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突然長透明「小水泡」?中醫:別大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2020-12-24 木棉花健康

許多人手上都長著這種透明的小水泡,很多人也一直會認為是上了火,會選擇吃一些下火藥。然而,吃了一段時間也沒什麼效果,這到底是什麼呢?

這種透明的小水泡最好不要擠破,一旦擠破往往會越長越多,又痛又癢,想用手去撓。其實:中醫把它們稱為「汗皰疹」,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一、汗皰疹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中醫認為,汗皰疹多由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燒烤油膩食物,而令溼熱內蘊,損傷脾胃,或思慮過度,勞傷心脾。

《內經》所云:「二陽之病發心脾」之所謂也,脾失健運,則轉輸失常,溼邪內蘊,又受暑溼侵擾,內外合邪,不得透達疏洩,燻蒸膚腠,循經發於掌蹠而致病。

二、汗皰疹一般有哪些特徵?

1、好發於手掌、指端、手指側面,少見於手背、足底,常對稱發生。

2、突然出現多數群集或散在的位於表皮深處的小皰,呈正常膚色,皰破後流出黏液性液體,數天後水泡吸收、乾涸後殘留環狀鱗屑,自覺瘙癢及燒灼感,如患病時就可引起手掌皮膚乾燥、脫屑、增厚。

這種「小水泡」的主要形成原因,是體內溼氣過重,千萬不要認為是上火,往往去溼才是關鍵。

三、中醫認為,溼氣重的人,除了手上長小水泡以外,全身還會收到以下「報警」信號:1:眼睛:眼睛疲勞、視力減退,眼袋明顯;2:頭髮:頭髮出油,頭屑嚴重,經常脫髮;3:臉色:面色發黃、臉上油膩,常泛油光;4:口腔:口乾口苦,口臭,有異味,泛酸;5:牙齒:牙齒較黃,牙齦色紅,口唇偏白;6:四肢:身體發沉,四肢無力,昏昏欲睡;7:體溫:身體發熱,皮膚發燙,手腳心發熱出汗;8:兩便:大便燥結,黏滯不爽,小便短黃;9:皮膚:皮膚起痘,長斑溼疹,瘙癢蕁麻疹;10:腹部:腹部肥胖,有小肚子,容易腹脹;11:出汗:經常出汗,汗味較重、體味大;12:舌頭:舌頭鋸齒,舌苔白厚,大便不成形;13:飲食:食慾不好,容易噁心,消化不良;14:呼吸:呼吸費力,胸悶氣短,氣喘籲籲;15:睡眠:心煩意亂,睡眠不好,莫名醒來;除過手上長透明「小水泡」以外,以上症狀佔2—5條以上,已經說明體內溼毒堆積已久,而你不重視,給你發出的「報警」信號。

四、體內溼氣存留太久,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中醫講「脾喜燥惡溼」,溼邪傷脾,脾失健運而水溼,叫做溼困脾土。最嚴重的是:溼氣可能引起頑固性肥胖,這種肥胖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甚至會引發惡性腫瘤,身上的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因此,去除體內溼氣,刻不容緩!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虛了,運化不利,水溼就會內停,所以祛溼關鍵是健脾

身體出了問題不可怕,找到原因並糾正才是根本,平時體內溼氣重的人,更不能忽視祛溼的重要性,只有好的治療方法才會真正減少痛苦。下面介紹3種除溼的方法:

1、背部刮痧散熱祛溼

容易受風的部位通常是人體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區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細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於身體散熱祛溼。

具體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欖油以起到潤滑作用,從背部沿脊柱從上往下單向地刮,再沿著距離脊柱1.5寸寬的地方從上往下刮,然後再選擇距離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樣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個區域刮5-8下即可。

2、每天適當運動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四肢,而脾有運化水溼的作用,所以多運動是可以排除體內溼氣的。另外,運動以後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通過汗液的排洩,也可以幫助人體清除體內的代謝產物,也就是起到了排除溼氣的作用。

3、多吃健脾除溼的食物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虛了,運化不利,水溼就會內停,導致身上出現小水泡,所以,祛溼的關鍵還是要【健脾】。

老中醫推薦的「祛溼小金方」,由藥食同源的材料匠組成,中醫原理如下:

製作方法:將紅豆、薏苡仁、菊花、赤小豆、甘草、芡實、梔子、茯苓8種藥材配成茶包,每次開水衝泡7分鐘,幫你祛除溼氣,一身輕鬆。

每天堅持喝1杯,可以啃好的利溼降濁,帶走溼氣,還您身輕體盈,神清氣爽。

夏季在健脾祛溼方面,就要多加注意,積極調理好脾臟,不給溼氣乘虛而入的機會。做好了這一點,夏季過得會很舒服。

關注@木棉花健康,遇見更多人,一起聊點有溫度的日常健康話題。

相關焦點

  •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不要忽視,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不要忽視,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2020-07-08 0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手上突然長透明「小水泡」,還很癢?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最近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有些人手上突然長這種透明「小水泡」,總是不自覺地抓撓手,起泡泡、脫皮……,其實,這個在中醫上稱為是汗皰疹,也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汗皰疹又稱出汗不良性溼疹,是發生於手掌、足底、指趾側復發性水皰性皮膚病,常伴手足多汗。
  • 手上突然長「小水泡」,還很癢?提醒: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炎熱的天氣,好多人會發現,手上突然長出了那種透明「小水泡」,還特別癢,總想用手去抓,一抓還會起泡,伴隨著脫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中醫上把這種透明小水泡稱作「汗皰疹」,多半是屬於常見的皮膚病。汗皰疹又被叫做「不良性溼疹」,所長部位多為手掌、足底、腳趾側,會反覆發作,還伴有手足出汗,春末夏初多發,夏季病情加重。
  • 手上長透明小水泡?小心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媽友們有沒有試過 手上忽然冒出一些 米粒般大小、透明的小水泡呢? 透明"水泡"是啥?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曾敏帆介紹,所謂的「水泡」學名叫做汗皰疹,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的皮膚溼疹樣反應,通常呈對稱性的分布於手掌側面、腳掌側面、手指側面或是腳指頭的側面。
  •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別忽視,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除了接二連三地下雨,還有連續不斷地「下火」,大多數人都感覺到了一股「溼熱」襲來~但是,相信有不少朋友最先感受到夏季難捱的不是天氣,而是他們手上每年夏天必現的小水泡。最近就有朋友求助:「一到夏天,我的手就會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不痛但很癢,一擠出水後,還會開始脫皮,難看又難受,我該怎麼辦?」
  • 手上長透明小水泡,是過敏?可能是身體給出的「暗號」,別不在意
    導語:有不少人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手上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些透明的小水泡。而且這些小水泡非常的癢,就會讓人忍不住去撓它,撓破以後會有一些液體流出,這樣的情況還會加重了小水泡的生長情況。手上長透明小水泡,是過敏?
  • 手上長這種「小水泡」,很多人以為是上火,其實是身體在「求救」
    夏天一到,雨季加長,很多人手上都長了透明的小水泡,很多人以為是上火導致的,開始喝涼茶、吃下火藥,但吃了一段時間,並沒有什麼作用。這種透明的小水泡儘量不要擠破,因為會越長越多,越撓越癢,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種小水泡叫汗皰疹,本質上是一種溼疹,主要發在手指側面、手掌、指端皮膚,有時候也會長在腳上,特點就是反覆發作,一年四季都會長,尤其是夏天比較明顯,所以最好是不要隨便抓隨便擠,會越來越多。
  • 懷孕期間,若內褲上有這些信號,可能是胎兒在求救,可別大意了!
    相信有很多的孕媽媽都相信自己與胎寶寶有著莫名的感應,別看這小傢伙在腹中,也別以為就你媽媽能和小傢伙做互動,其實小傢伙有的時候也是在和你打著暗示,只不過是孕媽媽沒有覺察到,或者是不懂這一些暗語罷了。懷孕期間,若內褲上有這些信號,可能是胎兒在求救,可別大意了!
  • 孕期頻繁放屁,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孕婦別大意
    如果孕婦放屁比較臭,或者腹脹厲害,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輕微的消化不良一般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但是如果消化不良比較厲害,可能會影響孕婦對營養的攝入和吸收,長時間如此,必然會影響胎兒的營養吸收,導致營養不足,發育遲緩。
  • 天氣變熱,手上突然長透明小水泡,是上火嗎?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溫暖,此時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手上突然長出了許多的透明小水泡,有些人潛意識裡認為自己這就是上火了,所以就會盲目地服用一些降火的藥物或者是外擦的藥物。天氣變熱,手上突然長透明小水泡,是上火嗎?答案有點出乎意料但其實很多人都想錯了,出現透明小水泡和上火併沒有太大的聯繫,其實這就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被稱為汗皰疹。
