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起,在「華語音樂創作中心」臺灣,出現了一位日後的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編曲大師、吉他大師——江建民。他曾作曲上萬首,並有千餘首歌曲家喻戶曉,後被稱為「中國第一吉他手」。
事業蓬勃發展 家庭卻「一落千丈」
江建民稱自己「很幸運地」在唱片行業蓬勃發展的時候進入其中。上世紀80年代起,20歲左右的他,正趕上臺灣唱片業大變革,而他則順著潮流,「很幸運地趕上了那個時期,如果往前一點或是往後一點都不行。」
臺灣是全球華語音樂創作中心,全球80%的華語音樂都是在臺灣創作。一段時間之內,唱片行業日益在這裡蓬勃發展起來,這也給了當時還年輕的他充分的練習機會。
二十多年來他編曲並錄製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影響了中國一批又一批的音樂愛好者。張學友:《我真的受傷了》,劉德華:《笨小孩》、《孤星淚》,齊秦:《痛並快樂著》、《海和天空》,動力火車:《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張信哲:《逃》,任賢齊:《風暴》,蔡琴:《恰似你的溫柔》,許志安:《看清楚》……經他之手打造出的音樂界大牌明星不計其數。
事業順利往往與婚姻美滿相衝突,在與福音時報同工交流時,江建民弟兄坦言,自小時候起父母之間的不和睦,使他愈發憧憬和睦的家庭。「僅限於憧憬,比較理想化。」伴隨著一個世紀的結束,他的第一次婚姻也以失敗告終。
不久後進入了第二次婚姻,他說「這時才是故事的開始。」家庭和事業互相影響,紛紛開始走下坡路。進入21世紀之後,臺灣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以及實體盜版唱片侵蝕合法業者,使得實體正版唱片銷售量嚴重衰退。據一項報告分析,2004之後,因為盜版方式轉向數位化、網絡化,即網際網路的普及,正版唱片市場仍是每況愈下。
事業發展不順,極大影響了原本順應時代潮流而「蓬勃」發展的江建民,再加上此時原生家庭父母過世、小家庭中連續兩個孩子的出生帶來的壓力,「突然之間,人生仿佛從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江建民稱經歷了「相當衝突」的一個轉折,「很多負面的事情發生在第二次的婚姻中,在臺灣又熬了4年,後來就來到了大陸。」
家庭瀕臨再次破裂 信仰挽回了整個家庭
踏上剛剛步入21世紀不久的大陸,江建民的事業來也到了一個新的狀態。當時手機鈴聲的下載使他看到了事業上的希望。不過這個希望並沒有帶給他事業上的「東山再起」,而且他「還是忽略了家庭」。江太太也跟隨他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全心全意帶兩個孩子。「沒有朋友,沒有信主,她也承受很多,我也承受很多。一個男人沒有事業,心裡非常浮躁。」
到大陸之後第二年的一次衝突,成為這個家庭歷次衝突的「最高點」,之後又是不平靜的兩年,兩人開始分居、甚至到不得不離婚的地步。在電話的另一端,江老師坦言當時「很慘,首先事業一直不能突破,唱片行業也會一直惡劣下去,太太帶著了兒子,我帶著女兒,我變成了從零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就這樣完了。」
人生來到低谷,這個家庭瀕臨破裂的邊緣之時,出現了轉機。一直要離婚的太太,突然有一天給她打來電話,「信主了,不離婚了。」此時的江老師分析說:「當時覺得太太回心轉意了,我就配合她,一家人團圓之後,每個禮拜全家人都會去教會,當時還是在北京。」
「人有這樣的需求,長期低潮痛苦之後,反而就容易接受福音、接受耶穌基督,非常感動。」江老師說最開始自己其實是「假信」、是為了配合太太,之後就真的被主愛感動了。「兩個人的心因為基督的心而柔軟,開始學會互相以對方的立場、角度去想問題。」他還補充說:「小兒子自小有自閉症,這也是導致信主之前我婚姻艱難的原因之一,信主之後兒子的病也神奇地好了。」
江老師認為,他們的家庭現在越來越平順,信主之後經歷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我覺得這就是恩典,我們無法一一確定,但是現在家庭狀態很不錯,因為家庭發生的事情,自己也學會了夫妻如何相處。」對於事業上,他也感受到「中間好多細節,很多事情很神奇,包括自己的事業,雖然唱片行業本身沒有轉機,但是路是一直有的。主的帶領吧。」
另一種「成功觀」:用愛經營好家庭
「小時候對於家庭有一個美好的憧憬,但是自己並不是特別會經營家庭,而是將所有時間放在了事業上,而現在比較知道去體會對方的感受。」
「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編曲大師、吉他大師、錄音棚樂手,齊秦『虹』樂隊第一代吉他手,亞洲第一吉他手」……雖然他有這一系列稱號,但對於「成功」卻有了另一種定義:「事業上非常順利,家庭卻一塌糊塗,那並不是福氣,真正的福氣是來自知足,隨時感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