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之王桂治洪與香港第一部黑幫片《成記茶樓》

2020-12-23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儘管提到香港邪典電影後者剝削電影,大家都會脫口而出牟敦芾和桂治洪兩位大師,但那只是恐怖片邪典片甚至重口片這種小子項而已,在現實中,兩位導演都不是重量級的大導,獲得的資金少,在公司地位低,資源有限才是他們的真實存在。

也正是因為這樣,兩位導演的電影才那麼別具一格。

牟敦芾已經講完了,今天來聊一下Cult之王桂治洪。

桂治洪,1937年生於中國廣州,後來港就讀。中學畢業後遂赴臺於臺灣國立藝專修讀舞臺導演。畢業後在臺灣擔任電影動畫製作、副導及導演等工作。來到邵氏後,1965年獲派日本松竹片廠受訓。回港後多擔任井上梅次等日裔導演的副手。於1973年與導演張徹合導《憤怒青年》始受注目。注意,現在提到桂治洪邪典啟蒙的《女殺手》,1971年就上映了,而桂導兩年後才算有點名氣。

1973年除了《憤怒青年》,還有一部上面提到的《女集中營》。

《女集中營》的尺度不如打蛇,但比三級時代的那部《香港淪陷》高多了。並且比《打蛇》的陣容高很多,各種歐美豔星(據說都還挺有名)都很養眼,當然《打蛇》也不俗啊,梁珍妮一出,誰與爭鋒。《女集中營》裡,桂治洪的個人獨特風格已經漸成雛形,比如著名的低調攝影,即在黑白攝影中有意識地選擇大面積黑色影調和小面積白色影調,以強烈的影調對比,來表現作品內容和氣氛的攝影造型手法。

桂治洪是個二流導演,沒有一線大導的議價能力,即沒有資金搭布景,也沒有資源去考究服化道。有時甚至連珍貴的攝影棚都要被李翰祥張徹等大導包圓。這就逼著二線導演去棚外,去外景。牟敦芾的《打蛇》就是在邵氏片場的後山拍的,當時還年輕的文雋去邵氏片長辦事,還被人流裹著上了後山看人蛇果戲。

正是這種外景街拍,鍛鍊了年輕導演的能力,低調攝影就是一個典型,正是因為服化道水平低劣,才被迫在攝影上下功夫,用高反差彌補鏡頭缺陷。《女集中營》的片頭就是個典型,大家可以去欣賞一下,開頭的光影設計和鏡頭語言,感受一下低調攝影的魅力。

總之,《女集中營》的可看性極佳,可以說是桂治洪片單上第一部大熱的邪典剝削電影。也許是得到了和歐美豔星合作的甜頭,第二年1974年還有一部《洋妓》,這是部神片啊!目前全網居然連個中文版都找不到,資源全是德文的。有考據癖好的網友可以試試挑戰一下高難度。

但74年的重點不是《洋妓》,而是《蛇殺手》和《成記茶樓》!這是桂治洪聲名鵲起的一年,《蛇殺手》應該是香港剝削電影在歐美影迷圈最有名的電影之一,也是教科書級別的剝削電影。《成記茶樓》則是《憤怒青年》的鞭撻社會風格的延續。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桂治洪代表作。用現在的眼光看,《成記茶樓》的敘事拖沓,人物關係寡淡,服化道也不算考究。像個紀錄片的底色,裹著一堆堆看著就很假的陳腐社會故事。

為什麼會覺得看著就很假?那是因為劇本敘述的平直而無波瀾,就像電視法制劇一樣,故事沒有跌宕感。但換個角度看,就是真實,多年之後成龍的《警察故事2》和《重案組》,趕在九龍城寨拆遷之前進來實拍場景,就是因為產生了危機感,再不拍就沒有了。而《成記茶樓》那個年代,整個香港都亂鬨鬨的,像極了大號九龍城寨。而且和張徹李翰祥等大導的棚內精緻攝影不同,外景實拍雖然粗糲,卻有著一種真實的親切。

《成記茶樓》雖然劇情不精彩,但裡面裹挾的社會問題相當多,堪稱集大成之作,而且是第一次觸及了黑社會元素,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部黑幫元素電影,而且這個「第一」一上來就把洪門字頭,以及黑社會手勢交代的清清楚楚,按現在的標準那是妥妥的三級啊(杜琪峯的多部電影就因為黑社會手勢被評為三級)。影片也為後世的黑幫電影樹了大旗,之後很多正牌的黑幫片或多或少都能找到《成記茶樓》裡的元素,比如《古惑仔》裡的球場和屋坉區。另外,對於青少年犯罪的展現,甚至可以說是香港地痞阿飛起源的思考。在片中表現的殘酷而直接,看似粗糙,細思極恐。