  • 身上莫名長出一串「小水泡」?特別老年人,千萬別大意!
    市民侯女士今年56歲,去年6月的時候左側額頭、眼周長出一串小水泡,並出現脹痛刺痛閃電痛等感覺,眼睛還有沙粒粒的刺痛感,晚上痛的都無法睡眠,後來就診才知道這是帶狀皰疹。說道帶狀皰疹,可能有的人略有耳聞,其發病率可謂不低。
  •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4,晚上9點後,沒法聊天了,因為會突然終止,什麼洗澡啊,洗頭啊,要睡覺啦。5,脾氣差得不是一點點,身體也差,經常出小問題(感冒,頭暈,中暑,等等)我專門坐車幾百公裡回去看她,都約不出來。(她住她嫂子家裡,也就是我對面10來米距離。)我感覺很累,同時也覺得沒有戲,可能她對我沒有感覺,或者把我當備胎吧。又準備放棄了。
  • 腳部出現這6個症狀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不要忽視
    如果你發現雙腳出現以下6個症狀,千萬不要忽視,因為這往往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但是突然發現多個腳趾有增大、增粗的症狀,腳指甲厚度增加,這就是臨床上所謂的「杵狀指」,杵狀指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可能患上了肺部慢性疾病。 腳麻 平時腳麻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因為某一個姿勢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起,這時候改變一下姿勢,緩解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
  • 身體器官的求救信號
    身體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可能是某個器官的呼救信號! 1. 心臟的求救信號:眼睛的彎月 有一個女孩,發現眼睛裡面,角膜下緣,出現了一對彎彎的「月亮」,當時沒太在意,後來皮膚上開始長出大大小小的黃色的瘤子,她才開始看病。
  • 天氣一熱,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是身體在暗示什麼?千萬別用手撓
    天氣一熱,有些人手上就會長出透明的小水泡,密密麻麻的,並且還癢的要命,會讓人忍不住的想撓。這些小水泡帶有明顯的季節屬性,每到天氣回暖時,它們就會湧現出來,等到天氣轉涼,又會自動消失。有些人幾乎年年天氣變熱後都會長小水泡,雖然最後這些小水泡會自動消失,但是在它們出現的這段時間,長小水泡的部位會又癢又痛,還會脫皮,皮膚會變乾燥,會給人造成一定的困擾。這些透明的小水泡,其實叫汗皰疹,是春夏兩季最為常見的皮膚問題,很多人都會長,並不是什麼大病,即使不治,天氣冷後會自動好轉。
  • 別忽視,可能是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導語:相信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有照鏡子的習慣吧,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時時刻刻關注著自己的容顏,但是在照鏡子時我們也能夠清晰發現身體上的一些小變化,比如脖子上會長出一粒粒的小肉粒,雖然不明顯也不疼不癢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美觀,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會放在心上。
  •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是什麼東西?可別忽視了啊
    今天有個病號讓我看看他手上長的透明的小水泡,總是痒痒的,越擠越多,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看來看他的症狀,告訴他這是「汗皰疹」,估計很多人手上都長過這種透明的小水泡,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種常見的皮膚病」汗皰疹「。
  • 手上老是長透明「小水泡」?或是4個原因搗鬼,不一定是上火
    想必大多數人的手可能長過透明的小水泡,剛開始以為這種情況是上火引起的,然而吃了一段時間的清火藥也沒有什麼效果。如果手指長這種透明小水泡千萬不要擠破,因為擠破會越長越多,患者還會感覺到又痛又癢。但其實這些小水泡是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引起的。
  • 警醒:手上無故就長「小水泡」,或是身體發出的2個健康警告
    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的手上莫名出現了小水泡,千萬不要忽略了。因為身體保持健康的人雙手並不會有特殊的變化,而那些小水泡產生量增多,有明顯不良感覺出現,或許就是疾病在發展。某些類型的疾病持續影響健康會通過出現小水泡這種方式來發出警告。
  • 夏天手上總容易長出的小水泡,是身體在隱晦的告訴我們什麼?
    現在已經是夏天了,我們除了領略到越來越高的溫度之外,還領略了大自然無情的變臉,例如原本還是炎熱的午後,一場大雨說來就來,有時候還連續下個幾天雨,倒黴起來曬的內褲許久都不幹,讓人十分的煩惱,在這樣的天氣裡面,除了每天要做好日常的防曬之外,雨衣也是最好攜帶的,但是除此之外,有一些身體發出的信號,也是需要大家重視的