話郵件舉報等形式,對該文章、文章作者進行了大規模的實名舉報和人肉。
  • 肖戰粉大戰同人粉:舉報和抵制,誰的手更黑?
    >同人圈的粉絲。於是,肖戰粉開始組團投訴同人小說的各個發布平臺,並且很快就攻陷了AO3(國外一個同人文網站)和Lofter(國內一個同人創作App),《下墜》的原作者也採取了鎖文、改名的方式以避風頭。為了平息眾怒,最初舉起「討伐同人文」大旗的肖戰粉絲髮文道歉,肖戰工作室也跟著發文道歉。
  • 肖戰粉絲舉報ao3事件原因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合理嗎?肖戰按目前的熱度來看,在國內男星裡,算是頂流了,而明星道歉一般會慎而又慎,這是公關形象問題,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ao3平臺被禁因肖戰一些粉絲的舉報行為,導致同人文網站ao3平臺被禁,相關其他平臺的視頻內容也被刪,隨後肖戰的代言產品遭大批網友抵制。起因。
  • ...肖戰粉絲舉報ao3事件原因 肖戰工作室道歉被批肖戰ins頭像被篡改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網站ao3平臺被禁作為一家非盈利網站,AO3是小眾文化的聚集地,在這裡有著許多優秀的作者分享自己的作品,而不同愛好的讀者也能夠找到自己喜愛的作品,是小眾文化的一處天堂。雖然有些同人文內容低俗,但是這只是個例而已不能以偏概全,而當肖戰粉絲看到文章中出現肖戰的負面描述時,不但將作者舉報了,而且連帶其他無辜的作者、讀者一併舉報,最終導致網站被封牆,無數作者讀者利益受損。起因。
  • 這梗常用於調侃粉絲舉報同人文的事情
    這梗常用於調侃粉絲舉報同人文的事情時間:2020-02-29 16:5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廣電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常用於調侃粉絲舉報同人文的事情 廣電是廣播電視總局,負責審查影視劇作品,它的一些嚴格標準(比如:不準出現同性愛情)有時會被大家調侃。
  • 蔡徐坤粉絲大鬧B站,肖戰粉絲舉報ao3,飯圈為何越來越瘋狂?
    看到如今肖戰遭遇全網黑後,網友們為他鳴不平:為何他時常要給粉絲背鍋?但也有人認為肖戰這次真的不冤。但ao3是什麼東西,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遊娛論就為大家解釋一下:ao3是一個由粉絲自己開創經營且非盈利的一個網站,上面收納了不同圈子不同愛豆的同人作品。這個網站上的用戶群體很廣泛,涉及到了多個領域,多種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