之後就很少再能找到這麼猛烈表現朋黨阿飛的電影了,三級時代後的《三五成群》《朋黨》等片多是香港奇案「秀茂坪朋黨燒屍案」的改編,多數側重於故事,對影片的社會性缺乏描寫,像《成記茶樓》一樣直接把流氓阿飛,箍頸黨等社會問題拍出來的風毛菱角。《成記茶樓》獲得了市場的肯定,票房爆棚,令邵氏看到了黑幫社會題材的吸金能力,不少所謂「時裝江湖片」開始出街,桂治洪之後自己也製作了《成記茶樓》的續集《大哥成》,以及《無法無天飛車黨》等剝削黑幫街黨題材的電影。這算是和「香港奇案」系列平行發展,共同描繪那個光怪陸離的60年代香港社會。

順便提一嘴,《成記茶樓》拍得很克制,雖然影片中社會問題很多,箍頸黨,搶劫,童黨鬥毆,黑社會,鄉野偷情題材都有,還有露點鏡頭,但桂治洪似乎想要表現的就是這些,片中的暴力元素一看就是克制的,尤其是童黨當街割喉砍殺的那場戲,直接用上了蒙太奇替代,頗有《鷹爪鐵布衫》那場捏蛋戲的風味。這也導致《成記茶樓》毫無暴力性可言,造成了現時觀眾的不滿,豆瓣上紛紛吐槽本片不好看,黑幫片全靠臺詞啥的。

之後,就是香港奇案系列了,有上面提到的《臨村謀殺案》,還有和牟敦芾一起搞的《奸魔》。《臨村謀殺案》的重點在表現手法和攝影,廣角鏡頭的畸變作為片中的重要元素玩得很溜。本來平淡的故事和鏡頭經過畸變處理後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思想,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

相關焦點

  • 香港cult片之王邱禮濤是蜥蜴人嗎?
    qiuli濤濤,一個大名鼎鼎的cult片怪才,曾經交出過《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陰陽路》那麼振奮人心、男默女淚的驚世電影,品位堪稱香港電影圈的亞逼,導演履歷自成一方邪典奇譚。 八、九十年代香港有過一陣B級片的高潮,當時有桂治洪、牟敦芾、鄧衍成這些童年嚇尿系列的著名大導,在這幫變態cult魔王裡邱禮濤脫穎而出,那麼多弔詭邪門的B級片,只有一個人把它們又拍出新花樣,只有一個人被稱為了「B級片之王」,那就是wuli濤濤。
  • 香港重口cult片,瘋狂超越極限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種男」大隻佬扮演者叫劉的之(下圖左),他模特出身,80年代末出道,由於身體健碩肌肉發達,經常在各種片當中扮演男模,但由於演技幼稚,事業發展艱難,他在電影圈只能用潛規則來找角色,成了「電影鴨」(另有一部同名電影展示了香港電影圈的醜惡現實),不幸感染愛滋病,於98年去世,終年30多歲。
  • 香港重口cult片往事,瘋狂超越極限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種男」大隻佬扮演者叫劉的之(下圖左),他模特出身,80年代末出道,由於身體健碩肌肉發達,經常在各種片當中扮演男模,但由於演技幼稚,事業發展艱難,他在電影圈只能用潛規則來找角色,成了「電影鴨」(另有一部同名電影展示了香港電影圈的醜惡現實),不幸感染愛滋病,於98年去世,終年30多歲。
  • 盤點香港八大cult片,《山狗》《地獄無門》上榜,《力王》也在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張徹用差不多的陣容又拍了一部《殘缺》,也可以算在cult片。2、《地獄無門》現在提到徐克,我們都知道他是武俠電影代表人物,不過早期的徐克作為新浪潮導演,他的混亂三部曲《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都稱得上經典cult片,其中大聖最喜歡的就是《地獄無門》。
  • 這樣的香港cult片,再不看下架了
    電影中有一類電影叫做cult片,很多影迷也非常喜歡cult片,但是什麼是cult片,它真正的定義卻很少有人能夠準確的說出。Cult片是指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換言之就是屬於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 Cult片之殤 | 「殺人導演」鄧衍成去世
    《羔羊醫生》、《烏鼠機密檔案》、《弱殺》、《替天行道之殺兄》、《黑獄斷腸歌》.鄧衍成的每部電影都在以極端的暴力描述本惡的人性,用殘虐的影像挑戰觀眾的極限。1988年,鄧衍成執導處女作《血衣天使》,初現日後cult之風;次年,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正是功夫皇帝和喜劇之王的唯一聯袂、李連杰和利智的定情之作:《龍在天涯》。
  • 從「香港cult片之王」到「商業片聖手」,邱禮濤的執著與癲狂
    香港cult片之王邱禮濤不是香港最有名氣的導演,但是他絕對是獨樹一幟的。香港不乏外型英俊的導演,杜琪峯、王家衛、徐克都非常有型,但唯獨邱禮濤長得非常特殊,他數十年如一日的留著長頭髮,身形又過於消瘦,模樣稱不上周正,早期因為拍的大多是血肉橫飛的cult片,以至於觀眾看到他的作品,都誤認為他是個變態。
  • 盤點香港八大cult電影,徐克上榜兩部,最後一部是樊少皇代表作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張徹用差不多的陣容又拍了一部《殘缺》,也可以算在cult片。5、《山狗》餘允抗同樣是新浪潮導演之一,他最知名的兩部作品應該就是《山狗》和《兇榜》了,《兇榜》曾一度被認定為香港最恐怖的電影之一。而《山狗》更偏向於寫實風格,曾被譽為香港第一cult片。
  • 港式cult片:《力王》
    不少朋友推薦《力王》這部電影,今天我們就一起回顧這部B級香港電影。它,是一部沒有情色成分的香港B級片它,在誕生日起就註定無緣公映《力王》,又稱硬碰硬(臺) / Story of Ricky。導演是藍乃才,編劇也是藍乃才。
  • 「香港罪案電影」第一導演鄧衍成去世!Cult片折悍將
    7月1日,有「香港罪案題材電影」第一導演之稱的鄧衍成在香港離世,終年69歲。鄧衍成太太對外公布了他去世的消息,並表示:「多謝你們對鄧衍成的厚愛,他在天國也記得你們的。」1988年,鄧衍成和李志毅聯合導演《血衣天使》也是他電影導演處女作,護士娟娟遭到不明身份歹徒的性侵,後來她誤殺一名歹徒,而被法庭指控的故事,居然有大美女關之琳的激情戲,已經初現日後cult之風。1989年,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正是功夫皇帝李連杰和喜劇之王周星馳的唯一聯袂的《龍在天涯》。
  • 這是目前我看過最好的10部香港超經典的cult片
    這段時間迷上了香港cult片, 很多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希望大家喜歡。膽小的慎點。1《地獄無門》典型的美式剝削片設定,老派的動作武打設計,諧趣並詭異,嬉鬧但可怖,一眾怪咖齊齊登場,在很多年之後看來也依舊過癮。
  • Cult之王桂治洪,這些童年被嚇出尿的影片都是他拍的
    但74年的重點不是《洋妓》,而是《蛇殺手》和《成記茶樓》!這是桂治洪聲名鵲起的一年,《蛇殺手》應該是香港剝削電影在歐美影迷圈最有名的電影之一,也是教科書級別的剝削電影。《成記茶樓》則是《憤怒青年》的鞭撻社會風格的延續。
  • 好爛好cult好性感!國產cult片觀影指南
    這麼一個講述變態連環殺手的片子能誕生絕對是鑽了當時電影審查制度的空子。有幾場戲即使拿出來放在當下看,依然」先鋒「。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其中看到不少向大師致敬的成分,就不細說了沒勁。(反正不是致敬馬丁西科塞斯。)
  • 一副撲克牌,玩轉52部香港黑幫警匪片
    @院影電 老師所選的52部電影,部部都是耳熟能詳的港片經典,每一張牌對應一部電影。眾所周知,香港黑幫警匪片是香港電影的一支大軍!這副撲克牌,便包含了相關的各種類型片:火爆警匪片、喜劇黑幫片、雙雄警匪片、傳記黑幫片、警匪動作片、監獄警匪片……想知道這副牌裡具體有些什麼影片嗎?不妨先來玩一把看影人猜電影遊戲吧!一起熱熱身!
  • 黃秋生除了cult片之外,鬼片也還可以,下面九部你看過多少?
    提到香港哪個最會演「變態」的話,黃秋生絕對是第一人選,只要看過他的cult片「叉燒包」和「病毒」的話,也就沒有人反對了。
  • 21世紀最牛的十部黑幫片、三部黑幫劇、三部黑幫紀錄片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作者不能充分結合電影史上的經典黑幫片,來講那些黑幫的故事。我覺得我可以。我一直在寫一本叫《黑幫藝文志》的書,遲早有一天,我要把這本書寫完。要寫得漂亮。所以我始終關注新的黑幫片,以及黑幫電視劇。幾乎每部與黑幫有關的片子我都看,包括爛片。這裡我來總結一下新世紀以來我的十佳黑幫片吧,我的標準是兼顧電影製作、美學風格、類型創新和黑幫文化上。
  • 「香港B級片之王」新作《兇手還未睡》
    「香港B級片之王」邱禮濤的最新電影——《兇手還未睡》即將於10月21日全國公映。
  • 10部冷門cult電影,能看完全片的,敬你是個狠人!
    簡而言之,cult電影可以說並無固定風格,它的定義來自於它的傳播和接受效果。一部電影在剛問世時無人問津或者劣評如潮,但後來在小眾群體中獲得追捧,它就是cult電影。一切反主流價值觀、反類型觀念、反傳統電影語言的電影都可以稱之為cult片。昆汀的《低俗小說》在剛誕生的一段時間內,甚至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和《回魂夜》等,還有大名鼎鼎的《洛基恐怖秀》等。
  • 古惑仔系列十二部,黑幫片推薦(三)
    上一期傳送門阿爾·帕西諾的江湖往事,黑幫片推薦(二)《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是由劉偉強執導,鄭伊健
  • 曾被港臺禁播過的6部cult片,全看過的我是服了
    2、《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轟動全國的真人真事改編,華語cult片代表,邱禮濤職業生涯代表作(但是李修賢出品監製)。非常重口味,很血腥很暴力,尺度巨大,零鋪墊,上來就S人,甚至演職人員字幕都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